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逆向管理,是欧美国家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在关键时刻运用的法宝,是指在不利的市场行情下,坚持逆流而上,继续保持生产和销售势头的独特方法。这种经营之道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决策者根据市场变化趋势,运用商品的价值规律,作出的“反其道而行之”的选择。企业的逆向管理并非真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在“逆风”中找“顺风”、觅机遇,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别人意想不到的策略,为自己谋得市场份额,为自己积攒高速发展的后劲。实践证明,逆向管理的精髓在于变通与创新。
发展的变化促使管理的创新要以短补长,以低求高,以旧还新,以弃为取。在逆变中创造先机是当代管理的新观念和经营致胜的不二法则。在市场竞争中,市场的变迁,并非永远顺向延伸,有时会出现逆向反弹,返回到以往的某一点上,也就是说人的消费有个周期,人的意识上有个回归观念,如果认识到这个回归观念,掌握这个“周期”,在他人顺向变的时候,你来个逆向反弹变,回到原来的某一点上,“吊”个市场的“空档”。这种不拘泥于常规、常法、常情,反其道而行,逆反求胜,称逆变术。
逆反,因何易于制胜?这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谈起,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如在竞争降价时,诸竞争者都着眼于降价,力求把价格降得更有吸引力,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习惯于正面观察、顺向思考,忽视反而求异、逆向探索。显然,被大家所关注的,必有戒备,很难突破;被大家所忽视的,乘虚而入,易如反掌。所以在商战中,把力量指向对方意料不到、来不及救急的地方,即可望获胜。在商战中,不乏这样的有心人,他们胸怀宏图,伺机而“反”,一鸣惊人。主要思路如下:
(1)揭短易长
名曰揭短,实显其长,独具一格,不落俗套,很引人注目,效果很好。
(2)返朴归真
给产品增添一些附加功能,有助于促销。日本米开罗提公司设计的汽车,则反其道而行,并获得成功。当然,这种“归真”,不等于倒退,而是新的跃进——精神工程学导入设计领域。对此,该公司的董事长作这样的解释:增添过多的附加功能,“使狭窄的空间被各种机器、仪表所充满,不但令人眼花缭乱,在精神上也造成极大的压迫。事实上,对驾驶人来说,其中有许多功能并不需要,因此,汽车的设计应以人为优先,而非以机械为优先。精神工程学就是由这种观点衍生出来的。”
(3)以“高”求“低”
许多企业好以“低投入、高产出”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日本化妆品公司则正相反,以“高”求“低”,如该公司生产的润肤露,因其原来舍得花大本钱,掺入透明质酸,每公斤成本增加近一倍。这样,成本虽然高了,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销路随之大畅。反过来又促使零售价格下降,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4)返旧还新
在日本,冷落了六七年的茶饮料,再度风行。在香港,疲弱了两年多的灯芯绒市场,又开始复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对以往喜爱的东西,怀有特殊的情感,并在时间的筛选中逐渐凝炼、升温,一触即发。当然,这种“返旧”,已在新的条件下赋予新的内容,堪称“还新”,以灯芯绒为例,如今流行的则是高质量的净色粗条灯芯绒。
(5)人弃我取
当前产品的发展潮流,趋向于轻、薄、短、小;与此相反的,视为畏途。韩国一家表厂偏向畏途行,推出的一种电子表,个头相当于两只男用电子表,液晶显示的数字也大,也博得人们的欢心,特别是患近视眼和老花眼的顾客,更有意购买。取人之弃,独得其利。
(6)歪打正着
质量,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台湾雨伞的质量很差,竟无“证”闯入美国,占美国进口雨伞总量的60%。原来美国人买伞,用上几次就丢掉,不求耐用,只图好看。这个“好看”,也出乎意料,不要花色,喜爱素色,以衬托自己的衣着。看来台湾商摸准了美国顾客的心理需求,才反传统的质量观而行。类似这样的“歪打正着”,在国际市场上不胜枚举。
(7)置死求生
日本日立制作所处于劣势时,以“精神刺激疗法”——让部分职工暂时带资离职,制造危机感。松下电气公司处于盛势时,以“今天的强者将成为明天的弱者”自敲警钟,大搞改革。企业家在商战中如果善于置企业于“死地”,就会像古战场上的项羽“破釜沉舟”那样,激励士气,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8)反打算盘
琵琶可反弹,算盘也可反打。产品的定价,历来是成本加成法。也就是说,先设计、生产,后定价、销售。现在,邯钢等企业把这个程序倒过来,先对拟搞的产品市场地位和顾客的购买心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竞销价格,据此进行设计、生产。这种“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反打算盘”的效果很好。逆反创新的操作要点:
(1)反传统。要注意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经营方式相反而行。
(2)注意顺时势。任何传统都有其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必然的发展趋势,顺势而“反”,方可求胜。这里所说的“顺势”,是“顺”应事物发展中虽表现为“相反”,却又“相成”之“势”。生活中充满着相反相成的情趣,并渗透于市场竞争的一切活动中。反变术实乃反顺术;“反”中有“顺”、“反”“顺”互辅。
其三:审进度势。“反”不是任意的,要从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宜“反”则“反”,不可强求。
其四是要注意机遇。此术运用,得有机遇。
——摘自美国《商业周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