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成事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季氏》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季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 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孔子的话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犹豫。
《易经·蒙卦·象传》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蒙卦的卦象如泉水出自地下,可大可小,其作用兼具有利于人以及害人的一面,去害就利,在于人的果决行动,因势利导,否则就会慢慢害人。因此敏于行,借由实践锻炼出果决的行动力是相当重要的。
在山间丛林中,一只老虎前来觅食。茂密的松林遮蔽了老虎的视线,它不知道此时猎人布置的陷阱就在附近。这时,老虎看到前方似有猎物出现,于是奋力追赶,忽然老虎的脚掌被一个铁圈钩住了。老虎想挣脱束缚,但是铁圈把它牢牢地固定在了原地。这时,手拿猎枪的猎人出现了,他一步步向老虎逼近,老虎似乎感觉到了死亡的预兆。眼看着就要端起猎枪的猎人,老虎不再犹豫,它用尽全身的力气,猛地挣脱了铁链。但是,老虎的脚掌却留在了铁圈上。老虎忍痛离开了这个危机四伏的危险地带。
老虎断了一只脚自然是很痛苦的,但是因此而保存了性命,就是聪明的选择,所谓“断尾求生”。可见果断决策在自然界中也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当我们面临艰难的抉择时,也应该像求生的老虎一样,果断地做出取舍,不要犹豫不决,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只能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留下永久的遗憾。比如韩信就是一例:
楚汉相争的时候,作为第三者的韩信实力最大,他完全能左右楚汉的胜败之局。辩士蒯通便对韩信说:“当今楚汉二王的命运操在你的手中,你投靠汉,汉就会胜利;投靠楚,楚就会胜利。我愿对你推心置腹,贡献计谋,对你有极大的好处。眼下,你占据齐国的地盘,如果你从燕赵两地空虚的地方出击,就可以控制楚汉的后方。此时,你满足人民的希望、人民的要求,天下自能闻风而起,都来响应你。顺者则昌,逆者则亡,机遇来了不去把握,自己反而会遭祸殃。希望你慎重考虑!”
依照时局,韩信的势力,足以有称霸的资本。但他对此犹豫不决。几天后蒯通又劝谏说:“计谋大事在于时机,错过了时机而能永久处于安稳的地位,少见。在机遇面前要迅速做出决断。犹豫不决,是事业的大害。只看到小小的计谋,却失去了天下的大局面,已看清楚了,却不敢去做,是百事的祸害。猛虎的犹豫,还不如蜂虫的致螯;骏马局促不前,还不如驽马的安步。虽然有舜禹的智慧,默默不言,还不如聋哑人的手势指点。唉!功劳难成,却容易毁败;时机难得,却容易失去。时机呀,时机!不会再来了,但愿你认真考虑吧!”
然而韩信仍然在犹豫,他不能下决心背叛刘邦,最后终被刘邦杀害。如果韩信当时听从了蒯通的劝告,鼎足而立,再招揽天下的贤人哲士,收服天下民心,汉室江山就会易主了。
韩信的悲剧在于他对机遇没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更没有决断机遇驾驭机遇的能力。
兵家常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也。”犹豫不决、当断不断的祸害,不仅仅表现于打仗方面。在现代的商业战略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战之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犹豫不决,当断不断,那你在商场上只会一败涂地,无立身之处。因此,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已成当代经营企业家的成功秘诀之一。当然,这里说的是当机立断,首先,指的是认准行情,深思熟虑后的果敢行动,而不是心血来潮或凭意气用事的有勇无谋。宋人张泳说:“临事三难:能见,为一;见能行,为二;行必果,为三。”当机立断的另一方面,并非仅仅指进攻和发展。有时,按兵不动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种果敢的行为。
面对机会,聪明人所做的就像正在觅食的饿狼见到小羊,唯有行动才能抓住机会。
看准时机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行动,才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明智选择。
在危急的情境之下,就应当果断,敢于冒必要的风险,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这时还犹犹豫豫畏缩不前,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获得成功的最有力的办法,是迅速做出该怎么做一件事的决定。排除一切干扰因素,而且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继续犹豫不决,以免决定受到影响。有的时候犹豫意味着失去。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总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或者总在毫无意义地思考自己的选择,一旦有了新的情况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这样的人成就不了任何事!消极的人没有必胜的信念,也不会有人信任他们。自信积极的人就不一样,他们是世界的主宰者。
忧郁的丹麦王子报叔父的杀父娶母之仇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朱熹说:“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意思就是在我们做事时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后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
有人往往把“三思而行”作为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歪曲了圣人的意思。
记住: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啊,不要想得太多,急功近利要不得。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经常被人们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下面这个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充分地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苗也只有在汲取了充足的水分和土壤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外力的帮助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反而变成了一种伤害,可见做事要遵循事情的规律性,违背了自身规律,是必然失败的。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及至国家的发展,意义更深远。
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十六字箴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
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走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没走好就要跑是要摔跤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多花点工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在我们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干什么都要求速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是违反事物的规则去做事,吃亏的是你自己。
就拿我们现代人学外语来说,就是一个很显明的例子。许多人学习外语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记单词,也不去练习“说”与“听”的基本功,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于是一些奸商便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投机心理,制造了许多“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其实这些秘诀唯一能起作用的只是能为那些奸商赚钱,并不能有效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外语。
但面对现实,面对自己渴望成功的心情,谁又没有“近视”而急功近利的时候呢?既然如此,就请把圣人的话铭诸座右,时常提醒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