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9211000000021

第21章 楚辞(2)

知识分子的独善情怀、高洁品格,政治家的用世激情,爱国者的依依乡恋与残酷、无奈、失意的现状交织在一起,化作悲剧性诗的火焰,在屈原心中灼烧。诗人快要自焚了,这时的屈原已近乎癫狂状态了:他以峨冠博带、与日月争光的形象自诩,但行吟在汨罗江畔的他却是形容枯槁、脸色憔悴、披头散发落魄极了。他要以诗人的方式全美自己,他只能以诗人的方式全美自己!伟大而孤独的诗人在重重困境中以命中注定的悲剧方式坚守了自己的心灵与理想,汨罗江的浪花永远吟唱着屈大夫最雄伟壮丽的诗篇——《离骚》。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生平、理想、情感、斗争的艺术性诉说,我们从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而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山河破碎,黍稷离离,屈原的心与之一起破碎;我们也看到了屈原执著的人生追求:他举贤授能,追求美好,为实现理想九死不悔,他从现实走到幻想走到问卜,寻求出路矢志不渝;我们更看到了屈原自我完善的高洁人格:他不与群小苟合取安,即使周流天下,幻境毁灭时,他仍未退让半步,当他既不可去,又不可留,矛盾无法解决时,他以死来殉自己高洁的人格与心中的理想。

从一篇篇屈原诗篇中,我们看到了《诗经》中所没有和少有的特质:深婉细腻的情致和无处不在的“我”。《诗经》的情大多典雅冲和,可到了《楚辞》中,感情则变得炽烈、激越、昂扬或缠绵、细腻、深沉了;同时诗中有了“我”,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了个性,诗的生命也就充满了内质与魅力,直指向我们的心灵深处,给我们带来感动、眼泪、欢喜、惆怅。屈原的笔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他将充满原始意味的神巫故事、寓言神话引来了,他将楚人的俗词鄙语、淫祀巫风引来了,它们化作神秘的气氛、浪漫的情调、优雅的韵致、绮丽的色彩、迷狂的激情点染着《楚辞》;他又引来天地万物驱遣比兴,他用兰花香草、荷衣蓉裳来象征自己品格之纯洁高尚,他将群小党人比作萧艾臭草、恶禽秽物。这一切的特色,专家们往往称之为浪漫主义。(佚名)

屈原与《楚辞》的影响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做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的《小雅》同为“怨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佚名)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又字灵均。生于郢都(今江陵纪南城)屈氏贵族家庭。父亲屈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屈原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18岁前后被楚怀王召至宫中,他的政治和文学生涯主要在江陵度过。

最初,屈原是楚宫文学侍臣,每天跟随怀王游猎,或在宫廷宴会上赋诗吟歌,政治上很难有所作为。他以江汉地区遍生的橘树为题,写下了著名的《橘颂》,咏赞其“受命不迁”的品质,以抒发自己的爱国志向。

22岁时,屈原被提升为左徒,参与楚国朝政。他认为楚国疆土广袤、物产富饶、人才荟萃,具有统一中国的条件,决心辅助楚怀王实现统一大业。他在外交上提出联齐拒秦的“合纵”政策,与另一强国秦国抗衡,并出使齐国,促成六国在楚国郢都会约,结成“合纵”联盟,楚怀王被推举为“纵约长”。这一行动遏制了秦国东进攻势,屈原因此受到楚怀王信任。接着,他又在内政方面进行改革,奉命制定《宪令》,修明法度;还提出了削弱贵族特权和任人唯贤的主张。

屈原的改革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因而横遭谗毁,被贬为三闾大夫,“合纵”联盟也随之解体。在秦国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怀王再次起用屈原,并派他出使齐国,使两国关系修好。然而秦昭王即位后,极力拉拢楚国,并订立所谓“黄棘之盟”,麻痹楚王。亲齐疏秦的屈原受到更大的排斥和打击,终于被驱出郢都,放逐汉北。这时他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对“美政”的向往,对奸臣小人的憎恨,以及对祖国前途的忧虑。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爱国主义抒情诗,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

后来楚怀王被囚,客死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后,屈原悲恸万分,写下了惊心动魄的《招魂》。同年,顷襄王听信靳尚等大贵族谗言,再次放逐屈原。临行前,屈原瞻仰了纪南城中先王宗庙和公卿祠堂,温习历史,审视现实,深忧国家命运,悲愤难以消解。遂提笔一气呵成,写下了气势磅礴、构思奇特的长诗《天问》。流放江南期间,秦国进一步攻击楚国,郢都沦陷。听到这个消息,屈原悲痛欲绝,以强烈的感情写下了深沉哀婉的《哀郢》。四月,他顺沅水而下,来到洞庭、湘水一带。初夏,这位爱国诗人为世间留下了最后一篇作品《怀沙》。不久,便怀抱着楚国的泥土,自沉于汨罗江。

传说屈原自沉的日子是夏历五月初五,每年这一天,后世的人们都要用各种形式纪念先贤。他们用苇叶包起糯米扔进江中,让水里的鱼虾不去碰屈原的遗体;还划着船敲锣打鼓,把那些鱼虾吓走。据说,这就是民间赛龙舟、吃粽子等风俗的由来。屈原能在身后得到人们发自肺腑的崇敬,正在于他堪与日月争光的高尚人格。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的人品、辞赋作了崇高的评价;后世文人也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李白《江上吟》诗云“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五诗云“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都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屈原的清峻节操以及抗争精神,对身陷逆境却永不低头的优秀中华儿女是莫大的支持。他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过的,因此,这种精神也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从屈原遭谗被放,却写就千古名篇《离骚》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对中国的文学、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诗经》是中国诗史的源头,它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它开创了中国诗歌关怀现世、注重民生疾苦、再现普通民众思想情感的诗歌之路。

自《皇览》而下,历代的封建王朝曾经屡次运用政府的力量组织人力,搜检皇家藏书,编纂成不少的大型类书。这些类书汇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加以分门排比,其性质约略相等于现代的百科全书和资料类编。它们在当时起着传授知识、临文备查的作用。对后世读者来说,它们集中而又分类别地保存了历代丰富的文献资料,因而具有较为可贵的参考价值,为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和使用。然而这些古类书也多有散佚,在遗留下来的几部规模较大的类书中,保存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的,《艺文类聚》是颇为重要的一种。《艺文类聚》在研究唐以前的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及学术价值。

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共17卷,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也是《楚辞》成书以来的第一部全注本。前16卷注释屈原至刘向的作品,第十七卷注释王逸自己所作的《九思》。王逸籍贯属于故楚,对楚地方言比较熟悉,注释中对前人的观点加以辨正,同时阐明自己的见解。每篇前缀有序文,或加后序,概述要旨,条理明晰,是历代《楚辞》研究者必读的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