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9236000000026

第26章 沙州千佛洞(第112a~120n号洞)(3)

最后,绘有这种装饰的洞壁以及其洞顶在晚期已被从下部的踢脚板剥离至人头高的地方了,从中又镶入了一个汉地风格的相当大的圆形图像,代表着作数念珠祈祷和读书本形卷子等活动的和尚,我带了几个样品。本人无法对之断代,但它们肯定早于本朝,更可能是明代的,不过我更愿意将之断作元代。

第118p号洞

应该拍摄那行引人注目的彩塑并设法清理该洞以便能找到一些可能存在的题识。壁画中有一部分是金色。在前厅一侧于门槛上写有一些古老的题识,但肯定不是原有的。我仅从中辨认出了以下题识:

“张忠言

罗偏”。

在现存画层和唐代的装饰之下,我们又在洞壁和洞顶发现各处都程度不同地剥离出了一层更为古老的装饰,令人遗憾的是有些部分残损严重以至于使我不能确定其特点。

应该采取第118p号洞内铺地方砖的一种样品,这些方砖于此保存完好。

第118q号洞

应该拍摄长小胡子的武士并清理洞子,以便使用下部的汉文题识。

洞壁上的绘画如同彩塑上的彩色一样,都属于唐代的末期。但彩塑的主要工程可能要古老得多。努埃特已拍摄照片的部分由于恶劣的气候已褪色。

第118r号洞

应该设法清理沙土,那里可能埋没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洞子的装饰属唐代,已完全变质。彩塑是于近期重塑的。在现存画层的下面又剥露出了属于北朝(但远不如第101号洞风格那样古老)的另一画层。我们在祭坛前方现今画层之下发现的供养人像(戴有带翅的帽子)肯定应归于这一风格。这些供养人在风格上如同在服装方面一样都令人想到了第117号洞前壁以及在下文提到的某些古老洞子中的供养人。大家将会发现之,因为我将回头来论述第117(乙)号洞子。

第119号洞

其前部已由一个小窟第119(乙)号洞(也可能还有其它洞)所阻塞。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重新研究。

洞子本身很大。前厅曾于近代重修过。

过道的左侧是供养人的大画像,其中有些题识(从洞门向里抄录):

1.“……”。

2.“……”。

3.“……”。

4.“弟新受敕归义军节度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谯郡开国食邑百 食实封三百户延禄”。

5.“窟主敕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押藩落等使特进检校 太猄中书令谯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封五百户延恭一心供养”。

6.“叔父勅推诚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天册西平王讳元忠供养”。

7.“……”。

8.“……”。

9.“皇祖勅西陇右伊西庭楼兰金满等州节度使检校侍 中书令公讳议金”。

其中的第4、5和9条题识都是凸形的。

有一条蒙文游人题记,接着是一条红色蒙文题识,随后又是由数行组成的一方黑色蒙文题识,再接着是3条藏文题识。所有的蒙古文都已模糊不清,藏文是近期的。第7和第8条题识需要重新研究。

右侧。没有任何凸形题识,但有11条大幅的供养人题识。我在从进口起第7条题识中读到:

“故祖父大军节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

第8条题识为:

“故祖军节……州夹银青……”

其余所有题识都不堪卒读。在第6条题识框中,我们可以辨认出一方由磨损甚重的数行文字组成的蒙文题识,右部是贴在纸上的一条红色藏文题识。

在这幅画面上,有4条西夏文游人题记和几个孤立的字。

前部画面左侧有一位男供养人和数位女供养人的题识。

主要男供养人(而且也是在洞子本身内部的这些画面中的唯一一位男人)要比女供养人高大。通过其位置和与第74及第118f号洞的类比便可以假设认为他是于阗国王。他头戴旒冕(仪礼性的帽子)。

左侧画面。它由数条女供养人题识开始:“窟主敕受清河郡夫人慕容氏一心供养”。其中第1、2、3条题识都已不堪卒读,第4条题识是凸形的。其余所有题识都不堪卒读。

本处的女供养人如同在另一侧一样,都受近期建于小塑像祭坛后的过道工程损坏。从一切迹象来看,这并不完全是近代的重修,但无论如何也如同在洞子的一样是晚于元代的。因为在洞子中,这一建筑断开了一些八思巴文游人题记(伯希和在这里留有空白——编者)。

右前部画面:有数方题识,都不堪卒读。

右侧部画面:有数方题识,都不堪卒读。

原来祭坛的边缘部分由僧尼占据。我经过多次辨认才释读出了一条题识:“临坛供奉大德”。然后又一次释读出了一个人名:“沙门愿奶”。

前方的上部画面提供了一些有关维磨诘的常见故事情节。

现存的中心祭坛是由加高原祭坛而修成的。我们在过道中看得非常清楚,那里在原来的基础上尚留有僧侣们的古老画像。加高的部分似乎晚于破坏文物的时代,它令人可恶地从右部重新描画了女供养人的线条,因为过道中的墙分隔开了这些被重描过的面庞之一。

在进口方向左侧现存的小房间中,应研究一下拍摄前壁上部画面的下半部。

该洞前方的大平台可能堵塞了7~8个小洞,特别是第118o(乙)号和119(乙)号洞。这个平台是近代的,很可能与把该洞重修为“百子观音洞”是同时代的。这次修缮是为了使用对第1号洞中类似的近代装饰称呼。由于在洞门之上有1730年的一块匾额,我觉得它很可能就是内部重修、重建前厅和修建平台的时间。它可以作为对其它洞子断代的一个标志。近代的道教徒们不断地在这个根据他们的爱好而重修的洞子内举行少量的宗教崇拜活动。近几天,他们利用农历四月八日这一机会而在一个洞子中搬走了3身残碎彩塑,又重新于此放在祭坛前部的底座上,它们仅仅等待改作重画像了。他们把某些属于我在第118o(乙)号洞中发掘出来的那类大型连珠纹装饰也搬到了这里。

这个第119号洞的现名为“娘娘宝殿”。

过道两侧的洞楣由一些名佛人物画占据,我们从中辨认出了双头佛、指点太阳和月亮者、弯腰把他在额头戴的珍珠舍给盗贼者等。但大部分题识都已不堪卒读,在左侧没有释读出任何题识。我在右侧释读出了第8条题识(从进口方向算起):“此国腾空飞来在于阗国”。第9条题识为:“此即……”。这是一方两行不堪卒读的长题识。第11条题识为:“南无清凉山顶圣”。这一图像中非常惹人注目的是它代表着一身趺坐佛,赤裸的部分已涂上金色,如同在其他图像中一样,其轮廓为凸形。在座位下方还画有其它画像,但从其脚跟来看则是并列踏在一起的两只赤脚,其轮廓是凸形的,全部涂金色,这是根据古代印度艺术中从脚部画佛像的作法绘制的。它在千佛洞中是一个很罕见的例证。其中的第12条题识为:“慈氏如来现往于阗国”。第13条题识为:“飞来往于阗国”。

我在洞顶上还抄录了以下题识:

1.“北天竺乌鸻国有老塔高四十三丈人不可思”。

2.“皮毗昌巡”。

3.“阿育王起八万四千塔罗汉与手遮日

日光下处见之”。

第1条题识中的第5个字写作“”。我已经提议把“”字改正为沙畹提到的有关突厥人的文献中之“伏”字。第3条题识中的“日”似乎是一个错误的重复字。在这块地方确实有一只手遮住了发光的太阳。

第119号(乙)洞

这是一个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小洞,被第119号洞的现有平台堵塞了。应没法清理其洞门,那里也可能记载有一个时间。

第120a号洞

洞子很小,应设法对此洞清理一番。

它已完全被潮湿侵蚀。其中前厅中共有两层,甚至是3层绘画。在洞子中,佛陀身体中裸露部分完全用金叶覆盖,上面的线条均已分别画成黑色、白色和红色。

第120a(乙)号洞

位于第120a号洞以南,在第119号洞更靠下部的地方。我已设法打开了它。洞子很潮湿,但其装饰画几乎未受损坏。我们将会从中发现,完全如同在已看过的一两个洞(如第99号洞的古老装饰)中一样,壁画层很薄,仅以某些笔触突出了在洞壁白底面上用黑笔所画的人物图案。这是一种唐代之前的装饰,但我无法确切地断代。它没有第101号洞风格那样古老的气派。

在第120a(乙)号洞另一边,也就是在第119号洞以下偏南的地方,我还找到过一个小龛,但潮湿已使全部画层都脱落了。

第120b号洞

该洞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它似乎是属于北朝的晚期,已受潮湿侵蚀。

第120c号洞

该洞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基本情况同上洞,但过道和前厅都在唐代末期作了修缮。

第120d号洞

洞子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它属于北朝的末期,受到非常严重的潮湿侵蚀。

第120e号洞

洞子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它属于唐代。过道曾在这一风格的中期重修过。

在其下部是第120e(乙)号小龛,后者同样也属于唐代。

第120f号洞

该洞很小。在左壁上有一幅相当好的小涅槃画,需要拍摄照片。

这一小洞很有意义。如果就它的现状而言,我们看到它共包括一个中心祭坛,在每一侧都有一个较长的龛。在左部的龛中,有一幅涅槃画,在右部的龛中,有站立的七佛。在风格方面,祭坛属于北朝的中期。祭坛左部的两身菩萨似乎是在古老时代末期重塑的,包括洞顶在内的洞子的某些部分应属于唐代的初期,过道和前厅(在前厅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互相重叠的两层画)都属于唐代的末期。至于彩塑,其身体似乎属于唐代,面部大都是在近代重塑的。该洞还有另一特点,它具有中央天窗。但在两个前角附近又有第97号洞的隆起部分,而且可以沿洞脊横穿。我觉得可以很明显地由此而得出结论认为,该洞原属第97(可能还有第101)号洞风格。其祭坛位于距背屏不太远的地方,而不是位于中心之后的方坛。后来曾想把它改变为新风格,并且在对祭坛改造成椭圆形时又把祭坛向纵深方向推移了。同样,洞子中央也开有天窗。但仅仅是未能重新堵塞洞子前部的脊,因此被迫将此保留下来了。如果说今天从角落里比在正中看它时更为清楚,那就是说该脊的中部基本相当于(虽然有点勉强)洞顶前部的倾斜度,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前墙向天窗倾斜。换言之,在两侧还有纵向剖面(见笔记本B,P105)。A。在洞子的中央,现存纵向剖面如下(见笔记本B,P105)。B。虚线指出了从前壁到天窗的理论方向,这一方向已由属于第97号洞风格的脊顶中原有的和无可弥补的空缺处所中断。

如果可能的话,需要拍摄洞顶以说明重修的过程。

在前厅中,我们在洞门之上可以看到西夏文游人题记。

第120g号洞

洞子很小,需要拍摄两侧壁的全部画面。

其中有一方汉文题识:

“太原翼宁路兴鸓寿圣院。

僧人刘祖鸿山寿焚香礼拜

至顺十月初一日道了山寺记耳笔”。

此外还有一条至正二年的游人题记,我从中仅仅能释读到:“真定府园是县南成村成聚元至正二年四月”等字迹。

其前厅属于唐代,洞门上部的画面代表着毗沙门天王的“那吒会”。在前厅现有的装饰层之下,又剥露出了另一画层,但我无法确定其内容。

过道属于唐代。过道两侧的柱楣代表着名佛像,但书写得特别小的题识已完全残损。我们还可以从中辨认出双头佛、指点太阳和月亮的佛、弯腰把额头戴的宝石舍给盗贼的佛。

真正的洞子属于混合风格。祭坛在原则上属于北朝的鼎盛时代,其漂亮的洞顶基本未受损坏,祭坛四周上部的情况也如此。最早的装饰层似乎仅限于祭坛及其用紫棕色涂的淡浅的边饰中。到了北朝的末期,又在洞顶绘制了千佛,但由一倾斜的希腊方形回纹饰而将之限制在洞顶的内脊。同时还在右壁画了净土变画和已由努埃特拍摄的小故事画,在左壁画了同样也已由努埃特拍摄的观音圣事。最后,仍是在同一时代,在前壁进洞方向的左部画了一身孤立的大菩萨。在这一时代,祭坛上的彩塑无疑都褪色了,经重塑过。我们现在得到的正是这种重塑像,唯有佛像头部在古代可能有过重修和近代对所有突出的手都作了重塑。彩塑的这些重修损坏了祭坛洞壁的下半部,这一部分重画过,但没有被迫在边缘上重描原来的绘画。

祭坛背壁和各侧上的两小片仍留作空白,上面薄薄涂了一层。在唐代时代(我认为是在其初期),在右部的小画面中画有一名带光轮的金人,一条非常暗淡的题识向我们提供了有关他的一些情况:

1.“地藏菩萨一躯

清信佛弟子索泊奉为先亡父母及法界

众生作福一心供养”。

肯定是在此后不久,又在这幅与真人一样高大的画像脚下画了几身小菩萨。有一条短题识为:

“女弟子武氏为在

都督窟龛造营供供养”。

(因此,我们于此面对的可能是洞子的古名)。

在左部的小画面之上画有一身左手执一钵的菩萨。在这一画面内,我们还可以读到一条非常暗淡的题识:

“清信佛弟子窟禅尚见寺观世音菩萨一躯一心供养”。(我们将指出可以使人联想到第10号洞题识中的一种提法,虽然该寺的名字不像是第10号洞子中提到的任何一个)

最后,在进口方向的右前壁(那里同样也留作空白),画有另外两身菩萨,同样也属于唐代的同一时代。其下半部已脱落,那里过去可能存在过现已消失的作者题识。

无论是在前画面右侧的这一部分,还是在稍后与过道同时重修并与右部重叠的一段洞壁之下,都有过一组现今磨损甚重的题识,特别是有一条约由15个现今已不堪卒读的西夏字组成的题识。在时间方面,其一为至正年间的,另两条为元统二年,还有一条为泰定二年二月十四日的。

对于该洞中的壁画,我曾试图搞清楚北朝图像变黑的条件。在北朝和唐代初期之间的图案肯定没有多大差距,其组成也颇为近似。例如,它们之间完全没有在常见的北朝和第101号洞风格之间那样的截然不同。现在我已不再怀疑,第101号洞风格要比被我称为北朝的那种“常见的北朝”古老得多。然而,主要是把晚期北朝与近代风格初期区别开的颜色差异实际上也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感到的那样明显。我希望指出古老的绘画原来并不像现在那样深暗。我们发现了一些今天已变作半白和半紫褐色的、甚至几乎是黑色的图像。很明显,这种花斑的外表并不是它们原来固有的。但其中的某些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如整个人物像的颜色在画面上变深了,而它附近的画像(有时它们的四肢是交叉在一起的)仍为白色。原来在对两个人物像处理时就已经明显存在差异,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差异呢?据我看来,这可能是来自颜色的混合。某些人物几乎都画成了白色,其余者则是用混合有白颜料的颜色绘制的。在这些混合颜料中,白色逐渐暴露在表面了,并且由于时间的作用而受损。这种解释具有它应有的价值,我目前尚没有找到其它解释。使白色变黑的一种化学作用(如由于硫化作用)永远不会这样对其人物有所选择,即使这一身画像完全变色,而又使位于前者左右两侧的画像原封不动。

我觉得祭坛的洞顶属于保存得最完好的北朝的洞顶之一。

第120h号洞

该洞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它属于唐代,但第101号洞风格的装饰在祭坛之上又于现今的画层之下剥露出来了,这下一层尤其是在有彩塑的地方保存得最好。因为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这些彩塑之后未绘过新画层,也未被重新装饰过。

第120i号洞

该洞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它纯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即第97号洞那种带有横脊的洞顶一类,洞背屏的祭坛不在最后,带有仅仅绘制的(而没有作成浅浮雕凸形的)外叶旋涡饰。在洞壁上画有6身巨大的供像,他们站在很小和呈圆形的底座上。这一切都如同祭坛上的彩塑一样而属于早期的装饰。

一行画得很小的男女供养人肯定是最早的,一律是在围绕着洞子的葱形装饰之上和伎乐地精的法兰多拉舞式装饰之上转动。完全如同在这种风格中常见的那样,那里的题识磨损甚重。然而,由灯油的油迹保留了几个字,这就最终证明这些题识从前并不仅仅是于形式上而存在于那里,而确实是记载着一些人名。我于其中之一中读到:“亡父邓一心供养”。在另一条题识中还读到:“比丘……”过去在祭坛的前方还有一条题献,我于其中仅仅读到:“一时成佛”。其年代时间已彻底磨损了。

第120j号洞

该洞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它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末期,其祭坛更应该是北朝而不是第101号洞风格。在祭坛的两侧,右部是骑一头长两根象牙之大象的菩萨,象牙上载有两个精灵伎乐,左部是一名骑马的菩萨,马蹄是由4个精灵承负的。绘画的内容和处理办法使人联想到了第77和118d号洞中类似的故事画。

第120k号洞

该洞很小,其中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第120l号洞

该洞很小,属于唐代。其中的题识有:

1.“社小娘子朱氏一心供养”。

2.“社子释门法律……”。

3.“社子律师沙门……”。

4.“社子顿悟大乘贤者马”。

墙壁上的佛像部分还是金色的。在金子已脱落的地方,作为画层承负面的薄薄的一抹层已被损坏,就如同画像被蒙上了一层斑点。正是这种现象解释了在敦煌石窟中相当常见的褪色。根据一般规律和经过研究之后,我得出结论认为洞子画面中的褪色主要是由颜色的纯物理磨损而不是颜料的化学变化所致。

应根据我对第117(乙)号洞前半部的补充笔记而重新研究和修改自己的看法。

在围绕祭坛顶部的洞楣之下,又画有名佛像,但所有的题识都已磨损。

第120m号洞

该洞很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第120n号洞

该洞具中等规模,带有第101号洞风格的装饰,但修建得非常特殊。由于其中心窣堵波(在那里堆砌了淫诲的密教神灵)、两侧的窣堵波和佛龛的原因,所以需要拍摄。已由两侧牢堵波封闭的龛(这些窣堵波的建筑要晚于洞内的装饰,因为左侧第一壁已被重画。中心窣堵波的情况也可能如此)已被吐蕃的还愿物填塞,应该对这些还愿物作一选择。男供养人戴有带小翅的帽子,女供养人则穿着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特殊服装。现今已不堪卒读的题识完全是汉文的。在这一具有很高价值的建筑中,需要拍摄许多细部画。

这一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前厅中有3层装饰。最底层属于第101号洞风格,另一层属于初期的唐代,而最后一层则属于唐代的末期。其过道非常特殊,它本身既不长(1.20米)又不宽(同样也是1.20米),但相对则很高(在进口处为3.60米)。此外,这一过道的主要特点是:从一开始起,在进口处就有一道隔墙封闭了前厅一侧0.40米高的地方;而在洞子本身的一侧,同样也在岩壁上修了一道隔墙。因此,这里不是指事后对过道进口的修缮(可能未能重修洪积层的洞壁),而是指一开始就在过道的上半部修造了一间小内室。最后,这种过道提供了在上部并非像平常那样是水平结束的特点,而是有一道横截中脊。两堵倾斜的墙壁从该脊45°角的地方开始,最后与封闭过道上部的横隔墙相连通。从第97号洞开始,我经常提到这条脊的存在,它是上古时代的常见标志。对于我刚才指出的一点应作一修正:缩小了洞子一侧的洪积层“隔墙”并不是一堵真正的隔墙。事实上,过道要比洞子的前壁高得多。因此,过道的上部是以另一侧未被挖凿过的一块山岩本身为基础的。我以一幅简图来解释这一切(见笔记本B,P108)。其中ab是以柴泥砌成的隔墙,它在进口处缩小了过道,这是洞脊的高处。de是已缩小部分的背屏。ab有一部分已被毁,但如同其上半部以gfdcb为界的侧壁一样,也仍然保留了属于第101号洞风格的千佛。形成洞脊c的洞顶两侧壁画中有一些属于第101号洞唐代的长翅精灵。稍后不久和从前厅第二层装饰开始,我们就发现过道ahie都不成比例,过分高了。在以一堵砌筑的隔墙cf延长背屏洞墙,在以深入到过道侧壁的大梁而建另一堵横隔墙gf的时候,又缩小了过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确定,进口ag仍通行无阻,高部的一个佛龛背屏壁已绘制完毕并在那里放置了彩塑。在这一位于洞内的新隔墙ef的对面,又画了3身跏趺坐佛,相当拙劣地模仿了洞子中第101号洞的原始风格。这是我在千佛洞发现的唯一一次风格模仿尝试,其余都属于从事修缮时代的风格。同时,过道的整个下半部都恢复到了唐代时代普通过道的规模和比例,都被重新抹画过。最后,在真正洞子的前壁上,于过道两侧的葱形饰以下,画有一些穿黑袍的供养人,戴着带翅的帽子,与第117(乙)号洞前壁上所画的那些供养人属于同一类。此外也完全如同它们一样,覆盖了绘有精灵的古老画层,第101号洞风格的供养人则位于上部,画在一个小长条画带中,恰恰位于葱形饰外,介于上部的内容和下部的精灵之间。在北朝时代,于前厅的背屏壁上和过道的右壁上各挖一个龛。如同平常一样,其中的北朝与唐代以其颜色和一批细部画而有别,但它与第101号洞风格相差仍很大,如在它表现出的已变成椭圆形的轮廓要比第101号洞风格中的多角轮廓占优势。此外,各个时代都绝对不能妥善地照抄照搬前一个时代的绘画。在该洞内,于已达到过道处的前壁部分抄袭第101号洞风格的地方则具有7日14日三色旗(指法国国旗。——译者)的风度。最后,到了唐代的末期,已被缩小的前厅和过道(无疑还包括过道内上部龛的背屏部分)都被重抹和重修过。这个重修处在过道的右侧有一条需要拍摄的西夏文游人题记。

全面来看,应考虑到所有的侧壁和前壁都自下而上地稍有缩小这种事实。洞子于洞楣的高度上横断面在各方都有6.20米,因此它是矩形的。天窗距每侧都有1.25米。

真正的洞子内部

它原则上属于很古老的第101号洞风格。在一个未定的但却是晚于宋代的时间,于洞子的中央建起了一座带凹形角的和已截顶的窣堵波,属于我们于两侧发现的那种半截窣堵波类,而且与我们在千佛洞河沿岸发现的窣堵波实物也相同。该窣堵波的台阶上可能配有一些密教小画像,正与他们的“功能”交配。

前壁

我已提到了过道上部3身佛佛像的斑色修饰。

从过道两侧起,在葱形装饰之下有一行我同样也曾论述过的供养人。我辨认出了经常见到的题识:“清信弟子……一心供养”。但人名不多,仅仅有:“……何定兴……”。接着是:“清信弟子久行梁长盈一心供养”。其后是主要供养人(过道中进口方向的第一个):“施主敦煌客匠录赵住成一心供养”。其它题识也带有“客匠”和人名的残余。其后又是一条题识:“清信弟子王奴”。最后一条题识是:“清信弟子王奴六一心供养”。

在这一行增补的供养人画像之下又剥露出了一些最早的精灵画,我们于下文不远处在论述到侧壁的时候将谈到它们。这一行地精从离地0.17米高处开始并占据了0.68米高的位置,较近期绘制的一行供养人恰恰就占据了这0.68米高的地方。在这些地精之上,完全如同在侧壁中一样,也有一种高达0.20米的叶饰。再向上便是一行古代的小供养人像,高0.23米。最后,再向上便是一直通向洞顶的大画面。在过道进口方向右前壁上的一行供养人像中,中间有一条现今已严重磨损的题献,我们仅能辨认出其开始部分:“夫神朗明家无……”由于其所占的位置,它明显是有关位于这些供养人之上大画面的装饰的。在这条题识的左方,首先是一身比丘像,其题识仅有:

1.“比丘……”。

其余是一些世俗供养人:

2.“信士子……”。

3.“信士成安……”。

4.“信佛士……”。

5.“信士明……”。

在这方中心题识的右部,我们发现4身比丘尼像,其题识均以“比丘尼……”开始。第1条题识为:“清信女阿训”。第2条为:“清信女阿亲”。

在其后出现的女供养人题识中,我们仅仅能读到:

1.“比丘尼晏(昙)向供养”。

2.“比丘尼一心供养”。

供养人都穿有一种从领子前部开缝的长衣,几乎一直垂到腰部并以腰带紧紧地扎在身上。这种长衣的领子、前开缝、袖子和下部都以一种毛皮或锦绣装饰。这种长衣是以色布裁成,一直垂到腿肚中部。男供养人在这种长衣以下穿有白色的宽长裤,紧紧地裹着踝骨,最后是黑色的鞋子。他们的头戴是一种于此画得不太清楚的带角的帽子,当我在研究侧壁时将重新谈到这一切。最后的两位供养人是青年人,他们穿有同样的服装,但光头。其头发在头的每一侧都梳成两个发髻。最后一位是一个小男孩,穿有同样的服装,同样也光头,但扎成一条辫子的头发垂在背后。

女供养人穿有在腰部扎得很高的裙子。至于其梳妆,我们将在有关侧壁的问题上再来论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