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9249700000012

第12章 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性(1)

28.培养孩子适应外界的能力——自适应效应

孩子迟早要自己适应社会,父母如果对孩子的事情总是包办代替,就会剥夺孩子培养适应能力的机会。因此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要尽量让他自己做。

家教启示: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时吃过苦,现在孩子不能再吃苦。”因而对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他们总是忍不住要伸出帮助之手。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样做表面是在帮孩子,其实可能是害了孩子。这许许多多“善意的帮助”,可能在无形中限制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剥夺了他们培养独立能力的机会。

那些介入到孩子的事情中,帮孩子处理事情的人,就像“搭救者”。父母一次次把孩子从困境中搭救出来,会使孩子永远不能自己解救自己,也就是剥夺了孩子“自适应”的能力。父母总是说“原因是这样的”、“是这么回事”、“这样于才行”,就意味着“别说了,要是爸爸给你做,就不会出这些麻烦了”。这样做不能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动手做事的意义和乐趣,而是被限制在某个层面停滞不前,失去获得必要经验的机会。

在父母的不断拯救下,许多人长大后开始过独立生活,开始感到很不适应:对自己必须计划收支平衡、买生活用品、找住宿之地等基本生活安排都感到惴惴不安。因为在家的时候,这些事总有人替他们干……父母们请自我反思一下:是否有过孩子强烈要求自己洗澡,你却以不安全为理由拒绝了?是否有过孩子要自己洗碗、洗衣服,你却因为洗得不干净就代替了?是否曾有过孩子提出要自己睡觉,你却好意拒绝了……诸如此类的事情。

为了培养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要代替。否则会阻碍孩子学习自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妨碍他们养成生活和劳动的基本能力。

孩子自己做事,也许第一次、第二次会失败,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做得很好。

父母要通过日常生活,耐心地教孩子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事项,让他们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削铅笔、包书皮、收拾房间、洗自己的小件衣物等。

还可以分配给孩子适当的任务,如帮父母择菜、洗菜、打扫卫生,自己去买东西,给别人送东西,整理房间,等等。

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和一些公益性劳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劳动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孩子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挫折的适应。

几乎没有人会幸运地一生都在温室中生活。人生中总会有风浪,孩子迟早要进入社会,自己去面对困难,也一定会经受挫折。父母不可能永远充当孩子的避风港,保护伞。那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尽早让孩子学会自已应付挫折。

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创始入老约翰只有一个儿子小约翰。有一次,老约翰张开双臂,欢迎小约翰到他怀里来。小约翰听到父亲的呼唤,高兴地冲过来,但老约翰却突然把双臂移开,使小约翰重重摔在地上。对着发怔的儿子,老约翰意味深长说:“在生活的通路上,什么都会发生。”

老约翰的做法似乎有点不近情理,但他的用意是: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的情境,让孩子了解和接受挫折的存在。

在挫折教育中,父母可以扮演三种角色:一是成为提供挑战的人,为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二是可以成为孩子面临挑战时的智囊团;三是做孩子接受挑战时的休息站。

父母不必担心孩子会因为一次的挫败就不得翻身,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我帮助系统”,在处理挫折的过程中,会接纳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它可以让孩子逐渐从容地应付复杂的狂风巨浪,即使哪一次失败了,也懂得爬起来再战,并明白什么时候该再接再厉,什么时候该另起炉灶。这样的智慧,是必须在亲身实践中学会的。

心理知识:

“适应”作为心理学术语,通常是指人与环境持续交往,根据环境条件,通过变化和调节,使自身与环境关系协调,顺应环境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自适应”呢?“自适应”就是自我调节应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人从出生起,就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保加利亚学者佩尔努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婴儿被相当于20公斤的力推出,从温度为37℃的温暖的母体腹水的环境中被抛了出来,在那个环境中,他像宇航员处于无重量的状态,现在来到空气温度为20℃左右的寒冷的环境中,而且在这个环境中还必须呼吸。”从此,这个孩子要积极适应家庭生活,以后要适应复杂的学校生活,继而要适应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要有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身心素质,诸如适应严冬酷暑的恶劣天气,适应饥饿干渴的艰苦生活,适应疲乏劳累的繁重劳动,适应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等,还应该有积极主动的“自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自适应”能力中的关键是:想到未来的能力。

适应性强的人,他们不是不加鉴别地接受明天一切可能发生的惊人事物,不是为了自己而盲目地相信一切变化,而是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对未来的求知欲望,驱使他们要了解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往往在需要做出最后决定前,就研究和估计了各种可能性,事先订出了初步方案。

而他们遥想未来的结果,必然反馈到现在上来,用“未来”的要求来规划“现在”的思想和行动,该充实的充实,该更新的更新,该废弃的废弃,该调整的调整。

29.对成就的渴望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成就动机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让孩子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追求成功。

家教启示:

成就动机关系着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

成就动机高的孩子,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将来容易有更突出的成就。

如果父母忽略了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孩子可能会因为缺乏成就动机,而成为低成就者。

因此,如何增进孩子的成就动机,是值得父母关注的。

有时候,父母可能会在无意识中打击了孩子的成就动机。7岁的露露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父母觉得她凡事过于认真。露露上学迟到了会和父母大发脾气,抱怨他们没有按时叫醒她,一次小测验没有拿到100分,好长时间都念念不忘。对此,母亲却不以为然:“考试并不一定要100分,关键还在于你有没有掌握知识;上学迟到一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可说了白说,露露照样我行我素。

其实,露露的妈妈犯了一个错误。在孩子小的时候,会坚信许多单纯的东西,把其视为生命中最神圣的。这其实是一种纯粹而又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时的孩子或许是固执的,却是可爱的。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有做到最好的愿望,父母应该呵护这种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父母的价值观、成就动机、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就动机。父母要求孩子独立自主而又能以身作则,就容易培养孩子的成就动机;相反,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则容易限制孩子的独立性,也难以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

总的来说,为了帮助孩子形成成就动机,父母应该注意: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敬重、认同父母,能体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关爱,父母就更能发挥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容易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

2.要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比如孩子看到同学因功课做得不好而被批评时,产生了对上学和做功课的恐惧心理,问妈妈:“有没有不做功课的学校呢?”妈妈可以回答:“到学校是要做功课的。学校里有老师,老师会教你知识,许多你原来不懂的地方,都会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你不必担心,到学校里,你还会认识许多朋友,很好玩。”这样会让孩子满怀上学的憧憬,感到上学是快乐的事,而不至于没上学就已经厌学。

3.培养孩子自我反省和负责的态度。父母要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成败经验作合理的反省和检讨,而不是让孩子以为自己运气不好,或归咎于工作太难。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的态度。在努力的过程中难免失败,父母要教给孩子对失败有正确的看法和足够的忍耐力,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自己,再接再厉。

4.给予孩子成功的经验。遭受过多的挫败,容易降低成就动机。

父母对孩子的衡量标准,有时要有弹性,要充分肯定他的成就,给予孩子成功的经验,以使他获得自信。

孩子的成就动机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就拿摔倒来说,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总是飞奔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如果孩子是被东西绊倒了,父母为了安抚孩子,就拍打那个绊倒他的东西,为孩子出气。殊不知这样做,父母虽然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表达了爱意,却可能使孩子学会推诿责任,不管什么问题,都条件反射地以为“这不是我的错”。而且这样无法使孩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更重要的是,这样会给孩子一种错觉:遇到困难,总会有人替自己兜着。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成就动机。

国外的父母则大不相同。在国外,孩子跌倒了,父母既不去哄他,也不去扶他起来,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让他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迫使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心理知识:

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比如,肚子饿了,需要吃东西,便产生了寻找食物的行为动力。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是个人为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去学习、努力的动机。如:孩子想玩好一种游戏,想成为金融家,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完成自己认为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等等。

成就动机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意义。它好像一个强大的发动机,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在前进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设计过一个情境,来测验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大小。

比如,他们让你在一个无人的屋子里,独自玩套圈的游戏,你可以自由选择起点位置。那么,你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近的位置,百发百中;还是选择距离目标很远的位置,鲜有套中者;还是选择距离目标适中的位置,约有一半次数套中目标?

如果你选择前两者,说明你是成就动机较低的人,做事是为了避免失败及带来的负面情绪,因为,距离很近,能确保绝对不会失败;距离很远,别人成功不了,自己也不会因失败而被人小瞧了。

相反,如果你选择最后一种做法,表明你是一个成就动机很高的人。

你不断地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挑战自己,追求可能的成功。你做事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麦克里兰对成就动机问题曾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报酬本身;他们极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及时获得对自己成效的反馈,以便判断自己是否有改进;他们喜欢设置有中等挑战性的目标,因为既有成功的可能性,也有足够的挑战性,能满足成就动机。

30.由奢入俭难——棘轮效应

从小习惯了奢侈享受的孩子,长大后将难以应付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家教启示:

现在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家庭支出主要用在孩子身上。很多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很大方,他们觉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做法使孩子不愁吃穿,会逐渐养成大手大脚、不懂珍惜的习惯。比如,许多孩子专吃零食不想吃饭;不但挑食,还挑衣服、鞋子;学校里小卖部总是很红火,一下课孩子们就往小卖部跑。有的孩子是父母给多少钱他就能花多少钱,有的还向同学借钱。

“棘轮效应”提醒我们,一个人一旦养成了奢侈的习惯,想再回到简朴的习惯就很难。因为由简朴变成奢侈,是享受的过程,而由奢侈进入简朴,却是痛苦的过程。

而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一个人只会享福,不会吃苦,那么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就容易一蹶不振,不容易东山再起。古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吃苦的精神,就不可能通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那种只想靠父母荫蔽,想仰赖别人鼻息的人,在未来的社会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因此,父母想要让孩子将来不吃苦,就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

父母应该给孩子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让孩子懂得,在物质生活上不应追求过高的目标。在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精力集中到学业和能力的培养上。只有学会了各种本领,将来自已取得事业的成功,得到的东西才是有保障的。

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挣钱不易。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

父亲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晚报。孩子买回晚报,父母让她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