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9236000000016

第16章 沙州千佛洞(第31~72号洞)(1)

第31号洞

位于32号洞之上,中等规模,在进门的上部,还可以在红色底面上看到洞间的古题识:“永护”。

在男女供养人的名字中,我们还可以在祭坛背屏读到一些题识:

1.“施主石丑典一心供养”。

2.“施主石戍一心供养”。

3.“施主石丑定一心供养”。

4.“新妇阿翕一心供养”。

5.“新妇翟 一心供养”。

6.“新妇邓 一心供养”。

7.“便一心供养”。

我现在觉得恰恰相反,“永护”二字虽然古老,但却不是原有的,而是重叠写在一条古题识和长题献之上的。在现有题记的一笔之上,还有另一条残损甚重的题识,可能为元代或明代的。因此,这两个字无论如何也是相当古老的。

洞间的装饰为北朝的,与第101号石窟属于同一类。由于这种原因,应该拍摄两侧墙壁上的画面,还应该指出在大画面上有少量的黄金(涂迹)。

在两侧曾有如同第101号洞那种风格的几行供养人像;接着又是一行唐代的供养人(较晚期),绘于祭坛之前;最后是第二个时代的这些供养人的绿色题识,但部分已被石氏家族的红色题识覆盖,后者就是我已抄录的那些。因此,它们属于第三种状况,而不是石窟本身的,而仅仅是其装饰修造的一小部分。

属于第101号洞那种风格的侧壁上的几行男女供养人也由几行唐代的供养人所覆盖。但这种新装饰的大部分都成鳞片剥落了,甚至那些尚残留的部分也由于其色彩过分浅淡而变得模糊了;属于第101号洞的那些人物的较浓厚的颜色几乎都成黑色了(这一般就是第101号洞的风格),这种色彩都保留下来了,可以透过表层而看到。但是,也如同平常一样,第101号洞风格的题识已经辨认不出来了。

与我刚才所写的情况相反,在左壁的一行男女供养人中,我还可以发现第101号洞风格的题识的某些痕迹。我在其中一条题识中还读到了几个字:“清会録寺尼藏”。对于其它题识,有几行非常模糊的小字,它们似乎可以提供发愿或某种类似事件的资料。我有一次读到了一个“严”字,在另一条题识中读到了“菩提岸”。从这些残余中得不出任何结论。

洞口和过道也是以常见的风格重修过。

第32号洞

它很小。祭坛上供有一尊相当好的和尚彩塑。在过道进口方向的右手,我们看到了主要供养人,紧接着是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位拿着一个带凸凹花纹的皮箭囊的成年人,内盛一张弓和一些箭。在另一端,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位穿裙子的女供养人,其领口和袖口都绣有龙——狮身鹰头怪兽图案。将来应该拍摄人帽的细部图、箭囊以及裙子的刺绣图案。

大供养人的题记分两行,其开始部分为:“敕归义军节度”。

在过道中,发现了一条乱刻乱画的游人题识,使人想到了第22窟的第六条题记:

“李彦才李邑马师李太安高神先小军儿到此”。

在墙壁上,供养人的名字一般都写于非常简短的题识之上,题识大部分都变模糊了。我只找到一处,位于进门方向的左壁上,其中的职官尊号写作两行,部分已无法辨认。我读作:

“请信弟子……容都孔目官知内见从都头兼敦煌诸司计度郡

……

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武威贾荣宝再建此龛并……”。

另外一条题识为:

“故义敦煌信士获员定佛供养”。

其它的题识为:

5.“故伯父忠贤供养”。

6.“章”。

7.“男乐章一心供养”。

8.“亡十娘子”。

9.“亡女三娘子供养”。

10.“一娘子供养”。

11.“都头娘子张氏……”。

12.“故伯父大”。

1.“亡母……”。

2.“母小娘子一心供养”。

3.“亡妹一娘子供养”。

4.“妹二娘子供养”。

第33号洞

该洞位于第34号洞之上,具中等规模。洞口处很早以前就重修过,把更为古老的洞口缩小了。在过道的一个龛中,左边是颜色尚很鲜艳的漂亮的菩萨画像(如果可以照相的话,需要拍摄,拍成9/12)。在石窟内,有两幅很好的关于阿弥陀极乐世界的经变画,上面的长条装饰很清楚。如果我们尚没有找到更好的经变画,则需要拍摄它。在过道右侧的第二个石窟中,内部于洞口的上方是一身跪着的供养人的像及其夫人。它很有价值,因为供养人手执的不是我本来认为的那种“如意”或“符”,而是一个冒烟的香炉。他单腿着地。由于其面部的原因(直立的胡须,没有卷曲)而需要拍摄,因为线条很清楚。有关他的题识,我仅仅可以读到:

“故父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启”。

该洞的整个前半部分在很早以前就曾重修过。在过道的右披上,绘有千手千钵观世音菩萨像一身,在左披上,同样也绘有一身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在过道背屏墙壁的右画面上,绘有关于维摩诘装病卧床的传说,左部画面为同一传说中金石浪的场面。

通过右部的佛龛而可以进入的附属耳洞属于古老的风格,但绘的供养人的洞口处在很久之前曾根据常见的风格而重新描绘过。祭坛上的小彩塑(共3个)是近代的。完全如同在第101号洞一类的北朝的洞里经常出现的那样,洞顶绘有千佛,还有1000身涅槃小佛,这是根据新疆明屋(千佛洞)的唐代而绘制的。

主洞本身属于古老的风格,但绘画没有变成一般壁画那样漆黑。努埃特可能已对此部分拍照。从这个时代起,我们将会发现在边关城门的架子上插有成行的武器,完全如同今日一般。右部壁面左侧的场面代表着“十六观”,本处是完整的(参阅李太宾的第10号洞),第十一观的题识非常容易读清楚:“第十一观佛身丈六观”。

古装饰内层的几行供养人都由根据唐代而绘制的几行供养人所覆盖。对于其中几条北朝的古题识,我们只可以辨认出一条:“邑人正信”。因此,作为一个以北朝而装饰的洞,它是由一个集体,即一个邑(但这一次不是社)出资装饰的。

在左披画面的右部边缘上,有一身奇怪的供养人画像,它明显不是原来故有的(装饰画的这一部分似乎没有完成),但这一点是很引人注目的,因为他长有赭红色头发和胡须。努埃特将拍摄之。

第34号洞

洞子很小,其中没有包括任何有价值的内容,惟有安在中央祭坛上的佛像有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带皱纹的头像。洞子是北朝的,洞口处则根据唐代而重新修缮过,但洞子背屏上的几行供养人像没有重画过。在洞内进口的上部,有一幅涅槃画。在左侧壁上有16个小画面,以“日观”而开始,可能是指“十六行观”(参阅第10号和第33号洞)。但其顺序和内容则相当难以考问,应该拍摄之。

第35号洞

其风格为古老式的,洞口、过道及下面几行供养人则根据唐代而重新修画。我只读到了4条题识:

1.“清信弟子”。

2.“亡弟……”。

3.“太子宾客上柱国王宫……”。

4.“广沙门法心供养”。

在洞中,于洞口大门的上方,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排成一行的七佛(Saptabudha)画像。同样还有两条游人题记,一条蒙古文题识,但它们都无法辨认。

第36号洞(绘画)

洞子很小,其中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内容。

此窟的绘画属于唐代,而不属于北朝。

左洞壁两侧的画面可能应为“十六行观”。它确实是以“日观”而开始的。我觉得在第九观中还可以辨认出“第九观”等字样(参阅第10、33和34号石窟)。其它的题识都无法释读。其中的第六观与第34号窟中的第六观相似,但莲花却似乎是第九观,佛陀是第十观,莲花在第十二观中开放或凋谢,多层亭台楼阁为第十三观,第十四观为无垢。

右披两侧的画面共有12幅。由于它与第10号石窟相似,所以应为“十二上愿”。

第37号洞

它位于第36和38号洞以上,近代重新进行过修复。进入洞口要通过一个固定的梯子和一排栏杆。该窟的彩塑相当大,保存状态完好,完全没有晚期的外观,也看不到任何古代乱题乱画的游人题记。在过道进口方向的左侧,又有一个带有题识的佛龛,我认为是相当古老的,上写“千佛洞”。顶部绘有小佛像。在进口方向的右侧,又有另一个带有题识的佛龛,我认为同样也是古老的,上写“云来洞”。在这后一条题识之上,在无数的近代游人的题记中,我们还可以辨认出一行文字。这也可能是中国人的一种爱好,然而我却偶然地注意到了。

过道处的两个佛龛是古代的(属于早期的唐代),但原来是更宽阔地向通道开放。只有这条过道在后期于各端都缩小了20厘米左右,同时也缩小了佛龛的进口。两个佛龛中题记肯定应断代为古代的这次修葺时期。

石窟主洞的彩塑都是近代的,但却并非是最新的。我认为是1750年左右,这样一来,其风度气派便可以使人通过相似性而确定祭坛以上下部几个大洞的近代装饰的时间(例如第一号石窟)。由于下列事实,我觉得这个时间是准确不误的,在一身军人(即位于祭坛左部的那一位)画像之后,有3条题识,分别为1716、1720和1734年。如果当时塑像已在此位置的话,那几乎是无法写题识的。在祭坛上,右部是骑其卧狮的文殊师利,中间是结跏趺坐的观音,左部(始终是与参观者相比较)是骑其大象的普贤菩萨。然而,这些佛教塑像如同武士塑像一样,可能均为近期的,甚至是主体作品。在石窟之中,我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在祭坛上以彩塑的形象出现并骑卧兽的文殊师利和普贤的古老例证。

下面是3条题识。

1.1716年的题识:

“大清康熙五十五年初十日奉

旨在沙州及色尔藤驻防甘肃马营敦堡把总

加一级郑洪印

邓攀龙”。

2.1720年的题识,它提到了从军营中来的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八月一日到达: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一日到此

甘州前营

中营

右营

永固营

大马营

红水山丹

黑城

高台

嘉峪关金塔寺营

凉州镇中营

南古城营

硖营

青水堡肃州镇中营”。

3.1734年的题识,来自“陕西巩昌府深州人氏解马把总”。

右部侧壁上的画面装饰以“千佛”,接着又是这条题识;

“南无地藏菩萨女弟子真净奉为过敬造”。

左侧画面的左侧面似乎是“十六行观”。详见第10号洞。

第38号洞

洞子很小,属于唐代,但洞顶却是北朝的,整个洞子仍属于唐代的初期。在进门方向左侧的前壁上和门口之上,我们发现3条藏文和一条蒙文的游人题记。我只能辨认出唯一的一条题识(见笔记本A,P23)。

第39号洞

没有任何内容。

第40号洞

唯有该洞才保留了祭坛上的佛像的光轮和前墙上属于北朝的菩萨。它属于常见的风格,但却有1种特别笨拙的形态和色彩逐渐减弱的红影。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类似的例证。

第41号洞

此窟相当小,由于从中至少可以区别出3个,也可能是4个时代,所以特别有意义:

1.主祭坛明显属于古老的风格。塑像都已丢失;现在所存的唯一一身是佛陀坐像,佛陀举起了右手,手指分开,手掌向前,这是一身半古老、半近代的翻修彩塑。从光轮和底座来看,那里原来曾有7身彩塑(唯有佛陀才有光轮,4位弟子仅仅有光环),即佛陀,每侧两位弟子和一位武士(况且这也是最常见的排列)。另外,在佛陀的左右两侧还有几位小信徒,然后是比较大一些的,各侧都有一位执幡者。其后又有4位经常变换的大弟子及塑像。在弟子们脚下(唯一的一块空地)又以自左至右的顺序而排列有七宝(Saptaratna):如意宝(代替了大相)、玉女宝、轮宝、象宝、马宝、兵宝、珠宝。马匹被精心打扮和配备有豪华的鞍辔,上面是一个类似太阳的图案,但却不与马接触。军人身穿末罗军队中兵卒的服装,末罗用脚向第17(乙)号洞之外的佛陀发射了一支箭。最后,在各侧最末一身塑像之外,祭坛空闲的边缘由一身罗刹所占据;在此罗刹之下,于左侧有两位女供养人,在右侧有一位男供养人。我们将要指出,除了在第101号窟一类的装饰中之外,绝不会在祭坛之上就出现男供养人。第一位女供养人头戴有狮面鹰头图案的球状帽子。至于男供养人,最令人注意的地方是他戴有“旒冕”,即戴在头上的一种平书板一类的东西,戴在一个小软凳式的东西之上,从侧面套入头上。在小软凳的前前后后垂挂有5行珍珠(参看现代的道教诸神)。

2.祭坛两侧底部的两幅画面(其一在参观者右手,是文殊师利,其二在左手,是普贤菩萨)仍为古老的风格,但从表面上看来是混合性的,已经是较晚期的了。在普贤菩萨的一侧有一条重要题记。因而我们掌握了一个具体的时间(748年):

“清信佛弟子张承爱为身染患发造二菩萨天宝七载五月十三日毕功”。

现在我们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壁画的风格,我认为可以肯定在底部洞壁祭坛两端的小画面上所画的两身菩萨(其一附有天宝年间的题识)并不属于真正的古代,从其基本是白色底面上的红线条画和全幅图案来看,使人会得到一种印象认为这是一种仿唐代中已经是相当晚期的画法的尝试。我更倾向于认为两披的大画面更为古老,它们使人联想到了第149号石窟中684年的那些壁画,很可能是属于8世纪初叶的。

洞子背屏墙壁上的壁画可能与第二类,也可能与第一类是同时代的,洞顶右侧上部画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不仅仅是这些壁画部分的黑色色调确定了其年代与其余部分不同,只要对小佛进行一下比较就足以看到其风格完全不同。莲花瓣画在最为古老的部分,而在最晚期的部分则不会见到这种现象。另外,唯有在古老的部分才会看到对所有小佛的题记。最后,只要看一下该洞背屏上的棱边就可以明白了:在左部,一条比较晚期的线斜切古题识;在右部,我们发现画层是涂在更为古老的一层之上的。

3.第3个阶段包括石窟的侧壁和前壁,再加上祭坛之前洞子背屏墙壁下半部,最后是侧壁和洞顶前部的大部分以及中央藻井。这个阶段的基本色调比前两个阶段要明朗得多。我将于下文研究这些墙壁的细部画。

4.最后,第3个阶段的过道已经缩小,而且其时间也相当古老了,它是在第4个阶段被缩小的,这个阶段的特点也非常容易辨别。这一部分仅限于过道和洞顶的某些重合部,洞顶的前面与左面已经损坏。这第4个时代的技巧风格相当粗枝大叶。它比我一般所称为唐代“末期”的绿色风格还要晚,最早不超过11世纪。

我现在来研究一下石窟的洞壁(第2个阶段)。

右披:中央画面可以通过已变模糊的一条长题识来解释,写于反曲线装饰以下。此壁左侧的画面(由上至下)是“十六行观”(参阅第10号窟)。第一观始终是月观。其题识尚可部分辨认:

“第一日观

第二水观

第三土观

第四观琉璃观

第五宝幢观

第六宝 观

第七四果观

第八

第九观音观

第十势 观

第十一

第十二楼观

第十三花园观

第十四上生

第十五中品中生

第十六……”。

右边的侧壁画面:各条题识由下至上是以下列方式出现的:

1.“尔时频婆娑王有子号阿阇世当起恶心煞害王时”。

2.“尔时频婆娑罗王被阿阇世王囚在后宫……”。

3.“尔时阿阇世王问守门人曰我

父王犹存在耶门人答曰何

乘空来为说法因大人

韦提希身涂起璎珞盛

至杖不死时”。

4.“二臣煞母时”。

肯定正是阿阇世王逐杀其母以及拦住他的二臣的场面出现在已由努埃特拍摄的画壁的最好小画面之一上。

右披画面:左部的小画面以及题记都辨认不清了。中央部分的画面向我们提供了一条下部的题识,但也模糊不清。右部的小画面使人联想到了第10号洞进门方向右手前方画壁上的右部画面。我对其中所附有的题记都辨认出来了,唯有第9行中的一部分无法解释,第10行完全无法解读:

1.“虽轻然无药

便横死有邪

年终不能得”。

2.“二者横被王法之诛戳(戮)”。

3.“三者畋猎娇 嗜酒

放逸无度持为非人夺

其精气”。

4.“四者横为火焚”。

5.“五者横被水溺”。

6.“六者横为种种色”。

7.“七者落山”。

8.“八者横为咒乐鬼等之所损害”。

9.“九者……”。

10.“……”。

在该画壁的右侧,我们发现一身菩萨站像,并附有颇有意义的题识:“观世音菩萨弟子

阚日荣奉为慈亲

蕃中高别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