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相互映衬、令人向往的胜地,它地处山西,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古时候被叫做“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侵扰,开始建造城墙,洪武三年(1370年)又在原有旧墙垣的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大的修葺,更新城楼,加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皇帝西巡路经平遥,因此又修建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雄伟。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千米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周朝宣王时期的大将尹吉甫驻军在此地时建成的。平遥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度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俯瞰平遥古城,城墙近似平面方形,像一只乌龟的形状,它有六座城门,东西两面各有两个,南北各有一个,城市的南门象征龟的头部,外面的两眼水井喻为龟的两眼,北城门象征龟的尾巴,这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从这个地方流出,令人赞叹不已。古城池东西两面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好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暗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盘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000个,传说它是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象征。
数百年来古城坚实的砖石城池,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