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外商谈判中经常露脸。相比之下,张强的顶头上司——部门经理似乎比张强逊色多了,不但个头比张强矮,学历、水平和能力好像也没张强高。有一次他俩在跟外商谈业务的宴会上,张强得意地跟外商频频举杯,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闲聊,把自己的上司冷落在一边。
在跟外商分手时,张强还抢在上司前面,跟人家握手道别,上司满脸的不高兴。
过了没几天,张强就被调到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去了。后来张强听说,这个上司向公司老总打了小报告,说他太浮浅,不适合做外贸工作。
郁闷的张强经朋友点拨才恍然大悟,正是因为自己犯了职场忌讳——“越位”,才被穿了小鞋。就是说,他本来是业务主办,受部门经理的领导,那么在各种场合就应该以上司为中心,突出上司的主导地位;相反,他却喧宾夺主,抢上司的风头,而使上司陷入尴尬的境地,当然会引起上司的不满了。
心理智慧: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扮演好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
否则角色错位,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工作或生活陷入僵局。比如,作为朋友,就不能表现得像恋人,那会引起对方爱人吃醋;作为下属,就不能表现得像个领导,那样会威胁领导的地位和威信;作为子女,对父母和长辈要尊重,否则就显得没大没小,不懂礼貌……68.社会角色转换定律
每个人有多个社会角色要扮演,并需要在其间做出转换。
定律解析:
在某一种场合下,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社会角色需要扮演。但是随着时间和场景的转换,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就是说,一个人需要根据时间和场合的变换,及时地进行社会角色的转换。这叫做“社会角色转换定律”。
生活启示: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可能扮演着毫不相关的角色。
一位张教授在学生们眼里热情友善、关心学生、平易近人,在他的同行眼里,却是一个咄咄逼人、挑剔、强硬、爱争论的人。
那么谁的印象正确呢?实际上两种印象都是正确的。学生们看到的是张教授作为老师的一面——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诲人不倦;而同行看到的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为了追求真理,经常和同行进行争论,因而显得有些咄咄逼人,比较强硬。
对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点,这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需的。而且随着场合的转换,及时迅速地改变自己的角色,是社会交往中一种重要的能力。
有一个笑话。维多利亚女王有一次和她的丈夫发生争吵,丈夫生气闭门不出。女王就敲门,丈夫问:“你是谁?”女王理直气壮地回答:“英国女王。”屋里没有声音。
女王又敲门,声音平和了一些:“我是维多利亚。”里面仍是悄然无声。
最后女王温柔地说:“亲爱的,开门,我是你的妻子呀。”随后门悄声地开了。
生活中有许多人就像故事中的女王,不经意间把工作中的角色带到家里来,给家庭带来了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
心理智慧:
为了使日常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和谐,我们应具备这样的能力:
敏锐地观察出我们在一种情境下,该扮演什么角色,并随着环境的转换,及时做出自我调整。
69.社会促进和社会促退定律
做简单的事时,身边有人会提高做事效率;做复杂的事时,身边有人则会降低做事效率。
定律解析:
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比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比赛成绩更好。
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特里普利特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结果发现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
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把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
但有他人在场,并不一定都会引起社会促进,有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作用相反的“社会促退”。一般来说,做比较简单的事情时,身边有人在场容易使我们提高效率,发生社会促进。相反,做比较复杂的事情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会降低我们的效率。
生活启示:
社会促进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比如:
你在一条空旷的马路上散步,另一个人在身后急匆匆地超过你,你会不自觉地加快步伐;
你骑车上街买东西,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你靠近,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
如果你是位教师,虽然有时身体不太舒服,可是一上讲台,就来了精神;
这些社会促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人总是有惰性的,单独一个人时,就无所谓输赢、好坏,因为没人看见,也没有人和你比较,你就觉得怎样都可以。可是当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你会感到有人在注意你,你会想:“他们也许正在评论我干得怎样呢,我一定要做给他们瞧瞧。”
人们总是渴望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当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当别人在身边时,你会认为别人正在观察和评价自己,做事也就加把劲了。如果对方碰巧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还会让你感到竞争的存在,因为不想被别人比下去,就想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但是一个人如果做一项新接触的、不熟悉的工作,身边有他人在场只会增加他的紧张,而使他手忙脚乱,做得更加不好。
比如老师让几个同学到黑板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黑板上算数学题。如果题目是刚讲过的,比较简单,学生往往比下面的同学做得快;但如果题目是很难的,站在台上的学生由于紧张发懵,其演算速度往往不如下面的同学。
又如,当一个员工面临难题,正无计可施时,如果上司死盯着他不放,会使他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无法专心工作。
心理智慧:
根据社会促进和社会促退原理,我们在做简单事情的时候,最好能到人多的地方去做;而做比较复杂的事情时,则应选择人少的地方。这样会有助于提高效率。
70.权力膨胀定律
人的权力欲是无穷的。
定律解析:
美国哲学家罗素在他《权力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有权力就会膨胀。”可以说,追求权力是人的本性;人对经济的需求尚可满足,但对权力的追求则永不满足;对权力的无止境追求,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就是说,人对权力有天然的热爱,会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已的权力。比如,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权力,往往会充分地使用它。
心理学家安排22名参加试验的人在一个公司工作,每个人担任一项领导职务,监督旁边房间里4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但是他们不与那些工作人员直接见面,只是以书写的方式进行指挥。而实际上,旁边房间里并没有人。
试验结果表明,被试者拥有权力后,他们一般显示出四个特点:
1.频繁地向部下发出指令;2.认为部下的能力不强;3.不希望与部下见面;4.认为部下所有的成绩都应归功于自己的指导。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人们大多喜欢使用权力,而且不能对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做出公正的评价。
生活启示:
生活中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或者说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比如你进入一间屋子,把空调的温度调高,这时你就是在运用你的权力。
你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控制环境。如果你能给自己放一天假,或者你能够开着自己的车子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也意味着一定的权力。
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工作,每周七天,却仅仅只为了生存,那么你的权力就很小。
权力是扩展影响力和控制周围世界的能力。权力能够带来利益。
因此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权力,在为权力和别人发生明争暗斗。
在职场中,家庭中,社会中,国家之间,权力之争无所不在。
人的本性如此渴望权力,那么一个人的权力如果缺少制约会怎样呢?心理学家发现,权力如果缺少制约,会使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迅速膨胀。
一个很有权力的人,当他没有受到恭维、抬举时,就会觉得“丢面子”、受了委屈而无法忍受,他就可能骂人、打人甚至杀人。我们大概还都对美军进攻伊拉克后,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事件记忆犹新。
这就是权力没有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恶性膨胀而发生的表现。
在社会中,许多官员的腐败行为,也是由于拥有的权力过大而没有受到足够制约造成的。
心理智慧: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曾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人的权力具有不断扩张的特性,因此在有权力存在的任何地方,都要注意对权力的制约。
71.传播扭曲效应
信息在传播过程经常被扭曲,以至面目全非。
定律解析:
信息的传播具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如果中间经过若干个环节,那么信息有可能在传递过程中被层层扭曲,到最后面目全非(通常是夸张、增值,而非缩小、减值)。这种现象叫做“传播扭曲效应”。
生活中的流言,往往就是“传播扭曲效应”的结果。
流言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据的消息。流言传播的特点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一直传到面目全非。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减去一些内容,有的人则增加一些内容。这种加墨润色使流言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生活启示:
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娱乐节目曾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让几个人站成一排,甲向乙耳语一句话,乙传给丙,丙传给丁,丁再传给戊,最后,让戊说出是什么话。结果戊说出的话总是与甲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令观众捧腹大笑。这个例子,生动地体现了“传播扭曲效应”的存在。
古时候有一个故事,也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流言形成的过程。
春秋时代的床国,地处中原腹地,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地里没有水井,浇地全靠马和驴从很远的河里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的一个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专门干提水、运水和浇地的活。后来丁氏与家人商议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灌溉的难题。
他们一家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把水井打成了。
取水的那一天,像过节一样,他们欢天喜地,逢人就说:“我家打井得一人!”意思是,因为打了一口水井,我家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谁知有人把这句话掐头去尾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一个人!”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就特地派人去打听。经丁氏解释,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流言往往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人去深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凭自己一时的印象传播出去。下一个人也是这样,事情就会越传越邪乎。
具体来说,流言形成的原因是:
1.口头传播中存在不准确性,比如发音的近似造成的走样。
2.传播的感情色彩造成夸张:传播者如果喜欢一个人,就容易夸张对其有益的信息;若讨厌一个人,就容易夸张对他有害的信息。
比如,某名演员因偷漏税而被审查,不喜欢她的人说:“好呀,非判15年不可。”传下去,就有可能成了“这个演员被判了无期”有的人为了寻求刺激或打发无聊而喜欢夸张,爱传播耸人听闻的消息。在传播时,夸张的表情和语言很能刺激别人,可以达到自我宣泄与自我表现的作用。
心理智慧:
流言本身并不一定怀有恶意,其不确定性往往是由无意讹传导致的。但是流言的后果有可能很恶劣,比如引起社会混乱,或给当事人造成精神痛苦,等等。
古人说:“流言止于智者。”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播扭曲效应的危害,就要对各种小道消息提高警惕,学会冷静地分析各种听到的消息,而且不轻易传播。
72.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讨论容易使群体意见变得极端化。
定律解析:
群体的讨论对群体的意见有这样的影响:群体原来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加支持,群体原先反对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加反对,最终群体的意见会变得极端化。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心理学家的实验中,都发现了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群体极化现象”。
生活启示:
你是否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与朋友刚看了一场电影,虽然你觉得电影不是太坏,但在与别人讨论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简直是垃圾。或者本来你认为这部电影一般,但是和大家讨论之后,却觉得这简直是最精彩的电影。
这是因为虽然你和你的朋友都不太喜欢这部电影,但是你们的理由都比较微小。可是当所有的理由汇集在一起,就有足够的证据,让你们觉得你实际上很不喜欢那部电影。
还有一种原因是,群体成员都极力把观念表达得夸张一些,以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如果发现每个人都不太喜欢这部电影,你就会试图表达出更极端的观点,以让大家认为你很机敏。如果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这样,群体观点就更容易极端化。
群体极化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非典”期间人们对疫情产生的超乎实际的恐惧。各种民间传言的力量、私下的讨论,使人们对疫情严重性的认识极端强烈,由此造成集体的恐慌。
在群体决策中,群体极化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也就是或者变得更加冒险,或者变得更加谨慎。
群体极化使一个群体更加谨慎还是更加冒险,取决于全体初始的倾向。如果全体人在一开始时倾向于谨慎,结果就是更加谨慎,反之,就是更加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