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来接我的是小郭子。
小郭子叫郭翔鹤,四川人,比张源大一点,比我小一点,是张源的师兄,都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说起这个学校我就一肚子的火,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曾经想过学新闻,因为特别痴迷足球,尤其想日后成为一个体育记者。可是直到高考结束,填完志愿之后,我那个一辈子的冤家朋友王勤伯才告诉我,上海体院就有一个体育新闻系,为此我恨了他很多年,直到2007年他把我邀请去意大利晃了一圈之后才原谅了他。他现在已经是《体坛周报》常驻意大利记者很多年,精通好多门外语,老婆也随他出了国,在意大利的时候,跟老婆吵架都是用多种语言,还夹杂着四川话,不带重样的,十分牛逼。
郭翔鹤是个小胖子,爱足球,也爱新闻,爱喝酒,也爱美女,足迹遍布全国,如今常驻北京办事处,是首席记者,他心里也时常彷徨,未来何去何从?他叫郭翔鹤,他中了凡客的毒,他现在被我恶搞……
签证的前期工作是小郭子帮我们联系的,准确地说,他先认识了一个朋友,通过这个朋友认识了另一个朋友,然后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了另外一个朋友,在认识了很多个朋友之后,他认识了索马里驻中国大使阿威尔先生。于是他邀请阿威尔先生吃了一顿火锅,基本上就这样把我们俩去索马里的事情给敲定了下来——多会儿去美国也能这么简单?不过后来有种版本是这样的:阿威尔对小郭子说,如果你以后再也不请我吃火锅,我就把你俩哥们儿去索马里的事给搞定,他实在被辣得不行了。对于各位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种路边社的消息你们是一定不会相信的。
2009年元旦过后的北京,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化雪的阴冷让我这个南方孩子很不习惯。实际上,每年到北京出差十趟也不算稀罕,但是却始终无法适应北京的天气,无论是哪一个季节,你始终能在首都找到相对应的极端气候。我把自己包在一件厚厚的摩托羽绒夹克里……这衣服光听着就别扭,摩托夹克很好看,羽绒服也有挺好看的,但是夹上了羽绒之后,我浑身鼓鼓囊囊像足了20年前的史泰龙,还是短腿版的。我裹着这么一件变态的衣服,上了出租车,十分郁闷。2008年开始,所有的北京出租车都禁烟了,我站在出站口,心理斗争了良久,没能斗过天气,叼着根没点着的烟上了车,硬是憋了十分钟之后,司机突然问我:“哥们儿,想抽烟是不?咱俩一起吧?”我内牛满面。
我和张源是前后脚到的酒店,我下午住进去,晚上他到了,发了条短信给我:“302。”那时候索马里之行还属于报社高度机密,我们从心理上就站到了一个高度,感觉两个地下党终于在北京接上了头。没多会儿小郭子打着车过来了,把我们接去了蜀国烤鱼,给咱俩接风。
就我们这帮兄弟来说,在全国各地定点了不少的食堂,上海有马大姐烧烤,香吧岛小龙虾,在北京有蜀国烤鱼等等,不过这事不能说太细,否则这稿子看着像51点评网专刊。但是想过去,念今朝,我此起彼伏,2008年奥运的时候,我们十几号人缩在北京办事处的房子里,天天看着电视写稿。采访证就那么几张,都摊在体育部头上了,剩下的只能跑跑外围,偶尔有张把票能进场看看比赛就跟过年一样。我很不幸地分到了刘翔比赛那一场,大家都知道我没用错形容词,因为他还没开跑就退赛了,剩下的场面如同鸡肋……
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吃吃睡睡,我偶尔赶大早起床跑去天安门广场,撞大运遇见了个骑自行车不远千里来的老大爷,拍了照片写了文字发回去,老毛给我发了朵小红花,我笑得跟花儿一样。那时候几乎天天在办事处楼下的麦当劳解决三餐,哪天重要比赛结束得早,得空去下蜀国烤鱼就能让人兴奋好久,所以我们爱蜀国烤鱼爱得很深。
又远了,回来。
“自己小心啊。”
这话自我们知道要去索马里之后都听了八百多回了,但是这也是除了“我爱你”之外咱俩唯一没听腻的一句话——老实说,偶尔还是有点烦,就跟你妈出门前跟你说:降温了,记得加衣服!说一次挺温暖,说两次挺感动,说上八百多次你就恨不得出家了。
我拍了拍小郭子的手,啥也没说,一杯酒下去了。张源看看我,看看小郭子,也闷了一杯。小郭子看看咱俩,没举杯。
他至于这么不仗义么?
当然不。
丫举瓶吹了……
我和张源对视了一下,知道小郭子今天又要大了。我们得赶紧趁他喝醉前让他直着舌头把话都说完了。他看着我们紧张的神情,嫣然一笑:“放心,没事,要交代的就一句话,明天早上你们直接去三里屯路2号,索马里大使馆。”说完给三个人都满上了。
后来的故事就很简单了,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走的时候唯一一件该忘而没忘的事情是结账,回到家都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直奔三里屯街2号,在一个路口,出租车司机把我们扔下了,到了。一看路牌,没错,付钱走人。
按理说,我对于上海和北京的路况已经有着相当清楚的认识,但是通过这一次,我觉得自己还是太肤浅了一点。大体上是这样的,上海的门牌在100号之后很可能直接就到了253号,但是在北京,一个号很可能长达一公里。然而这一次,三里屯2号整整就是一整条街道,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大使馆的房子。如果你从这一头出发的时候生了个孩子,走到另一头的时候,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我十分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的阳光灿烂,我走着走着就脱下了我的肌肉壳子,但是问了无数人都不知道索马里大使馆在哪里,就当我走得准备脱毛衣的时候,一面蓝底中间有白色五角星的旗子出现了,我和张源抱头痛哭了一秒钟,走了过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索马里大使馆门口站着两名精神的武警战士。
“你好,我们是来签证的,已经和大使约好了。”
“签证?”小战士的表情让我们觉得骗子两个字直接就是写在脸上的。后来想了想,幸亏我们遇见的这个战士不是列宁同志遇见的那个哨兵,否则别说索马里了,三里屯街2号我们都去不了……我知道,张小源面相不是太好,所以我已经让他藏在我身后了,但是他的个子实在是太高了,从我背后露出了贼溜溜的半拉眼睛,十分可疑,这没有能瞒过目光犀利的警卫。他打量了我们半天,估计是研究出大使馆里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我们下手的东西,终于把我们放了进去。至于为什么这个精神的武警战士会这样看我们,到后面我们拿到签证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了。
索马里大使馆看起来并不气派、豪华,但是占地面积广大,空旷的草地中间有着一幢小小的房子,院子里停着两辆年龄比我还大的老爷车。我腹诽大使没有经济头脑,如果他找个投资商,在这块地里建两排小公寓出租,以这地段,光租金都够他吃香的喝辣的了。如果步子迈得再大一点,眼光放得再长远一点,在四环外租个地下室,把大house改成主题慢摇吧,从索马里进口倆黑珍珠坐镇吧台,找倆明星上这里炒炒绯闻,再向全世界散步一句广告词:索马里旅游,勇敢者的游戏。然后弄上一堆花里胡哨的体恤衫放在吧里出售,上书一个大字:我终于到过了索马里,那什么MIX、CARGO、VICS、COCO全都得歇菜。
好吧,其实话不是这么说的,再说下去就影响两国关系了,我只能这么总结:索马里大使馆的面貌充分反应了索马里的国情,朴素而严肃,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首都。
大使办公室在二楼,上去左转通道到底就是,通道中间还有一间办公室,里面坐着赵秘书,后来跟我们打交道更多的是她。
和大使约好的上午10点,我们提前了一点,耐心在秘书办公室里等候,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了一阵咯噔咯噔的脚步声,一个西装革履的黑人出现在我们眼前,赵秘说:这就是大使阿威尔先生。这是一个面色相当和善的男人,而且看得出养尊处优、睡眠充足,没一点黑眼圈。后来我们才知道,人家根本就不住在索马里,而是生活在瑞典,来北京常驻已经算是憋屈了。见到我们他很高兴,因为这个地方十天半个月的难得有个把人跑过来,这次一下来了俩,简直是热闹极了。
大使说:“好啊油。”
我们说:“饭ing,暗的油。”
大使说:“饭ing,三克油。”
大使已经入乡随俗了,虽然是英文对白,但是三句不离一个吃字。
说到这里,俺想起来一个笑话。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出了车祸,摔到了山崖下面,生命垂危,打了911,一个警察开车跑过来,大声喊:“好啊油?”这个学生脱口就说:“饭ing!暗的油?”警察一想,哟,正吃着呢,看来没啥大事,随即礼貌地回答:“饭ing,三克油!白白!”然后开着车饭ing去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中国留学生后来的命运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的签证依然得继续忽悠。
前后我们分别去了三次大使馆,每次去的时候大使都会问:你们去干什么啊?有没有危险啊?会到什么地方啊?怎么去啊?问到最后,我们终于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就这几个问题和别人进行问答了,直到到了索马里以后,我们才明白,这是大使一片好心,强化突击我们的听力和口语呢。因为这里的几乎每个人都问了不只一次这些问题——真是可爱的大使哥哥啊——大使哥哥,这是后来我和张源对阿威尔先生一致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