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代名曲
8985800000053

第53章 [仙吕·一半儿]春情

“作者简介”

作者徐再思(略)

“原文”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

“译文”

我与你眉目传情,母亲早早起了疑心,我与你眼送秋波,旁人不是不知,可是哪一位散播出这么多风言风语?闹得咱俩生生被拆散,苦苦相别离,一半儿是因为我自己,一半儿是你沉不住气!

“赏析”

《春情》以女子口吻唱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愿望以及这种愿望未能实现的烦恼。明白如话,率直坦诚,最末一句既是怨词又是打趣,大类民歌的情调。这表明元后期的一部分散曲创作,依然继承着前期散曲本色天然的传统,像徐再思这样有“词化倾向”的曲家也是这样。

[南吕·阅金经]闺情

“原文”

一点心间事,两山眉上秋。拈起金针还又休。羞,见人推病酒。恹恹瘦,月明中空倚楼。

“译文”

有件心事总是折磨着她,紧蹙着两道弯弯的眉,刚拈起针线啊,又立即放下,总是无情无绪。羞涩显在脸上,人前假装说多吃了酒。精神萎靡,日见憔悴,月明之夜,徒然倚着楼头栏干,想着心事。

“注释”

[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空]徒然,白白地。

“赏析”

此曲题曰《闺情》,着力刻画的是女子怀春的心绪。作者通过女子的脸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揭示她对爱情的渴望以及无法得到爱的忧伤。这是一种无法抗拒,无可言状的忧郁和伤感,像一种疾病折磨着她。作者以轻轻的画笔点染这位人物,说她只有“一点心间事”,仅仅是“一点”而已。然而,就这“一点心间事”,使得她眉头紧皱,像秋天的草木遭霜打一般,她刚拈起金针却无法集中精神做女红,她的脸像是潮热,令外人感到惊讶,她夜间无法入睡,徒然在楼头凝望明月,相当准确地把那女子特殊的心理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闺情》实在是一幅传神的女子思春图。

[中吕·阳春曲]皇亭晚泊

“原文”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

“译文”

山溪从西流向东,溪水一会儿深,一会儿浅;朵朵白云飘荡在两岸的山,远行的船顶着西风,驶上钓鱼滩。天色向晚,疏林披上雾霭淡淡,近处有袅袅炊烟,茅舍两三间。

“注释”

[征棹]远行的船只。棹,摇船的大桨,指代船。[钓鱼滩]疑指富春江上严光垂钓的七里滩。

“赏析”

《皇亭晚泊》像一幅素描,勾勒出作者从游船上所见到的两岸风景。寥寥数笔,长长的深溪,溪两岸的云山,溪上的钓鱼滩头,烟树茅舍,尽收眼底,落入画面。极为干净明快,活似一首短短的船歌。作者陶醉在大自然的画图中,但也流露出浅浅的客愁,这就是“烟树晚,茅舍两三间”所蕴含的思绪。

[越调·天净沙]探梅

“原文”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译文”

昨天清晨,前村积雪深深;今日黄昏,天空已升起淡淡的月。啊,春色已悄悄来到梅树的南枝,傲雪绽放的花朵,散着幽香,渗入湿润的夜气。更有花蕾上的冰凌,在月光中显出清辉,以梅为妻的林逋啊,你的诗魂当被唤醒。

“注释”

[冰晕]指日光透过冰凌所呈现的光环。这里指在雪中绽放的梅花,梅蕾有月光下显出的清辉。[逋老]指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杭州西湖孤山,养鹤植梅,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咏梅佳句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被广为传诵。

“赏析”

徐再思此曲的构思明显受到林逋《山园小梅》和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的启发和影响。但徐氏的“探梅”不同于乔氏的“寻梅”,前者已知某处有梅,预测到它将绽放,不是“寻”,而是“探”,就像对一位老朋友的探望一样。因之,《探梅》所侧重用笔的是寒梅绽放的环境(雪与月),以及月下初绽的梅花所给予作者的印象和感受。所以,短短五句虽无新的创意,倒也自成画面,诗意盎然,有几许文人的清雅之趣。

[越调·凭阑人]江行

“原文”

鸥鹭江皋千万弯,鸡犬人家三四间。逆流滩上滩,乱云山外山。

“译文”

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栖息着白鸥和白鹭,忽地传来鸡犬之声,闪出人家三四户。逆流而上的船啊,越过一个险滩又一个险滩,乱云翻滚的山外,又是重重叠叠的山。

“注释”

[江皋]江边的高地,江岸。[滩]河道上水浅流急多石的地方。

[乱云]翻滚无定,流动迅速的云。

“赏析”

此曲与《皇亭晚泊》可称得上是姐妹篇,但此篇更突出逆流而上的情景,与《晚泊》相对静止的画面有所不同。它勾勒出逆流而上,河道弯曲,险滩相继,愈进愈难的行船图。全曲为二组对偶句,极为工巧;末二句,将“逆流”与“乱云”,“滩上滩”与“山外山”对应起来,有力地强化行船艰辛和河道险恶的程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双调·清江引]春夜

“原文”

云间玉箫三四声,人倚阑干听。风生翡翠棂,露滴梧桐井。明月半帘花弄影。

“译文”

彩云间传来优美的箫声,美人儿倚着栏干听:似清风穿过翡翠窗棂,如玉露滴在井边的梧桐。明月当空,花枝摇动,影落半帘。

“注释”

[翡翠]具有玻璃般光泽的绿玉。翡翠棂,翡翠为材料的窗棂。[花弄影]宋代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赏析”

《春夜》是一幅春夜女子闻箫图。“人倚阑干听”的人,当是一位怀春的女性。因为箫声在词曲中已往往成为男女情爱的媒介,闻箫容易让人联想到弄玉与萧史的恋爱故事,联想到他们借箫声沟通心灵,通过箫声召来凤凰并双双乘凤凰飞升的美好结局。所以,此曲的闻箫者当是从箫声里憧憬着爱情,憧憬着她心目中的萧史。作者并没有正面去刻画那听箫者的心理,但闻箫这一积淀着丰富历史内涵的意象本身已经可以省略这种描写和刻画。作者只是用“风生翡翠棂,露滴梧桐井”这样的景象来描写箫声的美妙,表明那女子对箫声的理解和感受;并且以“明月半帘花弄影”进一步美化春夜的氛围,让闻箫女子置身于纯美的境界中,烘托她的美丽。小令含蓄朦胧的格调,显示出作者将曲向词靠拢的努力。

[双调·卖花声]碧桃红杏桃源路

“原文”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行行觑着,山童吩咐,问前村酒家何处?

“译文”

通往桃花源的路,路旁碧桃红杏花开无数,绿水青山,简直是一幅水墨图。我手杖上头挂着个酒胡芦,吩咐书童,边走边仔细看着,问问前面村庄卖酒的人家在何处?

“注释”

[碧桃]《本草纲目》云:桃品种甚多,根据果实的颜色,有红桃、绯桃、碧桃、缃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碧桃花开,重瓣,白色、粉红至深红。[桃源]陶潜《桃花源记》中所创造的理想国。这里指代山清水秀的幽静村落。[觑着]仔细地看。[山童]隐士对仆童的称谓。

“赏析”

此曲抒写作者纵情山水访问农家陶醉大自然之时的快乐。作者以轻灵的笔触点染桃源般的村庄,他如同行走在水墨丹青之中,他杖头上挑着酒胡芦,脚步轻快,心无杂念,只有村中酒家在吸引着他,一位潇洒自放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

[双调·水仙子]夜雨

“原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

梧桐叶子的飘落声,预示着秋天来到,雨打芭蕉声,点点滴滴令人愁。三更时分我梦回故乡,醒来时灯花已落棋未收。哎,我恰似不得志的马周,孤零零地在新丰旅馆滞留。想起与妻子已分别十年,想起江南二老为自己担忧,这无限烦恼都涌上心头。

“注释”

[一声梧叶一声秋]唐代李干卿《听秋虫赋》:“时不与兮岁不留,一叶落兮天下秋。”梧叶,梧桐叶。[落灯花棋未收]南宋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灯花,油灯的灯芯余烬燃烧不充分,而结成花状物。[新丰孤馆]初唐著名大臣马周年轻时,往长安求官,途经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内),因贫穷遭到旅馆主人的冷遇,事见《新唐书·马周传》。[枕上十年事]与下句“江南二老忧”比照起来读,应释为与妻子分别十年。[二老]年迈的父母。

“赏析”

《夜雨》是一支功业无成的飘泊者的思乡曲。作者选择秋雨之夜作为抒情的背景,展示飘泊者滞留旅舍闻梧桐叶落、雨打芭蕉时的愁绪,以及归梦醒来后对身世的忧叹和对亲人的思念。环境气氛的烘托与心理刻画之间,融合无痕,真切动人,当是渗透着作者本人的经历和体验。作者巧用典故和前人诗意,以及数量词,也是此曲的显著特色。

“作者简介”

孙周卿 古邠(今陕西省彬县)人,生卒年、字号、生平均不详。今存散曲小令23首,套数2篇。

[双调·蟾宫曲]自乐

“原文”

草团标正对着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译文”

我的茅屋草舍正对着山洼,用山竹筒煮米,用山泉水煎茶,还有山芋山薯,野葱头野韭菜,山果山花。山石滴出泉水,那清脆声,如冰敲月牙;山风吹开云雾,惊散林中乌鸦。山色绝佳,山景堪夸。山外是一片预告晴天的彩霞,山下是小小一户人家。

“注释”

[草团标]茅屋草舍。[山竹炊粳]粳,粳米。疑以竹筒盛米烧饭,类似今云南少数民族的竹筒饭。[山溜]山石间渗出的清泉。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山溜声,石泉滴水的清脆声。[冰敲月牙]想像之词,形容石泉流淌的悦耳声。[元佳]绝佳。

“赏析”

《自乐》描述隐者山居生活的自在与惬意。语言运用极有特点,每句都藏有一个或两个“山”字,属于元曲中的“嵌字体”。作者由衷赞美大自然赐予隐者的丰厚,不仅以优美的山色给隐者以耳目的美感,而且提供各种果实饱隐者的口福,令人不禁与作者一道发出美哉自然的赞叹。这极可能是作者生活的一种写照,因为在他现存的散曲中多有隐居山林的印记,如“野菜炊香饭”、“土炕上蒲席厚”、“水碓里舂来米”等。

[双调·水仙子]山居自乐

“原文”

西风篱菊灿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译文”

西风吹来,篱笆旁边开遍菊花,太阳落山,枫树林里一片噪鸦。茅屋三两间,盖在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不教儿孙为官,只教儿孙种桑麻。亲眷来了煨几只香芋,宾朋来了煮几杯嫩茶,大富大贵的,也比不上咱!

“注释”

[数椽]数间。椽,椽木。放在檩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圆木或方木。旧时以椽计量房屋间量。[富贵休夸]可理解“休夸富贵”,即不显示富贵,也可理解在隐者的快乐面前,富贵者休得自夸。

“赏析”

《山居自乐》与上选《自乐》的题旨相似,不同处,《山居自乐》侧重描述隐者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纯朴和谐。作者自称“山中宰相,”表示出一种满足,以“教儿孙自种桑麻,”表示要让自己的后人也远离官场,过一种自给自足,自食其力的生涯。“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则显得人际关系亲切自然。家族的和谐,宾朋的融洽,其乐无穷,远胜于富贵人家的是是非非。小令以“富贵休夸”结束,则是作者自豪感和自得其乐心态的提升。

“作者简介”

曹德 字明善,生卒年不详。《录鬼簿》将其入编“方今才人相知者”之列,是张可久的同时期散曲作者。曾任衢州路(今属浙江者)吏(一说任山东宪吏)。太师伯颜擅权枉杀剡王彻彻都、高昌王帖不儿不花,曹德时在大都,作《长门柳》二首讽之,大书于五门之上。伯颜怒,下令缉捕,避于吴中僧舍得脱。事见《辍耕录》。《续录鬼簿》挽词也称他“神京独赋《长门柳》,士林中逞俊流,万人内占了鳌头”。今存散曲小令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