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结尾,有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个故事在宗教上的寓意是:当我们听到道以后,应该给更多的人传道。而不是满足于仅仅自己了解。
在心理学的领域,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默顿,最早用这个故事来描述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社会总是对已经成名的人,给予越来越多的荣誉;而对那些正在埋头苦干、尚未出名的人才,即使已做出不少贡献,只因为没有被社会所承认,他的劳动成果也往往无人问津。
44.对待异性的分寸——异性效应
孩子到了青春期,异性相吸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父母正确地引导,与异性的交往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家教启示:
有位初二的女孩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焦急地说:“我在初一时,看到男孩就厌烦,到了初二忽然变得想和男孩说话了。有时看到男孩过来,就不自觉地迎上去,喜笑颜开地打招呼。在学习活动中有男孩在场才觉得有劲,和男孩一起做事,总想显示自己,以引起男孩的注意。我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作风不正派,或者人们常说的‘淫荡’呢?我很害怕。”
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女孩不是作风不正派,更不是“淫荡”。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好奇、有好感、想接近,是正常现象,是性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没有这种表现反而不正常了。
因此父母对于孩子和异性同学的交往,不必“草木皆兵”,不必害怕孩子早恋就禁止孩子和异性来往,而且过激的举措还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青少年的交往往往是纯洁和凭直觉的,父母应该尊重和鼓励,让孩子参与自然的、集体的异性交往。
异性相吸是人的自然本能,如果正确对待,异性效应对青春期的孩子会产生许多积极的意义。
1.“异性效应”可以使孩子和异性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少男少女由于性激素分泌、第二性征出现,身体外形与体内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心理上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男孩子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小事,好问、好动、好想,当然也有的粗暴骄横,逞强好胜;女孩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
男女同学交往,容易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2.“异性效应”可以使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与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可以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触发智慧的火花。
3.“异性效应”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
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关注,都希望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青睐。
如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一桌菜吃个精光;女孩子在嬉笑打闹中,把一桌菜也很快地报销了,杯盘狼藉。而第二次男女合席,情景则大为改观: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范。这说明异性在一起,大家都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另一方面,异性交往如果没有把握合适的度,也可能会产生越轨、犯错误或者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弊端。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父母要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做出适当的指导。基本的方针就是,让孩子懂得“男女有别”,把握异性间交往的“度”:既不要把异性视为特殊对象感到神秘和敏感,也不要因为对某个异性有好感,错把友谊当爱情;对异性要用平常心态对待,举止得体,态度稳重;
没有特殊需要,就不要单独约会;等等。
总之,如果把握了合适的分寸,男女同学之间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接近,堂堂正正地交往,并且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心理知识: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对异性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漂亮、言谈得体的异性,容易产生好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具有一些微妙影响。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异性效应”。
科学家发现,在宇航员、野外考察人员或男性工种较单一的职业中,时间长了,工作人员容易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和浑身不适感。这种状况用药物治疗往往无效,但在与异性接触后,就能够很快得到缓解。原来,这种“病症”是由性比例失调、异性气体极度匮乏造成的。所以,目前一些国家在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员中,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女性。
这些例子都提醒我们,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是人的本性,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好处。这也容易让我们想起“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心理学家发现,在一个群体中,异性掺杂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处:
1.取长补短。完善个性。男女的个性不同,在一起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同时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完善自己。
2.增强凝聚力。男女搭配,可以使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进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强推动力和约束力。人总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形象,所以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发出各自最好的表现,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45.用体育运动塑造孩子性格——体育影响性格
父母可以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来克服孩子性格上的缺点。
家教启示:
根据这个原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性格中存在的缺点,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从事适当的运动,来克服这种缺点,使性格趋于完善。
比如,你觉得孩子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就可以鼓励他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因为这些项目是群体的运动,需要团队合作,参与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孤僻的个性,适应和同伴的交往。
如果孩子胆小,做事情怕风险,容易脸红、难为情,父母可以鼓励他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杠、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活动。这些运动的特点是:要求人不断克服害羞、怕摔跌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逾越障碍,战胜困难。比如游泳,如果不亲自下水,可能永远学不会,而下水需要相当的勇气;一旦战胜了这种恐惧,就会发现学会它并不难。又如摔跤,和人贴身肉搏,需要克服羞怯心理,还可以锻炼勇敢的品质。
如果孩子办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父母可以鼓励他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等活动。因为这些活动锻炼人的反应速度:来了球必须马上接住,并在电光火石之间想出如何回击,或者在一瞬间发挥出全部能力。这种运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因而可以锻炼孩子果断的个性。
如果孩子遇事急躁、容易冲动,可以让他学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这些运动费时较长,是急不来的。在运动中,一个人需要调节自己,在一定的时间中,合理安排自己的力量,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如果孩子做事总完不成任务,你可以给他选择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在锻炼前可以给孩子规定必须完成的数量,这就容易使孩子养成做事有首有尾的习惯。
如果孩子遇到重要的事容易紧张、失常,父母则可以鼓励他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比赛。这些紧张激烈的比赛,必须冷静沉着才能够取胜。经常参加这种比赛,遇事就不容易紧张和惊慌失措。
如果你发觉孩子好逞强、容易自负,可以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项目,也可找一些水平更高的孩子和他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这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从而克服自负和骄傲的情绪。
心理知识: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品质作基础,比如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等。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培养和健全自己的性格,具有特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