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8935400000005

第5章 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的人,是“不足观”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如此说来,德行要比才能更为重要,谦虚和大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谦虚大度的人不露锋芒,不会恃才傲物,这也正符合中庸所提倡的“中和”之道。

有一天,一位鲁国大夫在朝廷上对官员们说:“子贡的贤能可以超过孔子了。”景伯就把这话告诉了子贡,想听听他的看法。

子贡说:“要是用围墙来做个比喻的话,我的围墙高与肩齐,站在墙外就可以看到屋子的美好;而老师的围墙高达几丈,要是摸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宗庙的雄峻和房舍的富丽。能够摸到大门进去的人或许很少。”

子贡是一个有着谦逊美德的人,听到他人的赞美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自谦的同时不忘赞美老师德行的宏大。可见,一个为人谦虚、胸怀大度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不仅能够自谦,而且还会提高别人。

赵国丞相蔺相如与廉颇将军的“刎颈之交”和“负荆请罪”,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仔细想来,人们更多的是感叹蔺相如的谦虚和大度。

战国时期,蔺相如身为赵惠文王手下的大臣。有一次,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会晤于渑池,商谈盟约,蔺相如也一同前往。饮酒的时候,秦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要求赵王为他弹奏,赵王无法推托,只得弹奏一曲。秦王故意让属下的御史记录下这件事,作为史料,以此来羞辱赵国。

蔺相如见赵王受辱,立刻挺身而出,拿起桌上的瓦器不慌不忙地走到秦襄王面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声,我特意奉上乐器,请求秦王击瓦助兴。”秦王不予理会,蔺相如捧着瓦器,态度强硬地说:“秦王你若不答应,我离你这么近,足以和你同归于尽。”

秦王被蔺相如的气势所震撼,考虑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无奈之下拿过瓦器敲击了几下。蔺相如立刻让随行的史官也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演奏。

秦、赵渑池之会以后,赵王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任命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十分不服气,说道:“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拔寨的大功劳,蔺相如只不过是耍嘴皮子的本事,反而地位比我高,况且他本是一个出身卑贱的人。现在我位列他之下,真是羞耻,实在不甘心。我如果碰见蔺相如,一定要当面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话以后,就故意躲避着不见廉颇。每次上朝的时候都推说自己有病,不愿与廉颇争抢位次的先后。有一天,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地看见了廉颇,就连忙令车夫调转车子躲避。蔺相如的家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起劝他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投靠您,是因为我们仰慕您崇高的节操。现在您比廉颇职位高,他口出恶言,您却怕他、躲他,这种胆小也未免太过头了。我们作为普通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您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走吧!”

蔺相如长叹一声,说道:“大家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家臣们回答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接着说:“像秦王那样威严的人,都听凭我在朝堂上大声呵斥,侮辱他的大臣,我即使再愚笨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到那个程度吗?我之所以避让他,是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们两人在赵国的缘故。一文一武正好辅助国家,现在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首位,而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家臣听罢,没有人不为蔺相如博大的胸怀所感动,纷纷收回了自己先前说的话。

后来,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他深受感动,便脱去上衣露出肩膀,背上荆条来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说道:“我是个庸俗卑鄙的人,想不到您胸怀宽广到这种地步。”蔺相如急忙为廉颇抽去荆条,让他穿上衣服。两人终于和好如初,并结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蔺相如以他的宽容和崇高的人格化解了一场事关个人荣辱与国家大业的风波,他的人品也为后世所称道。古语云:“德不高则行不远”,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与他人患难与共,共担荣辱。

品德,使社会中的每一个职业都成为荣耀,使社会中的每一个岗位都受到鼓舞;它比财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得到保障;它伴随着时时可以奏效的影响,因为这是一个人被证实了的信誉、正直和言行一致的结果,而一个人的品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显著地影响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