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将人的道德修养确定为儒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改良政治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强化儒学以人伦道德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其中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深刻启发。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4年)所作。唐代韩愈、李翱为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北宋二程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并撰《四书章句集注》,从此,《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朱熹和程颐认为,《大学》是孔子及其弟子遗留下来的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
当代新儒家对《大学》有极高的评价: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说:“不悟六经宗要,读《大学》可悟其宗要。不得六经体系,读《大学》可得其体系。不识六经面目,读《大学》可识其面目。不会六经精神,读《大学》可会其精神。”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说:“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到了孟荀而已大体分别发展成熟;由《大学》一篇而得到了一个富有深度的综合,也可以说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完成。”
《大学》论述儒家人生哲学,是儒家系统的政治哲学。《大学》本不分章节,但经朱熹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文一章,阐述大学之道,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传第一章,释明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二章,释亲民,让人们革旧图新;第三章,释止于至善,要达到最好的境界;第四章,释本末,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第五章,释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第六章,释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第七章,释正心修身,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第八章,释修身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第九章,释齐家治国;第十章,释治国平天下,谈治理国家平天下的事。
《大学》对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修养的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其中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先决条件,而“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前四步是“修身”的方法途径,后三步是“修身”的必然效果。《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内在一致性。它明确肯定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即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提倡“慎独”,主张即使在独处的情况下也诚心诚意地恪守道德规范。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动机的培养。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人不可能避免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有必要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
“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这也是《大学》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反对统治者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地聚敛财货,提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些论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大学》是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儒学经典,是将道德学和管理学熔为一炉的边缘综合性学问,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原理和法则,值得挖掘、整理和提高。
《大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大学》将人的道德修养确定为儒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改良政治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儒学以人伦道德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其中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深刻启发。它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修心炼己、实践道德是为了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回归于道德社会。
《大学》丰富而系统的管理知识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只有领导者先做出表率,才能教化普通民众。
首先,管理者以德行为先,推己及人。《大学》中说:“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其次,仁德爱民,以民为本。《大学》中说,执政者要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再次,民众是立国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富起来,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拥护。“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儒家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观、政治哲学以民众为本位,与个人修养结合在一起。这种人生观首先要求管理者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以此为基础,修身、齐家,进而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古代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中,帝王的修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修为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任何时代的领导者都必须端正自身态度,谨慎行事,以身示范。因为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所作所为必定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效仿的对象,即所谓的“上行下效”。
中国古代有一个可以算得上“代代红”的人物——裴矩。他一生侍奉过北齐、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共三个王朝,七个主子。这些帝王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相差很大,可是裴矩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