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服饰通览
8873700000007

第7章 职业与服饰

服饰的职业特点,是服饰的社会习俗之一。不同的职业分工,对服饰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们的穿着一般适应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如渔家有渔家的穿戴,牧人有牧人的打扮,工匠有工匠的装束等等。

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就形成了文官与武官的分工,也相应地出现了文人服饰与武人服饰。

文人服饰可追溯到原始社会。考古发现,巫师、卜人等为了标明其职业特点或象征某种权威,其服饰式样以宽博为尚。春秋战国,文人多着儒服。汉时,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生一般都以穿儒服为雅。儒服的特点:方领,“被体深邃”,文质彬彬。凡穿上此种服饰,举手投足都要严格地依“礼”行事。东汉末年,文服则崇尚“羽扇纶巾”,如诸葛亮的服装。

“纶巾”的盛行,源于对冕冠制度的厌弃。以巾束首的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时代。唐宋时,文人多戴“进贤冠”。武人服饰主要适应战争的需要。古人的战袍,一般是夹的。天冷可以充棉絮,变成棉袍,白天穿在身上,扎营而宿时,则可成被子。从秦陵兵马俑来看,古代的战袍大约长至膝部,便于行军作战。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敌人兵器伤害,武职人员经常身披“盔甲”。秦陵兵马俑的战袍外即有套甲。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出现了保护人体各部位的掩膊、胸甲、护腋、腿裙、颈铠和兜鍪的全身铠甲。从秦汉至明末,朝廷内的武职人员以“貂蝉冠”作为自己身分标志。此种冠,原是战国时,北方少数民族武将的帽饰,由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使它流传到中原地区,秦汉时,朝廷把它定为皇帝侍从卫士的冠帽。传到宋代,又称“笼巾”。“貂蝉冠”的特点是“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另加黄金玉当、银饰、玉鼻。插貂尾可显出一种外柔内刚的风采。这就是历代帝王近卫武将的职业冠帽。

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宋代的工匠、商人、医师、屠户、厨师等各行各业的衣着服饰,各不相同,大都已形成其特殊的标记或式样。特别是僧、道服饰,因受宗教职业的影响,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服饰规范。佛教僧侣的服饰,根据佛教的制度,其衣分为:用5条布缝制的安陀会(内衣),7条布缝制的郁多罗(外衣),9-25条布缝制的僧伽黎(大衣)。另有方袍与袈裟。方袍式样与一般人所着相似,惟其作方形、博袖。袈裟又名覆膊、掩衣等,是一种覆左膊而掩右腋的服式。它是由许多块碎布补缀而成,因而又称“衲衣”,“衲衣”又是僧侣服饰的通称。藏传佛教僧侣的服饰又有自己的特色。道家着衣为头戴冠巾,身着道袍,然后在道袍之外束环裙,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罩在外面,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印象。

道士平时穿履,做法事时穿舄、均为赤色。戴冠、穿衣裳、着朱舄的道家服饰显然是一种保留先秦衣冠制度的服式。僧道服饰严格地受教规制约,因而千百年来几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