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天子神武姿①,彼何人哉轩与羲②。誓将上雪列圣耻③,坐法宫中朝四夷④。淮西有贼五十载⑤,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⑥。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⑦。帝得圣相相曰度⑧,贼斫不死神扶持⑨。腰悬相印作都统⑩,阴风惨淡天王旗。想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帝日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释”①元和天子:指唐宪宗李纯,其年号元和。②轩:指轩辕氏,传说中的古圣王黄帝,后人尊之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羲: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圣王太昊,曾创八卦。③列圣:指宪宗之前的几个皇帝。耻:指自玄宗到顺宗,因藩镇叛乱,京都不守,皇帝出奔等事。④法宫:君王处理政事的宫室正殿。四夷:泛指四方边远之地。⑤淮西句:指安史之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淮西节度使拥兵自重,自委官吏,自征赋税,甚至由后代或部将继承职位,完全不听朝廷。⑥封狼:天狼星。古星象家认为此星主侵掠。豸区(chū):古籍中记载的猛兽。⑦日可麾:鲁阳公与韩国打仗,正打得难分难解,天已黄昏,于是举戈指挥太阳,太阳竟为之回升。麾同“挥”。⑧度:即裴度。唐宪宗时任宰相,力主削除藩镇。元和十二年(817)督师破蔡州,俘叛将吴元济,扫平淮西镇,河北诸藩镇大惧,纷纷表示服从朝廷,使唐代藩镇叛乱局面暂告结束。⑨贼斫(zhuó)句:裴度任御史中丞时主张征讨淮西,为藩镇忌恨。元和十年,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伏击裴度,伤其首,刺中内衣,砍断其靴,坠沟中而未死。宪宗闻之大怒,三天后即任裴度为宰相。⑩都统:唐代后期为征讨藩镇,设诸道行营都统职,为统帅之任。当时裴度亲往淮西督战,除拜相外,兼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之职。裴度因韩弘已任淮西行营都统,便只称宣慰处置使,辞招讨之名,但实际上仍行统帅之权。故诗中说他“作都统”。阴风句:据载,裴度赴淮西在阴历八月初三日,时值仲秋,故说阴风惨淡。当时宪宗派神策军三百骑跟从护卫,并亲临通化门慰勉,送行。天王旗,皇帝仪仗中的大旗。愬(sù):指邓随节度使李想;武:淮西都统韩弘之子韩公武;古:鄂岳观察使李道古;通:寿州团练使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牙爪,即爪牙,指得力部将,无今日之贬意。仪曹外郎:指礼部员外郎李宗闵,当时任两使书记,随裴度征淮西。行军司马:指太子右庶子韩愈,亦随裴度出征,任行军司马。貔(pí):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猛兽。又称貔貅(xiū)。虎貔,喻指勇猛的将士。入蔡句:元和十二年十月十五日,李愬雪夜袭蔡州,十七日,擒吴元济,献于长安太庙,后斩首。蔡州,在今河南汝南。太庙,皇家祠堂,每当国家大事,都要祭告太庙。訾(zī):同赀,计数,计算。裴度还朝后,官升金紫光禄大夫,任弘文馆大学士,拜为上柱国,封为晋国公。故说皇帝对他的恩典不可计数。愈:即韩愈。宜为辞:指皇帝诏命韩愈撰《平淮西碑》以纪功。稽(qǐ)首:叩头。大手笔:指有关国家大事的文字,也指有名的作家或其作品。此事句:指撰碑文之事与主掌文字的官吏们不相干。职司,指以文字为业的翰林。讫(qì):完毕。颔(hàn):点头。颐(yí):面颊。斋戒:古人于祭祀前沐浴更衣。戒其嗜欲,以示敬诚。此处指韩愈撰碑文时的严谨态度。点窜:原意为修整字句,此处指参照运用。《尧典》、《舜典》,均为《尚书》篇名。涂改:此处亦指运用。《清庙》、《生民》,皆《诗经》篇名,内容为记颂古帝王功业。破体:行书中的一种。亦说指变更旧约文章体例。再拜:先后拜两次,一种表示隆重的礼节。丹墀(chí):古代宫殿前涂红的台阶。昧死:冒死。古代臣子上书皇帝多用此语,以表示敬畏。鳌(áo):传说中的大海龟,此处指碑座雕刻的动物形装饰。实则应为赑尸贝(bì xì),传说中的龙子,好负重,形似龟。蟠(pán):盘曲状。螭(chí):传说中的无角龙。喻:懂得。拽(zhuài):拉。元气:指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汤盘:传说商朝帝王商汤沐浴之盆。孔鼎:指孔子祖先正考父之鼎。烜(xuān)赫:名声或气势盛大、显耀。淳熙:强烈的光彩、光泽。曷(hé):怎么。三五:指三皇五帝。攀接:比较、承接。胝(zhī):即胼胝,老茧。封禅:古代帝王宣扬功业的一种祭礼典礼,登泰山祭天为封,在泰山南粱父山祭地为禅。玉检,封禅书的书函封套。明堂:古代帝王颁布政教、接见诸侯、举行祭祀的场所。
“译诗”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赏析”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韩碑既未抹煞李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叙议相兼,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清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中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这首诗是一则历史。公元817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吴元济的是大将李愬。宪宗命韩愈撰《平淮西碑》时,韩主要是突出了裴度在执行宪宗旨意后的运筹帷幄,引起李愬不满。愬妻(唐安公主之女)进宫诉说碑文不实,宪宗就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观点迥然不同。李商隐是完全赞同韩愈观点的,诗中强烈地表达以对《韩碑》被磨去的愤慨,更热情地歌颂了这篇碑文。本诗基本上是叙述性的,但笔力矫健,很有感情,诗中一些名句也一直为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