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儿子不小心犯了错误的时候,会主动地找爸爸道歉,并说明自己犯了错误,所以不要钱了……当老卡尔听到儿子的这些话语,并没有打消奖励儿子的念头,反而想以两倍的报酬,作为对儿子的激励,因为他知道,再多的报酬也不能买到儿子的诚实和坦白。但是,为了儿子着想,老卡尔抑制住了自己的冲动,他克制住自己说:“是吗?爸爸不知道,那么明天再做件好事吧。”
专家解析——
案例中老卡尔用金钱来激励孩子取得进步,学会善行。也许有父母会问,卡尔·维特为什么用金钱来作为对儿子学习的奖励呢?他难道不怕儿子拿了这些钱乱消费吗?其实,老卡尔用金钱来鼓励儿子,是为了让儿子懂得“学习能带来现世幸福”的含义而采取的一种比较实际的鼓励方式。
老卡尔说:“对于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让大家感到都很可笑,甚至还有一位牧师同人,曾在教堂公开指责我是‘拜金主义者’。”但是,老卡尔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儿子体会到获得一点点报酬是多么的困难,借以激励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避免其他的小错误出现。
对于给儿子的钱怎么处理,老卡尔并不像其他父母那样,认为钱既然给孩子了,孩子就有了对这些钱的使用权和支配权,至于怎么处理,随孩子高兴。
其实,父母的这些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反而会害了孩子。
那么,老卡尔又是如何让儿子支配这些金钱的呢?《卡尔·维特的教育》中,老卡尔说:“奖励他的钱,他也不能随便花费,我要求他花在‘有意义’的地方。”在这里老卡尔提出要让孩子把钱花到“有意义”的地方,那花在哪儿才是有意义的呢?他说:“让儿子懂得买点心之类的小食品,没有多大意义,而买书和工具却可以永远发挥作用。如果在圣诞节之类的节日里,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品,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这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由于老卡尔有效的鼓励教育,儿子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不但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而且还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专家支招——
老卡尔的金钱鼓励方式不仅让孩子懂得了“学习能带来现世幸福”和“获得一点点的报酬是非常困难的”,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而且也让孩子明白一个人有了钱,应该把钱用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那些只是为了个人私欲的想法是狭隘的,只有用金钱买一些学习的工具,才是可以长久受益的做法,甚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帮助他人,才是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有很多父母也都认识到了物质激励对孩子的巨大作用,但是他们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激励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物质激励?“专家支招”帮你解决。
支招一:对孩子好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金钱激励。
案例中卡尔-维特鼓励孩子的标准很明确,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可以得到金钱激励,或者孩子做了好事,也可以获得奖励。如果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但行为上出现了错误,也不能得到奖励,除非孩子“到了明天就做些善行”。卡尔·维特的这种激励条件,不仅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而且电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
适当的金钱奖励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如果父母能够适当地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鼓励孩子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看齐,就会使孩子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鞭策力,并能继续保持好的行为。
苏方和父母约定,如果他能考上重点高中,父母就带他去国外旅游。苏方为了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拿到通知书以后,苏方让父母兑现他们曾经的承诺。
苏方的父亲回答说:“我们的确对你有过这样的承诺。但是现在我们要和你商量一下,我们是否可以不去旅游,把省下的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你能考上重点高中,我们很高兴,当然,我们也很希望带你去国外放松放松,感受一下国外生活环境和国内有哪些不同。但是,我们觉得你今后的路还长,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国外感受生活,甚至去工作,那不是更好吗!再说,我们出国会花不少钱,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钱省下来,给那些因为没钱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岂不是比出国更有意义?”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苏方仔细地想了想,觉得父母说得有道理,与其花这么多钱去旅游,不如把这些钱捐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也许他们也和自己一样刚考上重点中学,有着上大学的美好愿望,更向往着美好的前途。但如果就因为他们没有钱上学,这些愿望和美好的前途岂不是成为了泡影。再说,要想出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等大学毕业后可以去国外深造,如果能自立自强,不是比靠父母更有意义吗?苏方想通以后,就爽快地答应了父母的建议,同意父母把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可见,这个事例中的奖励方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父母答应孩子去国外旅游,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促使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虽然最后父母的承诺没有兑现,但是经过父母的正确引导,使孩子认识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个有贡献的人,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支招二: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和支配所获得的金钱。
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对孩子进行金钱激励,就一定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于是,这些父母不论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对孩子进行金钱激励,甚至最后发展为金钱诱惑,并最终导致孩子被金钱所害。
有一位父亲曾经痛诉金钱激励方法害了他的孩子,他说“没有什么方法能比一味用金钱作为奖励手段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了。”这位父亲之所以这样痛诉金钱激励方法,并不都是金钱激励方法的错误,而是因为这位父亲没有正确运用金钱激励方法。
这位父亲总是以金钱来诱导孩子,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如果孩子愿意给他端饭,就给孩子多少钱,而孩子呢,要求是先给钱再端饭。这样,天长日久,孩子逐渐产生了一种为金钱而做事的思想。一次,孩子的母亲出差了,只剩下父子二人留在家里。这时,父亲突然病了,需要多喝水。于是,他让儿子帮他倒水喝,儿子说:“想喝水,拿钱来!”这位父亲给了儿子一些钱。后来,一次,两次……父亲想:“我本来就不舒服,像这样一天不知道要喝多少水,不能孩子倒一次水,我就起来拿一次钱吧,那样岂不是太麻烦了。”
于是,父亲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儿子,我这几天不舒服,行动也不方便,这样吧,我把钱一次都给你,你就多帮我倒几次水吧。”这个孩子听父亲说要把所有的钱都给自己,只是要自己给父亲倒水,于是孩子就点头答应了。
到了晚上,父亲感觉有些冷,叫儿子给他拿被子,儿子伸手说:“钱呢?给钱再帮你拿。”父亲已经把钱都给儿子了,兜里哪儿还有钱呢。儿子一看,没钱了,于是,扭头走了,留下浑身发冷的生病的父亲……第二天,孩子的母亲回来了,把重病的丈夫送到了医院。这位可怜的父亲已经由轻微的感冒转为肺炎了。而他那已经“钻人”钱眼的儿子,这时候在游戏厅里玩得正高兴……
可见,这位父亲没有正确地运用金钱激励的方法,导致儿子把做事情当成了交易,最后导致不良后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3.奖励孩子比惩罚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训斥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父母就对孩子吼道:“你怎么把书包弄坏了,看今天能让你吃饭!”“你怎么这么笨哪,晚上别想看电视了!”“你会不会做作业啊,不会做就别睡觉了!”……
许多父母以上面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做错了或者做不好就要受到惩罚。可以这样说,这种惩罚式的教育方式是许多父母最常用、也最爱用的杀手锏,有时候这种方法的确很好用,而且简单省事,似乎我们身边的父母都喜欢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