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地理景观
9032900000007

第7章 丽江古城

丽江又被叫做“大研镇”,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山清水秀,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一般认为丽江是宋末元初时建造的。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商旅活动非常频繁,使得当地人丁兴盛,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它现在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丽江古城地处2400米的海拔高度,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征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500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我国明代着名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年),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北眺丽江,能看到耸入云端的玉龙雪山,景致变幻无穷。民谣说山上四季同存,每走十里就会看见不同的天气。这里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物的宝库”,还有巨大的天然水库。

漫步在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上,进入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只听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依依,市肆民居有的门前铺桥,有的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涓涓细流,穿墙绕户曲折蜿蜒而行。这股股清流都来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

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采用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的“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

美丽如画的丽江古城,虽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典雅,随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用木石、泥土建造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合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6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

丽江还有着名的壁画,它们遍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把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遗存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