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多莉斯·哈达克竞选失败,已于2010年3月9日去世。
身在中美之间
2000年我由于路见不平开始所谓的“学术打假”,到现在恰好十年。在这期间接受了许多中美媒体的访谈,内容大同小异,无非都是:当时怎么会想到要揭露中国的学术造假?怎么发现了造假的?怎么核实的?有没有受到什么压力?中国的学术造假为什么这么泛滥?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中国的记者有时会对我这个人更感兴趣,要追问一下:你是不是在炒作?是不是为了出名?为什么这么极端这么不厚道呢?不能用心平气和的讨论方式吗?为什么非要把造假者一棍子打死呢?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什么缺陷吗?小时候有没有什么不愉快的经历?
提这些问题的记者,有的是抱着恶意,有泄露出来的采访策划书为证。有的则不过是当了传声筒,因为在网上这类质疑之声也不少。正如有人义务抓了骗子,围观的人们对骗子干了什么坏事未必都感兴趣,反而纷纷议论起抓骗子的人为何要多管闲事,是否抱着什么不良动机。
鲁迅曾说他“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其实许多中国人都是如此,这是在中国社会的生存之道。所以偶尔见到有人义务做了什么好事,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习惯于往坏的方面想。如果没有发现什么猫腻,就成了多么了不起的传奇人物,虽然做的事情其实很平常。
初到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往往觉得美国人很傻很天真,没有那么多小聪明。一般美国人对陌生人往往显得过于友善,因此也容易被人利用。这种对他人的信任不是由于美国人天生就比较善良,也不是由于像某些人说的他们有“信仰”,而是有符合博弈论的严厉反击为基础的:如果有谁辜负了这种信任,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从此很难再获得人们的信任。这个时候美国人又显得非常不厚道。
这才是一个社会能有诚信的原因。一个诚信的社会不是没有不诚信的人,但是不诚信的人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中国社会虽然自古以来也在讲诚信,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在现实中,不诚信的人很容易得到宽容,甚至让人羡慕。如果有人上当受骗,很多人会怪罪乃至嘲笑受骗的人太傻,而不是谴责骗子太可恶。很多人痛恨造假,不过是在遗憾自己没有获得靠造假发财的机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造假的泛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现在大家关注的假文凭问题,有些学者将其原因归咎于中国现在太看重文凭,这种逻辑和将假货的泛滥归咎于大家太喜欢真货一样。其实发达国家更看重文凭,但是没有多少人敢用假文凭,因为一旦被发现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从此身败名裂且不说,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中国则不然,不仅假文凭很容易买到,而且使用假文凭的人容易蒙混过关,即使暴露了也基本上不会受到处罚,还会有很多人替他辩护说:文凭不重要,能力更重要。
在诚信社会中做一个诚实的人,可以生活得很轻松很快活,也可以很成功。坏处是一旦习惯了这种生活,警戒能力会退化,缺乏戒备心,到了一个不那么诚信的社会,就会显得很傻很天真,经常要受骗挨宰,当了骗子“成功”的垫脚石。就像我这种人称“打假斗士”的,回到中国生活,也时不时地会上点小当,让亲友戏称“在美国学傻了”。
在现在的中国大都市,物质生活与美国的差距已很小。大到住房私家车,小到日常用品,都没有什么不同。美国电影、电视、音乐、报刊都能在网上看到。时髦的高科技产品(例如iphone,ipad)在美国上市后,在中国也能很快买到。连在美国用惯的洗漱用品、吃惯的小吃零食,在中国商场也能买到相同的品牌,而不必再从美国带来。但是精神生活的差距仍然很大。让一个留学归国人员怀念美国的,不再是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是清洁的空气,以及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单纯的人际关系。人说中国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不知诚信体系的建设何时动工?
2010年7月27日
美国怎样反学术腐败
在从前,科学研究是一项事业,研究人员需要有浓厚的科学兴趣和献身精神,从事的人不多,弄虚作假的很罕见。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研究也成了大生产,基本上变成了一种竞争激烈的职业,既可以养家糊口,又可以名利双收,因此也就吸引了一批既无真正的兴趣又不合格的研究者。像一切竞争激烈的职业,不正当的现象难以避免。这是一种国际现象,只不过各国程度不同而已。美国《科学》杂志的主编在2001年8月3日这一期的社评中,总结他就任一年来的工作,提到了科学界不正当的现象正在增加,举了他遇到的几个例子:有人投给《科学》的一篇论文,其大部分数据都已出现在投给其他刊物的另一篇论文中;有人写信来问为什么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名字会出现在《科学》的一篇论文的作者中,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回答说是“出于礼貌”;为《科学》审稿应该保密,但有一位审稿者却把让他审的论文和意见寄给几十个同行和朋友看……
这些看上去都是小事,事实上相当常见,我还在美国大学做研究时也都听说过。这可作为科学界不健康的信号,却不见得会有机构加以查处。更为严重的是弄虚作假行为,即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这种行为,违背了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诚实态度,因此一旦被发觉,非被追究不可。在美国科学界,它还没有严重到要让人惊呼腐败的地步,而是被称为“科学不正当行为”。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专门有一个“研究诚实办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专门调查和处置那些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的不诚实行为,并随时公布违规者的姓名、单位、违规情节和处置决定。今年以来,已公布了四起: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前博士后研究员被发现在一篇发表于《自然》的论文和另一篇还未发表的论文中,捏造实验结果,把实验室其他人做的别的实验结果篡改后当做自己的实验结果。尽管这名研究员否认造假,调查人员发现该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和细胞系在当时都还没有,因此认定指控成立。这名研究员同意与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签署一项“自愿排除协议”,在三年内,不得参与任何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也不能在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设立的任何委员会任职。“自愿排除”是美国政府对不诚实研究行为的主要处罚方式,根据情节轻重而规定期限。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一名前博士生(一位姓林的华人,从名字拼法判断大概来自台湾。事发时已获得博士学位)在已发表的三篇有关基因疗法的论文中,用多种方法伪造实验数据,使实验结果看上去更令人信服,例如,只用一只老鼠做样本,却声称用了多只老鼠;把一个样本稀释了四次,声称是四个不同的样本;把别的实验结果篡改后当成新的实验结果,等等。林否认自己有意造假,声称是无意的过失,并深表遗憾。“研究诚实办公室”给予的处置也是“自愿排除”三年,并且必须给已刊登其论文的刊物去函澄清、更正。
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一名讲师在研究资金申请报告中,多次剽窃和伪造实验数据。其使用的方法是把别人发表的论文中显示实验结果的图像拿来在计算机中加以改动,就作为自己的实验结果。在其所在机构对此进行调查时,这名讲师又继续伪造实验数据试图证明自己的确做过实验。在被单位认定为剽窃和伪造,其主管教授与他脱离关系后,他又伪造该教授和单位行政人员的签名自己去申请美国国家卫生院的研究资金,并获得了资助。“研究诚实办公室”最后认定这名讲师共犯了多达15起伪造和剽窃行为,并且干扰调查,情节特别严重,给予“自愿排除”五年的处罚。
最近的一起是密苏里大学一名前研究助理教授被发现在申请美国国家卫生院研究资金的报告中,剽窃、篡改别人已发表的实验数据作为自己的成果,被处置一年内不准参与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随后的三年内,如果要参与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其所在机构必须加以监督,向美国公共卫生部报告将采取什么步骤监督这位研究人员的工作作风,并担保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在这四年内,此人都不能参与美国公共卫生部设立的委员会。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科学不正当行为的处理已规范化,有三点经验值得中国有关部门借鉴:
一、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专门接受举报、调查并处置。上面所举的案例中,有的是先由所在机构做过了调查,全国性机构才介入的。由于人事关系以及为了维护本单位的名声,由单位自己做的调查未必可靠,处置未必合理,因此全国性机构的介入很有必要。中国目前却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让知情者不知向谁举报,只能诉诸舆论,而学术腐败在媒体曝光后,也很少见到有哪个官方机构介入进行调查。我参与揭露的许多起中国学术腐败,不论是伪造学术履历、剽窃、伪造数据或商业骗局,都只有我个人的结论,而没有官方机构做调查后给个正式说法,甚至还有人指责揭露者是吃饱了没事干。
二、详细公布调查结果。中国的媒体,偶尔也会提到某个学术腐败的例子,但往往是遮遮掩掩,语焉不详,连事主的名字都不敢提。既然违规者有胆剽窃、造假,我们又何必给他们留面子?公布其姓名和情节,不仅是一种惩戒,更重要的是让其他研究人员知道此人的情况,对他以前以后的成果都多留个心眼,不能任其谬种流传。当然,有时候媒体不敢指名道姓,是因为自己也没底,怕被追究,而只敢影射,这种做法是很恶劣的,对自己没有把握、不敢承担责任的事,本来就不该乱说。
三、加以适当的处罚。美国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绝大部分都由美国政府资助,如果研究者被处置若干年内不得参与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此人的学术生命基本上就结束了,而必须改行。这也没什么值得同情的,不具备诚实品格的人本来就不配搞科研。但在中国,学术腐败曝光难,处置更难。我们揭露的那么多起学术腐败,有的情节极为严重,至今不见事主受到任何正式的惩罚,继续拿着国家的资金在搞研究、当博导。
可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特征之一,因此伪造的结果是经不起检验的。但是,由于重复别人的工作不被认为是科学成果,因此也很少有人特地去重复别人的实验,也就导致有人心存侥幸弄虚作假。对这些对不起同行的信任的研究人员,一经发现,就应该请他去别的领域另谋高就。“科学家也是人”并不是可以接受的借口。科学家在日常生活中是人,撒点小谎无关紧要,在科学研究中却不该以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诚实行为是科学研究中绝对不可原谅的道德败坏。有人把学术腐败在中国泛滥的原因归咎于无法可依,其实学术腐败基本上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也许伪造履历可算做诈骗),是难以通过法律来管制的。科学必须诚实,是每个研究人员都应该知道的基本准则,也不必通过法律来规定。最重要的,是有舆论监督,有关机构的认真严肃的处理,否则再好的法律条文,也只是一纸空文。
2001年9月8日
美国怎么选院士
最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果第一轮通信评审后就被淘汰,舆论大哗。每次院士选举结果出来,总难免引起争论。有的当选者被认为学术水平不够高,甚至有造假前科,没资格当院士。而有的落选者则被认为水平很高,甚至在国际上很有名望,却怎么也当不上院士。美国科学院经常被拿来做对比。在国际上,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名声无疑比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得多,但是有三个中国科学家当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被美国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他们是袁隆平、李爱珍、周忠和。按说科学没有国界,一个科学家的学术成就让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来评审,结果应该差不多才对,但为什么会一再出现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怪现象?
两国科学院的选举程序非常不同。从表面上看,两国科学院都采取推荐制度(美国科学院由院士提名候选人,而中国科学院除了院士推荐,还有归口单位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而事实上,中国科学院的选举采取的是申请制度,因为被推荐人的材料是自己写的,所谓推荐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有3名以上院士推荐,或有归口单位推荐,就能成为有效候选人,名单公示。然后各个学部的院士分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评审,产生第二轮候选人,称为初选候选人,再次公示。开院士大会时,各个学部的院士再分别选一次,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人数是增选名额的1.2倍。然后各个学部再进行一次投票,产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