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玺
甘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圣容寺,在永昌县北25里,现在可以认定它是北周时期的瑞像寺,隋唐时期的感通寺。吐蕃统治河西时期(中唐)改为现名圣容寺。现在习惯上称为后大寺。它和位于永昌县北二里许称作前大寺的金川寺前后呼应。圣容寺的史迹在很长时期湮没无闻,重新发掘它,还是近年来的事。
据多种佛教史籍记载,北魏太武太延元年(435)西去印度观览佛迹的刘萨诃和尚,行至凉州(武威)西170里番和县(番和故城在今永昌县西20里的水磨关)东北望御谷山,预言此山裂开当有瑞像(佛像)出现。还说,时平则佛像俱全,时乱则首落。历80载,到了北魏正光元年(520),果然有一身形像端严的佛像现于岩间,唯没有头。过了40年,距此山岩200里之遥的凉州(武威)城东七里涧乃有像首出现,于是把它迎来安在佛像身上。北周保定元年(561)立为瑞像寺。隋大业五年(609)改为感通寺。唐中宗时,曾派遣使者至寺内赐物。名将郭元振曾到该寺施物和画像。这就是圣容寺的沿革和“凉州山开瑞像现”佛教故事的来源。
“凉州山开瑞像现”的故事显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它除了见于佛教典籍外,在敦煌莫高窟晚唐及五代的一些洞窟里,都把这一故事用壁画加以表现,以致形成《刘萨诃与凉州山开出像因缘变》这样一个独特的内容。其中以72窟(五代窟)内容繁多,情节复杂,还涉及到中西文化交流上的某些轶闻旧事。此外,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遗书和绢画中也有抄写和绘画这个内容的。因此在国内外有不少人对刘萨诃和尚的生平事迹及“凉州山开瑞像现”有专门性研究,产生了不少专着。
在该寺没有确定前,对于到底有没有一个瑞像寺?此寺现在何处?竟是一大悬案。为了解决这个疑难,敦煌文物研究所孙修身同志足涉番和査访,终于在永昌县北番和故城东北的圣容寺山间岩壁上发现了一身无头的石雕佛像。当时该佛躯大半埋在积土里,而且是很残破的浅浮雕,如果不留心,确有被忽视的危险。经查访才知,佛头解放前还是完好的,50年代拆除该寺时,佛头随之失落于地,永昌县文化馆馆长黄兴玉同志发现后,运至县文化馆保存。看来,身首之间可以铆接,完全符合身首可以分离及敦煌壁画中迎佛头,安装佛头的传说。当然它是人工雕凿的石造像,并非“山幵像现”。佛躯雕在花岗岩的崖壁上,雕刻粗糙,石质风化严重,无法判断时代。佛头用红砂岩雕成,雕造技艺精绝,是成功的古代艺术品。低平肉髻,面部丰满,从造像风格上看,大概是北周或隋代的作品。这身造像的发现不仅对“凉州山开瑞像现”的疑案得到了解决,而且对圣容寺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佛教典籍的记载难免有附会之说,剔除这些附会之说,其寺的历史沿革大体是可信的。从武威出土的唐天宝元年(742)感通寺碑,碑述“凉州山开瑞像现”及佛寺沿革与佛籍记载大体相同。
该寺在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位置,一度僧徒达二万人之多,接待着东往西来的僧众,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圣容寺今天已夷为农田民宅,可是还有一些文物古迹可供观览,那身“瑞像”已清理出来,还有条件将头复原。山间还有一些石窟,那是供安置佛像的僧房用的,尚存的一身石雕佛像已搬至县文化馆保存。山颠之唐塔傲然屹立。明长城从岗峦间蜿蜒向前。山前一渠清流,周围林木茂密,环境十分幽雅,亦是理想的旅游去处。
着者按:本文原刊于1984年10月7曰《甘肃日报》。当年孙修身先生走访了圣容寺,对该佛寺遗址的认定作过努力,也有一定收获。这里重刊此文,深表对孙先生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