义青禅师在尚未正式开示说法前,曾在法远禅师处求法。有一次,法远禅师听闻圆通禅师在邻县说法,便让义青禅师去他那里求法。
义青禅师极不愿意,他认为圆通禅师并不比自己高明,但又不愿违逆法远禅师,便不情不愿地去了。但到了圆通禅师那里,义青禅师并不参禅问法,只是一味地贪睡。
执事僧看不过去,就告诉圆通禅师说:“堂中有个僧人总是白天睡觉,应当按法规处理了。”
圆通禅师很是惊讶,问道:“是谁?”
执事僧回答:“义青上座。”
圆通禅师想了想,便说:“这事你先不要管,待我去问一问。”
圆通禅师带着拄杖走进了僧堂,果然看到义青正在睡觉。圆通禅师便敲击着义青禅师的禅床呵斥说:“我这里可没有闲饭,给只会睡大觉的上座吃。”
义青禅师却似刚睡醒般地问道:“和尚叫我干什么?”
圆通禅师便问:“为什么不参禅去?”
义青禅师回答:“食物纵然美味,饱汉吃来不香。”
圆通禅师听出义青禅师话里的机锋,说:“可是不赞成上座的有很多人。”
义青禅师则胸有成竹地回答:“等到赞成了,还有什么用?”
圆通禅师听其话,知其来历一定不凡,就问:“上座曾经见过什么人?”
义青禅师回答:“法远禅师。”
圆通禅师笑道:“难怪这样顽赖!”
随之,两人握手,相对而笑,再一同回方丈室。义青禅师因此而名声远扬。
俗话说:“最大的是心,最小的也是心。”做人,唯有宽大容物才能成就自己。胸襟宽广,就能够团结一切人,能够成就大事。反之,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强过自己,容不得他人轻视自己,很多时候只会使自己局限于一隅,难以有所建树。
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为,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人越能够容人之攻——对别人不妥的讥讽之词不计较;容人之长——对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容人之短——对别人的缺点正确看待;容人之过——对别人的错误不记旧账,其包容心愈大,成就的事业也就愈大。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有容人的雅量。反过来讲,只有自己能容人,别人才能容自己。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然而,刘邦能够打败西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就在于刘邦有容人之量,善用人才。
不仅刘邦,纵观历史,具有容人雅量,因容人而成功的帝王将相比比皆是。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反而用他为相,终于成就霸业。秦穆公不记恨宝马被人吃掉,反而赐美酒招待吃马之人;楚庄王不怪罪臣下对自己妻妾的调戏,反而命大家扯冠带以助其脱困。这些人的容人雅量,无形中都救了自己一命。至今“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仍为后世所传颂。
此外,蔺相如不计较廉颇的侮辱,反而处处避让,终于感动廉颇,成就将相和的佳话。唐高祖时,谏议大夫魏征曾劝太子李建成早日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后,不计前嫌重用魏征,终使魏征为其所用,为李世民出了不少治国安邦的良策,成就了史上的贞观之治……
反之,嫉妒他人才能,不能容人的人也不乏见。最著名的要数曹操和周瑜。名士祢衡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对曹操很无礼,曹操很想杀他,却说:“我杀祢衡这小子,像杀雀鼠般容易。但他颇有虚名,我杀他,会被人以为我没有容人雅量。”于是曹操借刀杀人,把这烫手山芋转给刘表,刘表又转送给黄祖,致使祢衡死在黄祖手里。周瑜嫉妒诸葛亮之才,多次加以谋害,却被诸葛活活气死,只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遗憾。
宋僧契嵩说:“其(忍耐)无争也,可辱而不可轻;其无怨也,可同而不可损。”这就是说,忍耐并不鼓励人们无原则地逆来顺受,更不是为恶行败德提供肆虐的场所,而是一种手段,虽是一味退让,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善。
容者无敌,能容人,能宽以待人,让那些有小过或性格、观点与自己不同的人不难堪,不为人事所累,这才是成功之道。
禅悟:明僧德清禅师说过:“天地大,以能汇成其大;江海深,以善纳成其深,圣人尊,以纳污水垢成其尊,是以圣人愈容愈大,愈下愈尊。”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被人敬仰,受人尊敬,不在于他能力有多高,相貌有多体面,知识有多渊博,而在于他有宽广的胸襟,能够容人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