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9249700000008

第8章 帮孩子把潜力发挥出来(3)

缺乏把事情做到底的习惯,是许多孩子的通病。比如吃饭,有的孩子从来不把所有的饭菜都吃掉,而是剩下一片胡萝卜、一些米饭、半个橘子。这种倾向在学习和工作上也能反映出来。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学到一半时放下手里的东西,不再学了,又开始干起别的事情来;有的孩子练习钢琴时,开始还把手放在琴键上,没多久就不弹了,开始坐在那里发呆。对此,根据篮球架效应,父母可以采用分割目标的方法,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最先拟定容易达到的目标,达到了之后,再开始追求下一个小目标。这样孩子才容易把一件看似很大的事情做到底。

比如学钢琴,让孩子用功学习时,不要只反复说“好好学习”,而应该说“再学习30分钟”。这样就给孩子指出了短期目标,孩子干起来就有了劲头。孩子如果看到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会油然产生“一定要努力”的干劲,而达到目标的喜悦会使他增强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动力。

又如,一个中学生每天睡懒觉,6:30才起床。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开始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孩子感到比较为难。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轻松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又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提高对他的要求,两个月后,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总之,父母不要从一开始就给孩子提出过高的目标,而使孩子受到挫折;而应适度地定出孩子能够实现,但又有一些难度的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实现,来增加孩子的自信。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做任何事都能“持之以恒”的孩子。

心理知识:

我们都知道,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么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去做投篮那样的傻事;但是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让人不费力气就能“百发百中”,恐怕也会让人觉得没意思而不会去从事。正是目前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篮球成为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使无数体育健儿为之乐此不疲。篮球架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对人最有吸引力。这样的目标,人们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它。

17.避免拖沓的坏习惯——最后通牒效应

为了避免孩子形成拖拉的习惯,父母要给孩子规定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

家教启示:

在学校里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老师在星期一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要求星期五之前交上来,同时强调最好尽快完成,那么星期二到星期四能够收到的作业一般很少,而星期五才是交作业的高峰,并且星期五放学之前基本可以收齐。

可是如果布置作业时,要求在星期三之前交上来,即使不再强调最好尽快完成,那么大多数学生也能在星期三放学前交齐作业。

这体现了人类天性里的拖拉倾向以及最后通牒效应对于拖拉习惯的遏制。

拖拉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毛病。孩子在学习上的拖拉,一般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才学习;二是性子慢,干什么都不着急;三是时间观念不强,不珍惜时间。孩子容易拖拉的这个坏习惯,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玩耍等。

那么,父母该怎样纠正孩子拖拉的习惯呢?

首先,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和财富。要告诉孩子,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抓住时间,磨蹭拖拉,就容易被社会淘汰。

其次,要给孩子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人天生有惰性,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会给任务接受者造成心理压力,迫使他按期完成。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制订一些方案,给孩子规定明确的完成任务的期限。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必须在8点15分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带你去玩。”“你把鞋穿好了,书包收拾好了,我就给你端早饭来。”“还有两分钟了。两分钟内你必须把所’有事做好,然后上学去。到了时间我不会等你。”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就有了动力,就能保持紧张状态。经常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对时间的紧迫感。

第三,父母要教孩子每件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做事要有顺序。比如,早上起来,先穿衣服,然后上洗手间、刷牙、洗脸、吃早饭。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阅读、答题、劳动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并不断提醒孩子:“现在该做……有什么问题吗?”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如果按时完成,父母可以表扬和奖励孩子,比如,对孩子说:

“你在吃饭前就已经把衣服穿好了。做得很好!你把所有事提前做好后,还有几分钟时间,可以休息一下。”

这样,设定最后的期限,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就会逐渐改变孩子拖拉的毛病。

心理知识: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这种习惯反映了人类拖拉的倾向:在从事一些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感到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例如,情况不允许的时候,或者已经到了规定的时间,人们基本上也能够完成。

不规定期限,人们就容易拖拉;规定了最后期限,人们就容易按期完成。最后通牒对人的这种敦促作用,叫做“最后通牒效应”。

18.过分的压力会使孩子表现失常——动机适度

父母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而要让孩子保持平常心,这样,孩子在学习和考试中才能发挥得最好。

家教启示:

有一名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都因为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落榜,而按平时的考试成绩,他完全可以进重点院校。

第一门考数学时,有一道题他平时没见过,就紧张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乱,双眼模糊,看不清试卷,结果本来擅长的科目考得一塌糊涂,最后以3分之差落榜。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又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但一进考场,又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明明会答的题目,甚至平时熟悉的题目都变得陌生起来,待走出考场才恍然大悟,结果又以7分之差落榜。

两次考场失利使这个男孩坠入痛苦的深渊,再也没有勇气参加高考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有类似的体会,就是越是紧张越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用动机适度定律来解释,就是由做事的动机过强造成的。

如果我们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动机,让自己的动机处于既不太高也不太低的比较适度水平上,可能就会发挥得更好。

为了让孩子在学习和考试中处于动机适度的水平,父母自己首先要保持平常心,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因为,孩子的巨大压力往往来源于父母。

一个幼儿班上,很多孩子在学珠心算,有个新来的孩子叫方方,还不会写数字,放学前老师让他练习写数字1~10。父母来接孩子时,方方刚要把本子交给老师,妈妈就拉住了他:“给妈妈看看,写得怎么样。”她一翻开本子就吼了起来:“你这写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重新写!”说着拿起橡皮就把方方本来写好的都擦掉了。

方方又拿起了笔,小心翼翼地写,妈妈在一边不停地指导着,稍有差错就擦掉重写。写到5,方方总是写不好弯勾,妈妈又在一旁吼起来:“你怎么这么笨啊!你看人家都已经会那么难的了,你怎么连写数字都写不好啊!”孩子忍不住了,哭着说:“妈妈,我不会写……我不会,我不会……”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过度的期待,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既让孩子表现失常,又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

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父母不仅自己要保持平常的心态,还要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处于动机适度的水平。这就需要帮助孩子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

许多考试焦虑、紧张的学生经常对自己或对别人说:“我在重要考试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败,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考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强他们考好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水平的发挥。

父母要告诉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即使是高考,也往往不是一考定终身;虽然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好,但是万一没有做好,天也不会塌下来;即使我们尽了力,结果如何也不完全由我们所左右,但只要我们尽了力,就问心无愧了。”

心理知识:

心理学上,动机水平是指:—个人渴望完成一项任务的程度。

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发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或工作的效果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或工作的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效果的提高。

另一方面,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任务的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越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9.引而不发,促使孩子思考——心理张力

父母向孩子提出问题而不给出答案,或者孩子面对困难时父母不马上伸出援手,这样反而会促使孩子自己去努力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教启示:

父母经常抱怨:

“我给孩子讲的话他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我已经厌烦了成天对他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我和他讲道理讲到灰心,但还是不管用。”

这是因为,通常父母讲道理的方式是:父母自始至终充当主角,父母说个不停,孩子只是听。用这种方式讲道理效果并不好。

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讲道理更有效呢?答案是:向孩子提出问题。而且是问而不答,对孩子提出问题但却不作解答,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和推理。比如:

“如果你坚持那样做,结果会是怎样的?”

“如果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会有什么想法?”

当然,通过提问让孩子来进行推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直截了当地给他们讲道理。只是在讲道理之前,要先提问,而且有时问而不答。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

一个简单的提问“你在做什么?”可以让孩子停止做他们不该做的事;“你现在应该做的是什么?”可以让他们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另外,提问能帮助孩子记住规则,如问“打人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回答“在椅子上坐15分钟”就加深了印象。

除了品格教育,给孩子讲知识也不要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而要尽量用问题来启发他们独立思考。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出问题可以促使孩子自己去思考、寻求答案。

当孩子面对一个问题,而没有答案的时候,心理上会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张力系统是由好奇心形成的。如果父母马上告诉孩子答案,这个张力系统很快就会消失,那么孩子对这个问题就既没有深入的思考,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卖卖关子、吊吊孩子胃口,让孩子想要解决问题的心理张力维持的久一些,就会促使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即使最后没想出答案,也可以经过思考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哈佛男孩张肇牧的父亲就善于使用这个方法。年仅4岁10个月的肇牧十分喜欢做实验性游戏,实验总是由爸爸说,他动手做。

“肇牧,从你的玩具中,找出两个同样大的杯子,一个比杯子大的碗或者是锅都行。”爸爸说。

肇牧把三样东西拿来了,“爸爸,你看行吗?”

爸爸满意地说:“行。你用锅装些水来,并且将水分别倒进两个杯子,要求两个杯子的水要一样多。”

肇牧按示意进行,然后爸爸问:“你看两个杯子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呀?”肇牧左看看右瞧瞧,说:“啊,是一样多。”

“你把一个杯子的水倒进锅里。你再看看,是锅里的水多呀,还是杯子的水多?”谁知肇牧不假思索地给了爸爸满意的答复:“一样多。”

“为什么?你看锅里的水这么少,杯子的水那么多,怎么是一样多呢?”肇牧从容地说:“爸爸你看,这是两个同样大的杯子,我倒进的是同样多的水,然后再把这个杯子装的同样多的水倒进了锅里。因为锅比杯子大,所以看起来锅里水像少些,其实它们一样多。”

4岁多的孩子,就对液体容量守恒定律有如此清晰的认识,这和t爸爸平时经常锻炼他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分不开的。

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以应用这个原理:可以讲故事梗概,让孩子讲情景;或讲大半部分,留下结尾让孩子自己编。这样可以激发起孩子浓厚的兴趣,叩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主动地汲取客观世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