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8862300000020

第20章 拥有新时代的领导力(7)

一个远大的目标,是由无数个眼前的具体可见的小目标组成的。要实现下一个目标,必须努力实现眼前的目标,只有把每一个目标认真实现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才能得以完成。

成功就是这样,永远没有最终的成功,只有暂时的成功。由于每个人所定的目标不同,因此,如何判断成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就创业而言,恐怕没有几个管理者会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因为更大的成功道路永远没有尽头。

在创业过程中,当我们的企业已经度过了企业初期的艰难时,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兴奋之余,还应该冷静、全面、慎重地评估自己的创业,究竟只是取得阶段性的成功还是已经创业成功。这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我们的企业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我们却误以为是已经创业成功,从而盲目乐观,这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我们费尽心血开创的基业会因为这一个错误认识而彻底垮掉。

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事业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如何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事业所处的阶段呢?

首先,要看我们的员工心态是否平稳,人员是否相对稳定。在我们公司的创业时期,员工的心态和我们的心态差不多,也不是非常踏实,他们大多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而当我们公司进入成熟期后,员工们就会稳定下来,我们的队伍也就比较稳定了。

当我们的公司进入成熟期以后,招聘新的员工比创业初期容易多了,新职工的素质也比创业初期大大提高了。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下面的这些因素可以证明我们的公司进入到一个成熟期:

我们自己的人生态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自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他人都说我们的公司盈利了;

公司资金周转不再是令我们头疼的问题。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创业已经度过了创业初期之后,一定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冷静分析一下,只有绝大多数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才能说明我们的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次,要看我们的营销策略与措施是否稳定。通常来讲,我们的公司运营一年以上,也完整地度过了自己生意所特有的销售周期,我们也掌握了生意上的营销特点,而且我们还根据自己公司和市场上的情况,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措施。这些营销策略与经营措施已经多次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进入到相对稳定的时期。

怎样才能说明营销策略与经营措施已经稳定了呢?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主动地进行商业运作,而不是由顾客或客户推着我们向前走。

再次,要看客户群是否相对稳定。顾客是创业的上帝,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场所。开发市场是创业前期的重要的工作,这个时候,顾客、客户不知道我们的公司,更不了解我们公司的业务,与我们的公司没有业务关系,因此,这一时期,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让更多的客户知道我们以及我们的公司,与我们建立业务关系。事实上,我们与顾客、客户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只要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好,顾客一定会喜欢我们的公司。这时,我们的客户群就相对稳定了。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客户群已经进入到稳定的状态呢?

一个标志是公司与客户的业务往来、结算等作业常态化,并遵守一定的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则。双方通过接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彼此的信任,双方都愿意长期合作。

另一个标志是,在我们创业初期,只有我们的产品或服务适销对路,客户才愿意与我们合作。现在,好的产品,适销对路的产品,我们可以赚取利润,客户也会捞到好处。但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客户也会主动帮助我们出谋划策,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让我们收回自己的投资成本。

如果真正做到上述两点,说明我们的客户群已经稳定了,我们的公司也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

最后,要看企业的运营是否常态化。创业初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业务的非常态化。也就是说,我们的公司没有相对稳定的顾客、客户群,工作人员对业务不十分熟悉,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没有形成固定模式,而管理者也缺少真正的处理所有工作和业务的经验。就具体工作来说,我们公司的运营过程基本上是就事论事,处于一种遇到什么问题处理什么问题的非常态化状态,整天忙于解决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以此来推动公司业务的开展。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没有业务的时候苦恼,联系好业务之后也苦恼。这一时期,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规划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只能制定一些短期计划。

当我们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之后,情形就不同了。随着我们公司一次次业务的完成,我们变得越来越专业了。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公司内部运营形成了一种操作自如的系统。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各部门都会熟练地进行处理,不再像创业初期那样大小事务都需要我们亲自操作、关注、实施。我们的公司已经形成了它自身一套完整、科学的运营系统,业务已经进入了一种常态化阶段。虽然我们每天还要做出一些决策,但具体的工作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了,各部门的经理会妥善处理。换一个角度说,我们已经获得了金钱与工作的自由。我们艰苦创业,目的就是要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人生自由和工作自由,我们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工作。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这是一个公司成熟的重要标志,证明我们公司的工作效率已经提高,业务也逐渐趋于稳定。

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一般的人都有危机感,当创业取得初步成绩之后,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说明我们自身具有危机感。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永远只是阶段性的成功,还有更大的困难在前面等待着我们。

对于管理者来说,危机感永远是竞争的有力武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稍微一麻痹就有可能落伍,因此,一位卓越管理者时刻都应该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感,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己的目标。卓越管理者懂得时间的珍贵、市场的残酷,始终把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巨大威胁牢记在心,时刻都在考虑着如何才能做得比其他公司更好、更出色。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管理者之所以比一般人做得更好,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找到了更为有利可图的市场,二是发明了一种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或先进的技术,三是研制出更具市场潜力的新产品。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东西的获得,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卓越的管理者有危机感,他们会不断超越自己的目标。

当一个人有了危机感,他的行为就不会懒散,他的大脑机制就会始终处在一种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这样,他的潜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这个人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这种观点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适用。日本之所以从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就是因为这个民族始终有着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危机感。

在创业过程中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确该庆祝庆祝,该享受一下成功后的喜悦。即使我们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做出成绩了。但如果我们认为取得了一定成绩,就是完全成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成立,启动资金是中科院计算所投资的20万元人民币,创办之初仅有11名员工。联想集团之以能够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就是因为在其发展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的目标。

1992年中国电脑市场还比较小,全国一年的需求也只有20万台左右,而IBM在全世界的销量是几百万台。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预见到了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随着电脑的普及,家用电脑将很快走进中国家庭,那个时候,中国电脑需求量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正是预见到了这一情况,柳传志才制定了联想的目标——在外国电脑厂商进入以前就出自己的品牌电脑,笨鸟先飞早跑几步。柳传志习惯要求他的部下“跳出画面看画”,实际上他本人在制订战略时始终保持着走出庐山的自觉。在1995年的时候,柳传志就不断地说要“想着打,不能蒙着打”。“想着打”和“走出庐山”看出前路艰险的联想人承认自己是笨鸟,然后就理所当然选择在1990年“先飞”一步推出联想电脑了。盯准了这一目标之后,柳传志坚定不移地代领联想的团队精英们,朝着家用电脑进军。

通过全公司员工的齐心努力,联想的家用电脑从1992年筹备并在1993年推出。“家用电脑”这个概念是联想的创造,他们借此来区分商用和家用两个市场。国外通常的做法是把电脑称作“个人电脑”,没有严格的商用家用之分。家用电脑的概念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市场进行推广,到1994年底中国的消费者和其他电脑厂商都接受了这个概念。领导世界电脑技术潮流的龙头老大——美国,也接受了这一概念,他们还创办了一本中文意译为“家用电脑”的杂志。

作为“家用电脑”这个概念的倡导及推广者,联想集团在中国家庭市场的业绩首屈一指。其实,从联想为自己的家用电脑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联想的目标有多么远大,“联想1+1”——很多人都在猜,“1+1”就是一个家庭一台,这表明联想的胃口很大。不过,联想人自己有一个解释来自于数学领域那顶很多人都知道的皇冠。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对“1+2”有了领先世界的论证,但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对“1+1”加以论证,因此“1+1”成了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联想人用“1+1”表明自己追求卓越的信念,而且他们还把极具纪念意义的第十万台联想电脑赠送给了陈景润。

其实,不管“1+1”的寓意究竟是什么,家用电脑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认可和成功,已经证明了联想集团走向辉煌的动力:制定一个目标,实现它;然后再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再实现它。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世界上没有常败将军。我们这次实现了既定目标,下次完全有可能实现不了目标;而另一个人这次创业失败了,说不定下一次他就成功了。如果我们因为实现了一次目标而洋洋得意,那就称不上一位卓越的管理者。

当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我们需要冷静下来,考虑这次成功的主、客观原因,而对于可能出现的竞争,对于社会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对于消费者口味的更新等等,都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并制订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然后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并且马上朝这个目标迈进,这才是一位卓越管理者应有的态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充满竞争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如果我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目标而不考虑远景目标,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或倒闭。

那么,作为一名管理者,该如何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目标呢?

首先,要打破自我障碍。自我障碍使我们相信我们完全了解自己;它使我们不愿意学习别人的特长,甚至不愿意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它同样能使我们以缺乏某种能力为借口而原谅自己,而这种态度会降低我们超越目标的信心,并且养成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的不良习惯。卓越管理者懂得怎样突破自我障碍,并懂得怎样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为狭隘的自我所支配。

其次,要克服恐惧。恐惧使我们无力行动,让大好光阴白白流逝。卓越的管理者有时也会“害怕”,但他们敢于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常常将“害怕”当作一种使自己保持谦虚的动力,让它变成一种具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因素。

第三,要改变焦躁的不良习惯。容易焦躁的人往往会犯急于求成的毛病。一旦既定目标实现不了,他们便会因承受不了压力而一蹶不振,更不要说去确立下一个更伟大的目标了。要想成为卓越管理者,一定要改掉焦躁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超越一个又一个目标。

成功永无止境,追求永无止境。一个目标再远大,也只不过是暂时制定的,当它实现后,卓越管理者还会制定下一个目标,继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