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徐再思(略)
“原文”
荒台谁唤姑苏,兵渡西兴,祸起东吴。切齿仇冤,捧心钩饵,尝胆权谋。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日月居诸,台殿丘墟。何似灵岩,山色如初。
“译文”
这荒芜的亭台,是谁命名它为姑苏?是它的主人吴王夫差。正是他起兵西渡钱塘江,挑起战火连年的吴越冲突。越国君臣切齿痛恨仇敌,勾践卧薪尝胆,范蠡设下计谋,送上美人西施作钩饵,终将吴国倾覆。高耸入云的姑苏台,瞬间化为粪土,十万家民夫的血泪浸入泥中成了膏腴。岁月如流水,冲刷着历史,再不见巍峨辉煌的台殿,眼前是一片丘墟。吴王奢侈淫乐的姑苏台,怎能比得上那峻峭的灵岩,山色依然如初,一派葱绿。
“赏析”
《姑苏台》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目睹姑苏台的废址,追想春秋时期吴越兴亡的历史,强烈谴责荒淫暴虐好战的吴王夫差,嘲笑这位骄横一时的君王身死国灭的可悲下场,同时深切同情在暴君统治下白白流汗流血的人民。“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高度概括了暴君的奢侈无度和百姓为之付出的巨大牺牲。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怀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平民百姓,而不仅仅是惋叹王朝的兴亡。当然,作者也以历史的长远的目光来观察帝王的功业,认为帝王的基业不过短暂的一瞬,它们终究要成为灰土,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不见踪迹,在轻蔑中又蕴含着警告。“日月居诸,台殿丘墟。何似灵岩,山色如初。”读罢令人肃然。言外之意,那些穷奢极欲的君主,还是少一点消耗民脂民膏吧,大自然长存,你们不过是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