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缤纷湘南
8902700000089

第89章 马路右边的房子

马路左边有不有房子?有,原来就有,并且有个名字叫猫仔凼。房子是瓦房,在马路下,斑驳的泥墙直接表达了岁月沧桑的痕迹。房子与马路之间是稻田,稻田之间还有水塘,浑黄的塘水对着白云堆积的天空,细细的波粼一直在闪动,就像田野里的稻浪。猫仔凼的几所房子像一条癞皮狗一样卧在田边。它的后面是枞树林子,里面有草,有坟头,在往里看,密密麻麻,只有枞树杆子了。人像消失了似的,半天也见不着猫仔凼里有人出没。

这是马路左边的情况。

马路右边,是一条简易公路,挖土机在坡上掘出一条丈二宽的沟,压路机开过去,开过来,碾压几次,就成了路。这路大约七百米,然后就是一堵青石头围墙,把石头围墙分开的水泥门柱和两扇大铁门,门匾上用排笔写着舂陵中学四个黑体字。路的两边是菜地,种着薯秧儿。远处是层层叠叠的水田,和如墨轻抹在天边的山峦。这是二十年前的记忆。现在的情况是,校门前的路已铺了水泥,围墙里的房子也不是原来的两栋,而多添了数栋了。只是,路上的人还是寥寥。或者我经过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假,人走了,学校荒芜了,让人像突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自己一样,虽然很熟悉,却已时空交错,相去甚远。那种距离,将别后所有的思念凝固,却又不能与现实重合。彼此没有尴尬,但我却尴尬的在围墙外路过。而这一过,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我们已经改变,江湖已经改变,目遇舂陵中学,心里仍然有种怯生生的感觉。

舂陵中学是我离开家后栖息的第一个地方。

那时我十三岁。

舂陵中学是我离开家乡迈出的第一步,给我梦想的地方。

在哪以前我没有梦想。所有的美好前景都是父亲或亲朋好友给我描绘的。我在村里只是一个牧童,暑假里都跟鸭跟牛跟河水打交道。我唯一的希望是可以呆在村里跟伙伴玩,但是,很多时候,我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水边,看着一群鸭子在水里觅食。天地安静,山起伏如凝固的愤怒。坐在草丛里,可以听见风吹过天空的声音。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二十年后,又成了梦想。人生常常跟自己开玩笑,却常常让人笑不出来。我站在这学校门口的时候,我没有想过我要怎样怎样,我只想玩,把我在河边流失的时间弥补回来。其他同学也跟我仿佛,大家来这里,仅仅是来这里过三年时光,然后去做其他的。

离开舂陵中学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进去过那个学校。

我们的同学在分化瓦解,有的进了县里的师范学校,有的进了高级中学。还有的像我一样,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其他学校复读。离开舂陵中学,我就像被秋风吹走的叶子,来年萌芽,我们已不是昨年的叶子,我们已是新的叶子。时间催化生活变化,我们也将愈来愈不相同,又三年过后,我们成了毫不相干的社会角色。而三年前,我们曾在一口铁锅里吃饭,在一个澡堂里坦诚相见,在一块草坪上晨读。现在,这些都消失了,仅仅剩下一些温暖的蛛丝马迹供在愈走愈远的人生路上独行时怀念。

我伸出手指向右边,告诉妻子,那是我的母校。

围墙里的房子有些萧条,或者是秋天的缘故,看起来缺乏生机。围墙已老,显出灰不溜丢的样子。围墙边的泡桐很高大,我们当年手种的,现在枝丫横生,光树丫上,偶尔的一片叶子,也只让人感慨年华犹在,时间无情。妻说看见了,规模还可以。司机说要不要进去看看?我想也没想,拒绝了。我不想进去看,我缺乏一些面对它的勇气。面对那些伤害我的人,面对我伤害过的那些人,我觉得没有必要。他们不知道我,正如我如何念着他们的过去一样他们也不知道。大家就这样两相忘记,让这座学校,如一个梦幻之城,再也不要去触及,那一切仍是那么美好。这是一种和谐,让生活平静让心灵保持渴望。

后来,离开的时候,在县城,碰到当年的同学,如郑际松。他是生活委员,然后又当劳动委员。他说起了当年的班主任谢老师、当年的郑校长和教我们语文的张土茂老师,也说到了郑满云、王航飞、欧阳玉辉、郑辉等同学。张老师我见过,当年他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深。班主任谢老师我在回家的大巴上见过,彼此装作不认识。当年的郑校长或者已忘记了学校里还有我这号人,见如不见。同学之间能说的,或者也有很多,住大宿舍,一起在煤油灯下自习,都是现在的人的怀念。但同学们各自有前程,相聚也只是停留在电话里,或者仅仅是相互传达一份怀念。我们已经不再单纯,生活让我们妥协,我们复杂起来,味道自然经得起咀嚼,却只能各自体会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通过文字传达歉意,像很多年前一样,悄悄地,忙于谋生。

每次从外地回乡,路过舂陵中学的时候,我心即戚戚然,想起我的少年时光。搬来这新校舍的时候,是我家最穷的时候,几乎每周都是一罐咸菜。现在对物质反应迟钝,老婆还取笑我,是当年吃咸菜害的。每次远远地看着马路右边的房子在拉近,拉到路口又被车甩远的时候,我心里都有一个相同的认识,右边的房子那里是这世上最干净的地方。我被指责,或者我指责人,都是由性情起,跟利益无关。我不愿去触及,我想,我把他放在高处,我在景仰它的纯洁,它一直让我相信纯洁,或者它一直在给予我纯洁的力量。这是一种财富,虽然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附属品,有时候却比知识重要得多,它给了人一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