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旁敲侧击与潜移默化——心理暗示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有些话不好开口,父母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旁敲侧击或者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教启示:
孩子由于知识少、经验少、缺乏思考力,因而是一个非常容易接受暗示的群体。如果父母对孩子施行心理暗示教育,往往会比较成功,甚至达到比“明示”更有效、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比如有经验的父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改变孩子偏食的习惯,怎么劝他多吃蔬菜,他也不情愿或干脆拒绝;但是如果父母故意装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孩子就可能产生“这种菜可能很好吃”的猜想,而对吃菜发生兴趣。这就是父母用“动作暗示”起到了影响孩子的作用。
此外,父母说话时的声音、手势、表情也可以形成暗示。比如父母说同样的话“你干得好”,如果声调、语气和面部表情不同,就可能给孩子称赞、表扬或者嘲弄、批评的不同感受。
父母也可以创设某种特殊的情境,来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
孩子进入青春期,容易发生早恋现象。许多父母对这种情况焦急不安,又不知该怎样劝孩子,因为害怕伤孩子的自尊心,又怕引起孩子的逆反。比如有位父亲发现女儿进入青春期后,爱看男女情爱的书籍,有时坐在一角走神发呆,一提醒她,就脸色异常,一听到电话响就抢着接电话。于是父亲猜到女儿情窦初开,出现了“早恋”现象。
经过反复思考,并与妻子商量,父亲决定对女儿采取暗示的教育方法。
一个双休日,一家人去公园观赏花展。在花园里,父亲指着含苞待放的花朵说:“鲜花都按季节开放了。其实人类也一样,青春花蕾可不能随意提早开放,过早开放的花儿也不香,更不用说结出硕果。”
妻子也“有感而发”地说:“这使我想起中学时代有一位同学,她早早恋爱,结果留级、退学,因为文化水平低,现在又下岗了。”
见女儿低头不语,父亲又转换话题说:“说到中学时代,我倒想起老师组织我们观赏花展,写《春之歌》作文的事。那时,我记日记写作文,还得了优等呐。”
父母看似无意的话语,在女儿听来如闻惊雷。一家人游园回来后,女儿开始转变观念,下决心从早恋中解脱出来,重新把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上。
这个家庭的父母,教育之所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是因为他们针对早恋具有敏感性、隐秘性、情感性的特点,对女儿采取了委婉、间接的暗示教育方法。
创设情境的暗示教育法还有很多,比如针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父母可以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同孩子边看边议论,或者给孩子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来对孩子进行暗示。
另外,心理暗示可以分为对他人的暗示和对自我的暗示两种,自我的心理暗示对人的心态有很大影响。不良的“自我暗示”容易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如半夜走路“疑神疑鬼”,容易引起心理不安甚至生病;相反,积极的自我暗示则可以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重要力量。
有个孩子临考试时总是紧张焦虑。这一次,在父母的指导下,她在考场上反复对自己说:“我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我一定能考出水平。”在遇到难题时,她就想:“我的准备是充分的。我感到这个题目难,别人也会感到难。”结果她真的克服了紧张情绪,发挥了正常的水平,考出了好成绩。
心理知识: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宴会上,一道新菜上来,初品没有什么滋味,主人介绍后,却逐渐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对你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不太在意,可是不知不觉却发现头重脚轻,身体不适,但上医院检查却一点毛病也没有。
这些奇怪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这是由心理暗示造成的。所谓“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暗示不需要讲道理,它靠直接的提示,就是要求对方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比如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人烟瘾上来拨打这个电话,就会听到难受的气喘和咳嗽声,这种声音使吸烟者对吸烟产生厌恶和恐惧情绪,从而戒除烟瘾。
暗示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等。
如商场里摆着穿漂亮服装的模特,是在暗示你“这件衣服多漂亮,快来买吧”;一些人在商场里选购衣服,可能会对你形成行为暗示;
有人买衣服后喜形于色,又对你构成表情暗示;有人买完后赞不绝口,又对你形成语言暗示;等等。
那么人为什么会接受暗示呢?这是因为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后做出的,我们把这样的决定和判断叫做“主见”。没有人是万能、完美的,这就决定了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有主见的。正是“自我”的这种不完美和缺陷,给外界的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一个人的自我越虚弱、越幼稚,就越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
47.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
父母对孩子的积极的心理期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但是父母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过高的心理期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家教启示: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小的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学校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
她对爱迪生说:“你肯定比别人聪明,我对此坚信不疑,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然后亲自辅导爱迪生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母亲就像皮格马利翁,爱迪生就像那个雕像,在母亲的热切期望下,爱迪生真的成了母亲所期望成为的人才。可见,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有利于孩子实现他宏伟的目标。
有的父母懂得这个道理,经常用积极的期待来鼓励孩子。有一位父亲在女儿参加高考进入考场以前,用力握住女儿的手,摇了几下,说:“我知道,孩子,你在复习中做得很好,平常的考试也相当棒。我的好女儿是充满信心的。你一定会考得很好,爸爸相信你。”
这一个动作,短短的几句话,使孩子满脸的紧张一下子变为一脸的自信。最后这个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
但是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需要避免走向极端,那就是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而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
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意愿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期望。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个人对他能力范围内能承担的责任和重负,往往会欣然接受,有信心去完成。但是让一个只能承担50公斤重负的人去承担100公斤或更多的重负,就可能压垮他,或者让他选择回避。也就是说,如果超负荷运转,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有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孩子稍差一点就批评,好一些又会要求他们更好,达不到要求就着急上火,这些都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父母而言,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该是个不断调整父母愿望的过程,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也该随时修正。正如一个人上大学,即使上不了清华、北大,上山大也很好,上不了山大,上烟大、烟师也是不错的。
心理知识: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的象牙,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像非常美,以至王子爱上了“她”,每天和雕像说话,茶不思,饭不想,热切地希望“她”变成真人。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规律:热切的期望有可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这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领域经常可以见到。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里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发展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发给每个班级的教师一份学生名单,说名单上列出的全班20%的学生是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八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追踪检测,结果发现名单上的20%的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有明显进步,而且他们情感健康,好奇心强,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教师们说,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他们原先没想到的。
可是心理学家却告诉教师,名单上的学生只是他们随机抽取出来的。
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呢?那就是人们的期望可以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力量。
那么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信任。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不可少的,它代表着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信任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生活中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这样会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消极的期望却可能使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坏。
48.怎样鼓励与禁止——强化心理效应
奖励和惩罚可以用于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弱化孩子不好的行为。这两种手段及时和适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家教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恰当运用奖励和惩罚,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良好行为和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有了进步,父母要给予奖励,这是对他行为的一种肯定,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自信心、上进心和自豪感。特别是对那些发展迟缓、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父母更要给予足够的奖励,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及时地进行正向的强化。孩子在一次次肯定中,会逐步建立起自信,能力也会随着兴趣的增长而增长。
赞扬的效果和实施的时间有关。研究表明,赞扬的时间和所赞扬的事情发生的时间间隔越小,效果越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赞扬要及时。只要孩子有了好的表现,父母就应该立即赞扬。这样才能强化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否则时过境迁,孩子对这个赞扬就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也不能起到强化行为的作用。这可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受到重视、价值没有得到肯定。
奖励如果使用过于频繁,也会降低奖励的效果。因为这样会淡化奖励的价值,减弱孩子的上进心。
负强化的手段是惩罚。而惩罚的本质,是使用一种能带来痛苦和不愉快的刺激手段,促使某种行为反应的减弱。惩罚手段可以用来制止孩子不良的行为。如孩子不讲卫生,受到父母的责备,不遵守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制造交通事故,受到警察的拘留,等等。
但大多数惩罚实验研究表明,惩罚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只能减少犯错误的次数,却不能带来正确的行为方式。因为惩罚是一种抑制性措施,它对人做出的是否定性的评价。而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人如果得不到社会肯定性的评价,他就会和社会保持距离。即使他在社会压力下抑制一些错误行为,但同时也潜伏着使这些错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父母使用惩罚手段要非常慎重。
惩罚与奖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及时进行,效果才显著。研究发现,接受惩罚的最佳时间是在紧随被惩罚的行为之后。
如果一个孩子做了错事,打了弟弟、妹妹,或偷了东西、说谎话等,妈妈发现后却说:“你等着,等你爸爸出差回来再说!”这样隔几天后,即便爸爸回来,事情也变得无所谓了。在一般情况下,错误行为刚刚开始或正在出现,就应立即给予惩罚;如果延迟了一段时间,效果就差得多。
另外惩罚不能因父母的心情而随意改变:高兴时就不闻不问。
情绪不佳时就滥加惩罚。这样会造成孩子看脸色行事的坏习惯。
惩罚的强度应该适度。惩罚过重,可能造成敌视、回避、逆反心理等不良后果。惩罚过轻,就收不到惩罚的效果。惩罚还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而采取不同方式:对性格开朗、淘气、外向的孩子,惩罚可稍重些;对胆小、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惩罚时则要注意语气和态度。
父母应在运用鼓励和惩罚的基础上,辅之以讲道理、分析原因等手段,使孩子对良好的行为有更积极愉快的态度,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知识:
20世纪初,前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生物界著名的“强化定律”。巴甫洛夫以狗做实验:先给狗发出铃声或灯光,紧接着给狗食物。这样多次结合后,即便没有给狗食物,狗也会在铃声或灯光中分泌唾液,于是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本来铃声或灯光与唾液分泌无关,但由于它多次与食物结合出现——有铃声或灯光就有食物,有食物就必然引起唾液分泌,铃声或灯光因此转化成为唾液的分泌条件。
生物体在一定环境里受条件的作用,或因受到训练,而对某种特殊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巴甫洛夫把它叫做“动物强化原则”。
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强化理论。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如果不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