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9211000000003

第3章 道德经(2)

老子还劝人拒绝世俗之喧嚣,守护淡泊之美好。《道德经》中反复出现“朴”字,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返璞归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为纯真、素朴、自然。“婴儿”一词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说。如:“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一个淳厚朴实、镇定持心、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应该似婴孩般单纯、无邪,心境空明、宁静、质朴,少私寡欲,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不被宠幸、声色所诱惑,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过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圣人但求填饱肚子而绝不追求声色之娱,提出人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时下现代文明长足发展,但许多人心态扭曲,道德观、价值观严重倾斜。老子的教诲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有利于医治人心浮躁、动荡不安,仍具现实教育意义。

漫长的时间流逝了,而《道德经》横跨历史时空流传至今,它教诲我们改变“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养心,谨慎,严肃,善事融和,旷达,洒脱,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张成业)

《道德经》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说是世界上影响极大而篇幅却最短的书。关于它的作者甚至这本书的版本,一直有争论,而且上篇(道篇)与下篇(德篇),可能在较早的版本中是颠倒过来的。不过,作为一本书,内容还是比较完整的。为了避免“道德经”一词的倾向性,不妨称其为《老子》。

《老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能超过《论语》,但在中国,当然不如《论语》。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却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势力范围,所有非正统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为祖师爷。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东汉形成的道教。

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道的本原说。《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人认为这里的无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实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这种恍惚的道即是观念。

老子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孔子的现实世界实在是太刚性、太无聊、毫无生气、毫无创造性的地方,从肉体到精神完全束缚在极端虚伪、极端压制的繁文缛节当中。为什么要这样?只是让皇帝保住他们天下的稳定,各级官吏完全处于高度的紧张戒备状态,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贬官甚至杀头的下场。一旦被贬,官员们就可以在道家学说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不是纵情山水之间,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学神仙。在这方面,道家是灵魂一个很好的出口。

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现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对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祸福、有无、刚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并把万物变化的原因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并明确指出:“多易必多难。”老子并没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对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导原则:“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

老子由这些论述得出他特有的实践原则: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论语》、《孙子》、《老子》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当然,维持专制统治主要靠儒家的学说与《孙子》的技术,但是道家加上中国佛教则是维持基座稳定的第三个支架。从《老子》到《庄子》到道家到道教,对于“实务”影响很小,因此,我们把《老子》放在靠后的位置上。(胡作玄)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但是关于老子的生平,却存在着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根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署名西汉刘向著的《列仙传》则说老子字伯阳,陈国人。道教认为,“聃”和“伯阳”都是老子的字。至于他的籍贯,或属于陈国,或属于楚国,这两种说法其实也不冲突。苦县原本是属于陈国的,但后来陈国为楚国所灭,所以苦县又属楚国。

《史记》还说,老子曾经在周朝任守藏室之史(又称“柱下史”,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孔子到周朝时,曾经亲自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据说孔子曾赞扬老子,认为老子是人中之龙,这在《庄子》、《礼记》、《孔子家语》当中都有所记载。后来,周朝衰败,老子辞官离去。传说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看到“紫气东来”,断定必有贵人要过关,结果等来了一位骑着青牛的皓首老人,正是老子。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余言,这就是《道德经》。

除了《史记》上的记载,老子所留下的就是历朝历代的传说了。特别是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也就是后来的道教),老子被推崇为教主,跻身于天神之列,他的生平事迹便更被人们加以神化。传说老子的母亲未婚有孕,怀胎整整81年,结果由右腋生下一个孩子,一出生时就须发皆白,因此才叫老子。还说他骑的青牛原是麒麟,被老子用一根树枝插入鼻中,驯服成牛;于是,给牛穿鼻也成了老子的创举。后世图画中的老子,大多是一位老翁骑着青牛的形象。

许多道教典籍中说老子出生在商朝,唐朝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曾经颁布诏令,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后来成为唐朝的法定假日,也就和现在的圣诞节差不多。但是倘若老子果真生于商朝,在周代的时候,他的寿命必定将有数百岁之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只是后世对于老子的种种神化之一。

这个神仙一样的老子形象,常常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譬如在《西游记》里,那个被孙悟空打翻了炼丹炉的“太上老君”,其原型就是老子;孙悟空保唐僧取经的路上,太上老君还收服了变成妖怪下凡捣乱的青牛;《封神演义》中的老子就更加厉害,曾经“一气化三清”斗败了通天教主。可见,老子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为人喜闻乐见的人物。

老子的哲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1973年12月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说明那时老子便受人尊崇了。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曾经亲自去朝拜重建后的太清宫,并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施政纲领中也念念有词地引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引申义就是治理一个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一样,是不能多翻动、多折腾它的。

《周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部珍贵的文献,书中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但没有展开对“道”的阐述,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加以阐明,并发挥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世界各国有不少人在谈《易》论《道》,玄妙而神秘的《周易》是中国以及世界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宝藏,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求索、挖掘,使它放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著名学者南怀瑾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道德经》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老子他说》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