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8935400000036

第36章 要做好工作,必须先做好准备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

有一天,子贡向孔子问“为仁”的事。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关于这句话的出处是有其背景和故事的。子贡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是孔门七十二门人之一。他善于设辞巧辩,孔子把他列为“言语”科的高才生。

有一年,齐国的执政大夫田常,因为国内不服他的人很多,决定攻伐鲁国以树立威信。孔子听到后,对学生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祖先的坟墓都在那里,你们为什么不去解除它的危难?”

勇敢的子路首先要求去抵抗齐国的军队,孔子不许;子张也提出要去,孔子不同意;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

子贡请教此行该注意什么,孔子说:“仁!”

“请问,在异国他乡,怎样达到仁的要求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先打了比方,说工人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锐利的工具。接着又说,“住在那个国家,恭敬地对待贤德当权者,和有道德的人交友。人的关系和谐了,等于工人有了好的工具,就能够按你的心意办事了。”

子贡按老师的教导,先到齐国去说服田常,告诉他攻鲁无利可图而攻吴则对齐国、对他本人大有好处,田常同意了。接着子贡又到吴国去劝说吴王,请他联合越国去对抗齐国。

最后,子贡再到越国,叫越王只以兵器粮食支援吴国抗齐而不出军队……几个大国都卷入了一场混战,而鲁国却避免了被入侵的危险。

子贡凭着他的口才和对列国形势了如指掌,顺利完成任务,而齐、吴、越国实际上都成了他完成任务的棋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名言,孔子巧设譬喻行仁的方法和工匠完成工作的要诀。无独有偶,孟子在《离娄》篇用了一个极为相似的论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代之人,眼力极佳,就算是百步之外的细小物,也逃不过他的法眼。而鲁国工匠公输班,手艺精巧,曾为楚惠王制作云梯来攻打宋国。但孟子说,这两人,如果空有奇佳眼力或者高超的工艺技巧,却没有画圆的圆规和画方的曲尺,是不能精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的。

传说师旷在音乐上有奇特天赋,他擅长吹奏号角,到了可以呼风唤雨的地步。但孟子说,就算师旷这样的音乐奇才,如果没有六律作为基准,就不能校正乐器的五音。因此,无论是离娄,还是公输子、师旷,都需要“工具”的辅助,否则不足以成就事物的完满性。

政治上更是如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尧舜有治国之术,若不施行仁政,同样不可能治理好天下。

孔子、孟子,两人强调工具、规范的重要性,但擅长以寓言讽刺时政的柳宗元,却另有一番看法。

他在《梓人传》中说有一个梓人,他是一个工匠,虽备有尺、圆规、墨线……家中却没有磨利工具的器材,但夸下海口说,没有他,工人就无法盖好一栋房子。更可笑的是,梓人房里的床缺了脚,自己不会修理,还得找其他的工人来修理才行,柳宗元心想此人应是个无能却贪财者。

后来,京兆尹修理官署,让柳宗元见识到这名梓人规划官署、指挥工人、按图建造楼宇的高超技术,柳宗元不禁赞叹道:“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之体要者欤!”即梓人应是个舍弃手艺、专用心智又能体会工作要诀的人吧!

在西方,哲人培根对工具的发明运用,有深切体认,他在《新工具》一书的前言写道:“印刷术、火药、罗盘,这几样发明……改变了全世界的面貌和发展。”

的确,印刷术带来知识的普及;火药促使战争、侵略的可行性大大提升;而罗盘,让航海的领域不断扩张。由此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确实是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不开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什么才是完成这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和手段,找到并利用好这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