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马致远(略)
“原文”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译文”
来到花村外,走过草店西,雨过天睛,晚霞多娇美。夕阳给群山涂满金色,群山舍不得让太阳隐没,锦屏风般美丽的山坡啊,又铺上一层迷人的青翠。
“赏析”
这是一幅山村雨霁图。小令着力描绘雨过天晴之后,夕阳余晖笼罩群山的美丽景致,给读者以纯美宁静的艺术享受。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原文”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译文”
船上的渔灯明明灭灭,游子的梦被惊破。啊,洒落在船篷上的雨滴,一声声滴得我心碎。在这五更时分,我身在潇湘的孤舟里,故乡啊,远在万里之外。淅淅沥沥的雨啊,是沦落异乡的人流不尽的情泪。
“注释”
[客梦]客子之梦,作客在外者的思乡梦。
“赏析”
此曲与《秋思》相比较,虽然均属抒发乡愁之列,但境界则大不相同。《秋思》的背景是北方的原野,而《潇湘夜雨》的背景则是风景如画的潇湘。但作者没有展示潇湘之美,而是着力描述身处孤舟的游子五更时分被夜雨惊破乡梦之后,难以压抑的乡愁。小令以“渔灯暗,客梦回”渲染出黑夜深沉船行潇湘的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集中揭示抒情主人公对夜雨的心理感受。因为雨搅了他的乡梦,梦醒之后闻雨声益加伤怀,以“一声声滴人心碎”,将雨声与乡愁紧紧联系起来;末一句“是离人几行情泪”,进一步将思乡的泪水与滴打船篷的雨水浑融在一起,愈加突出抒情主人公乡愁之深广与内心深处的悲凉。联想手法的成功运用,使整个曲子深沉、凄切,兼有几分朦胧,颇耐人寻味。
[双调·寿阳曲]人初静
“原文”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
“译文”
夜深人静的时候,中天的月亮分外皎洁。纱窗外,梅树枝横斜,花儿绽放如雪,与月儿相辉映;纱窗内,俏美人搔首望月,留下朦胧倩影。梅花笑对美人说:不要在月下弄影,等到月亮西沉时,你与我一样孤孤零零。
“注释”
[人初静]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寂寂人定初”句。[弄影]宋代张先《天仙子》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将花拟人化,描述花枝随风摆动,如故意在月下弄姿,留下倩影。此句不说梅花弄影,而说梅花告诫独处闺中女子休要在月下自作多情,留下自己的影子。
“赏析”
此曲构思极为精妙,作者从宋人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得到启发,但着意描写善弄影的梅花告诫独守闺中的女子休要月下弄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闺怨”这个老题目。“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这出人意表的人格化的梅花对闺中人的言语,巧妙地揭示了闺中人孤独无偶的寂寞无奈和渴望得到爱情的意绪。从这两句,读者不难猜想到闺中人在窗内搔首望月的神态及其投下的身影,感觉到同处于月夜背景中的梅花与闺中人一样地寂寞孤独,从而体察到闺中人那种无法诉说的内心痛苦。委婉含蓄的情致,反映了作者将曲向词靠拢的创作倾向。
[双调·清江引]野兴
“原文”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译文”
东篱我本是吟风弄月的主儿,如今我老归田园,享有真正的乐趣。我醉卧春风,葫芦架下;我悠悠漫步,垂杨树底。这地方真个是快活休闲的好去处。
“注释”
[东篱]马致远,号东篱。[晚节]晚年。[是搭儿]这地方。搭儿,与今天北方方言这圪垯相似。是,代词“这”。
“赏析”
此曲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他不愿屈居下僚,终于退居园林之后的快活心情。语言流畅明快,浅近如话。这表明马致远散曲虽有词化倾向,但本色天然依然是主流。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
“原文”
人家篱落酒旗儿,雪压寒梅老树枝。吟诗未稳推敲字,为西湖捻断髭。恨东坡对雪无诗。休道是苏学士,韩退之,难妆煞傅粉的西施。
“译文”
湖边人家的篱笆旁边,高高地飘着酒旗儿,瑞雪纷纷,压着绽放梅花的老树枝。我吟诵着推敲着诗句,为这西湖的冬天景致啊,我捻断髭须。太遗憾,东坡居士没有西湖咏雪的诗。面对这傅粉的西施——雪中的西湖,这晶莹皓洁的西子啊,连苏轼、韩愈这样的大诗人,都找不到赞美的词儿。
“注释”
[和卢疏斋]卢挚,号疏斋,有[双调·湘妃怨]《西湖》四首,分别赞美杭州西湖的春、夏、秋、冬的景色。马致远的和曲也是四首,这里所选为第四首。[篱落]篱笆。[酒旗儿]布制酒幌子。[推敲]中唐诗人贾岛吟“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推”“敲”二字,反复思索,成为佳话。典出孟棨《本事诗》。[捻(niǎn)]杜甫做诗极认真,有“吟稳一个字,捻断几根髭”的传说。[苏学士]苏轼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官翰林学士,后人称苏学士。[韩退之]韩愈,字退之。[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本是苧罗山卖柴的女子,因美貌被越王勾践选送给吴王夫差。典出《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傅粉西施,喻指雪中的西湖。苏轼有“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妆煞,浓妆的意思。
“赏析”
为更好理解马致远这首曲子,不妨先读卢挚的[双调·湘妃怨]《西湖》(其四):“梅梢雪霁月芽儿,点破湖烟雪落时,朝来亭树琼瑶似。笑渔蓑学鹭鸶,照歌台玉镜冰姿。谁僝愁鸱夷子,也新添两鬓丝。是个淡净的西施。”与卢挚的曲子侧重正面描写西湖雪景略显不同,马致远的和曲着重表达诗人面对西湖雪景之美的无奈,从侧面烘托和赞美“傅粉的西施”。作者不只说自己面对冰清玉洁的西湖找出更美妙的诗句来描述她,而且说即便韩愈、苏东坡也无能为力。这样,虽然没有正面描绘雪中西湖之美,读者却似已感觉到西湖的绝佳胜境是无法以语言来再现的,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效果。
[双调·拨不断]浙江亭
“原文”
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
“译文”
站在浙江亭上观海潮,潮水滚滚涌来,又急急退去。潮水不会永恒地涨,高潮之后,是低潮,天下没有不退的海潮!惟有西山森森的松柏,万古长青,静观潮起潮落。严子陵在富春江边垂钓,悠悠然兴致极高。喧腾的潮声搅不动他的心,他总是静静地垂钓。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从杭州市的西南流向东北,从杭州湾入海。其上游名富春江。[子陵]后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曾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征召不至,耕于富春山,垂钓于富春江,终年八十。
事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赏析”
此曲表达了作者的归隐心态。小曲以浙江亭观潮起兴,从潮来潮去与西山常青这一动一静的自然现象,感悟到富贵无常仕途险恶而归隐田园方能自保的人生哲理。最后以“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作结,表明要以大隐士严光为榜样,从名利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过垂钓隐逸的生涯。
“作者简介”
赵孟兆页
(1254—1322)字子昂,松雪道人,湖州人氏。宋宗室。南宋末为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后,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历官兵部郎中、济南路总管府同知、江浙儒学提举,延祐中期,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著名书画家、诗人,著有《松雪斋集》。散曲创作仅存小令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