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
8943400000004

第4章 中国第一座寺庙之谜

在河南省洛阳市以东十几里的地方,有一座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中、日夜烟雾缭绕的佛教寺院,这就是白马寺,被世人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它有别于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台寺,在中国佛教和佛学发展史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在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做梦,梦见了金人。于是,醒来后他派秦景、王遵等十二人,前往天竺(即古印度)取经。公元67年,这十二人从天竺取到了真经,返回洛阳,他们不仅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像,而且随他们东来的,还有天竺的两名得道高僧,名叫摄摩腾和竺法兰。汉明帝见到这两位高僧,十分地高兴,下令让两位高僧暂时住在鸿胪寺,鸿胪寺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是掌管汉朝外交事务的部门。

第二年,汉明帝下令,要求仿照天竺佛教寺院的样式,在洛阳城东修建一座佛教寺院,用来安顿天竺高僧和贮藏天竺佛经,以求让天竺高僧感到宾至如归,让他们把这座寺院当成是自己的故土。这座寺院,就是白马寺。那么,为什么要选用白马寺这样一个名字呢?

根据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的记载,秦景、王遵等人取经回来时,用的是榆木制成的经函来盛放佛经,这些经函由一匹很健壮的自马驮着回到洛阳。所以,新的寺院建成后,为了纪念白马一路驮经的功劳,就以白马为寺院的名称。至于这个“寺”字,则是从东汉的外交机构“鸿胪寺”中得来的。天竺的两位高僧在鸿胪寺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同时新建的寺院具有接待佛教高僧的性质,故此就采用了带有外交色彩的“寺”字。从此,寺就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佛教名词,后来我国的僧院一般都称为某某寺等等。

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后来就一直住在白马寺,在那里向汉朝人民传授佛法,再也没有离开大汉返回天竺。他们两人为佛教在中华大地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两位高僧圆寂后,都葬在了白马寺内。

今天的白马寺东偏院内,是摄摩腾的墓,墓碑上刻着“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偏院是竺法兰的墓,墓碑上刻着“汉开教总持竺法兰大师墓”。这两个封号据说是北宋年间的宋徽宗追封的。二僧墓寄托了中国广大佛门弟子和信教群众对来自天竺的两位开山始祖的敬慕和怀念之情。

在历史上,曾有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兴建在洛阳,但现在他们大都不复存在了,只有白马寺一直保存了下来。而且历朝历代都对它进行过多次的修缮和扩建工作,可见白马寺在佛门弟子和信教居士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