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我和蝉是邻居,我们离得很近,七月来临的时候它们就成了花园里的主人,它们在屋外头吵吵嚷嚷,趾高气扬,我也能得到机会近距离好好观察它们。
在夏至快来临的时候,第一批的蝉出现了。六月末,在花园小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像手指那么粗的小圆孔,这就是蝉幼虫来到地面上的出口,它们通常位于路边最干燥的地方,蝉幼虫们有锐利的工具,喜欢从最最坚硬的地方钻出来。于是我开始观察起它们来。
洞口是圆圆的,直径大概有两厘米半,洞的四周干干净净的,不像屎壳郎那样,洞旁边会有一个小土堆,那是因为屎壳郎是从上面往下挖,所以可以把土堆在旁边,而蝉是从下往上挖,不可能把土堆在家门口,因为它还没出来呢。
蝉挖的地洞大约有四十厘米深,基本上是垂直的,畅通无阻,洞壁四周很平坦,也看不到土堆,洞底是一个小穴,从这里直通地面。那么挖出来的那么多土上哪儿去了呢?而且地洞和底下的小穴是在松散的泥土中挖掘的,应该会很容易坍塌且洞壁很粗糙,可事实是怎么样呢?我们的蝉幼虫是一位聪明的工程师,它给洞壁涂上了一层黏稠的泥浆,这样就使它们变得坚固,怎么样也不会倒塌了。
你也许会认为,这个通道只是它们为了快点到达地面马马虎虎挖掘的,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是一座坚固的堡垒,是它为自己造的第一个家,你看看洞壁做得多么考究就知道了,而且这也是它的气象站,它需要在上去前首先知道外面的天气状况。因此它会花上几个礼拜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来加固它的家,但是它也会留出一指深的土层把自己与地面隔离开来,这样它就可以躲在自己的小窝里休息,仔细聆听外面的变化。气候好的话它就钻出去,要是不理想,就回来继续等待。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挖出来的土到底上哪儿去了呢?幼虫又是从哪里弄来的泥浆涂抹在洞壁上的呢?
有一些蛀蚀木头的昆虫,比如天牛和吉丁好像可以帮助我们解开第一个谜团。它们在树木里挖掘的时候会把挖出来的东西吃下去,经过消化再排出一些在体外,堆积在它们的身后,经过消化程序以后,这些排泄物会压得比木头更加紧实,这样它们就有足够的空间往前活动了,不过空间仍十分有限。那么蝉的幼虫是不是也是采取这样的方法呢?当然它们不可能吃土,那会不会被丢在了身后呢?
蝉的幼虫要在地底下待上四年的时间。它们当然不可能老是待在一个地方,也会因为食物或者气候的变化而搬家,那么毫无疑问,它们是会挖上一条地道,把那些挖过的土抛到身后的。只要一小块地方它们就能活动,那些松松的土也更容易被压得紧实坚固,以便留下更大空间。
其实真正困难的是,蝉幼虫挖地洞的环境非常干燥,泥土实在太干太硬了,很难压实,有一部分土被留在那些原来废弃的坑道是很有可能的,虽然还没有办法来证明这一点,考虑到压土的难度和需要的空间,把多余的土堆放在另一处不再用的空地方真的挺需要的。这些都是我的推测,并未很好地证明。那么让我们来更进一步地观察它们,也许会有新发现。
我们会发现,当蝉幼虫从干燥的地洞里钻出来的时候,身上几乎粘满了泥巴,我原先还以为它会是灰头土脸的。为了继续调查下去,我把一只正在建地洞的蝉幼虫挖了出来。幼虫的身体是白色的,眼睛又大又白,好像看不到东西,跟那些在外面的蝉反差很大,它们的眼睛乌黑发亮,炯炯有神。它的身体肿胀的厉害,充满了液体,只要轻轻抓住它,就有液体从尾部渗出来,也许是尿液也许是消化后留下的液体,我也不能确定,现在暂时称它为尿液吧。
聪明的人现在应该已经知道谜题的答案了吧,就是这种尿液。在前行的过程中,尿液使干燥的泥土变得湿润,调成泥浆,调的最稀薄的泥浆很快就渗入了地面的裂缝里,多余的就被它的身体压得紧实牢固,一条通道就这么挖成了。虽然蝉是喜欢干燥的,但即使以后它们成熟后不再需要挖地洞了,尿液仍然很有用,要是你敢靠得太近让它不高兴了,它就会毫不客气地向你射出一泡尿,然后逃之夭夭。
但是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挖一条地洞工程量那么大,它身体里的尿液够吗,不够的话,上哪儿去补充呢?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几个地洞,发现洞底部的墙壁上嵌着一段树枝,深深地扎进泥土里,只有一小段露在外面,我想这应该是它特意去寻觅来的。在即将开始建造自己的城堡的时候,它就在附近弄来一段新鲜多汁的树枝,这就是它的水源,当它饱饱地喝上一顿,补充完水分以后,又开始继续努力地工作。虽然这过程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但我们通过逻辑推理基本上能确定这一点了。
但是如果它身体里的液体已经枯竭,而又不能补充上水分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我抓住一只尿袋子已经干了的幼虫,不提供给他新鲜的树枝,把它囚禁在试管里,上面盖着十五厘米深的干燥泥土,想看看它在没有尿液的情况下,能不能钻出来。果然,三天过去了,它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没能爬出来,虽然土松动了,但因为缺少液体的黏合,都散下来了,到第四天,它就死了。如果幼虫身体里本来就有满满的尿液那结果就不一样了,知道不能补充水分了,它们会非常节省地一点一点用自己的液体,把周围的泥土变得湿润,缓慢谨慎地挖地洞往上爬,尽管地洞没有原先那么考究宽敞,十五天以后,它终于钻出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