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代名曲
8985800000079

第79章 [中吕·乔捉蛇]毒似两头蛇

“作者简介”

作者无名氏(略)

“原文”

毒似两头蛇,狠如双尾蝎。闪的我无情无绪无归着,几时几时捱得彻。愁一会闷一会,柔肠千万结。将耳朵儿绝了把金莲。

“译文”

他像两头蛇一样毒,像双尾蝎一样狠,抛闪得我无情无绪没着没落。啥时候才能把这日子熬到底?我一会儿愁,一会儿闷,揪自己的耳朵,使劲地跺脚,无法舒解我柔肠千万结。

“赏析”

此曲是一位爱情失意女子的怨词,她痛恨抛闪她的男子,称他是两头蛇、双尾蝎,她的痛苦无法排遣几乎达到颠狂的程度,可见她蒙受的心理创伤极深。作者一方面巧用比喻,一方面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那女子的口吻和心态,可以说惟妙惟肖。

[大石调·初生月儿]初生月儿明处少

“原文”

初生月儿明处少,又被浮云遮蔽了。香消烛灭人静悄,夜迢迢,难睡着,窗儿外雨打芭蕉。

“译文”

上弦的月芽儿,朦朦胧胧,忽地又蒙上一片浮云。沉香燃尽,蜡烛熄灭,更深人静。长长的夜啊,闺中人无眠;只听得窗儿外雨打芭蕉,无限相思在心头。

“赏析”

此曲纯用环境烘托,表现闺中女子的相思。作者强调那是个初月儿光明少又被浮云遮蔽了的夜晚,夜色朦胧昏暗与闺中女子的寂寥无奈,已浑成一幅图画;又以雨打芭蕉增添一种音响的效果,使得幽静的夜更显空寂,使得闺中人更加无情无绪,无法成眠。作者虽然没有一字提及相思,但透过氛围的渲染和情景的设置,读者却已深切感知到那无眠女子的心思。

[大石调·初生月儿]初生月儿一似弓

“原文”

初生月儿一似弓,梦里相逢恩爱同。觉来时锦被一半空,去无踪,难相逢,窗儿外烛影摇红。

“译文”

初生的月亮弯弯像一张弓,梦里和他相逢,那恩爱分外浓。哎,醒来时被子一半空着,看不见他的踪影,如何能相逢?只见窗外,别人家摇晃着红红的烛影,透出诱人的温馨。

“赏析”

此曲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梦境的破灭,表达她深沉的相思和对爱情的渴望。以“初生月儿一似弓”起兴,将梦境中的恩爱置于迷濛的月夜里,显得虚幻;以“窗儿外烛影摇红”作结,将梦醒后的感觉置于他人幸福温馨而自己孤独寂寥的对比中,这一虚一实之间,极好地揭示了闺中人的伤感与无奈。

[商调·梧叶儿]甘露寺

“原文”

风雨西津渡,江山北固楼,先得海门秋。手掌里金山寺,脚跟下铁瓮州。翻滚滚水东流,一线系三江夏口。

“译文”

我站在雄伟的北固山顶的北固楼,近望风雨茫茫的西津渡口,远眺长江入海处的海门,天地一派秋意,充塞在我心头。金山寺似乎在我手掌之中,铁瓮城似乎在我脚跟之下。波浪滚滚的东流水啊,西连着三江夏口。

“注释”

[甘露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东吴甘露元年(265)始建。[西津渡]北固山附近的渡口。[北固楼]在北固山上,又名北固亭,晋代蔡谟始建,梁武帝改为北顾亭。[海门]指海门县(今海门市),当时为长江入海处。[金山寺]在镇江市西北金山上的著名寺庙。[铁瓮州]即铁瓮城,故址在今镇江市,为东吴孙权所建。[三江夏口]三江,指长江流经今武汉市一带水道纵横的地方,具体方位说法不一。夏口,古地名,在今武汉市的汉口。

“赏析”

《甘露寺》并没有描述这个著名寺庙的宏伟,通篇只是夸说甘露寺所处的北固山的雄伟形势,显示出热爱北固山的人士的自豪感,大有站在北固楼看尽江山景致的劲头。可惜它只局限于对客观景物表象的描写,缺乏深刻的历史人文内涵。

[商调·梧叶儿]焦山寺

“原文”

海窟常闻磬,风波不得僧,江月夜传灯。禅性水朝朝净,佛头山日日青。人立在吸江亭,看不足夕阳画屏。

“译文”

在这水边的寺院里,传来和尚诵经时的击磬声,和尚如此虔诚专注,心中不起一丝波澜;月亮静静浸在江水中,高僧悄然向弟子传授佛法。通了禅性似的江水,朝朝如此纯净;佛头般浑圆的小山,天天一样青翠。我站在吸江亭上,看不够这画屏般夕阳涂抹的青山绿水。

“注释”

[焦山寺]在今镇江市焦山上,清康熙大帝曾赐名定慧寺。[海窟]这里指焦山寺。[磬]这里指寺院和尚诵经时敲击的钵形铜乐器。闻磬,听到磬所发的音响。[僧]这里谐“生”音。[传灯]高僧向徒弟传授佛法。佛教以为佛法如灯,能驱散人心中的黑暗。[禅性]修炼禅宗的人,心灵得净化,具有清静寂定的心境。[吸江亭]焦山上的建筑。

“赏析”

《焦山寺》具有浓郁的禅佛气息。它描述作者对佛教寺院里和尚诵经、高僧传法的感受,以为那是一种清静寂定的肃穆境界,并用江月的幽静、江水的澄澈、山林的青翠来烘托这种纯净的妙境。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陶醉。谐音、双关、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小令别具含蓄的韵致。“僧”谐“生”,“风波不得僧”既描述江面水波不兴,又暗示高僧内心平静,不兴丝毫世俗的情感波澜。“禅性水朝朝净,佛头山日日青。”语含双关,读者似乎感到由于焦山寺的存在和高僧宗教活动的影响,山水都具有了禅性,长江变得平静,山林变得青翠,夕阳变得更美丽。总之,《焦山寺》一曲多少体现了佛教观念对散曲创作的影响。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原文”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上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赏析”

此曲运用夸张手法,揭穿撒谎者的嘴脸,洋溢着诙谐的趣味,极具民间文学的特色。语言通俗,将寻常事物与不可能发生的结果联系起来,令人捧腹之余,不禁对吹牛者自欺欺人的手法产生警觉。

[商调·梧叶儿]题情

“原文”

解不开同心扣,摘不脱倒须钩,糖和蜜搅酥油。活摆布千条计,死安排一处休。恁两个忒风流,死共活休要放手。

“译文”

结下了无法解开的同心扣,挂上永远摘不脱的倒须钩,是糖和蜜在酥油里一块儿搅。有千条计往活路上行,要死啊,就一道往死处走。您二位实在太风流,那么你们死活都不要分手。

“注释”

[同心扣]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连环回文的扣结,极难打开,象征男女相爱永结同心。[倒须钩]钩子上有许多倒刺如逆须,一旦中钩,极难摘脱。

“赏析”

这是一首表示永结同心永不分离的情歌,极为热切深挚。前五句为相爱者的口吻表白爱的决心,后二句变为旁观者的口气,对这对风流的情侣发出赞叹和告诫。在叙述人称上颇为特别。作者巧用比喻形容相恋者爱的牢固和亲密,显示出民歌的高超技巧。

[越调·柳营曲]题章宗出猎

“原文”

白海青,皂笼鹰,鸦鹘兔鹘相间行。细犬金铃,白马红缨,前后御林兵。喊嘶嘶飞战马蹄轻,雄赳赳御驾亲征。厮琅琅环辔响,吉丁当镫敲鸣,呀剌剌齐和凯歌行。

“译文”

架着白色的海东青,提着黑色的笼中鹰,束着青腰带、白腰带的猎手们列队行进。牵着金铃猎犬,骑着红缨白马,前前后后是威武的御林兵。白色的战马飞奔嘶鸣,马蹄轻轻,啊,今天是皇帝雄赳赳亲自上阵。那缰绳笼头厮琅琅地响,那锃亮的马镫吉丁当相和鸣,战士们高唱着胜利的歌儿朝前奔。

“注释”

[章宗]指金章宗完颜璟,公元1190年即位,在位29年。[白海青]即海东青,白色的猛雕,女真族名贵的猎禽。[皂笼鹰]笼养的黑色猎鹰,极凶猛。[鸦鹘兔鹘]女真语青色腰带、白色腰带,指代猎手。[喊嘶嘶]指马的嘶鸣声。[厮琅琅]形容马笼头上的金属饰物相碰撞发出的声响。[吉丁当]形容马镫与靴子相碰发出的声响。[呀剌剌]形容战士的歌声。

“赏析”

《题章宗出猎》是为金章宗出猎图题作的一支曲子。唐宋以来多有题画诗,题画曲不多见。此曲展示这位女真族皇帝出猎时的盛况:先是有猎手驾着白、黑两色的猎禽开道;接着,是牵着猎犬、骑着白马的御林兵;然后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皇帝,他骑着战马飞也似前进;簇拥护卫着他的将士们高唱着得胜歌曲紧随其后,极尽皇家出猎的豪华气派。此曲纯用铺叙笔法,排比句和象声词的使用,有力地强化和渲染了出猎队伍的气势;女真语汇的插用,为作品平添了几分草原游牧民族的色彩。金章宗出猎图,我们看不到了,但透过这支曲子,我们似可依稀窥见那画面的非凡气韵。

[双调·沉醉东风]咏相棋

“原文”

两下里排开阵角,小军卒守定沟壕。他那里战马攻,俺架起襄阳炮。有士相来往虚嚣,定策安机紧守着,生把个将军困倒。

“译文”

两边摆开了阵势,卒子守在沟壕边,他那边用马攻,我这边架起炮。有士相来回虚张声势,定下计策把握机会紧守着自家的帅,生把对方的老将给憋死了。

“注释”

[相棋]今天称“象棋”,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棋艺。[阵角]阵脚,阵势,即排好棋子。[襄阳炮]指棋子中的炮。因元军大举围攻南宋的襄阳城时,使用威力颇大的巨型发石机(时人称为炮),人们念念不忘此事,遂称棋子中的炮为“襄阳炮”。[士相]象棋中的二个棋子。[虚嚣]虚张声势之意。[将军]相当于现代象棋的“帅”。

“赏析”

《咏相棋》以相棋为歌咏对象,这在散曲中大概绝无仅有,可以当作象棋发展史的资料来读。从中可以看出相棋在元代民间相当普及,已成为民众喜爱的棋艺;同时可以发现这种棋艺留有元代特殊生活的印记。襄阳大战(1267—1273)是元军与南宋军之间旷日持久极为激烈的一场战役,元军的胜利为全国的统一扫清了道路。在此次战役中使用的巨炮给民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襄阳炮遂成为相棋中“炮”这个棋子的称谓。时代的烙印可谓极深。

[越调·天净沙]西风渭水长安

“原文”

西风渭水长安,淡烟疏雨骊山。不见昭阳玉环。夕阳楼上,无言独倚阑干。

“译文”

西风吹遍渭水、吹遍长安,淡淡的雾霭,稀疏的小雨,笼罩着骊山。哎,何处寻觅昭阳殿里赵飞燕?何处寻觅华清宫中杨玉环?雨过夕阳红,我独倚楼头栏干,默默,无言。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境内,唐玄宗在此建有避寒的华清宫。[昭阳]指汉代的昭阳殿,这里指代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后被废为庶人,自杀身亡。[玉环]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在马嵬坡兵谏时,被李隆基赐死。

“赏析”

这是一首格调深沉的咏史之作。作者在夕阳西照独上楼头时,眺望西风萧瑟、暮霭沉沉的长安城,放眼巍巍的骊山,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历史上那些红极一时气焰万丈的人物,而今安在哉,如赵飞燕、杨玉环之流本身受到历史的惩罚、灰飞烟灭,就连她们及其主子们穷奢极欲的安乐窝也都通通化为尘土了。作者没有对无情的历史发表任何一点评论,他只是“无言”。这“无言”,恰好留给后代读者去填充。作者的情怀是感伤的,而开篇二句所展示的长安和骊山的凄迷秋景,为作者“独倚阑干”提供了背景,也为他的感伤制造了氛围,表明这首曲子有明显词化倾向。

[越调·天净沙]平沙细草斑斑

“原文”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译文”

辽阔的沙原有一簇簇小草,曲曲弯弯的小溪有潺潺流水。秋天降临塞上,透出清爽的寒意。此地新生的雁儿,呀呀飞向南方,不知它可留恋这里的青山红叶朵朵黄云?

“赏析”

这是一幅塞上原野早秋图。画面极为优美、清丽,并透出辽阔草原的早寒气息。簇簇小草点缀着沙原,更有潺潺溪水,给原野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而空中朵朵黄云、青山片片红叶,以及呀呀南飞的新雁,则给原野染上浓浓的秋色和寒意。作者从视觉、听觉二个方面去感知秋空、秋野、秋山、秋水,尤其新雁的啼声,令人顿生凄清的感觉,似乎那雁儿一点不留恋故乡,毅然飞向南方,表明肃杀的节候即将来临。

[双调·清江引]咏所见

“原文”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环赶开他别处飞。

“赏析”

此曲明白如话,无需再作译释。作者寥寥数笔点染出一位大家闺秀的怀春意态,极为生动逼真。一双胡蝶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激起后花园中少女的幽思,作者用三个细节描写显示出她渴望得到爱情的内心秘密:她香肩靠粉墙,这表明她非常欣赏、非常钦慕这一对翩翩起舞的胡蝶;她玉指弹珠泪,表露她暗自感伤青春虚度;她唤丫环赶走胡蝶,进一步表白她的怨恨,她那难以言说、无人理解的痛苦。这诸多情态非常切合被禁锢在深闺大院中的千金小姐的身份,尤其最后一个细节,把少女的娇嗔、幽愤的神情,如人物“近镜头”一般,推到读者面前。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原文”

潇湘夜,雨未歇,响萧萧满川红叶。细听来那些儿情最切?小如萤一灯茅舍。

“译文”

潇湘大地夜沉沉,秋雨迷濛,平原河谷响彻雨打红叶萧萧声。仔细听啊,不知哪一声叩动我的心?小小茅舍里,远方游子伴着萤火般的孤灯。

“赏析”

此曲纯然写景,但景为情设,潇湘夜雨扑打满川红叶的背景都不过为茅舍里守着一盏孤灯的游子而设。虽然抒情主人公躲在背景之后,始终没有被点破,但游子思乡的情绪已透过秋夜的氛围感染着读者。因之,《潇湘夜雨》实际上又是一篇别样的“秋思”。

[双调·水仙子]蓝采和

“原文”

西风宽舞绿罗袍,每日阶前沉醉倒。头边歪裹乌纱帽,金钱手内抛,斗争夺忙杀儿曹。狂歌唱檀板敲,子是待要乐乐淘淘。

“译文”

身穿宽大的绿罗袍,在西风中手舞足蹈,每天在台阶上醉倒。歪戴一顶乌纱帽,将金钱满地抛,笑看争抢得不可开交的小儿曹。手敲檀板纵情地唱,不管别人笑不笑,只要自个儿无忧无虑乐陶陶。

“注释”

[蓝采和]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儿曹]对子侄辈的称谓。这里是对争抢金钱的人蔑视性的称呼。[檀板]檀木做的拍板。[子是]只是。[淘淘]同“陶陶”。

“赏析”

此曲勾勒出蓝采和这位仙人的形象,突出他的外部特征的同时,通过行为描写揭示了他的人生态度。从外部装束看,他是位不修边幅的滑稽角色,身穿宽大的绿罗袍,歪戴乌纱帽,但他手里拿着拍板纵情放歌,这样他又像是位民间艺人;从精神状态看,他沉醉在酒中,随意醉倒在台阶,他不以金钱为念,随意将金钱抛撒。总之,此曲所描述的蓝采和是一位藐视富贵而流落江湖的离经叛道者,以癫狂、散诞为性格特征。这一形象来源于“八仙”的民间传说,又丰富了“八仙”的传说,为“蓝采和”这仙人的形象日趋规范发挥了作用。

[双调·水仙子]张果老

“原文”

驼腰曲脊六旬高,皓首苍髯年纪老,云游走遍红尘道。驾白云驴驮高,向赵州城压倒石桥。拄一条斑竹杖,穿一领粗布袍,也曾醉赴蟠桃。

“译文”

他是个弯腰驼背白发黑须的老头儿,别看他六旬年纪,却游遍了世界。他一会儿驾着白云飞,大多是骑着毛驴跑;别看他身子骨单薄,骑着驴儿压塌了赵州桥。他不骑驴的日子,总拄着根竹棍儿,穿着一件粗布袍儿,说是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他喝醉了!

“注释”

[张果老]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新、旧《唐书》都有《张果传》,归入方伎类。大概历史上实有其人。《明皇杂录》最早记载张果老的故事,说他隐居在中条山,武则天时期已数百岁,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不骑时将驴折叠起来收在巾箱里,唐玄宗将他召到长安,他演出多种法术,令人瞠目,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云云。[赵州城]今河北省赵县城,城南有安济桥,即著名的赵州桥。[蟠桃]指神话传说中王母娘娘设的蟠桃宴。

“赏析”

此曲描绘“八仙”中年纪最高的张果老的形象,与蓝采和相比,张果老更像一位神仙,尽管他的外形不过是位弯腰驼背的小老头儿。他骑驴压倒了赵州桥,这够神的了;他会驾着白云飞,能游遍红尘,这就更神了;他是高级神仙,有资格接受王母娘娘的邀请赴蟠桃会,而且喝醉了。总而言之,此曲所描绘的张果老的确是位神仙的形象,但又人情味十足,是位叫人喜爱的老人家。不论从外部特征还是精神气质上看,这位张果老已是相当规范的一位“张果老”。难得是作者用如此简练的语言作出了如此形象生动的艺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