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命终,生三十三天,彼见弥勒佛,已当尽苦际。此是其义,当念修行。”许多经中还说,弥勒佛在84000年时出世,“弥勒出现,国土丰乐”。他住在兜率天阎浮地此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鸣。”大有小国寡民的生活理想。许多跟随弥勒佛的人,成佛之后,也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如鸡头国王归弥勒佛,其国“人民炽盛,谷米丰登”。王中池水,“金沙在下,优钵莲华、拘勿头花、分陀利华、各生其中。水像金色、银色、水精色、琉璃色。设银水凝冻化成为银,若金水冻化成为金,若琉璃水冻化为琉璃,若水精冻化为水精”。四大城门,银池水中金作门阈,金池水中银作门阈,琉璃池中水精作门阈,水精池中琉璃作门阈。城中周匝悬铃,是时铃声闻,皆出五乐之音。贝声、鼓声、琴声、小鼓声、圆鼓声、(鞞)鼓声、歌舞声不断。城中生自然粳米,皆长三寸,极为香美,出众味上,寻取寻生,皆不见所取之处,给人们描绘了一个衣食丰足,生活无忧的理想国土。因此释迦佛始终强调彼见弥勒佛,已当尽苦际。”也就是说,当身坏命终之后,将进入的是另一个美好的世间。这个美好的兜率天阎浮地国土,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媲美,经中通过弥勒自语:“自称南无佛,皆来至我所。”“南无佛”是阿弥陀佛,即“南无阿弥陀佛”,系西方世界的主管,专管往生西方的亡灵,弥勒所在的地方美好无比,与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有相通之处,抑或也是早期佛教西方崇拜的渊源之一?但是弥勒佛所在的兜率天阎浮地再怎么美好,这个世间还是要通过修行而能得来的。这一点在通过释迦文佛的口一再强调,具体地说,就是供养三宝,一心归佛,修习“八正道”,严格持戒,坚定信仰,如此才能到美好的未来弥勒国土。5.弥勒佛具有世俗国王化身的特点。在《长阿含经卷第六转轮圣王修行经》、《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等经中,都讲述了弥勒佛管理兜率天阎浮地的事情,按照传说,弥勒佛具有“转轮王”的特点。印度宗教一直传说世俗国王因掌有轮宝,才有长久的统治,弥勒佛统治的世界,人皆长寿,这本身就具有了“轮宝长转”的意味,它也代表了世俗的国王的统治理想,是天上的神在地上人间的一个典型的反映。
最后,本文根据《阿含经》的弥勒经典之内容,再结合后出的大乘佛教的弥勒佛信仰情况谈谈看法。
按照传统的说法,在弥勒信仰中,有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二种。上生信仰,是指信仰在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信徒欲往生兜率天。在中国,上生信仰始于东晋道安(314-385)法师,后有前秦苻坚,及道矫、僧业、慧严、道汪、道法、法盛、昙副、昙斌等,唐代玄奘、窥基的法相宗门人也相信兜率上生信仰。下生信仰,是指相信弥勒将来下生此世间,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救渡众生,信徒在龙华树下听受说法而成佛。下生信仰在中国民间非常普及,刘宋明帝(465-471在位)曾撰《龙华誓愿文》,周顒作《京师诸邑造弥勒三会记》,齐竟陵文宣王作《龙华会记》,南岳慧思作《立誓愿文》等。唐代则天武后于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伪作《大云经》,称武后系弥勒下生。到五代时又有布袋和尚(契此)被传为弥勒化身,浙江奉化因此成为中国佛教中的重要的弥勒道场,甚至有人认为此地为中国佛教中的第五大名山圣地。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也都打着未来佛弥勒将应世的旗号来从事反对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在《阿含经》中,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并没有分开,不管是上生兜率天或阎浮地的美好世界,或者是下生“龙华三会”的成佛,都纳人在一篇经文之中,如《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尤为典型,这说明在《阿含经》时期,弥勒信仰正处于刚开始的阶段,其影响仅刚刚出现,而且在上千部的经典中只有15部经典谈到弥勒信仰,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当时弥勒信仰不是很受到重视。
《阿含经》是部派佛教的经典,弥勒信仰出现在《阿含经》中,并且又如此集中在《增一阿含经》里,由此可以肯定,弥勒信仰是部派佛教的产物,而且是大众部佛教派特别提倡的信仰之一。众所周知,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与大众部是两个主要的派别,前者代表了僧伽上层或贵族的利益,后者则表现了下层僧侣和一般平民的要求。公元前后,印度社会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和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以及僧伽内部高层腐化坠落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广大信徒的不满,因此代表下层人士利益的大众部派提倡弥勒信仰,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被压迫者生灵的叹息”的表现,它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才有关于弥勒信仰的经典如此大量集中在大众部的《增一阿含经》中,并且不断地受到重视。这也可以从《增一阿含经》中关于弥勒经典编纂的次序,即这方面的经典越往后越多,以及文字的长短,即后置的经典在这叙述方面的文字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集中而加以证明。
当佛教进人了大乘佛教时期,弥勒信仰已经非常普遍流行,随着社会上信徒的需求,有关的弥勒经典被进一步细致化和具体化,由是出现了“弥勒六部经”或“弥勒三部经”等等不同的经典,有《弥勒下生成佛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弥勒来时经》、《弥勒大成佛经》等多种译本在中土流行。弥勒菩萨的国土、时节、种族、出家、成道、转法轮等事之六部因缘被撰成六部经典,供信徒读诵,与之有关的弥勒佛造像也开始出现,迅速传播,一时成为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典型范例和主流之一。但是不管其描写得怎样细致,怎样出色,我们都可以在《阿含经》中找到这些故事的源头。例如为大乘佛教徒最重视的《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描写的转轮圣王,弥勒自兜率天下生,以修梵摩为父、梵摩越为母,成道后教化善财、父母等八万四千大众的故事,皆可以在《长阿含经卷第六转轮圣王修行经》、《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和《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里的第二部经里见到原型,后人只不过是将其进一步作了发挥而已。又如仍是《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所述的大迦叶于过去诸佛时,善修梵行,修十二头陀行,得佐弥勒劝化众人的故事,在《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七日品之余》里有过记述。还如“龙华三会”等内容,已如前述,总之,后出的弥勒经典故事中的骨干枝节,其素材都取自于《阿含经》,所以《阿含经》是弥勒信仰的最早源头之一。
关于大乘佛教的惟宗尊弥勒为教主的情况,现有的资料还不能说的十分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提出,即与弥勒信仰在大乘佛教里地位日益凸显而有密切的关联。由于在弥勒经典中,弥勒被描述成一位具有转轮王性质的王室人员,其政治地位和家庭背景决定了他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和有知识人士的形象化身,加之他的未来出世的特点,正好可以被人们加以利用,以他的良好名声、形象和家庭出生、政治地位以及崇高的威望,被用来作为佛教有宗的教主是非常合适的,由此也可以与空宗的教主龙树进行抗衡,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佛教圈内都可以获得不同层次佛教徒的认可,获得了全体大乘佛教徒的拥戴。
至于中国的布袋和尚之弥勒佛形象,则完全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与印度佛教中的弥勒佛形象不可同日而语。弥勒佛形象传进中国,继而受到了中国不同阶层的佛教徒崇拜,加之各地竞相雕刻弥勒佛像,使弥勒佛已经家喻户晓。中国人崇尚弥勒佛心态,仍与《阿含经》描述的弥勒佛的基本特点有关,这就是弥勒佛的未来救赎性特征,即下生信仰的特点,人们将其视为一名即将下凡的救世主的化身,所谓“彼见弥勒佛,已当尽苦际”。所以从南北朝起许多农民起义打着弥勒佛的旗号都与此有关;二是弥勒佛所在的美好世界的吸引,即弥勒的上生信仰,释迦文佛“授记”弥勒出世以后在兜率天、龙华树下接引众生,为人们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情景,引起了人们的向往。由于弥勒佛的高贵出生和渊博的知识,上生信仰更多的是在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中影响较大,但对一般普通人而言,其与老百姓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感,为了减少这种距离感,使弥勒佛更加融于一般民间社会,受到老百姓的普遍信仰,中国佛教里布袋和尚弥勒便应运而出,他的出现是佛教民间化的结果。弥勒佛在这里不仅让普通的中国人取代,其高贵的出生也荡然无存;渊博的学识也变成了诙谐、幽默的民间口头文学;本来是一位未来,到了这时也变成了一位现代社会的反叛者,所以这些已经完全背离了《阿含经》里弥勒佛经典的宗旨,离后出的“弥勒六部经”或“弥勒三部经”的内容也差之甚远。布袋和尚弥勒信仰是对以往历史上的弥勒佛信仰的一种反动,是中国佛教徒为找回弥勒信仰的一种成功的尝试,正因为如此,其才被塑成憨态可掏的形象,供奉在各个寺院的天王殿里。通过这件典型事例,有力地诠释了佛教在中国与民间社会相结合的成功,证明了外来的佛教只有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结合才能取得发展的这一颠扑不破真理,而且不管是在文本上还是在话语权利上,都离不幵这条真理,值得我们深人的研讨。
净土宗信仰是大乘佛教的产物和基本信仰之一,弥勒信仰则是净土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学者研究的成果指出,净土信仰中弥勒信仰是其最的表现形式和渊源之一,《阿含经》的有关经典内容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早期中国净土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弥勒信仰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和主流,但是自唐代以后,这种信仰却渐渐淡化,逐渐让西方阿弥陀信仰取代,成为主流,弥勒佛信仰更多的只是在中国佛教雕刻艺术领域继续保持着他的美好形象。弥勒信仰的淡化,仍应从历史的原因去寻找。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仍可从《阿含经》中弥勒佛内容的自身中去省察。如前所述,弥勒佛的特点是以未来出世性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这种未来出世性能够给信徒们带来希望,也引起人们的向往,但是弥勒佛要在未来84000年时才出世,按照佛教说法,这一时期应是在末法期,它也许太漫长了一点,不符合中国人“立竿见影”的思维模式,这是其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在《阿含经》里虽然也谈到“记佛名号,当念奉行”的思想,但是就其说法的对象主要是佛门三宝,弥勒佛既使是代佛说法,代佛出世,其修习的法门也没有弥陀信仰直截了当,这些都是造成其淡化的又一主要原因。再次就是前面谈到的距离感,也是造成其淡化的再一个原因,总之弥勒信仰的淡出原因很多,既有历史的,又的思想的,还有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信仰的,对此应予以多角度的研究。
佛教已经建立了2500多年,中国佛教也走过了2000年的路程,当我们今天反观佛教的发展史时,除看到弥勒佛信仰在佛教史上始终占有一席地位之外,还应记住其来源应在《阿含经》中。如今在古老的石壁上、庄严的寺庙里,弥勒佛的形象仍然屹立,受到人们的膜拜和观睢。弥勒佛在现代的意义,可以在多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弥勒佛对佛教徒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未来性对信徒而言还在存在的,不管上生信仰还是下生信仰都是一种美好的期盼,激励着现代人去更好地去生活,展望美好的明天。二是古老的弥勒佛雕刻是中国佛教艺术中的瑰宝,乐山大佛、新昌大佛、雍和宫大木雕、扎什伦布寺强巴佛……都是古今弥勒佛佛教艺术的光辉杰作,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去参观谒拜,它促进了各地的旅游业的发展,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直接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弥勒佛信仰的资源丰富,是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宝库。四是弥勒佛信仰在中国民间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奉化布袋和尚弥勒成为佛教中国化与民间化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之后,其影响日益深远,每个寺庙都在天王殿里供奉了奉化大肚和尚的布袋弥勒像,憨态可掬的形象,无不引起人们的可亲可近感,而那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植联,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世人的痴迷和愚蠢,富有积极教育意义,令人深省。弥勒佛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本文关于《阿含经)文中出现弥勒的检索,主要依据了电脑检索,特此说明。
关于《阿含经》属于何派何部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做过研究,除吕镦先生外,还有印顺法师、日本宇井伯寿等人,他们的意见都不一致,看法不同,此处仅播取吕先生一家之言,特此说明。
《法华经卷6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所说,弥勒与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为同一人,但据(中阿含卷13说本经》、《出曜经》卷6及《大(毗)婆沙论》卷178等所说,弥勒与阿逸多为二人。
(佛光大辞典》中曾说在《杂阿经》卷43中有弥勒的记述,但笔者遍查,未得见,只是此经中有佛提到“波罗延只舍弥德勒所问经”的说法,是否就以此为“弥勒”呢?
关于弥勒是否是历史人物,历来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至今未有定论。据《佛光大辞典》介绍,大乘佛教中相传弥勒为无着之师,创瑜伽惟识之教理,写过不少的着作。然后传授给无着。据《婆薮椠豆法师传》所载,无着法师夜上兜率天宫,向弥勒菩萨谘问大乘空观之理,因之师从弥勒,后世遂将之视同为当来成佛之弥勒,但实际上或为无着综合诸先贤之学说,而假托为弥勒所作者。
俄国佛教学者欧帕米勒(E.Obermiller)认为,传说龙树因文殊菩萨启发而着诸论,无着则蒙兜率天弥勒之神力而作诸论。日本学者山口益承此说,将弥勒所作之《中边分别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法性分别论》等之注释者、论说者,均视为无着一个,而认为弥勒仅为灵感之启发者,乃一生补处之将来佛。学者拉莫特(E.lamotte)同意此说,并补充说明,认为成立时期稍迟的大乘经典每每具有藉托圣言以为权威之倾向,故怀疑弥勒之历史实在性。
曰本学者宇井伯寿则反对此派说法,主张弥勒论师为真实历史人物,既创瑜伽大乘之教,且造立上举诸论,而由无着笔录之。《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也认为弥勒是一个实有人物”。
笔者认为,从以上《阿含经》中的有关经典记载,至少说明弥勒在印度佛教中是有原型依据的,因此很可能在印度确有一位出生于贵族或王室的人士是后世弥勒佛的原型…而且如果确如大乘惟识宗人士所说,弥勒造作了众多的有宗经典,那么这位弥勒只能是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而能够接受很好的教育的人,只能是上层人士,在《阿含经》中,恰恰就透露出这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