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生中所有的“矛盾”
解决人生中所有的“矛盾”古代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大都是一手持矛,一手持盾;矛为盾开路,盾替矛护驾,二者互为表里,产生1 1远远大于2的威力。这种战法对于现代人的人生征途来讲,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人们常常在急功近利或懦弱保守意识的支配下,让自己的“矛”与“盾”发生脱节,以致二者威力大减。所以,如何把自己手中的“矛”与“盾”巧妙默契地配合使用,应当成为我们必修的人生兵法课。
人算不如天算,哪怕你铸起一堵铜墙铁壁,哪怕你把自己隐藏在一张金丝银网之中,仍难免受到侵袭和伤害。也许世上没有世外桃园,但如果在自己的心中建起一个清平世界,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再锋锐的矛又奈你何。
1.不要抓住精彩的东西不放
人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顾及,即使是十分精彩或万分想得到的东西,也不能死抓住不放。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崔琦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勇于放弃。杨振宁于1943年赴美留学,受“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观念的影响,他立志搞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于是,由费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国氢弹之父”之誉的泰勒博士做理论研究,并成为艾里逊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成为艾里逊实验室流行的一则笑话的主人公:“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定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正视自己,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在泰勒博士的关怀下,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杨振宁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毅然把主攻方向调整到理论物理研究上,从而踏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假如他一条道走到黑,恐怕“杨振宁”至今也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符号。
而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别人眼中就是个“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如果要发电子邮件,就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他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就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能。只要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精彩”,你并不会损失什么,而在放弃的背后也正意味着得到更多。
从前有个孩子,伸手到一只装满糖果的瓶里,他用尽所能地抓了一把糖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这时一旁的人告诉他:“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为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智能并不是一时可以把他解释清楚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满腹经纶,幽默诙谐”等词条都是智能的表现。但你决想不到“放弃”也是一种智能。
多数人对放弃的理解是丢弃,并且是懦弱的表现,那它怎么会是智能呢?尽管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进嘴里,塞得太满,不仅肠胃消化不了,连嘴巴也冒着被挣破的危险,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这样我们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食品,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到完全吸收,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
不是吗?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更加分明,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铸就得更加坚定,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要像那个为了拿到更多糖果而哭泣的孩子一样。因为毕竟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了!
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
有时候,正是在放弃之后才会发现,原来死死抓住不放的东西并不那么精彩,也并不那么重要。
2.返璞归真会觉得更轻松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拚命想用‘加法’过日子,一但步入中年以后,反而比较喜欢用‘减法’生活。”
所谓的“加法”,指的是什么都想要多、要大、要好。例如,钱赚得更多、工作更好、职位更高、房子更大、车子更豪华等等;当进入中年之后,很多人反而会有一种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气去追逐这些东西,表面上看来,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自己并没有变得更满足、更快乐。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东西自然也会有变化。
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上时都是两手空空,没有任何东西,因此重要事情也只是“吃喝拉撒睡”。
随着岁月流逝年纪越来越大,生活也开始变得复杂。除了一大堆的责任、义务必须承担之外,身边拥有的东西也开始多了起来。
至此之后,便不断的奔波、忙碌,肩上扛的责任也愈来愈重。而那些从各处弄来的东西都是需要空间存放的,所以,需要的空间也愈来愈膨胀,当我们发现有了更多的空间之后,立刻毫不迟疑地又塞进新的物品。当然,累积的责任、承诺以及所有要做的事,也不断地增加。
曾有这么一个比喻:“我们所累积的东西,就好像是阿米巴变形虫分裂的过程一样,不停地制造、繁殖,从不曾间断过。”
而那些不断膨胀的物品、工作、责任、人际、财务占据了你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照顾这些事情,早已喘不过气,几乎耗掉半条命,每天甚至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活着。
拚命用“加法”的结果,就是把一个人逼到生活失调,精神濒临错乱的地步。这是你想要过的日子吗?
这时候,就应该运用“减法”了!
这就好像参加一趟旅行,当一个人带了太多的行李上路,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已经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惟一可行的方法,是为自己减轻压力,像将多余的行李剔除一样。
著名的心理大师容格曾这样形容,一个人步入中年,就等于是走到“人生的下午”,这时既可以回顾过去,又可以展望未来的阶段。在下午的时候,就应该回头检查早上出发时所带的东西究竟还合不合用?有些东西是不是该丢弃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能照着上午的计划来过下午的人生。早晨美好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显得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可能已经变成谎言。”
或许你过去已成功地走过早晨,但是,当你用同样的方式走到下午,却发现生命变得不堪负荷,窒碍难行,这就是该丢东西的时候了!
用“加法”不断地累积,已不再是游戏规则。用“减法”的意义,则在于重新评估、重新发现、重新安排、重新决定你的人生优先顺序。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因为用了“减法”,负担减轻,不再需要背负沉重的行李,你终于可以自在地敞怀大笑!
3.学会割舍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时代杂志》曾经报道过一则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国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美国人都很难体会“完全清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忙得没有空闲,就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国人终年昏睡不已,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并不是好玩的笑话,这是极为严肃的课题。
仔细想一想,你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国人一样,没多少时间是“清醒”的?每天又忙、又赶、熬夜、加班、开会,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家务,几乎占据了你所有的时间。有多少次,你可以从容地和家人一起吃顿晚饭?有多少个夜晚,你可以不担心明天的业务报告,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并且在大多数的时候,你都无法专心,总是担心这个,害怕那个。要不,就是想要这个,但又觉得那个也不错,贪心地想将所有的东西一网打尽。
这正是现代人共同的写照:一心可以数用。在这里却有大部分人已经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手脚并用同时完成很多事。
应接不暇的杂务明显成为日益艰巨的挑战。许多人整日形色匆匆,疲态毕露。放眼四周,“我好忙”似乎成为一般人共同的口头禅,忙是正常,不忙是不正常。试问,还有在行程表上能挤出空档的人吗?
美国作家杰夫·戴维森形容“狂乱湍流正袭卷着当今每个人的生活”。他并且引用著名的趋势预言家托夫勒在一九七零年出版的著作《未来冲击》中所说的一段话:“人们将成为选择泛滥的奴隶……”然而,太多的选择也同时威胁着人们心灵的悠游空间,带来更大的焦虑,令人觉得时间与自由受到剥夺。
不幸被托夫勒先生说中,太多的选择让人们分心。一心数用的结果:你不能专心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能思考、不能交谈、不能运动、不能休闲……据说,即便是一家团聚,也要提前预约。
奇怪的是,尽管大多数人都已经忙昏了,每天为了“该选择做什么”觉得无所适从,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自己“不够”。这是最常听见的说法:“我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我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就好了”,好像很少听到有人说:“我已经够了,我想要的更少!”
正如托夫勒所言,太多选择的结果,往往是变成无可选择。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的事,都在拼命消耗人们的精力。根据一份调查,有百分之五十的美国人承认,每天为了选择医生、旅游地点、该穿什么衣服而伤透脑筋。
如果你的生活也不自觉地陷入这种境地,你要来个“清理门户”的行动,那么以下有三种选择:第一、面面俱到。对每一件事都采取行动,直到把自己累死为止;第二、重新整理。改变事情的先后顺序,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慢慢再说;第三、丢弃。你会发现,丢掉的某些东西,其实你一辈子都不会再需要它们。
当你发现自己被四面八方的各种琐事捆绑得动弹不得的时候,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造成的今天这个局面?是谁让你昏睡不已?原因很简单——是你,不是别人。所以,是你对它们负责,而不是要它们来对你负责。
昏睡中忙碌着的你我,必须学会割舍,才能清醒地活着,也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4.在痛苦中超越自己
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要比如意的事多得多,假如事事尽如人意,那就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了。
噩梦的发生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失业、破产、离婚、车祸、得了绝症、亲人过世……,只要活着一天,这些痛苦总是一样接着一样,在我们身边来来去去。
一个人在平静生活中突然被掀起波澜,痛苦足以消耗他的心智,磨损他的意志,甚至会让他对善良的道德都产生怀疑。他咒骂着:“我这么努力干嘛?所有的事都不合理,都不公平,为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他几乎相信,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努力的目标,根本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意义了。
当你在人生的赌局中,手握着由命运发下来的坏牌,你会紧张得不知如何玩下去。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其实可以换牌啊!悲剧在所难免,但并不表示你就非得被它打垮,从此与幸福绝缘;而是,你能不能转祸为福,从逆境中重新站起来。
意大利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对象是一群因为意外事故而导致半身不遂的病人,他们都是年纪轻轻,但却丧失了运用肢体的能力,可以说命运对他们不公平。不过,绝大多数的患者却一致表示,那场意外也是他们这一生中最具启发性的转折点。
调查中有一名叫做鲁奥吉的青年,他在二十岁那年骑摩托车出事,腰部以下全部瘫痪。鲁奥吉在事后回忆说:“瘫痪使我重生,过去我所有做的事都必须重头学习,就像穿衣、吃饭,这些都是锻炼,需要专注、意志力和耐心。”
鲁奥吉却以极积面对人生的态度声称,以前自己不过是个浑浑噩噩的加油站工人,整天无所事事,对人生没什么目标。车祸以后,他经历的乐趣反而更多,他去念了大学,并拿到语言学学位,他还替人做税务顾问,同时也是射箭与钓鱼的高手。他强调,如今,“学习”与“工作”是令他最快乐的两件事。
的确,生命中收获最多的阶段,往往就是最难挨、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它迫使你重新检视反省,替你打开了内心世界,带来更清晰、更明确的方向。
要想生命尽在掌控之中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日积月累之后,经验能帮助你汇集出一股力量,让你愈来愈能在人生赌局中进出自如。很多灾难在事过境迁之后回头看它,会发现它并没有当初看来那么糟糕,这就是生命的成熟与锻炼。
这是基督圣歌中“奇迹的教诲”中的一句歌词:“所有的锻炼不过是再次呈现,我们还没学会的功课。”学着与痛苦共舞,才能看清造成痛苦来源的本质,明白内在真相。更重要的是,让你学到了该学的功课。
山中鹿之助是日本战国时代有名的豪杰,据说他时常向神明祈祷:“请赐给我七难八苦。”很多人对此举都是很不理解,就去请教他。鹿之助回答说:“一个人的心志和力量,必须在经历过许多挫折后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我希望能借各种困难险厄,来锻炼自己。”而且他还做了一首短歌,大意如下:“令人忧烦的事情,总是堆积如山,我愿尽可能地去接受考验。”
一般人对神明祈祷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不外乎是利益方面。有些人祈祷更幸福,有人祈祷身体健康,甚或赚大钱,却没有人会祈求神明赐予更多的困难和劳苦。因此当时的人对于鹿之助这种祈求七难八苦的行为,不给予理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鹿之助依然这样祈祷。他的用意是想通过种种困难来考验自己,其中也有借七难八苦来勉励自己的用意。
鹿之助的主君尼子氏,遭到毛利氏的灭亡,因此他立志消灭毛利氏,替主君报仇。但当时毛利氏的势力正如日中天,尼子氏的遗臣中胆敢和毛利氏对敌的,可说少之又少,许多人一想到这是毫无希望的战斗,就心灰意冷。可是,鹿之助还是不时勉励自己,鼓舞自己的勇气。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才会祈祷赐予七难八苦。
一般被喻为英雄豪杰的人,他们的心志并不见得强韧得像钢铁一样。许多伟人也有过一段内心黑暗的时期,甚至有的曾因觉得前途无望,而想自杀。还有在古巴危机发生时,美国肯尼迪总统在下大胆的决定之前,据说也是紧张而苦恼的。
再大的痛苦都会过去,超越了它,你便也在痛苦中超越了自己。
5.完美的要求会造成不完美的结局
当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力求完美,在这里就称这种性格为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性格首先表现为固执,刻板,不灵活,给自己或他人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非要达到不可,受到挫折就感到很痛苦,不能接受。
一个著名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公司的销售还不错,但离他的高标准有些差距,他不能忍受,跳楼自杀了。有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序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的都一样长,即使他整日整夜的苦思冥想,但在工作效率上却无法见到效果。
很多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情致使他们督促孩子利用所有时间学习,不要贪玩,结果孩子们很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逃学,总也玩不够,所以,完美主义的人应该把目标和方法订得灵活一些,要有一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理准备,这条路不行可以走那条,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钻牛角尖。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有的人没有什么好朋友,总也找不着对象,和谁也和不来,经常换单位,那是因为他谁也看不上,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别人的主要优点,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更不能容忍自己紧张时不自然的表情,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身体有丝毫不舒服,经常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都会有紧张、不适的体验,这是正常的表现,必须学会接受它们,顺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规律抗拒,必然会愈抗愈烈。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他看不到优点,只盯着缺点。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学会欣赏别人和欣赏自己是很重要的,是使人更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石。
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只顾细节而忘记了主要目标,通常让别人觉得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常常因此而没有效率。许多时候你要让自己“豁出去”。
完美主义性格的形成和早期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成年后还是可以有意识地调整的。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6.寻找心灵与精神的支点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被这色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所引诱,在这看似平静,暗藏汹涌的梦幻中迷失了方向。那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把握心灵与精神的支点,求得人生与环境的平衡,松下公司的创始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现代市场瞬息万变,商场更是跌宕起伏。凡在商界立足的人,都在经受潮起潮落的考验、顺势逆势的煎熬。一时间也许捷报频传,战况尤佳,前途光明;转眼间,形势急剧下降,市场萎缩,资金困难,人才流失,疲惫不堪。
在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商人为寻求心灵上的平静和安慰,他们虔诚地去求神拜佛,就像西方人虔诚地走进教堂一样。特别是在港台及华裔商人中表现地更加明显。很难将这种方式归类到迷信里,它只不过是一种聊以自慰的信仰,寻求心灵和精神上的寄托和支点。因为商人是务实的,他们无非是想在世俗中找到一块宁静的绿地,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超凡脱俗、宁静淡泊理想人格在现代商人身上的折射。
随着松下电器风靡全球,松下幸之助也被誉为“经营之神”。其实,松下是人并不是神。创业之初,松下时常被商务上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所困扰,难以自拔,加上体弱多病,神经衰弱,身心疲惫,烦躁不安。就在松下临近不惑之年时,遇上了“精神教父”加藤大观先生,松下从此拥有了心灵和精神上的支撑。
加藤先生是佛教真言宗和尚,从小在真言宗寺庙长大。他30岁时大病一场,3年不能站立,病愈后,他自认是靠佛的力量战胜病魔的,自此皈依真言宗,获得度牒。加藤并不长住寺院,他常给企业当参谋、做顾问。
松下与加藤两人真是有缘,一个视之为“精神教父”,一个认定为根器不劣的弟子。有一次,两人同室而居。一大早,松下告诉加藤先生,自己总是失眠。加藤对松下说:“失眠是痛苦的。虽然我已70岁了,但一躺下去就呼呼大睡。你有大事业却心烦意乱,我两袖清风却心静气和,那说到底谁才是人生的成功者呢?”加藤劝松下应节制欲念,修身养性,提炼理念。当时,松下浑浑噩噩,似懂非懂。加藤则不失时机地说教,将东方先哲的至理名言:“无欲则刚”,“无为而无不为”,“虚怀若谷,心旷似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化作甘露般流入了松下干枯的心田。在加藤的启蒙点化下,松下长期修炼,在松下后半生里,不仅事业蒸蒸日上,而且生命之树常青。他一反年轻时代那种对生命所持的悲观态度,转向豁达、乐观、向上。甚至期望做一个跨越20世纪的人。松下于1989年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松下一生福禄双收。他成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受加藤先生的指教、点拨密切相关。每当松下遇到挫折和烦恼,常会向加藤先生叙说、求教。但加藤先生极少向松下提供具体措施和方案,总是给他讲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提供精神力量,使之有所傍依,使他从繁杂的商务涡流中摆脱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法重新思考再做判断。松下曾说:“一个将军要赢得最后的胜利,除了千军万马,最重要的还得有个军师。而加藤先生便是我最重要的参谋。”更确切地说,加藤更多的是其精神上的教父、心灵上的依托。
松下把加藤先生敬若神明。同时,他也从实践中认识到:世上并没有神,只有富有远见的智慧的人。精神上的贫穷、空虚要比物质上的贫乏、短缺更可怕,更危险。真正的智慧应该学会随时反观自身,每天都放弃一个过去的我,每天都让一个全新的我诞生。
7.宁静从对财富的超然中获得
以追求财富为生活全部内容的人是无法使自己身心获得宁静的。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宁静的生存境界,又不想放弃对功利的痴求,这自然会让你身心俱疲。
老约翰·洛克斐勒在三十三岁那年赚到了他一生中第一个一百万,到了四十三岁,他建立了世界上知名的大企业——标准石油公司。但不幸的是,五十三岁时,他却成为事业的俘虏。充满忧虑及压力的生活早已压垮了他的健康。他的传记作者温格勒说,他在五十三岁时,看来就像个手脚僵硬的木乃伊。
洛克斐勒五十三岁时因不知名的消化症,头发不断脱落,甚至连睫毛也无法幸免,最后只剩几根稀疏的眉毛。温格勒说:“他的情况极为恶劣,有一阵子他只得依赖酸奶为生。”医生们诊断他患了一种神经性脱毛病,后来不得不戴顶帽子。不久以后,他订做了一顶假发,终其一生都没有再摘下来过。
洛克斐勒在农庄长大,曾经有着强健的体魄,宽阔的肩膀,走起路来更是步步生风。
可是,对于多数人而言的巅峰岁月,他却已肩膀下垂,步履蹒跚。另一位传记作者说:“当他照镜子时,看到的是一位老人。他之所以会如此,因为他缺乏运动休息。由于无休止的工作、操劳,严重的体力透支,他同时也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他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只能靠简单饮食为生。他每周收入高达几万美金。可是他一个礼拜能吃得下的食物,要不了两块钱。医生只允许他进食酸奶与几片苏打饼干。他的脸上毫无血色,用瘦骨嶙峋。老态龙钟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他只能用钱买到最好的医疗,使他不致于五十三岁就离开人世。”
忧虑、惊恐、压力及紧张已经把他逼近坟墓的边缘,他永不休止全心全意的追求目标。据亲近他的人表示,当他赔了钱时,他就会大病一场,在他运送一批价值四万美金的谷物取道太湖区水路,保险费用要二百五十美元,他觉得太昂贵就没有买保险。可是当晚伊利湖有暴风。洛克斐勒担心货物受损,第二天一早,他的合伙人跨进他办公室时,就发现洛克斐勒还在来回踱步。
“快点!去看看我们现在投保是不是还来得及。”合伙人奔到城里找保险公司,可是回办公室时,发现洛克斐勒情况更糟。因为刚好收到电报,货物已安抵,并未受损!可是洛克斐勒更气了,因为他们刚花了二百五十美元投保费用。事实上,他把自己搞病了,不得不回家卧床休息。想想看,他的生意一年赢利五十万美元,他却为了区区二百五十元把自己折腾得病倒在床上。
他无暇游乐,或休息,除了赚钱及教主日,他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他的合伙人贾德纳与其他三个人以美金二千元合买了一艘游艇,洛克斐勒坚持反对,而且拒绝坐游艇出游。贾德纳发现洛克斐勒周末下午还在公司工作,就求他说:“来嘛!约翰,我们一起出海,航行会对你有益,忘掉你的生意吧!来点乐趣嘛!”洛克斐勒警告说:“乔治·贾德纳,你是我所见过最奢华的人,你损害了你在银行的信用,连我的信用也受到牵累,你这样做,会拖垮我的生意。我绝不会坐你的游艇,我甚至连看都不想看。”结果他在办公室里待了整个周末的下午。
拥有百万财产,却怕付之东流。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健康是由忧虑一手毁灭的。他从没有闲暇去从事任何娱乐,从来没有上过戏院,从来不玩牌,也从来不参加任何宴会。马克·汉纳对他的评价是:“一个为钱疯狂的人。”
洛克斐勒住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时,他的邻居曾说,洛克斐勒渴望别人的爱,可由于他自己的寡情和多疑,使得没有几个人喜欢他。另一位财阀摩根拒绝与他有任何生意往来,因为他不喜欢洛克斐勒,所以才不跟其来往,即便令他赚钱的生意来往也不例外。洛克斐勒的亲弟弟恨他入骨,以致把自己孩子的遗体移出家族墓园。他弟弟说:“我不会让我的骨肉埋葬在被约翰控制的土地里。”洛克斐勒的部属与合伙人都极畏惧他,而洛克斐勒也同样怕他们,他怕他们把公司的秘密泄露出去。他对人性几乎没有丝毫信心,有一次他与一位石油提炼专家签了十年的合约,他要那个人承诺不告诉任何人,包括他的妻子。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闭上嘴,好好干活!”
正逢他事业巅峰,正是鸿运当头时,他个人的世界却崩溃了。标准石油公司灾祸连连——与铁路公司的诉讼、对手的打击等等。
在宾州油田上,约翰·洛克斐勒是最受憎恨的人。遭他无情打击的对手,没有一个不想把他吊在苹果树下。威胁他生命的信件如雪片般飞入办公室。他雇用保镖防止有人谋害他。他尽量忽视这些仇恨,他一次自我解嘲地笑着说:“踢我、诅咒我!你还是拿我没办法。”他终究还是无法忍受憎恨,担负忧虑让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健康遭受着威胁。对于疾病这个新敌人的侵入,他更加茫然迷惑。开始时,他把偶尔的不适秘密处理,希望病痛及早离开他。可是失眠、消化障碍及脱发,这些生理的症状已不容置疑。最后,医生终于对他宣布,在财富与生命中任选其一,并警告他如继续工作,只有死路一条。他虽然选择退休,可惜退休前,忧虑、贪婪与恐惧已经摧毁了他的身体。当全美最著名的女作家艾达·塔贝尔见到他时,真是大吃一惊,她写道:“他的脸上饱经忧患,他是我所见过最老的人。”洛克斐勒看上去比起麦克阿瑟反攻时还要衰老。当艾达在教主日见到洛克斐勒体能状况极差,并渴望得到他人的支持时,她说:“我心中涌起一种未曾预期的感觉,而且那感觉十分强烈,那就是我为他难过。我了解孤独的恐惧。”虽然艾达·塔贝尔在写一本挞伐标准石油公司的著作,她本没有任何理由同情他。
医生不遗余地的挽救洛克斐勒的生命时,他们要他遵守三项原则:
第一避免忧虑。绝不要在任何情况下为任何事烦恼。
第二放轻松,多在户外从事温和的运动。
第三注意饮食,只吃七分饱。
洛克斐勒毕生谨记这些原则,也许因此捡回一命。他退休了,他学打高尔夫球,从事园艺,与邻居聊天、玩牌,甚至唱歌。
不过他还做了别的事。温格勒说:“在失眠的夜晚,洛克斐勒有足够的时间自省。”他不再想要如何赚钱,他开始为别人着想,思考如何用钱来换取人类的幸福,洛克斐勒开始把他的百万财富散播出去。他捐钱给教会时,引起全国神职人员的反弹,他们称它为“脏钱”。即使这样,他还是继续奉献。当他听说密西根湖畔的一家小学院因付不出抵押贷款,面临关闭的命运时投入了几百万,把这所学院建立成世界知名的芝加哥大学。他也帮助黑人,他捐助黑人大学。他甚至援助扑灭钩虫。当钩虫权威史泰尔宣称治疗一个病人需美金五角时,谁能捐出大金钱,扑灭肆虐美国南方的钩虫?洛克斐勒率先捐出百万美金,拯救南方的民众。后来他更进一步,成立了世界性的洛克斐勒基金会一直在对抗世界的疾病与无知。散尽千万财富,帮助那么多,他终于寻回心灵的平静,真正地得到满足。这时有人会说:“如果人们对洛克斐勒的印象还停留在标准石油公司的时代,那就大错特错了。”
洛克斐勒开心了,他彻底地改变了自己,已成为毫无忧虑的人。事实上,当他遭受事业重创时,他再也不为此而牺牲睡眠。
这个打击是他一手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被勒令罚款,这是历来最大的一笔罚款。美国政府裁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直接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讼诉争缠了五年,全美最杰出的法律精英都加入了这场历来最冗长的法庭战争,最终,标准石油公司败诉了。
当法官宣判时,辩方律师都很担心洛克斐勒无法接受,显然他们并不了解他的改变。
那一晚,一位律师打电话通知洛克斐勒,尽可能平静地叙述这个判决,接着他说出心中的顾虑,“我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个判决而难过,洛克斐勒先生,希望你今晚能安心睡觉。”
洛克斐勒立即回答:“不要担心,我决心好好睡一觉。你也别放在心上,晚安!”
任何人都难以相信,曾为二百五十美元而失眠的人现在竟然如此轻松,也正是克服忧虑后的轻松,使他活到98岁。
洛克斐勒放弃了自己贪婪而患得患失的性格,多活了四十五年。洛克斐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也许一个人需要放弃的,往往是自认为最珍贵的东西。
8.既做双面人也做双赢人
多数人的人格都是分裂的,我们的身体里至少有两个敌对的敌人,一个想要退隐山林种番茄,另一个却想成为一尊受人膜拜的伟人雕像。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像“双面人”一样,对一件事想放弃又有许多的不舍,内心的两个声音在不停地挣扎?
“工作”和“生活”的不相容,使“双面人”有着莫大的苦恼。既想在工作上做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又想过着自在惬意的生活。结果总是两头不讨好,最终一事无成。
你会不会觉得,白天的工作已经把你变成一只好勇斗狠的“斗鱼”,看到别人猛力冲撞,你不甘示弱地奋起直追。可是,一旦摘下“斗鱼”面具的你,已是又累又倦,只想好好地睡一个觉,到海边钓鱼,或者什么事都不做,只是愣愣地对着窗口发呆。
有一名言是这样说的:“工作可以使一个人高贵,但也可能把他变成禽兽。”这句话也可能是你的写照。意气风发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仿佛可以征服天下;沮丧疲惫的时候,你看你自己可能连一只小蚂蚁都不如。
同样一个人,如此纠葛不清的原因很可能是把“工作”与“生活”混为一谈。说开了,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如果错把谋生的工具当成人生的目标,而且太倚它为重,到头来只是作茧自缚的下场。
“工作”与“生活”应该用两种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工作上,你是医生、教师、以至你是一个企业家,而你在扮演的只是“职务”这个角色;而回到现实生活里,你要扮演的却是真实的“自己”。
有人说找到与自己性情相契的差事,虽然说,人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便是最大的福份。然而,事与愿违有很多人事实上都是“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幸运地从工作中得到自我满足感,工作的目的仅是为了糊口而已,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一边快乐地唱着歌,一边工作。
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为了生计又不能辞职,那么别忘了,下了班之后,记得把自己拉回来!除了工作之外,你应该还有其他人生的目标,一些希望完成的事,例如,你真的想在阳台上种番茄,想到海边钓鱼,不要迟疑,赶紧动手吧!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依然属于你自己,不要忘了为自己的快乐奋斗!
做“双面人”时同样可以将自己塑造成“双赢人”。工作是赢家,生活也是赢家。不管你有过多少丰功伟业,不管你是不是受人注目的雕像,回到生活里就把它忘掉吧!其实,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很简单:平安地活着,拥有幸福的家庭做一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就足够了!
人们生而有欲又从不加以限制,致使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追求欲望的满足,于是,无休止的竞技争斗和自我欲望的无限膨胀也就应运而生。有人将获取无限财富,并跻身于世界十富的排行榜,视作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有人声色犬马、日耗斗金,过着奢靡得不能再奢靡的生活;还有人为了名声地位、出人头地,以至于竭思尽虑、无所不用其极。林语堂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无论工作、金钱、感情和饮食上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对这些欲望常常加以限制,这就带来了林语堂人生追求的“中庸”性质,即半半哲学的人生观。
林语堂深受儒家学派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孔子,所以林语堂对中庸思想推崇备至,他说:“我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林语堂还非常喜欢清代李模(密庵)那首《半字歌》,认为它最好地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首《半字歌》写道:“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这是对中庸哲学的形象阐释,它将天地人生的种种现象与关系写得绘声绘色,一览无余,其中在对天地万物的悲悯中又有着达观超然的人间情怀。没有对世界、人生的本质性理解,如何能深刻、透彻以至于此。作者也将天地间的冷暖,得失,出入,是非,进退,悲欢描述的更是入木三分。
基于这一半半哲学思想,林语堂反对过于努力工作和过于慵懒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提出了工作和休闲相结合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努力工作和尽情享受生活。他说:“我主张‘尽力工作尽情作乐’的人,英文只有work hard,play hard四字,这样才得生活之调剂,无意中得不少收获。”林语堂本人即是这一生活原则的实行者,一方面他笔耕不辍,直到77岁还没有放下手中之笔,他平均每年写一本书,《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林语堂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写出700多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的写作真如文王被囚一样,一步也不能离开。”如果用“拼命三郎”来概括林语堂的写作也不为过。但另一方面,林语堂又非常注意休闲和享受,他常去户外散步,去郊外垂钓,去名山大川自由自在地游憩,他常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体会生活的美好及其快乐,以诗意的情怀理解生活中的一切。晚年定居台湾的阳明山,那里的山水风光、田园美景即是林语堂充分享受人生快乐的最好注释。在没来之前,林语堂有感于美国人长于进取和工作,却拙于享受的特点,并向美国读者介绍了《乐隐词》二首,其一的内容是:“短短横墙/矮矮疏窗/柁楂儿小小池塘/高低叠障/绿水旁边/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其二的内容是:“懒散无拘/此等何如/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盈得工夫/好炷些香/说些话/读些书。”在《个人的梦》里,林语堂更是心态悠闲余裕地说,假使他能得一个月的悠闲,度一个月悠闲的生活,他可以立即放下手中之笔,睡48小时大觉,换上便服,带一渔竿,携一本《醒世姻缘》,一本《七侠五义》,一本《海上花》,此外行杖一枝,雪茄五盒,到一世外桃源,暂做葛天遗民,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这是充分理解了闲适和享受真义之后的人生理想方式。在林语堂笔下,他所崇拜的陈芸和姚木兰也是这样:她们知足常乐,对生活所求不多,平淡悠闲的田园生活最令她们感到惬意,即使是布衣菜饭,也自乐其中。林语堂认为还是张潮说得好:能闲人之所忙,然后能忙人之所闲。
其实,人生中存在着多个矛盾体,对每个矛盾体都应采取一种“半半哲学”的调和方法。因为人生永远有两个方面,工作与消遣、事业与游戏、应酬与燕居、守礼与陶情、拘泥与放逸、谨慎与潇洒。其原因就在于人之心灵总是一张一弛,若海之有潮汐,音之有节奏,天之有晴雨,时之有寒暑,日之有晦明。
林语堂将“半半哲学”运用到人生上,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点。他说:“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那个中等阶级者,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可是不多;在社会上稍具名誉,可是不太显著。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谁最会享受人生》)这里所提到人生成败得失的问题,也涉及到人生的最终目的问题,也可以这样说是将人生的欢乐删除掉而一味追求所谓的创造,还是在创造之余保有一颗快乐、幸福之心?因此,在生活中亦无所求,就没有忧虑。心态从容平静,精神饱满丰盈,生命充实内在,此种人生才值得一活。
人生苦短,最长命者亦不过百岁。以往我们的人生观可能比较注重不断地奋斗、获得,扼住命运的咽喉并与之抗争之精神,但却相对忽略了充分地体会人生,细细地咀嚼生命中的每一时刻。
《菜根谭》中有以下几句话:
花看半开,酒喝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若至烂漫烂醉,便成恶境。经历盈满者,慎思之。
凡事适可而止,欲念只求适度而已,不宜过火,太过犹如不及。对事情过分追求,效果反而不美。不如放宽胸怀,追求另一种残缺的美,这更能将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僵化的概念,只会把自己活生生地钉死在框子里,生命遂变成呆板乏味。曾有心理学家说:“若不能改变眼前的事实,则改变自己对这事实的看法。”正如一句歌词中唱的一样:“人生就像一场戏,又何必太在意。”不要对此过份的认真或操心。
儒家讲“中庸”,佛教则提倡“随缘”。胆憨山大师的醒世歌,大有哲理,合乎中庸、随缘之道。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过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正常。
语气何等踏实,不愧为真参实学的箴言!
究竟要多少名、多少利,人才会有所满足?媒体的广泛传播,人们很容易了解各种阶层各种身份的人如何争名逐利,又如何为了名利而身陷江湖,身不由己。看到那么多宦海浮沉、人情冷暖,应该想到,在名利之外,总是要为自己保留一些尊严。一介布衣不见得一定清寒,但绝对可有万丈豪气。
9.不做金钱的仆人
无论时间、地点、自己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下,权利对人的诱惑力都很大,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崇拜权力。
崇拜权力的人并不一样,有的为丰收而祷告,有的为美丽或聪明而祷告。能直射野兽的心脏,则是野蛮人所追求的权利。而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他所崇拜的权利则是,银行里的巨款,可以在大的俱乐部里尽情享受,可以驾驭行驶速度最快的汽车。
你也可以这样询问一个小孩子:“你有低劣的心理吗?”他会望着你呆笑,因为他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你如果问他:“你将来大了,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他就会告诉你:“我要做一个救火员!”因为他的心目之中,威严地坐在“叮当叮当”的救火车上,冲散路上各种普通的车辆,那救火员实是达到了人类最伟大事业的高点。所以他要做救火员,因为在他看来救火员是有着代表最高权力的光荣。
有些人认为“心地和平”的价值,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有的人宁愿受大学的教育,而不愿拥有纽约的一半;还有些人以为“爱”就是权力,若能得到人家的爱,那么价值远在西印度九岛之上。
美国是世界上“金钱万能”国家的先锋队。它向来没有世袭的权力,只要努力工作,善于经商、赚钱,有了钱,就可变为有权力者了,因为有了钱,随之而来的名誉、地位、安全、快乐都可以得到。所以在当初,金钱只不过是用它来达到权力的目的一种工具而已,后来却认为金钱本身就是权力者了。
想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工具,摇身一变自己成为目的的本身,你也就为此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因为在当初,用金钱来达到权力的目的时,金钱是一种工具,所以大家容易获得它。现在,你既以它为目的,你就失去了原来的目的:金钱变成了你的目的时,就变成了你的主人了,而在人类的历史之中,金钱是最无情最残酷的驾驭奴隶者。
例如说,你要30000块钱,于是你劳苦工作,苦干不止,目的就是在赚30000块钱,能阻碍你目的的你会不顾一切的排除万难,即使对你身心有益的活动你也不会参加,即使吃饭时你也在狼吞虎咽,你拼命地挤时间,原因只有一个:赚钱。除了“钱”之外,别无可取,别无可谈。毫不体贴你的妻子,对你的儿女也没有宠爱之心,即在打球斗牌的时候,你也不当作享乐而游戏,为的也是赚钱。总之,钱是你生活中的重心,而你生活上惟一的兴趣是赚更多的钱。
经过诸多努力,你终于赚到了30000块钱。当银行里的付款员交给你一张清单的时候,你便感到了得意;但是,这不过是很短促的兴奋,因为你不能有了钱去周游世界,或新做许多衣服,买一辆精美的汽车;为的是你在拚命赚钱的过程之中早已忘记了生活的方式,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了。你惟一喜欢的是赚钱,于是你继续努力。你有辩解,或说要为儿女筹一笔教育费,或说要捐助一所医院,以及其他各种的说法;其实,这些全是掩饰自己是奴役的辩解罢了;其实,你钱越多,受钱的束缚压力就越大,而享受快乐的机会也随着钱的增多而减少,你的一切都完了!将来会和可怜的老皇帝麦达斯用他的点金术,把世间一切都点成了黄金,直点到鸡蛋和面包也变为硬质的金子不能入腹时,就只好饿死是一样的。
有些享受世间物质上的快乐的人们却患精神崩溃的病;有些富得能买一小国的财阀而买不到片刻的心境安定;这些人无法想通钱不是万能的。所以他们相信没有钱是不能生活的,然而当穷鬼来向他们求布施的时候,他或她是多么的愤怒啊!
总而言之,你如果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定要记住:金钱不是万能,不是权力;只是用来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罢了。若你不注意发展你的人格而只注意赚钱,那么,全世界银行金库里的钱还不够替你买到快乐!金钱变为你的生活目的时,怕连你的生活也要保不住了。这个时候,你不放弃生活,生活也会放弃你!
10.以淡泊之心处世
有几个爬山的人,见到山上一个人站了很长时间也不动,非常好奇就走过去问他。
“你是在欣赏这里的风景还是在等人啊?”
回答:“不是。”
“那么,你累了吗?”
“没有。”
“既然什么都不是,那你为什么站在这里?”
“我只是在这儿站着。”
站着,未必就非得因为什么。什么也不为就没有得,也没有失。在禅宗看来,因为人们生活在“二元世界”里,就有了物与我的对立,就有了得失、美丑等等的是非判断。除去自我中心,抛开物我对立,你就是万物自然。你就是一。
庄子说:“至人无己。”
“无己”即破除自我中心,亦即扬弃功名束缚的小我,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所主张的超脱,实际上是摆脱了一切之后的无知无欲,表现在人生理想上,那就是“无名”,即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独善其身。
对于生活现实人生的我们而言,庄子对天地精神的崇拜,固然是显得玄虚了一些,但针对构成我们世界的纯利益追求以至于忘却了自己的人来说,庄子的宏论和超脱还是具有一定借鉴的意义。
任何人也不能做到如庄子所言无知无欲而达到超脱,但效法天地之自然浑成,而注意自我心性的保持,能够超然物质欲求之外,也许,倒亦是颇为有益的境界。
关于此,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的寓言: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而烛火还不熄灭,要和日月比光,不是很难为吗?先生一在位,天下便可安定,而我还占着这个位,自己觉得很羞愧,请容我把天下让给你。”
许由说:
“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安定了。而我还来代替你,为着名吗?是为着求地位吗?小鸟在深林里筑巢,所需不过一枝,偃鼠到河里饮水,所需不过满腹。你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
这寓言是说:天地之间广大无比,而在此之中,人所需又如此的渺小,拿自己的所需与天地相比那不是很可怜吗?那么何不效法天地之自然,而求得心性的自由和逍遥呢。
庄子要给予我们的也许是一种极宏远的宇宙观,让人认识到至广至大的极限处,解脱自我的封闭,超越世俗的小我。庄子的这种宇宙观,难道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吗?
作为生命的个体,我们是淹没在万象的生命之中的。但亦正是作为个体,我们才时常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世界所能具有的伟大和恢宏。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依附于文明所创造的一切。在我们看来,我们是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实际上,对物的依赖使我们与生命本然、万物自然的联系日趋减弱。纯功利所导致的,是生命的相互隔膜和疏远。人生命的联系已不是人与人,而是人与物的联系。
自从你出生以后,就有很多东西标上了你的名字,如金钱物质,但这些东西果真是你的吗?
的确,有了金钱,可使生活更加安定,也可以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但尽管如此,仍有些人仍然不满足于此,只对贮积的增加引以为乐。我们不是为了金钱物质而生存着的,是为了生存才有必要拥有那些金钱物质;要活得像个人就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有效地使用它们,成为它们的主人才对。
在日本众石庭中享有盛名的京都山科龙安寺的茶庭里,安放着一座唤做“蹲”的石制洗手盆,在其表面刻有“吾惟知足”的文字。
由于人们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难免多少有扩大的倾向,应该明白其界限,满足于目前所能拥有的,心存感谢之心。尽管在数量上攫取拥有了许多,但这未必就能带给自己幸福。
日本奈良东大寺的长老清水公照大师在德国旅行时,在晚宴上曾被某位德国人问道:“何谓无?”面对这么难以回答的问题,大师却不慌不忙地拿起身旁的大啤酒杯一口饮尽,然后施以日本式的礼节说道:“谢谢您的款待。”
通过翻译他解释道:“肚子饿时任何东西都感到美味,这种空腹的状态就是无。”人们听到此高兴地拍手表示赞佩。
在我们身旁周遭里多少人拥有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又费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能不灭反增。为了能脱离这种烦恼与拘束,与其担忧会失去,倒不如就让它失去吧!
11.我们在追求什么
迪克是美国知名的作家与作词家,曾经写过不下四百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此外,他也得过全美舞台剧作奖,而他的本业是在凯克唱片公司担任助理。
迪克三十岁刚出头,就已享有诸多盛名,尤其是身处在五光十色的娱乐业中,可谓到处备受瞩目。但是,在迪克身上却嗅不出夸张与狂傲。
迪克讲了一个自己的事。他进入凯克的第三年,有一天觉得自己实在做不下去了,便去向老板辞职,老板一脸诧异地问他:“不是做得好好的吗?况且,你还这么年轻。”“我想,老板一定认为我这个家伙怎么这么不知安分!”迪克说道。
这并不是迪克不安分的表现,而是觉得自己一直在反抗一样东西——制式化。他观察,很多人常把“生涯规划”挂在嘴边,他们把自己锁定在一个领域中,计划着自己二十岁该做什么、三十岁该做什么,到了四十岁又该如何如何。总而言之,好像必须不停地“向上流动”,才表示自己成功。
而迪克却从来不觉得自己要循着这种成功的轨迹走。他强调:“我不是唱高调,但我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生命的发展。”或许是看多了娱乐圈“光鲜亮丽的外表,内在却空虚寂寞的人”,迪克却深深的感受到,成功的外在光圈不论多么耀眼,也脆弱地不堪一击,惟有“内在的成功”才能让人活得更笃定踏实。
选择继续留在现职工作,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有一些价值可以被老板利用,但摆脱了这个角色之外,迪克相信他还有余力去实现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创办一间帮助现代人提升心灵的“心灵私塾”。
有朋友问迪克:“你为什么不等到以后年纪大了,有空了,再去做这些事?”他回答:“你不觉得用年纪去计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很可笑的吗?因为生命是那么无常,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只要觉得今天该做就去做吧!”
放弃得当,丢掉那些不值得带走的包袱,才能登高行远。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讲的:在墨西哥海岸边,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
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商人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啰!
一生中拥有的内容太多太乱,使心思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困惑随之增多,也就妨碍了正常的生活,也损害了自己。
如果在一生中要有所获得,就不能让诱惑自己的东西太杂太多,心灵里累积的烦恼太乱杂,努力的方向也过于杂乱。这就必须简化自己的人生。我们要经常地有所放弃,要学习经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中和内心里的一些东西断然放弃掉。
如果我们永远凭着过去生活的惯性,日常世故的经验,固守已经获得的功名利禄,为了进一步的权钱职位、风头利益去争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让我们眼花缭乱,什么朋友熟人都不愿得罪,这样我们会疲于应付,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无谓的纷争和无穷的耗费上。不仅自己的正常发展受到限制,甚至迷失自己的方向。
放弃得当,是对围剿自己的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消耗你的精力的事件的有力回击,是对浪费你生命的敌人的扫射,是你在更大范围去发展生存的前提。
放弃得当,是对捆绑自己的背包的一次清理,丢掉那些值不得你带走的包袱,拿走拖累你的行李对象,你才可以简洁轻松地走自己的路,人生的旅行才会更加愉快,你方才可以登得高行得远,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