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经济学
8988600000029

第29章 谁的“局”更巧妙,谁就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2)

这种关系置换在饭局里,就是要勇于做那个鞠躬敬酒的人,一场饭局里的关系拉锯战,输赢要看最后的结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些有权有位的大人物或者是在某次事件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人,要宁可受些小小的委屈来维护他们的尊严。这样,他们对你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心理负担,这就是你达到自己目标的引子。

有些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打的就是“跑断腿,磨破嘴”的感情牌。在推销产品的时候,他们经常遭到客户的拒绝,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推销员又毫不气馁地来了。如果客户说:“我们没有购买的意思,你再来多少次都是没用的,所以,我劝你不要再浪费口舌了。”

推销员却毫不在意,仍然鼓起精神,笑着说:“请别替我担心,说话跑腿是我的职责,若你能给我一些时间,听我解释解释,我就知足。”客户看见推销员汗水淋漓,却仍然一脸的笑容,不买就感到过意不去了,因此买了一些。

下雨下雪天更是推销员上门的好日子。外边下着雨,别人都坐在家中,可是推销员却站在门口,无法不使人们产生同情心,因此很难拒绝。

尽管人们都知道,这是推销员采取的计策。可是毕竟他这么做了,对此你真能无动于衷吗?

这种推销方法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感情,本来不想购买的人,也产生了“再也不能叫他白来了”的想法,使人们有一种心理负担,客户往往会想:“推销员如果多跑几个地方,可能产品早就已经推销完了,可是他却经常来这里,使他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若不买他的产品,就有些对不起人呀。”

若想使人们做出大幅度的退让,就应该让人们多积累一些微小的心理负担,当人们的心理负担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会做出让步了。

对于那些影响你前程的领导者,这种方法依然有效。

“磨”能够显示你的真诚,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能够打动人,是主动地向对方解释和对方进行沟通,不停地软化对方的过程。所以,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磨”应该不露锋芒,不讲要办的事情,只是不间断地接近对方,使双方的关系渐渐接近,使对方多同情你,从而产生帮助你的愿望。意思是说,你想办法和对方接近或者和对方家人接近,并且通过各种办法和他们搞好关系,从感情上贴近对方。这种感情上的“磨”,对方是无法拒绝的。

一些领导爱让人“磨”,不想轻易答复任何事情。你“磨”他,让他从精神上获得一种满足感,也就是权力欲得到了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去“磨”,若存有虚荣心往往被对方笑话,领导会说:“他若再来一次我真的同意了,谁叫他不来。”想通这一点,我们在办事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尴尬,也就是等闲小事了。

遇事要压得住场子,“急吼吼”会让人看轻了

我们都知道,在男女情爱中,一方追得紧了,另一方可能就想逃。有个朋友,喜欢同系的一位女同学,几年同窗生涯,鲜花巧克力不知送了多少,那女生始终对他若即若离,没有一句痛快话。一直到毕业了,两人在同一座城市找到了工作,关系还没定下来。

他自问这护花使者的角色也演得够尽心的了,到底差在哪儿了呢?有明白人一语点透:你对她稍稍远一点儿试试。于是他借口工作忙,一星期也没打电话问候,见面时,也行色匆匆,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如此这般,那女孩终于沉不住气了,反而主动来找他诉委屈。

不说这儿女情长的小事,其实,在生意场上、社交场所,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次,王伟要在饭局中会见一位客户。为了能给客户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他表现得相当热情。一开口就称兄道弟,不急着谈业务,反而闲聊家常,从自己做过的工作到自己的感情史,甚至最近有什么烦心事都说。

王伟本来是想通过透露自己的一点儿私事拉近彼此的关系,没想到却弄巧成拙。

王伟的举动一下子让客户觉得很难适应,因为以前彼此素不相识,刚见面就弄得像多年的老友似的,让人觉得他肯定另有目的,以至于对他们公司的产品也产生了怀疑。而且面对他那些家常事,客户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是傻笑,弄得气氛很是尴尬。

过度的自我暴露给人一种强势靠近的压力,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弄巧成拙的原因就在于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

一般来说,人们普遍都有种逆反心理,正应了那句“上赶着不是买卖”的俗话。你越屈就,他就越是端架子,要合作的事项就很难谈成了。

这就像钓鱼一样,你急切的愿望表现在脸上,心弦绷得紧紧的,鱼儿怎么还会来咬钩呢?若心平气和,摆出一副可有可无的悠闲姿态来,旁观者见了,无形中就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他实力雄厚,且有的是时间,要办什么事,赶紧趁早吧!

今世广告公司总经理崔涛,她的成功理念和生活价值可以说是与众不同的。

这个花儿一样艳丽的女子,从来都穿最鲜艳、最纯正的颜色。有时她一身鲜红套裙,长发披肩,头顶墨镜,十分抢眼;或者一身亮黄色带腰带长毛衣,黑色超短皮裙,黑色长筒皮靴,马尾发高高束在头顶,面色红润,笑容灿烂,艳丽得如冬日里射进房间的一束阳光。工作中的崔涛,个性张扬,胆大自信,雷厉风行,爽快得就像秋天的气候。

崔涛闯入广告业仅6年,就空手夺宝,将今世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年广告代理额达数亿元的大型广告公司,连续几年拥有中央电视台综合播出频道的独家广告代理权。

崔涛是从拉广告开始自己的广告人生涯的。“广告公司拉广告是帮助企业赚钱,企业宣传好了赚的是大钱,广告公司赚的只是小钱。”所以崔涛和人谈广告,从来都是理直气壮,不卑不亢,让客户感到与广告公司合作,会有效果,可以带来收益。

“做广告是要帮助厂商把商品卖出去,这里面很有学问,得站在客户方面、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多想问题,多了解情况。这才能帮助企业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广告方案。有些广告人,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想,开口就是广告,怎能不让人给轰出来呢?”崔涛一口京腔,几乎不喘气地说道,“我之所以不需要求人,是因为我很自信,我们有这个实力,可以做好这个案子,能帮企业赚钱。”崔涛有理由自信,这几年和今世公司合作过的客户,许多都旺起来,最典型的是“双汇”火腿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双汇”的年销售额从5000万一下跃升至2亿元。和今世合作6年,“双汇”现在已成为年产值达40亿、利润达24亿的全国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与人合作,本是一种“双赢”的战术。这里面没有施主也没有乞丐,既然我们是以实力说话,就要大大方方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为美,可含蓄到让人置疑你的能力的时候,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先把自己捧高了,好处是能做得起身份,要得起价钱;不利因素当然也有,如果对方“知难而退”,我们就可能眼睁睁看着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利益打了水漂。那么这种谱儿究竟当摆不当摆呢?还是要摆下去的。我们可以来算这样一笔账:台面绷得低了,“大客户”看不上,失去的是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台面提到一定层次,会吸引一些实力人物的注意力,自己的身价也会跟着上扬。衡量得失,适当地“牛”一下还是有赚头的。除了那些刚出校门的学生,一点儿积累没有,所以才必须表现出意气风发的姿态,让人感觉到他的培养价值。而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人,多少总会有一些骄傲的本钱的。你的头脑、技术、资历、关系或手中的资源,如果轻易出售或者干脆白送,对方也不会以为你是个善良大方的热心人,他不会看重这些没下本钱的东西,甚至你这个人。

给人足够的面子,他才会为你所用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自身具有重要性。”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默默无闻还是身世显赫,也无论他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年轻人还是年老人,每个人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重视的事物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只要你给人光辉,给人余地,就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乐意给人面子,别人也就不会给你难堪,甚至会牺牲自身的物质利益来帮助你。

我国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所以能在官商两道畅行无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用活了“饭局社交”上的虚实,深切了解每个人都会看重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且尽力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年关将至,各处的账目和开销要结账,胡雪岩囤积在上海的生丝必须要出手了。若与丝业世家的庞二商议妥当,就可以垄断行情,加重与洋人谈判的筹码,现在只等庞二的一句话了。

与手下的人商议此事,有人认为庞二必定会答应的,让他赚钱,何乐而不为呢?胡雪岩大摇其头,他认为:与庞二这种少爷共事,有交情,他自然会答应,交情不够就难说了。这是因为:第一,庞二跟洋人做了多年的交易,自然也有交情,有时不能不迁就;第二,在商场上,还有面子的关系,要庞二在生意上听我胡某人的指挥。像他这样的身份,这句话怎么肯受?”

事情还是那个事情,全在于怎么说了,胡雪岩当场就教了手下的“公关”刘不才一套说辞。

刘不才如言受教,第二天专诚去访庞二。在庞府山珍海味、水陆并陈的筵席上,刘不才先恭维起了庞家的实力,又说庞二做生意有魄力,手段厉害,接着便谈到胡雪岩愿意拥护他做个“头脑”的话:

“雪岩的意思是,洋人这几年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刁,看准有些户头急于脱货求现,故意杀价。一家价钱做低了,别家要想抬价不容易,所以,想请你出来登高一呼,号召同行,齐心来对付洋人!”

轻轻一句话,便暗中转换了概念,将胡雪岩由倡导者的地位,说成随时可供庞二少爷驱策,这话不论谁听了,心里也会舒服些。合作的成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在这里,胡雪岩利用别人重视地位爱风光的心理,适时把对方推上前台,而自己甘心隐于幕后,从而借他人之名而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大家都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皆大欢喜。精明的胡雪岩明白,名声虽然是你的,但东西是属于我的。他不计较这种表面的东西,也就得到了最实在的利益。

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把风光让出来,主动让对方站在前台。这既是强者操纵大事的手段,也是弱者取得最大化利益的有效策略。

谦恭退让的人,大家也必然乐于与之携手。

一次,东芝公司一位业务员无意中向董事士光敏夫说了一件事情:公司有一笔生意怎么也做不成,主要是购方单位的负责人经常外出,自己多次登门拜访都扑了空。士光敏夫听了后,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啊,请不要泄气,待我上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