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9212500000037

第37章 梦的解析(1)

弗洛伊德Freud(奥地利1856~1939)

直到最近,我还只能理解您(弗洛伊德)的思路中的思辨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做出解释。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弗洛伊德是20世纪世界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20世纪20年代,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就在世界上产生了影响。他因此成为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他的学说触及了传统心理学较为忽视的潜意识,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层次,以至他的学说在文学、医学、哲学等方面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20世纪是人类生活变幻最为剧烈的时代,然而,在最初的时刻,刚刚进入新世纪的世界依旧沉浸在一种舒缓、宁静的生活中。天空中没有飞机的轰鸣,都市里也没有汽车的喧嚣,没有任何迹象表明20世纪人类的生活会有多大改变。在辚辚的马车声中,人类享受着最后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1900年,一本书遭到了人们最为猛烈的批评,人们带着鄙夷的神情、用近乎刻薄的语言谈论着它和它的作者,尽管该书在出版后的最初几年里只售出了几百本。这就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和他的《梦的解析》面临的最初命运。

弗洛伊德公开承认,他的思想“肯定使人们厌恶”,但他仍然自信地坚持:《梦的解析》一书有“精神分析和每个研究者必须接受的观点并从中寻求其训练手段的最可靠的基础”。

《梦的解析》之所以广受非议,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更多地将目光集中于书中关于“性”的论述上。《梦的解析》着重探讨了“性”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影响,无疑触及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俄狄浦斯情结”这样的结论,显然为当时的社会道德所无法容忍。然而,有人评价说,尽管在弗洛伊德之前,潜意识问题就已若隐若现地在一些作品中流露,但只有弗洛伊德证明了潜意识确实存在。弗洛伊德对20世纪人类的焦虑和梦魇从人性上进行了探讨,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成为20世纪最流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是哲学上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重要渊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弗洛伊德对梦的材料、来源、本质、功能、象征性、解析法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梦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其内容在于愿望的达成。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潜意识层次的“原欲”(Libido)是梦的愿望的核心和梦形成的根本动因,因此,泛性论是其关于梦的理论的突出特点。《梦的解析》就是释梦者调动梦者的“自由联想”、辅之以自己对梦的象征的知识,由梦的“显意”推知“隐念”的过程。《梦的解析》刚出版时受到了学术界的冷遇,10年以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弗洛伊德生前就再版了8次,曾被人誉为他“最伟大的著作,大大推进了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全部著作中,该书地位仅次于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是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的必读文献之一。

《梦的解析》1900年初版,全书分7个章节,共26万余字。梦是什么?人类自从对万物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对梦的奥秘大惑不解。自远古以来,梦就一直是人们在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自古至今都对梦很重视,多少个世纪以来曾有过无数种解释梦的起因和意义的理论,但是有关梦的奥秘迄今尚未被充分揭示,梦仍然是一个神秘之谜,它吸引着心理学家们去不断探索。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以简单明了的实例介绍了梦分析、梦解释的入门方法,对梦产生的可能原因、途径及根源所在,识破梦背后的象征性欲求、表现或指示等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病之所以会反复发作,往往是由于某种记忆的反复重现。这种受到压抑的记忆不是随便哪一种,而是人不得不埋入意识深处的事件,这种事件必定曾造成最初的精神创伤。而如果人有意识地试图忘记这一记忆,或强行驱逐、压抑这一记忆,那么作为结果,这些心理活动便进入了人的意识的第二层。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潜意识”。除非人类勇敢正视它,否则便难以控制,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的潜意识,并在《梦的解析》中分析了潜意识的表象——梦。

潜意识的发现及对其作用的深入研究,将人类神经性疾病的治疗由肉体(此前对精神病患的治疗都采用电击)引至心理深处,从而使医学对人类行为疾病的识别与治疗拥有了更科学的方法。但是他的发现却不仅意味着医学的进步,更促进了人类对自身思想与生活中的许多假象的反思,深化了人类对精神世界的体认,“并以不能再视而不见的事实描述出潜意识这种复杂而真实的人文现象”。他对梦的层层揭示触及了人类心灵最难以接近的领地。他对导致人的梦境的潜意识的分析引导着人类更透彻地了解了自己。弗洛伊德对生命潜意识的深描在几乎所有人文领域里都埋下了自己的种子,并生根发芽。达利的绘画、劳伦斯的小说、希区柯克的电影、马勒的音乐这些伟大的果实无不从他那里得到过滋养。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的奠基作,同时也可以看作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作,曾被西方许多学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梦的解析》作为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之作,其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对“性”的惊世骇俗的探讨,而恰恰是那些关于梦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引导人们推开“梦”这扇大门,第一次真正走进人类深藏的内心世界,发现无法被意识所控制的潜意识,竟然蕴涵了如此丰富的心理内容和巨大的创造力。弗洛伊德用一种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从更深的层次上阐述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弗洛伊德和他的《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于19世纪末从其所从事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逐步发展起了心理分析学说及有关的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构成可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它依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病人所回忆的和所报告的内容是他们入睡时所做的梦。于是,他用自由联想法对梦进行分析,并于1897年开始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他发现,梦是通向无意识(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对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精神病患者的最终的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以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体现在他于1900年发表的、轰动一时的《梦的解析》一书中。

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他说:“我必须坚持,梦实际上是具有重大含义的,一种释梦的科学程序是可能的。”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们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有些梦,例如,口渴的人梦见喝水,就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有时人会梦见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甚至使人感到痛苦或焦急的、以及东拉西扯毫无意义的梦境,这又怎样解释为“一种欲望的满足”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弗洛伊德创造了两个名词——“显梦”和“隐义”。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这样,弗洛伊德就把梦境分成为两个部分——显梦和隐义。

弗洛伊德指出,“把内隐的梦改变为外显的梦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梦;“以相反的方向所进行的、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就是我们的‘释梦的工作’”,即释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即做梦)共有四种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四种工作方式):第一种过程是“压缩作用”,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第二种过程是“转移作用”,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的工匠。”第三种过程是戏剧化,即“梦中的描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第四种过程是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把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为某种统一的东西,某种近于连贯的东西。”(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