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的故事
9262600000018

第18章 辉煌篇章誉中华(4)

由于法顺自己行踪无定,不久,他便把智俨托付给一位西域僧人学习梵文,后来智俨又跟随另一位僧人学习《摄大乘论》。这样,智俨长到了十四岁,法顺便让他完成了剃度大礼。然而没等到智俨形成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法顺就离开了人世。

二十岁时,智俨求取了具足大戒,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僧。虽然这些年来他在佛法的大海里遨游了很长时间,但是毕竟佛经繁杂,浩如烟海,智俨认识到,古人说三十而立,虽然离三十岁还有一段距离,但如果现在还不能确立一生中行持的方向,到时候就来不及了。那一天,智俨在一堆经籍前焚香礼拜,遥对天日,我之一生奉持即在此刻。言毕,伸手在那一堆经籍中随意抓取了一本,却是一本《华严经》。他这才知道,当初法顺师父把他引到佛门,并不是一次随意的行为。

不久,他得知华严论师智正在至相寺开讲《华严经》,便立即前往学习。

智正对这位年轻学子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他沿着他师父法顺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他在至相寺跟随智正学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已对《华严经》的意蕴深有所得。接着,他又努力搜取历代大师们有关华严的解文。

其间最大的收获便是得到北魏僧人慧光所著《华严经疏》。经过数年的学习和比较,智俨已对《华严经》有了很深的研究。不久,他完成了他一生浩翰的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以及后来的《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五十要门问答》等。

晚年的智俨一直就住在至相寺,几十年的时间里,他除了向僧众讲授《华严经》,同时也讲授《摄大乘论》,一时华严宗风大盛。

法顺、智俨师徒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为后来《华严经》的研究者法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人们尊称他们师徒为华严宗的初祖和二祖。

§§§第八节净土宗的承前启后者善导

漫天飞舞的大雪随着呼啸的寒风已下了三天三夜,大雪把石壁山带进了一片银妆素裹的世界。清晨,石壁山玄中寺的小和尚打开山门,迎面而来的寒风使得小和尚不禁打了个冷颤,他在手心里哈了一口热气,挑着一担水桶,踏着积雪向山门一侧的虎突泉走去。

通往山外的小道上不见一个人影,小和尚裹紧了棉袄,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忽然,小和尚身子一歪,摔倒在雪地里。他正要骂一句什么,却见那雪路上横着一个白色的东西。他知道这条路上并没有大石,那么,那横在路子,并将他绊倒在地的究竟是什么呢?小和尚小心地走过去,他用扁担扒开积雪,不禁大吃一惊,那横在路上,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的,分明是一个人。那人显然已经冻儡,小和尚把手试到那人的鼻子前,似乎还有一些气息。于是小和尚便放开喉咙大叫起来,快来帮我呀,这里有一个冻坏了的人。

从寺里跑出几个他的师兄弟,大家七手八脚地就把那人抬到寺里,好不容易把那人的衣服脱了,硬梆梆地塞进被窝里,这时有人又端来一碗热水,一口一口地灌到那人的嘴里。终于,那人睁开了眼睛,像是刚刚从一场呓梦中惊醒。大家这才发现,这人原来也是一个和尚。只听那人说,我这是在哪里啊?小和尚就说,这是玄中寺呀,你怎么到这里来了?那人听到玄中寺三个字,一下子就从被窝里坐起来,说,请问,这是道绰大师的玄中寺吗?小和尚们忙说是呀,我们的师父就是人称“无量寿佛”的道绰啊。

那人长舒了一口气说,总算找到道绰大师了。

当下就有人把情况报告给了道绰。过了一会儿,道绰来了。问过情况,终于知道,来人名叫善导,原是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自幼出家,拜密州明胜法师为师。几年前,明胜圆寂,善导因仰慕东晋慧远结社念佛的遗风,于是便风尘仆仆地前往庐山东林寺。在东林寺住了几年之后,并州(今山西太原)玄中寺道绰大师弘传净土法门的种种传闻几乎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玄中寺是昙鸾初开净土法门的所在,寺内至今仍保存着昙鸾不坏的肉身。昙鸾往生后,道绰继承昙鸾的遗风,在玄中寺一边劝人以记豆法念佛,一边不时开讲《观无量寿经》。一些人对道绰的念佛法门不以为然,甚至恶言恶语加以诋毁,但他们在见到道绰之后,对道绰隽朗的神采以及他念佛不止的风范大加感动,再也不敢对净土法门加以诋毁。

常年不辍的念佛,使得道绰的身体发生奇特的变化,七十多岁时不仅容光焕发,满面红光,而且还长出了新牙。

于是,玄中寺成了善导心目中的一块圣地。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一千多里,善导终于从江西赶到并州。谁知正遇到大雪封山,他又在山中迷路,失去了方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冻僵在玄中寺的山门前。

道绰听完善导的叙述,想起前人慧可雪夜中断臂求法的传说,顿时大为感动,又见善导虽貌不惊人,但却气度不凡,好好调教,将来必是这一门的一员法将,玄中寺的学僧中便又多了一个名叫善导的人。当年昙鸾倡导净土法门,是因为感叹五浊恶世中的人秉性顽劣,而念佛法门易弘易学,依附阿弥陀佛的愿力,只须一声佛号绵绵不断,即可到达西方净土。对于矢志净土的人来说,除了对西方净土庄严世界美好的正信,以及一心往生西方净土的恳切心愿,最要紧的就是绵绵不绝的念诵。道绰从善导的身上看到他的这种信念和决心,同时也看到了净土一宗承前启后的希望所在,于是,便时常地将《阿弥陀经》的要妙宏旨倾囊而出地传授给善导。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道绰正念往生(逝世),善导也结束了他在玄中寺四年的学习,来到京城长安,于实际寺大收门徒,继续弘传净土法门。在此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给信众们讲授《阿弥陀经》,又与弟子们书写了几万卷《阿弥陀经》分送给前来求学的人们,同时,他又亲画《净土变相图》,以艺术的手法将西方净土的美妙庄严以形象的图画展现在信众的面前。净土信仰很快在京都一带得以盛行。

洛阳龙门石窟是北魏以来的浩大工程,沿着龙门石壁,十万尊造像再现了佛国世界的美妙庄严。这一年,唐高宗为延续这一工程,准备在奉先寺建造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看到善导的《净土变相图》后,高宗十分欣赏,便特别敕准善导督造卢舍那大佛。

唐高宗永隆二年(公76681年),六十九岁的善导自知世寿将尽,他嘱门徒说,某月某日,我要到一棵大树上去往生。到了这一天,善导果然向寺前的一棵柳树走去,没等爬到树上,善导即往生于树下。

§§§第九节南山律宗的创始人道宣

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道宣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这一天他的父亲钱老先生从外面回来,正看到儿子伏在桌上写着什么。父亲伸头过去,这一看做父亲的真是大吃一惊,他的儿子正在写一篇赋体散文。那散文词章华丽,对仗工整,最难得的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人生感慨竞至于那样老到。他正要夸奖儿子几句,没想到儿子却突然把那篇刚刚写就的文章一把扯了,说:“文章好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要死,要烂掉。”父亲又是大吃一惊,不知道儿子为什么竞说出这样的话来。其父亲想起前几天带儿子去参加一个人的葬礼,也许那个躺在尸榻上的人给了儿子这样的感伤吧。一丝阴影掠过父亲的心头,他知道儿子是一个早慧的孩子,早慧的孩子一般不太好养,于是,父亲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对儿子说:“儿子,将来你想做个什么?”儿子说:“我早想好了,做和尚,去了脱生死。”父亲更是大吃一惊,他以为小孩子,说说罢了,没想过了几天,他竟至于看到儿子正捧着一本《华严经》程聚精会神地读着。父亲又一次感叹起来,这个儿子,将来也许真是一个做和尚的材料。好在他自己是一个佛教的信徒,他想,要是儿子将来真做了一个僧人,那也是他一门的造化。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道宣已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这一天,他正式向父母提出要去做和尚。做母亲的当然很舍不得,但父亲却满口应承了儿子。就这样,道宣于建康(今南京)日严寺正式剃度,他的皈依师为智颥法师。智頵法师是一位修律的僧人,也是一位被人称为“钞疏山积,学徒云涌”的大学者。

道宣经过一段时间佛门生活的磨练,于大业十年师从弘福寺智首律师,智首律师正式向道宣讲授律宗的代表作《四分律》。对于这样聪慧的少年来说,无须花去多少时间,就能把师父要求的部分熟练诵出。道宣说:

“师父,我已经背会了,现在,请教我习禅吧。”

道宣轻率的态度让师父大吃一惊,他知道,但凡早慧的孩子都是骄慢而好高骛远的,而骄慢和好高骛远对一个欲求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又是一桩致命的毛病。师父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师父说:“禅是明心见性的功夫,而律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没有立身处世的根本,又何谈明心见性的功夫?一个人连自己的色身肉体也难以约束,又何谈制约一颗浮躁之心?”

接着,师父又罚他背二十遍《四分律》。道宣觉得有些委屈,但他还是照办了。到了晚上,师父把他叫到自己的寮房,耐心地对他说:“戒律是佛陀为保证僧团处于不败而制定的大法,是一个出家的僧尼守身制恶的根本。僧团在一天天扩大,僧尼的成分也一天复杂,如果没有一部根本大法用以约束僧尼的行为规范,佛教一天也不能存在下去。”

师父的话让道宣热汗淋漓,他确实意识到自己的身心浮躁,这样下去,也许真会像师父所说的,虽穿着一领衲衣,只能是一个衣架饭袋,白白地糟蹋了这一钵千家饭。

就这样,道宣在日严寺度过了他自出家到三十岁的这一段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他也从一个颖然天慧的少年变成一位学贯东西,足历南北的律僧。有一天智首律师说:“道宣,你还记得你刚开始学律的时候我教训你的话吗?当时我说,禅是明心见性的功夫,而律是立身处世的根本。这些年来,通过你的努力,你已经成为一个‘披阅累于初闻,缘构彰于道听’的律僧,现在,你可以一边去修持定慧的功夫,一边去做你的学问了。”

这是师父对自己的嘉许,也是师父对自己的鼓励。为了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毅力,同时也为了悉心于自己的研究,道宣选择了绵延八百里,有着“天下隐乡”之称的终南山仿掌谷作为自己进一步修学的所在。

据说他刚到仿掌谷时,因住地缺水,难以生存,忽一天夜里,一位白衣老者对他说,水就在你脚底下,掀开一条石缝即可。第二天,道宣果然就掀开脚下的一块大石,一股清泉滹然而出。因此,道宣便把在此处所建的寺庙叫作“白泉寺”。道宣在白泉寺一边修学定慧的功夫,一边潜心著述。在此期间,他又结识了在终南山隐居的大学问家孙思邈,二人很快成为忘年莫逆。道宣问他,以你的学问,为何隐居深山?孙回答他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以法师的智才,将来必是一个医国治民的大医王。原来孙思邈隐居深山,并非只为淡泊世俗,而是为了更好地出世疗疾。道宣大受启发。

在终南山,道宣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认为古译《四分律》过于繁琐,不利于今人研习,于是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删繁补阙,至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接着,他又撰出《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二卷和《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注》三卷,后来学者将此称为南山三大部,包括后来完成的《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以及《四分比丘尼钞》,合称为五大部。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从西域求法回到长安弘福寺建译经场,开始翻译他从印度带回来的大量经卷。受唐太宗诏谕,道宣从终南山回到长安,协助玄奘进行译经工作。在协助玄奘译经的过程中,道宣受玄奘“法相惟识”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律学研究又有了新的见解。

一年之后,道宣再次回到终南山,在丰德寺,他不仅把以往所撰著作进行重新修订,使其更符合修持,同时他又开始了僧传的写作,不久就写出《释迦方志》等一批传记著作。

高宗乾封二年(公元557年),道宣于终南山清宫精舍正式创立戒坛,亲制戒律,为僧徒说戒,并为前来求戒的僧徒授具足戒。道宣的南山律后来又经过弟子道岸等人的弘扬,南山律宗开始形成。

这一年的十月,道宣在一次法会完成之后将弟子唤到面前说:“我就要入寂了,请把坛谷石室打扫一下。”弟子们觉得十分奇怪,但还是依照吩咐将那间久无人住的石室认真地打扫了一遍。过了两天,道宣自行沐浴后,走进那问石室,然后就坐在那里圆寂了。

道宣寂后,唐王朝历代皇帝都对他的功绩进行了一系列的赏敕,在他示寂一百一十周年之际,代宗下诏书说,每年由内中出香一合,送西明寺道宣待师堂,为国焚之祷祝。

到了穆宗的时代,皇帝专门作了一篇诏赞,以称颂道宣的功绩,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鸟西沉,佛日东举,稽酋归依,肇律宗主。

文宗太和初年,丞相韦处厚在为道宣所建造的纪念塔上题词,宣之持律,声振竺乾,宣之编修,美流天下。

懿宗皇帝为道宣追赠谥号“澄照”,并为道宣纪念塔题额日,先所居久在终南山,故号南山律宗。

§§§第十节菩提本无树

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小船悄悄地驶离江北的岸边,开始向对岸划去。船上二人,正是刚刚从湖北黄梅东山禅宗五祖手中秘密接过衣钵的慧能和他的师父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