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人在漠北建立的回鹘汗国灭亡,部众相率四散迁徙,分别投奔葛逻禄、吐蕃、安西等处。投葛逻禄、吐蕃的回鹘的情况,近来史学界多有论述,而投安西的高昌回鹘的情况,特别是高昌回鹘归附蒙、元以后的情况,则很少涉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点探索。
一、高昌回鹘亦都护家族
高昌回鹘,史书又称其为和州、火州、西州回鹘,即“残众”入安西的一支。此部最初的领导人是谁,人口多少,史书都无记载。
据《新唐书·回鹘传》、《资治通鉴·唐纪》记载,西奔安西的一支最初并没有到达庭州、火州等地区,仍游牧于杭爱山西南及阿尔泰山东南地区,直至咸通七年(866年),经过与吐蕃的战争后,才攻占了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地。西州在高昌地区,北庭即唐北庭都护府所在,清镇在今玛纳斯河西部,轮台在今阜康、米泉一带,占地相当广阔。可见此部回鹘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后,势力大大恢复。
领导这次战争的仆固俊,应是仆固部人,张义潮奏疏称其为“固俊”,大误。仆固部与回纥都是铁勒人,并为“九姓乌古斯”中之二,关系至为密切。但回鹘汗国可汗出自回鹘部内九族中的药逻葛氏族,仆固部尽管与回鹘部(包括内九族中的药罗葛)互为婚姻关系,但毕竟与回鹘人不同。在回鹘汗国时期,仆固部贵族可以享受各种特权,参与汗国统治集团担任军政要职,但不能充任可汗。仆固俊占领西州等广大地区后,建立起高昌回鹘政权,此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谁,出于何族,如何称呼,史书记载不详。只有在《辽史》《太祖纪》、《太宗纪》中有“和州回鹘”“回鹘阿萨兰”来贡的简单报道。
北宋时期,高昌回鹘与中原政权亦保持联系。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北宋王朝派供奉官王延德出使高昌。王延德不仅到了回鹘王庭所在地高昌,还被迎接至避暑夏宫北庭,在那里受到高昌回鹘首领的隆重热情接待,详细情况记载于他的《使高昌记》这篇报告中。之后,高昌回鹘政权的首领出自何族,姓其名谁,世系如何,史书记载不详。
比较详细记载高昌回鹘王族世系的,是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虞集奉诏撰写的《高昌王世勋碑》。但虞集《道园学古录》和《国朝文类》所收之碑文与武威所藏之原碑石刻文字多有差异。从两种文字比较,原作在刻石时多有改动,修改更符合实际。如多处将“的斤”改为“可罕”;改“乃迁诸交州而居焉,交州,今火州也”为“乃迁诸交州东别失八里居焉,统交州。交州,今高昌国也”等。另外还增加了“篯吉尚公主日班进,阔端太子孙女也。主薨,又尚其妹日补颜忽礼。筏吉薨,弟太平奴嗣为亦都护高昌王”41字,使亦都护世系更加清楚。
回鹘汗国可汗世系,虞集说从卜古可汗至玉伦的斤为“传三十余君”,而碑文作“传四十余君,凡五百二十载,是为阿力秘毕立哥亦都护可汗”,把回鹘汗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十余代四百余年,即第一代可汗骨力裴罗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建立汗国之前,回鹘部在公元4世纪时已有自己的传说史。
从仆固俊占据高昌到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在位,两文均记“凡居是者,百七十余载”。仆固俊占领高昌地区是公元866年,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即位应在1200年前后,这中间有三百多年,显然与“百七十余载”不符。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碑文有误,一种是高昌回鹘占领高昌后没有立即建国。但辽、宋、金史中明记高昌回鹘从公元913年一直和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981年宋王延德亲自至其国,见其国泰民安的状况,相形之下,碑文失误的可能性较大。
高昌回鹘政权最高执政者的称号问题,关系政权的性质。归附成吉思汗的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称“亦都护”,解释说“亦都护者,其国主(碑文作王)号也”。这仅仅是汉语的意译,和汉文史书中其他有关记载一样,并未确切表达出这一称号的性质。
碑文对回鹘汗国灭亡前汗国的最高统治者均称可罕(汗),并把兀单卜古可罕之后原作者所写的“的斤”石刻中均改为“可罕”,但从迁居高昌以后均写为“亦都护”,显然两者是有区别的。《世界征服者史》解释说:“亦都护,意为幸福之主”。但译注者认为此说不当。并根据巴尔托里德《突厥史》的说法,说“义为神圣陛下的idi-qut,乃是畏吾儿人从早期的拔悉密那里借用的称号”。然而,这种解释并没有解决可汗与亦都护的区别问题。如果“幸福之主”、“神圣陛下”都指最高统治者,那么为什么改可汗为亦都护?亦都护归喀拉汗王朝统治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亦都护为叶护别译的说法比较正确。关于叶护,从突厥建国始用至以后也有变化。《周书·突厥传》:可汗之下“大官有叶护,次没(设)、次特勤……凡二十八等”。《隋书·突厥传》:“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书中还记:“初,摄图以其子雍虞闾性懦,遗令立其弟叶护处罗侯。雍虞闾遣使迎处罗侯,将立之,处罗侯曰: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来,多以弟代兄,以庶夺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汝当嗣位,我不惮拜汝也。雍虞闾又遣使谓处罗侯曰:叔与我父共根连体,我是枝叶,宁有我作主,令根本反同枝叶,令叔父之尊,下我卑稚。又亡父之命,其可废乎?愿叔勿疑。相让者五六,处罗侯竟立,是为叶护可汗”。从这段记载可知:叶护是可汗下最大的官职,必须是可汗家族至亲担任,而且具有储位的性质。但到了唐代,情况就有变化。《新唐书·突厥传》记:“别部典兵日设,子弟日特勤,大臣日叶护。”设又作杀,一方军事首领。特勤即的斤,是汗的亲族子弟。大臣日叶护,看来叶护的地位下降,不仅不限于可汗子弟,而且位置处于设和特勤之下。虞集撰文中往往把可汗误作的斤,说明的斤与可汗仅仅是储位与在位的关系。
然而西迁后的三大部回鹘,其中甘州回鹘有“可汗”世袭,葱岭以西回鹘亦有可汗(汗、汉、黑韩),唯独高昌回鹘不称可汗,而称亦都护,此中必有原因。河西甘州回鹘执政者为回鹘可汗所出的夜落纥(夜落隔)氏族,即《唐书》所记药逻葛一词的别译,所以自称可汗。葱岭以西回鹘为西奔葛逻禄的一支。自西突厥以来,该地久有可汗(汗)的称号,尽管此部回鹘的首领为何族,尚有不同意见的争论,但用可汗称号久有历史传统,所以可以继续沿用。而高昌回鹘政权的奠基者仆固俊,本是仆固部人,尽管与回鹘部族久有亲缘关系,其仅仅是回鹘化的仆固部人,并不等同于药逻葛氏族,所以以“大官”地位自称亦都护(叶护),是可以理解的。至于“的斤”,仅表明与亦都护的亲属关系,并非专指可汗的子弟。由此可见,高昌回鹘政权是回鹘化的仆固人建立的政权,地位较其他两政权略低,所以最高首领称亦都护。
亦都护一号从何时开始使用,史无记载,但至少在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的父亲月仙帖木儿在位时已用此称号。《元史·哈剌亦哈赤北鲁传》记:
哈剌亦哈赤北鲁,畏兀人也,性聪明,习事。国王月仙帖木儿亦都护闻其名,自唆里迷国征为断事官。月仙帖木儿卒,子八儿出阿儿忒亦都护年幼,西辽主鞠儿可汗遣使据其国,且召哈剌亦哈赤北鲁,至则以为诸子师。八儿出阿儿忒闻太祖(成吉思汗)明圣,乃杀西辽使,更遣阿嶙帖木儿都督等四人使西辽……
此八儿出阿儿忒亦都护,即《元史》和碑文中的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年幼即位前,正是月仙帖木儿亦都护在位,这正是亦都护世系已经确立的证明。
月仙帖木儿以前,从仆固俊至月仙帖木儿,散见于史书的高昌回鹘王,仅《宋史·回鹘传》记有智海,《金史·太宗纪》有喝里,《辽史·天祚纪》有毕勒哥。这些人的关系如何,已无法考清。
自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开始,亦都护世系就比较清楚。然而,仅依据碑文和《元史》,仍然不够。碑文记: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薨,次子玉古伦赤的斤嗣为亦都护”。为什么次子确位而不立长,其中必有原因。
《世界征服者史》在此有所记载: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已不在人世,后来他的儿子怯失迈失(因)入朝,成为亦都护,与阿剌真别吉成婚。不久,亦都护怯失迈失也归西,他的兄弟萨仑的斤奉皇后脱列哥那之命,继承他的位子,号亦都护。”此脱列哥那即蒙古摄政者窝阔台的寡妻。但这时亦都护政权发生了佛教和伊斯兰教争夺权力的斗争。穆斯林学者的着作中说亦都护的大臣们密谋要把当地别失八里及其邻近的穆斯林杀光。但事机泄露,亦都护被召至蒙古蒙哥汗的朝廷,受严刑拷打,然后被送回别失八里,可汗命萨仑的亦都护的兄弟斡根赤亲自杀死亦都护,然后继承了亦都护位。学术界认为此斡根赤就是玉古伦赤的斤。
完全从宗教方面说明这一斗争的真相,是不全面的。欧阳玄《圭斋文集·高昌偰氏家传》记参与这次事件的要人高昌回鹘贵族仳理伽的事迹时称:“未几,左右有疾其功者,潜于王曰:少监珥珠,先王宝也,仳理伽匿之,盍急索勿失。王怒,诛宝甚急,仳理伽度无以自明,乃亡附国朝。”仳理伽病故后,“高昌诸部,涂哭巷吊,岁时祠之”。可见事情的真相不完全是宗教原因,而主要是政治原因,萨仑的斤亦都护作了斗争的牺牲品。
根据碑、传,玉古伦赤的斤死后,子马木刺的斤嗣为亦都护;马木刺的斤于至元三年(1266年)死,其子火赤哈儿的斤嗣为亦都护;其死,子纽林的斤嗣;数年后,元仁宗“始稽故实,封为高昌王”。纽林死,长子帖睦儿补化嗣;死,次子篯吉嗣。至顺元年(1330年),篯吉弟太平奴嗣为高昌王、亦都护。碑、传所列高昌王亦都护世系,就到此为止。
此后的情况,我们只能从《元史》和其他的记载中进行补阙。
1.《元史·文宗纪》记:
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高昌王帖木儿补化为中书左丞相。
十一月,命尕耳只亦都护为河南行省丞相。近制:行省不设丞相,中书省以为言。帝有旨:“尕耳只先朝旧臣,不当以例拘。”
此尕耳只原为甘肃行省平章,于是年八月调为中书右丞。当时,原高昌王亦都护帖木儿补化调人中枢任中书左丞相一职,高昌王亦都护一度由尕耳只担任。碑文还记:帖睦儿补化于大德中尚阔端太子孙女、公主尕儿只思蛮,天历元年十月拜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次年正月拜中书左丞相,三月加太子詹事,十月拜御史大夫。这样,他已无暇兼顾亦都护高昌王职权范围的事务,即让位其弟篯吉。篯吉或即尕耳只,继任亦都护高昌王在天历二年。虞集奉诏撰文时,帖睦儿补化已不是高昌王亦都护,在位者是篯吉。
2.《元史·顺帝纪》载:
至于十二年(1352年)正月,命四川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为总兵官,与四川行省右丞长吉讨兴元(汉中)、金州(安康)等处贼,宣政院同知桑哥率领亦都护畏吾儿军马与荆湖北道宣慰使尕儿只班同守寰阳。
闰三月。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讨南阳、襄阳贼。
四月,命亦都护月鲁帖木儿领畏吾儿军马同豫王阿刺忒纳失里、知枢密院事老章讨襄阳、南阳、邓州贼。
十三年(1353年)六月,己酉,亦都护高昌王月鲁帖木儿薨于南阳军中,命其子桑哥袭亦都护高昌王爵。
月鲁帖木儿《元史》无传,即位年代不明。太平奴继任亦都护高昌王的时间为至顺三年(1332年),卒年不详。从太平奴即位至亦都护高昌王月鲁帖木儿薨,相距21年,此间有无其他人担任过亦都护高昌王,不得而知。不过,在正常情况下,两代21年,一代平均约十年左右,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太平奴与月鲁帖木儿联结起来。
由以上引文可知,月鲁帖木儿在位时,其子宣政院同知桑哥已经带领其父的亦都护兵为元朝镇压农民起义军。镇压不力,月鲁帖木儿亲自带领亦都护兵前往,死于南阳。在此情况下,桑哥即位,此时农民起义军已燃遍全国,桑哥及其亦都护兵的下落如何,已无从可知了。
《元史·列传·忠义三伯颜不花的斤传》记有这样一段: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畏吾儿氏,驸马都尉、中书丞相、封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驸马都尉、江浙行者丞相、封荆南王尕尔的斤之子也。至正十六年(1356年)授衢州路(今浙江衢县)达鲁花赤。十八年(1358年)二月,江西陈友谅遣贼党王奉国等号十二万寇信州。明年(1359年)正月,伯颜不花的斤自衢引兵援焉。五月……伯颜不花的斤力战不胜,遂自剔。伯颜不花的斤因命子也先不花奉其母间道入福建,以江东廉访司印送行御史台,遂力守孤城而死。
引文中的雪雪的斤,《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二月,“以雪雪的斤为缅中行省左丞相”。这正是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死于火州,子孙内迁,纽林的斤尚未得封亦都护的年代。雪雪的斤被称为高昌王,是后来追封,并非实封。《元史·诸公主表》中有“雪雪的斤公主”,未列入“高昌王公主位”。此公主或者就是雪雪的斤之妻。高昌回鹘亦都护自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开始,即与蒙古皇族联姻,而且不断发展,雪雪的斤为驸马,实在情理之中。“的斤”在元代不限于高昌回鹘亦都护的家族,但以亦都护家族使用的最多,所以雪雪的斤不是火赤哈儿的斤的弟兄,就是其子纽林的斤的弟兄。从雪雪的斤任缅中行省左丞相(1286年),到尕尔的斤之子伯颜不花的斤任衢州路达鲁花赤(1356年),其间70年,70年三代是合乎常理的。伯颜不花任衢州路达鲁花赤之时,桑哥已于前三年接任高昌王亦都护。伯颜不花与其子也先不化虽未担任过亦都护,但他们也是亦都护高昌王家族的重要成员。也先不化送其母人福建后,自己为元朝镇压农民起义而死,这一支遂绝。
以上我们叙述了亦都护的来历和亦都护高昌王世系的全部情况。这个家族是在建立和巩固高昌回鹘王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得到其他畏兀儿家族的承认。突厥汗国的国相暾欲谷国亡后,子孙“遂相回纥”,回鹘汗国灭亡后又随众西迁高昌,至克直普尔为高昌王国相,赐号“阿大都督”,“子子孙孙,勤劳王家”,为高昌回鹘王国立下丰功伟绩,但终不能与亦都护家族等同。西宁王忻都之父辈世为北庭名族,力佐高昌王国。在都哇数十万大军围攻火州,火赤哈儿的斤亦都护危在旦夕之时,忻都之大父阿台不花“亲冒矢石,以建奇功”,为亦都护政权竭力尽忠心。亦都护家族迁居永昌,栖家随从王族,但不能加入王族之列。“回鹘王部族”和其他回鹘贵族是有严格区别的。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的过程中,先后归附大汗的畏兀儿人成千上万,《新元史·氏族表》列举在元朝任官的畏兀儿家族有29族,元代史书记载的高昌回鹘辖区人仕于元的有近百人,其中不少人原为名族,但与亦都护家族不能等同。由此可见,亦都护家族是区别于其他家族的王族,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统治家族,这个家族在入元前和入元后都不同于其他的回鹘贵族。
二、亦都护家族迁居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