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抚养、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做父母的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孩子的年龄不同,家长遇到的难题也不同。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带来了家庭抚养教育的“年龄特点”。
因此,做父母的必须耐心地,以心理学的角度教导孩子学走路、学说话,使孩子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
小男孩童童满周岁时,已能够自己站立,并开始迈步,但是还不能完全独立行走,坐在“学步车”里,还可以自如地动,如果要求他独自迈步,则总是有些害怕,妈妈伸出双手接他,他踉踉跄跄地走出几步,扑到妈妈怀里,非常高兴,还咿咿呀呀地说妈妈好……好……
但是,如果妈妈站得稍远一些,他仍然不敢多走几步。又咿咿呀呀地说:“妈妈不……不……”惹得在一旁观看的爸爸哈哈大笑。
后来,经过妈妈、爸爸耐心的引导和帮助,童童才渐渐地学会了独立走路,在语言上也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如何对孩子合理抚养
我们知道1~3岁的儿童和1岁前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动作增多和复杂化。1~1.5岁孩子学会走路,2岁以后就喜欢跑、跳、爬高、越过障碍物。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开展起来,爱做事,初步学会用工具和做游戏。
儿童的行动辅导与调适
孩子开始自己走路时,还走不稳,步子显得很僵硬,头向前,走得特别快,常常跌跤,往往需要成人牵着一只手,领着走。
为什么1岁多的孩子独立行走还有困难?这是因为:
第一,头重脚轻。成人头长和身长的比例是l:8,孩子出生时是1:4,2岁时是l:5.因此,无论从长度和宽度看,这时孩子的头和身体的比例都不够匀称,相对来说,头比较大,因而走路时难以保持平衡。
第二,全身的骨骼、肌肉比较嫩弱。孩子的骨骼系统布满血管,组织不很坚实,骨骼的纤维组织基本上是由软骨组成。因此,支撑身体直立行走还不够有力。
第三,腿和身体的动作还不能协调一致,也影响保持平衡。开始走路时,孩子常常把两臂张开,有时甚至横着走,以保持平衡。
全身动作发展。孩子学习自由走动,同时也发展全身的各种动作。他手脚并用,去爬楼梯,爬台阶。他不但向上爬,而且向下爬,先把脚放下,再全身趴下。如果有人领着他的手,1.5岁的孩子可以走上楼梯。2岁左右,能够原地跳,学会跑,还能站着踢球和扔球,弯腰从地上捡起东西,不跌跤。
孩子掌握使用各种用具的本领,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起先,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简单地当作自己的手的延续。
第二阶段: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偶然碰上一种有效的方式,会立刻抓住它,而且比较小心地完成某种动作。例如,拿着勺子的柄,盛满食物以后,慢慢地平着端起来,达到嘴的高度,才向嘴里送。
第三阶段:能够有意地重复有效的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偶然出现,可以说,已经开始主动掌握经验中有效的动作方式。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有不正确的动作,很快就会纠正。
当孩子学习各种动作时,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应该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的规律耐心引导。假如孩子一时固执地运用某种动作方式,应该看做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经过正确引导,以后会改正的。
语言发展与培养
儿童理解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1~1.5岁时,对成人说的许多词句都能做出正确反应,说明他能够听懂许多话。因此,这个阶段可以称为理解语言阶段。
儿童阶段对语言的理解,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近及远。孩子最先理解的,是他经常见到的物体的名称,如“灯灯”、“包包”等。其次是对成人的称呼,如“妈妈”、“爸爸”等。
第二,固定化。这阶段儿童对词的理解往往和某种固定的物体联系,甚至把物体连同某种背景固定起来,例如,“爸爸”就是指自己的爸爸,而且必须是戴上眼镜时的爸爸。在他们看来,物体的名称是同该物体以及它所在的具体情景相联系的。
第三,词义笼统。这阶段孩子对词的理解非常不确切,一个词常常代表了好几种事物。有一个实验,要求孩子从几样东西里挑出玩具小熊。实际上,那几样东西当中并没有小熊,只有和小熊相似的东西,在实验里,2~3岁孩子都感到困难,他们或是说找不到小熊,或是干脆跑到别处去找。
但是1岁多的孩子却丝毫不感到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把长毛手套拿出来当小熊,因为长毛手套和小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就据此认为它是小熊。这说明他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
1~3岁是孩子开始掌握语言的时期。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1岁前儿童对成人的语言只有简单的动作反应,自己只能说出几个词。1~1.5岁,理解语言的能力发展很快。1.5~2岁,是孩子真正开始说话的年龄。
认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1岁前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很低的,只能依靠直接接触来认识事物。他的认识活动,主要是看、听、摸、嗅、尝等感觉和知觉过程。l岁以后,特别是2~3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开始能够离开直接接触的事物,出现“在头脑中”的心理活动,如表象、想象和思维,这是属于高级的认识活动。
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识活动虽然仍旧主要处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但有了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导致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
表象和回忆的出现
什么叫表象?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通常称为头脑中的印象。比如,过去见过某个人,现在提起来,头脑里还有印象;2岁孩子见过汽车,现在他在室内,并没有汽车,但他头脑里出现汽车的形象。这种“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表象。
表象和回忆的能力是同时发生的。所谓回忆是指事物已经不在眼前,但能把它回想起来。回忆在2岁左右才出现。1岁前孩子离开妈妈时要哭,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就忘了。重新见到妈妈,他又想起要妈妈。2岁左右,妈妈没有重新出现,他也会想妈妈。有经验的成人都知道,这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到他的妈妈,否则他会想起妈妈,吵着要妈妈。
想象力和延迟模仿的发生。2岁左右,孩子出现最初的想象力。所谓想象,也是头脑中出现事物的形象,想象和回忆都要依靠表象。想象和回忆的不同在于,回忆时的表象是过去曾经接触过的事物本来的形象。而想象中的表象,则是经过加工改造的形象。
有个古老而符合实际教育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个多次触犯刑法,最后不得不押赴刑场的少年罪犯,就在对他施行刑法的最后一刻,他说要见一见自己的妈妈。
执刑人员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见妈妈一面。
见到妈妈之后,他说:“妈,这是我最后一次见您了,您让我再吃一口奶行吗?”
妈妈答应了他的要求,谁知他竟然一口咬下妈妈的乳头,还恶狠狠地说:
“都是你,从小不调教我好好做人,我才让落得今天的下场,现在我让你自食恶果。”
这位妈妈,又痛又羞,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在场的人无比为之感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孩子从小进行正确合理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着重德育方面的教育
在德育方面,尤其应该掌握分寸和技巧,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孩子毕竟非常幼小,又处于开始出现独立性的阶段,不能约束过多。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性,否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儿童就会失去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事事依赖成人,懒于思考和动手的不良习惯。同时,又应教育儿童懂得初步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并且要求他们逐渐学会约束自己。
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
许多事实表明,教养方式不当、教育方法不正确,直接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父母要掌握正确教养儿童的知识,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首先,教育爱抚孩子要适度。有的家长对孩子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结果造成孩子骄横跋扈、自私任性,或过分依赖、胸无大志,见困难就退缩,遇挫折就气馁。而有的家长采取封建式管教作用,对孩子要求过高,约束过严,动辄训斥打骂,结果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限制了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就是未掌握好教育的度的结果。
人在儿童时期,必须注意教育,而且必须注重品德的教育。具体要涉及体、智、德三个方面:1~2岁孩子的身体还很弱,仍然容易患病,3岁左右才开始结实起来。因此,这个年龄仍应把品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保证儿童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基础。
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
儿童期是个性形成发展的时期,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榜样的作用在儿童期是很大的,家长、老师、同伴的言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孤僻、胆怯、固执、恐惧、说谎等不良行为往往都是从父母处习得的。有的父母虽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但自己却言行不一致,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是无济于事。
因此,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父母和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要重视电视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儿童许多不良行为如偷窃、打斗等都是从影视剧中模仿来的,因此,成人应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这些情节,不断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衡量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和谐的人际交往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儿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里,主要接触的是父母及亲人,交往范围狭窄。同时父母及亲人给孩子更多的是呵护包容。
上学后,儿童进入集体生活,交往的范围对象都在扩大,也复杂多了,既有依旧交往的父母和亲人,又有老师和许多同伴,人际交往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应及时教给儿童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帮助儿童适应新环境。
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同情心,教儿童学习了解、关心、体谅他人,多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在交往过程中要以诚待人;其次,要教育儿童在学习游戏中,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否则孩子离群索居,交不到一个知心朋友,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进而造成适应困难,会引起学习困难、性格缺陷、不良行为等多种问题。
隔代抚养易导致儿童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将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因为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同时让老人因为抚养孩子有事可做,而内心充实,可谓一举两得。
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较之父母抚养,隔代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都比较慈善,再加上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祖辈倍加关爱,什么事都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
所以家长们不管有多重要的事、多么忙,都应尽量自己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放在自己家里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