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9249700000009

第9章 帮孩子把潜力发挥出来(4)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基于心理张力效应,父母也不要急于帮忙,或急着上阵,而要“延迟”一下帮助的时间,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克服困难。一位妈妈对此颇有体会:

在平时的生活与游玩中,我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醒他自己想办法。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会求助我:“妈妈,帮帮忙。”我会告诉他:“自己想办法好吗?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而且几乎每次他都能做到。比如有一次,他想玩放在电视机柜上的两个饮料瓶,但他够不着,于是向我求助。我照例说:“自己想办法,妈妈相信你。”于是他把小凳子搬过来,踩在小凳子上,但这样只能够着离他近的那一个瓶子,另一个还是够不着。他又向我求助,我仍然告诉他,自己想办法,妈妈相信你。接下来的举动让我又惊又喜——他略微思索一下,然后拿起手中的一个瓶子向另一个瓶子扔去,把那个瓶子砸倒了,就够着了——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连我都想不出这样的办法……孔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就会扼杀孩子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知识: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他认为: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种心理倾向叫做“心理张力”。

比如,你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留出一点空白,如果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你肯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的意念。

人总是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自己的动作,比如,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想得到一辆新款的汽车或是大一点的房子。每一个人所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都会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张力系统决定着这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

产生张力系统,会促使一个人采取行动去达到目标。没有完成的任务使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而当任务完成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会随之消失。

20.找出孩子的优势——优势效应

每个人都有其优势、劣势,一个人往往容易在他的优势方面取得成功。父母要找出孩子的优势,重点发展这一方面。

家教启示:

化学家奥托·瓦拉赫小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谁知他的老师却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接着,父母根据瓦拉赫的意愿,让他改学油画,可是学校给他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的人才。”

于是,许多教师认为他是个“笨拙”的学生,成才无望。正当父母无所适从的时候,化学老师根据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的特点,猜他也许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因此建议他试学化学。

结果,化学触发了瓦拉赫的潜能,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这个文学、绘画方面的“差生”,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最后,在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孩子间的“潜能”存在着差异,发展也不均衡。如果说社会上有“三百六十行”,那么,孩子“潜能”、优势、特长的差异恐怕也不少于三百六十种。正如有的教育专家说的:每个孩子都具有某种“潜能”,都有可能成为三百六十行中某一行“状元”的苗子。不仅如此,孩子的发展也不均衡,体现在:有的早慧,称为“神童”;有的小时“愚笨”,却大器晚成。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根据主观的愿望和片面印象,硬要孩子向某方面发展,那么孩子不仅不能“扬长”发展,甚至会表现得相当“笨拙”。如果父母由此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并失去信心,就可能淹没孩子尚未发现的潜能,还会使孩子产生“我无能”的“认命”心理,降低他的自尊和自信。

要想发现孩子的优势,并使之充分发挥出来,父母首先要明咱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爱动的和不爱动的孩子,说话多和说话少的孩子,喜欢热闹和喜欢独处的孩子,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他们只是很不一样。你的孩子虽然不会弹钢琴,但他可能游泳很好;你的孩子虽然对计算没有兴趣,但他可能很喜欢听故事……父母要努力了解孩子的优势所在:一般来说,语言智能强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强,对语言的理解快;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孩子,计算能力好,喜欢推理分析;空间智能好的孩子,喜欢搭积木、建房子和画画;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好,模仿动作惟妙惟肖;人际智能强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的领导者,善于和人打交道;音乐智能强的孩子,对节奏敏感,喜欢唱歌跳舞;内省智能好的孩子,做事有计划,充满自信;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孩子,喜欢动物植物,观察力过人。只要细心留意孩子的表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了解到他的优势智能。

发现了孩子的优势,就要珍惜他的优势。孩子喜欢动物,不喜欢乐器,就不要强迫他弹钢琴;孩子喜欢运动,不喜欢画画,就不要逼着他学画画。相反,父母要鼓励和发展孩子的优势。孩子对恐龙、对动物有兴趣,你可以带他去自然博物馆,和他一起买关于恐龙、关于动物的书,鼓励他对这方面的研究,孩子长大时,成为生物学家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就为他提供条件,说不定就能培养一个世界冠军!当然,不成名成家也没关系,将来如果他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心理知识:

盖洛普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调查公司。它通过研究成千上万的成功案例发现,成功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懂得扬长避短。

盖洛普借用近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一个人在3岁至15岁时,大脑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也就是智力上的优势、弱势基本已经定型,很难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比如,你可能是个交往型的人,或者是取悦型的人,或者是个统帅型的人,或者是个和谐型的人,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一种类型的人去做另一种类型的工作,往往不会成功,因为他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优势,才能知道自己会在哪里能够成功,这叫做“优势效应”。

发现自己优势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寻找自己最为得心应手,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这里蕴藏着我们的优势。

发现优势以后,我们就要专注于它,做自己所擅长的工作,让优势得以发挥。同时加强这种优势,不断反思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或需要吸收新知;在哪方面的知识已经落伍,需要更新这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以免被时代淘汰。

而对于无能为力的领域,就不必耗费过多的心力。因为在这些领域,我们往往缺乏天分,就连做到“马马虎虎”都不容易。而从“一无所知”进步到“马马虎虎”所需耗费的精力,远比从“优秀”进步到“卓越”所需的功夫更多。所以对于这些方面,只要做到别让它拖我们的后腿就行了。

21.学习要与生活联系起来——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自己相关时,能够引起人更大的兴趣,记得也更扎实。父母要教孩子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家教启示:

人们也许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掌握大量信息,也可以通过大量重复练习形成某种技能,但是这样形成的知识和技能,却不一定扎实。

因为如果没有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话,知识就不太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很难形成扎实的记忆。

因此,父母要想使孩子学会某种技能,就要尽量让他们把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孩子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更扎实。

比如,一位父亲喜欢收藏,通过自己的经验,他认为收藏家有三个特点:一是知识渊博,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二是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很有条理;三是能从收藏活动中获得许多乐趣。

为了培养女儿有条理地做事的习惯,他有意识地诱导女儿对收藏的兴趣,鼓励她收藏自己喜欢的画片。他教女儿有关分类收藏的知识和方法,把各种题材和样式的画片,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信封里,并注明编号、写清目录。

后来女儿说,自己从收藏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乐趣,还学会了有条理地做事。从此她总是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比如,书包里的东西放得整整齐齐,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翻个底儿掉才能找到东西。

这个女孩儿之所以养成了有条理的习惯,是因为她是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自然养成的。就是因为觉得和自己密切相关,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项知识或技能。

在对语文的学习中,也可以应用这个原理。要想使孩子真正理解课本中的文章,与作者及文中人物产生“共鸣”,父母可以在文本世界和孩子的生活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比如,《风筝》是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为了让孩子对放风筝有直观体验,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放风筝。通过自己动手放风筝,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文字和理论上了。

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数学是抽象的科目,对很多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但是父母要让孩子感到,数学有非常实际的用处。比如,让孩子去商店买各种商品,让他算需要多少钱。这会让孩子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父母还可以在购买家具或搬动家具的时候,让孩子拿尺子进行丈量,以学会度量。

自我参照效应,也非常适用于英语的学习。众所周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是强调应试的“证书教育”,造成了大量“哑巴英语”、“无用英语”。而现在很多人已意识到英语学习应从“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因为后者与学习者切身相关,可以加强学习效果。

1985年1月,王珂迷上了电子游戏。母亲不但没有阻止他,还给他买了游戏软件。可是安装游戏的时候,王珂发现整个游戏是英文版本的,可是他刚学英文,几乎看不懂。妈妈说:“这套游戏你玩不了,不懂英文你是无法过关的。”王珂说:“那我现在就学英语,我肯定能打通关。”

然后王珂突然变得对英语热情起来,专门买了一本英语词典。

经过认真学习,一个月后,王珂就可以玩英语版的“红色警报”了。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还掌握了DOS、Windows等操作程序,也开始尝试编些小程序。他的兴趣由电子游戏转到了编程上面。2002年7月王珂开发的“安装程序开发工具”软件,在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2003年他凭着“一技之长”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

王珂学习英语和编程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和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玩游戏。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恐怕效果还不一定有这样理想。

把英语变成可以应用的英语,还有很多办法。比如在家具上贴上英文名称,以促使孩子把英语单词和生活联系起来。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英语对话,或者鼓励孩子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的报刊、杂志等。

心理知识:

人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更不容易忽视或遗忘。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有一个试验证明了这个效应,试验者让被试者看一则照相机的图片广告,然后分别问他们三个问题,“这张图片有没有红色”,“这是什么”,“你用过这种产品吗”。过后,让被试者回忆照相机的牌子。

结果被问过第三个问题的人回忆得最好。这是因为第三个问题与我们自身有直接的联系。

22.别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心理定势

孩子天生因为没有受到定势思维的束缚,往往具有高超的创造力。父母要保护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创造性思维,不要拿自己的观念和现成的答案去束缚孩子。

家教启示:

孩子跟成年人相比,更不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也正因此,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比成年人要强。

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比起来,创造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力。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重视的是前面几种能力,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这种创造潜能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一会儿把扫帚当马骑,一会儿把它当冲锋枪,一会儿又用它来堆雪人。可是,成人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觉得扫帚就是扫帚,是用来扫地的。而孩子的行为却体现了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发散思维”,就是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又如,许多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思考变化多,反应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孩子由于思维中很少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比成年人往往有更多的创造性。

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动,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快乐,使他们精神、心理获得极大满足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有助于孩子建立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又有助于他们的创造力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创造力是一种求新求异、设法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它的前提是要打破定势思维。因此父母应改变“包办”思想,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强行变成孩子的“思维定势”,不能自已怎样想,就逼着孩子同样的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