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初,文联组织去武夷山采风。在下有幸忝列末席,得以尾随文化界诸位雅士,同探天下胜地。
千里之行,始于剧院,大巴车从北仑影剧院出发,然后拐上高速桥。行在高速桥上,望着底下熟悉的建筑,竟生出异样的感觉。那些小小的宅院、小小的街道,一眼望下去,就能看清全局。昔日身陷围城,看不透城中面目,今日站在高处鸟瞰城内,人世似乎也了然于胸。
一小时后,车子驶出了宁波地界,开始在群山间穿行。这些山都被开膛破腹,因此有了路。我们沿着山的伤痕一路高歌猛进。
绿意也扑面而来,窗外青山直逼入眼眸。众人的目光不再紧盯那位年轻的导游小姐,转而欣赏美景。可惜呼吸不到绿意,封闭的车窗,挡住一切企图窜入车里来的生机。分明到了山水胜处,但呼吸的,依旧是从出发地带来的混浊空气。
沿途不断掠过的青山、秀水、奇峰,如伏兵突现,一双眼睛应接不暇。一路南下,眼睛终于修炼成了对美的抵抗力,任窗外风景再动人,也无奈合上了疲惫的双眼。
途中下车两次,以舒展双腿。出游本是舒展身心的,但在大舒展之前,需得大潜伏。在车里潜伏了近七个小时,日暮时分,我们终于到了武夷。
暮色里,远远的有几处山峰闪现,个个如遗世独立的仙子,气宇不凡。武夷初次展现它的惊人之美,又蓄意地不让人看清。我方觉得沿途所见的那些山脉,不过是二流诗人,因为武夷才是李白。
一路里,眼睛饱餐秀色,而饥肠始终辘辘。一下车,众人如饿鹰扑食,直奔饭馆。店家深谙游客的猎奇心理,端上来的尽是武夷山出产的野味。一盘小拇指大的鱼,据说是山中溪鱼,引得众人纷纷放下文化名家的架子,抢着下箸。一盘黑不溜秋的素菜,据说是“八闽山珍”之一的香菇,又惹来百筷争斗。
酒足饭饱,下榻桃源酒店。游于世外,憩于桃源,凡夫俗子接近成仙,今晚的睡眠一定有仙家境界。共居一室的是另外一个仙人,文联韩老师。
山里的空气好得出奇,如果拿到城里兜售,定能卖个好价钱,每一口吸进去,都像是与天地进行了一次不等价交换,呼出的是废物,吸入的是精华。这一夜的睡眠果真如同一支野山参,一觉醒来,被滋补得神清气爽。
洗漱后,开始游武夷的第一站,九曲溪漂流。
武夷的水
屈原曾赋诗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武夷的水正如同世外沧浪,清到水底游鱼的鳞片也历历可数。
九曲溪,集中代表了武夷水的清澈宁静。南宋朱熹,惑于九曲溪的亮丽,抛开他那严肃端庄的理学家身份,作轻快的《九曲棹歌》一首,内里写道:“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玩水的最好方式,便是泛舟其上。于是我们从埠头登舟,所谓的舟,其实是竹筏,由数根毛竹捆绑而成。
端坐后,掌舵的艄公拿竹篙撑开堤岸,于是一只竹筏,在水中劈开一条波浪,泛舟九曲溪的浪漫之旅便开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只竹筏水中来。
曲,你可以理解为弯曲,九曲溪,也就是由九个弯道组成的溪流;你也可以理解为歌曲,每一曲,都是一阕动人的歌。九曲溪,就是由九阕天籁吟唱的溪流。
流淌了千百年,接受了万万人的洗礼,九曲溪的水依然如处女一般纯净清澈。
临水而照,可以清心;掬水而饮,可以爽胆。
该请张爱玲同来的。张爱玲号称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也只有九曲溪的清水,才配得上她的绝代容颜。插花临水一美人,玉骨冰肌处女容。而此刻水里映照的,不过是一张面目可憎的俗脸,也实在委屈了这泓好水。
仿佛行走在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中,溪流九曲泻云色,山光倒映浸涟漪,看苍郁青黛的山峰,拥着一泓碧绿的水,逶逶迤迤地流过去,又流过来,幽远而深邃。
溪边的每一块岩石上,几乎都有题刻,让我记住的是“水光石”上的题刻,主人正是明代抗倭大将戚继光,他在石上曰:“大丈夫既南靖岛夷,便当北平胡虏。黄冠布袍,再期游此。”
大将风姿,可见一斑。戚继光平定宁波倭患后,便赶赴福建抗倭,“南靖岛夷”,其中自然也包括宁波。
九曲溪,流的不仅是水,更是诗情画意。若问我漂流的收获,我说:山光共水色,载得一船归。
武夷的山
天游峰,被誉为武夷山第一胜地,它独出群峰,武夷全景尽收眼底。没到天游峰时,当地导游讲了则典故,说70年代郭沫若曾携爱妻到武夷山游览,潺潺的流水,遍谷的花香,让这位诗人忘情地流连于此,临别时挥毫写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这边爽了武夷山,却气了桂林人,几十年间,这两地人包括来过桂林和武夷山的游客都在争论。90年代,谷牧同志在游罢武夷美景之余,针对这文字官司也留下了墨宝,“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风光亦神奇。同是祖国好山河,何必评比论高低。”稀泥是和了,也不知道争论是否就此平息。
导游又调侃说,自从郭老写了这句诗后,武夷山的名气更响,来此游玩的人更多,有个年轻人登上天游峰后,颇觉失望,于是写了首打油诗回应郭老:“郭老瞎吹牛,骗我来天游。横看石头大,竖看大石头。上下好几遍,不见那美丘。冷水就馒头,下次鬼来游。”
大伙都被导游的幽默搞得哈哈大笑。在导游的笑话里,我们到了天游峰。天游峰像一尾鲤鱼,被直立在地上,陡峭险峻,壁立万仞。山峰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到峰顶才有绿意,猛一看,活像戴了顶绿色的帽子。
一条石阶曲曲折折地直通山顶,石阶宽仅容半足,因此一不小心,就有失足的危险。假如失足前赶紧拉住扶手,就有悬崖勒马的成功。
当爬到半山腰时,回头望底下,不由地脚跟发软,山峰与地面接近九十度直角,在几百米高峰,于这样的角度望下面,是件很令人心生惧意的事,尤其岩石上光秃秃的不长寸草,更让人心里没了依靠,怪不得有些女艺术家选择在山峰下做个看客,而不做爬客,这是有主见的。
爬到峰顶,顶上有个“一览亭”,亭上有两副楹联,一曰:遗世独立,与天为徒。出手甚是不凡,敢与上天比肩。另一楹联更是口气豪放,曰:世上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不知五岳名山听了作何感想。
登顶后,心情大是放松,从这里凭栏四望,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徐霞客评曰:“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武夷的茶
去武夷前,我是真的没听说过武夷岩茶。因武夷多山,所以这些茶多生在岩石罅隙里,故此得名“岩茶”。据说它是进贡皇上的圣品,其中尤以岩茶的一种——大红袍,最为珍贵。
大红袍,一听这名字就颇有武气,像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又让人想到京剧的行头之一,大红袍。
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那和尚就取出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将其披在茶树上,此茶故得“大红袍”之名。
历来名茶总得有些传说故事来烘托,方显得完美,倒也不必深究,总之这是种有来历、有典故的好茶。
从天游峰下来后,大伙兴致高涨,于是喝了几杯小酒。电视台沃老师拉着文联韩老师,要去喝茶醒酒,韩老师又拉着我同去。武夷山高林密,历史上颇多山贼出没,这两人此刻难得糊涂,糊涂之际一不小心撞见山贼,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我和他们同行,以资壮胆。
来到一处茶行,山里店家颇为热情,不管你买不买,先拖进来泡茶给你喝。这两人都是文化大家,喝着茶,说些文化之事,我也插不上嘴,只是低头倾听,外加用心品茶。
店家给我们泡的正是大红袍,其茶之醇,有“岩骨花香”,回味无穷。怪不得有人给武夷岩茶下评语说“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因为有九曲溪这样的好水,泡一壶天下第一的名茶,那也非难事了。
喝尽兴后,沃老师慷慨解囊,掏出银子若干,购买茶叶数斤。
武夷乃天下名山,历代名人吟咏颇多,小子今日又强行画蛇添足,不胜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