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9184900000023

第23章 借鉴历史取长补短——管理者未雨绸缪的心智(3)

朱元璋以重典驭臣,甚至不惜对开国元勋大开杀戒,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朱元璋看到皇太子宽厚文弱,担心自己死后强臣压主,所以要清除隐患。明朝的宫廷逸闻描述道:有一天皇太子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皇太子用手拾起来。皇太子一把抓住刺棍,结果给扎破了手掌并连声呼痛。朱元璋说:我事先为你拔除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

朱元璋以重典驭臣,巩固了朱家江山、吏治也为之整肃,一些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也得到了惩处,鉴于元末吏治混乱、贪污腐败横行的局面,朱元璋重典治国,可谓用心良苦,本无可厚非,但是朱元璋对待臣下过于刻薄、冷酷,为了打击功臣、豪强,不惜牵连无辜;对其独断冷酷的作风稍有指摘的,即受重罚;为了监视人民、官员、富商,发展特务、鼓励告密,朝中上下乃至社会一时之间都陷入恐怖气氛。士人、官吏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无不战战兢兢,说话做事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样一来,人心惶惶。

对于新朝而言,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朱元璋严酷的作风,不尊重士人、官吏,甚至凌辱、迫害他们,使很多本来想效力新朝的士人望而却步,有的人宁可终生隐居,老死青灯之下也不出来做官。在朝的人,也是恭恭敬敬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庸碌度日。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早期为了打江山,礼贤下士、宽厚待人的作风,至此已荡然无存。朱元璋虽然收纳了很多人才,但是却不懂得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疑忌他们图谋不轨,甚至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迁怒于人,必欲除之而后快,最终弄得人人自危,避之不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待人才,需要尊重、宽待,而不是苛责,并且要善始善终,这样才能得其心,为己所用。

五十一、现代管理者从张居正身上能够学到哪些成功经验

张居正改革,是在明王朝统治机构近乎解体,财政濒于破产的局面下,自上而下发动的一场挽救王朝统治危机的运动。

他有句名言:“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不足以定倾而安国!”,当国家纷乱之时,需要雷厉风行地采取非常措施,虽然有可能因此而矫枉过正,但不这样的话,就无法稳定乱局,使国家安定。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他以刚毅明断的见识和魄力,把新政以迅雷之势推向全国,但张居正本人也因此遭到“时政苛猛”的责难。是是非非,固然一时难以辨明,张居正为人行事,也难免为人诟病。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张居正过人的胆识、勇气和眼光,以及其用人不拘一格的特点,确实值得后人师法的。

明朝中后叶,统治阶层昏庸腐化,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了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一方面,张居正以得盗即斩的手段加强镇压,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张居正通令清丈全国田地,详审细核,三年查出漏税土地八十余万顷,从严打击了违法的权贵地主,迫使他们守法,不敢轻易欺隐,小农免受赔累,国赋按时收纳,扭转了财政亏损。后人认为这一举措既不减额,亦不增赋,农民的贫困得到了缓解,地主豪强没法侵占农民土地,欺压百姓。在赋税不均的现象初步纠正后,张居正立即着手解决逃役问题。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即是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简化手续,统一征收。并可改折银两,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这就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张居正的任政,是和他的严苛的风格联系在一块,没有他那卓越胆识、勇气和目光,明朝残破混乱的财政局面,恐怕难以补救。在他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大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一时政绩斐然。

虽然这样,张居正最为人称道之处,恐怕还在于他选拔人才的不拘一格。张居正对这些选拔上来的人才,能够信任他们,并委以重任。

张居正的不拘一格,不单单是排除论资排辈的偏见,还包括重视从下层选拔人才,殊属难得。他倡导:“采灵菌于粪壤,拔姬姜于憔悴。”认为选拔人才没有固定的思路方法,唯才是用,哪怕是身份低贱的僧道皂隶,只要出类拔萃,同样可以位列九卿,作为国家的栋梁。他突破成规起用士兵出身的李成梁为镇边大将,破格重用残疾小职员黄清为太仆卿高级官员,重新起用被罢官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在改革推向高潮时特许府、州、县的考生越级报考京师的国子监,把各地人才收罗到中央,很快组成精干的班底,形成改革的中坚力量,为建树新政作出贡献。

因为张居正用人能够破除成见,不拘一格,所以在他执政时期,虽然明王朝四面都是强敌,但南有戚继光,北有李成梁,边境一时整肃,呈现少有的安定局面,而在之前的百余年时间里,明王朝还在为东南的倭寇,北方蒙古部落的频繁骚扰分身乏术,苦恼不已。历来治河的方针只顾漕运,为朝廷运粮,不顾民生,因此大多采用分疏黄河的办法保障运河渠道的畅通,也就是在黄河下游多开支河,分泄河水,这种办法容易淤塞河道,垫高河床,但却急功近利为历代王朝惯用。张居正大力支持水利专家潘季驯摒弃传统方法,采取漕运与民生兼顾的方针,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利用奔腾的河水,冲沙入海,自此多年没有大患,使得黄河两岸荒芜了十几年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同时因为河道治理得当,水利运输也发展起来。

五十二、崇祯勤勉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对现代管理者有哪些启发

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无数,或者贪婪昏庸、或者残暴冷酷,要么就是贪图安逸、荒于声色之徒,凡此种种,无不遭人唾弃,然而明朝的崇祯,虽然也是亡国之君,却没有身后骂名,原因就在于他的勤勉。不少人甚至因为他的勤勉却招致亡国的命运而为之扼腕叹息。

清张廷玉在《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崇祯皇帝就像是一个孤独的斗士,面临内忧外患的乱局,江山社稷已是风雨飘摇,却仍然勉力支撑,试图力挽狂澜。

《明史·本记第二十四》这样描写崇祯皇帝的勤勉,“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一个“有道明君”能做的,崇祯皇帝都做到了,他不近声色,为国家事务勤勤恳恳,宵衣旰食。对于自己治下的黎民百姓遭受的离乱痛苦,崇祯皇帝常常为之惭愧自责,下“罪己诏”安抚民心。

“罪己诏”也许是出自皇帝的真心,也许仅仅是政治作秀,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对于一个皇帝而言,能有这样的举动,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这也正是崇祯皇帝为人所惋惜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勤勉治国、体恤黎民的“好皇帝”,却落得家破国亡,吊死煤山的下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皇帝虽然走了,但他的背影却投在今人的身上,其勤勉亡国的教训,常常引人深思。

人们说崇祯皇帝是个倒霉可怜的皇帝,江山社稷到他手里,已是千疮百孔,难以疗治了,崇祯皇帝只是无力回天而已。

然而事实也不尽如此,国家毕竟亡在崇祯手里,即使抛却了前任、外界的因素,崇祯皇帝对于亡国,也同样难辞其咎,至少他加快了这一步伐。

如果把大明王朝比作一艘大船的话,崇祯皇帝就是船长,在面临大风大浪的时候,他需要的是沉着冷静、坚忍不拔的毅力,对自己的副手、船员、水手的爱护和信任,上下齐心,各尽其力,这样才能安全到达彼岸,而不致颠覆沉没于茫茫大海之中。

然而崇祯皇帝却没有担当好自己的责任,他虽然有心把国家治理好,但不懂御人之术。崇祯一朝,宰辅大臣走马灯似地换个不停,在位17年,他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14位兵部尚书。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这还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死、战死、自杀、判刑的相当于现在省部一级的官员可能多达几十人。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国前三年,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具有大臣资格的官员就多达145人,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具有大臣资格官员的1/10。

满朝文武,能够得到崇祯皇帝信任的寥寥无几,因为身处尊位,崇祯皇帝得以滥用生杀予夺大权。

而最让人引以为憾的是,满洲皇帝皇太极一个不甚高明的反间计,崇祯皇帝竟信以为真,断定袁崇焕通敌叛国,最终自毁长城。“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被杀了,肯为崇祯皇帝卖命的人自然越来越少。自此朝政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皇帝越来越不信任大臣,大臣鉴于前车,也不敢尽心卖命,对皇帝也是阳奉阴违,甚至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另投新主,弃崇祯而去。

等到上下不信任的时候,国家的灭亡,也就不久了。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领导与员工的团结与信任,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稳定、发展有赖于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领导自然要总揽全局,乾纲独断,但同时也应该信任员工,尊重员工,让他们放手去做,员工有所瑕疵,要能够婉言指正,宽以待人,而不是苛责重罚。而对员工而言,要珍惜领导的信任和关怀,勤勤恳恳,遇有不和,要积极和领导沟通,尊重领导,服从大局,而不是开小差,甚至另起炉灶。这样,上下齐心,各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企业发展自然就走入良性轨道。

五十三、康熙皇帝的用人之道有哪些可资借鉴的地方

治国之本,在于用人。康熙帝选拔人才,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在自己亲政之初,康熙就多次与大臣讨论人才问题。有一次他请大学士熊赐履谈谈用人之道。熊赐履说,选拔人才要以品行为本,至于才气,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每个人的才性,只用他的长处即可,不必求全责备。

康熙十分赞成熊赐履的观点,而且他也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人才选拔要先观人心术,其次再看才学。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即使有才学也难以委任。

识人难,用人更不容易,但是治国之道,全在于此。所以康熙帝在官员选拔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本的标准。对于每一个选拔上来的人,他都以此严格要求,使德行成为官员的为官任政之道,而不仅仅是一块叩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