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真:严肃认真
9424600000015

第15章 为人认真,为事业求真(5)

◎文苑拾萃

王冕治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潜心钻研科学的沈括

◎好学而不贰。——《左传》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少有的科学家,也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沈括的母亲精通文理,沈括从小就跟母亲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但他并不迷信书本,善于独立思考,常常以自己的见闻去检验书本上记载的东西。书上讲错了,他就大胆怀疑,不管书的作者是圣贤之辈,还是什么别的权威。东汉时的大经学家郑玄,在为一本经书作注时,把“车渠”解释为“车轮的外圈”。沈括在东海之滨看到有一种贝类动物,大的有簸箕那么大,当地的人们称之为“车渠”。因此,他断定郑玄的注释是错误的。

在读书和实践过程中,沈括从不迷信书中的内容,而是善于独立思考,并会不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为了弄懂一门科学,他往往要花费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考中进士不久,沈括就开始自学天文、历法。后来他主持司天监的工作,便更加刻苦地进行天文观测。在主持司天监工作期间,沈括力主在实测日、月、五星行度的基础上改进历法。他还亲自推荐和积极支持精于历术的淮南人卫朴进行改历工作,于1074年修成了奉元历。

沈括对五星运行的轨迹和陨石坠落时的情景,均作过翔实而生动的描述,这是他进行认真仔细观察的结果。为测验北极星与天北极的真切距离,他亲自设计了能使极星保持视场之内的窥管,并用它连续进行了三个月的观测,每夜观测3次,一共画了200多个观测图,进而得到了当时的极星“离天极三度有余”的结论。

沈括对晷漏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观测和研究,获得了超越前人的见解。比如,他第一次从理论上推导出冬至日昼夜一天的长度“百刻而有余”,夏至日昼夜一天的长度“不及百刻”的重要结果。

沈括还坚持“月本无光”、“日耀之乃光耳”的科学认识,并用一个圆球,将其一半用粉涂抹。在侧视的时候,有粉无粉的分界处呈现出钩一样的形状;在正视的时候,就呈圆卷状,形象地演示了月亮盈亏的现象。

在观测过程中,沈括还十分重视观测手段的改进。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他向朝廷进呈了自己研制的浑仪、浮漏、影表三种仪器,分别对应测量天体位置、时间与日影长短的三种天文仪器,提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改进意见和设计方案,对于观测精度的提高大有裨益。

针对传统的阴阳合历在历日安排上的缺欠,沈括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主张使用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十二气历,即以12个节气为一年,以立春为一年之始,大月31日,小月30日,一大一小相间,即使有两个小月相连,一年里只有一次。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年年齐尽,永无闰余”,而把传统的月相变化内容仅作为历注书名。

沈括提出的这一建议既简便又科学,比起现行的公历——格列高利历还要合理。然而可惜的是,沈括的建议在当时并没有被采用,反而招致了一些人不同寻常的责骂。但他始终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一定会有采用他的建议那一天。

果然在其后的800多年,英国气象局的确使用了与十二气历十分相似的肖伯纳历,用于农业气候的统计。

在数学方面,沈括的研究课题有“隙积术”和“会圆术”等。“隙积术”是求解垛积的问题,这属于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对此,沈括创立了一个正确的求解公式,并开辟了一个数学研究的新方向;“会圆术”是一个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沈括推导求得弓形弧长的近式公式,元代王恂、郭守敬等人授时历中的“弧矢割圆术”就利用了这个公式。

沈括在物理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对于磁学的研究上,他对指南针四种装置的明确记述和所进行的优劣比较,说明他是亲自进行一番观察和实验的。他发现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现象,这是关于磁偏角的最早记载,比西欧的记录要早400年左右。

沈括还曾认真地做过凹面镜成像的实验,得到了较《墨经》前进一步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光学杰作透光镜,沈括也进行了细心观察和研究。沈括以铸镜时冷却速度不同来解释,虽然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但他的探究精神是值得称道的。沈括又曾做过用纸人进行共振现象的实验。他剪一个小纸人,放在基音弦线上,拨动相应的泛音弦线,纸人就跳动;弹别的弦线,纸人则不动。这个实验比欧洲人所做的类似实验也要早好几个世纪。

在地学方面,沈括也有独到的探索和研究,作出了不少贡献。1074年四月,沈括到浙东地区察访,看到“峭峻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的雁荡山诸峰的地貌景观,明确地提出了流水侵蚀作用的自然成因说。

他还认为我国西部黄土地区“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的地貌特征也是同一原因造成的,为这两个不同地区的地貌情况提供了科学的说明。同年秋,他到河北察访,发现太行山麓之间,往往衔有螺蚌壳以及圆滑如鸡蛋的石头,横亘的石壁像带子一样绵延整齐,他就说:“这是从前的海滨。”他进一步提出华北平原是由于泥沙的淤积而造成的,这些都是沈括独到的见解。

1076年,沈括接受了编制《守令图》的任务。当时,他因受诬被贬,住在湖北随县的一所庙里。在三年的时间里,寒冷、潮湿和寂寞都没有使他屈服,他不断地修补没有画完的地图。后来遇赦,移居浙江,他在途中实地考察了湖北、江西两省的部分地区,获得了修补地图的第一手资料,改正了旧地图上的错误。

1087年,沈括终于完成了由20幅地图组成的地图集,其中最大的一幅高1.2丈,宽1丈。图幅之大,内容之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沈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朝廷为官,然而他一生当中却在为科学事业忘我探索、奔波。在58岁时,沈括退出官场,但仍然继续着始终为之奋斗的事业。他隐居在润州丹德县的梦溪园,砥砺斗志,奋笔疾书。经过八年的努力,沈括将自己一生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以笔记文学的体裁写成了《梦溪笔谈》这部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学、音乐和美术的著作。其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古代劳动者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沈括勇于求索、敢于超越前人的攻坚精神,也是人类的一份珍贵财富。

◎故事感悟

沈括一生为科学事业不断探索,他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也备受后人称颂。以笔记文学体裁写成的《梦溪笔谈》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海撷英

沈括治水

在沈括的一生当中,他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早在青年时期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沈括就主持治理沭水的工程,组织几万民工,修筑渠堰,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还开垦出七千多顷良田,改变了沭阳贫穷落后的面貌。那时,沈括只有24岁。

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沈括也积极倡导并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了规模宏大坚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顷。同时,他还写出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为了治理好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840多里河段的地势。他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与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19丈4尺8寸6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然后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再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

沈括的这种测量方法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因此仅仅在四五年时间里,沈括就取得了引水淤田1.7万多顷的显著成绩。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可见,沈括的治学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文苑拾萃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严谨治学的郑樵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朱熹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郑樵是南宋初年的著名史学家。他所撰述的《通志》,是继司马迁之后纪传体通史的续作,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郑樵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自幼资质便与常人不同,而且勤奋好学,记忆力特别强。自少年时代起,郑樵就立下志向:“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表现出了宏大的气势和胸怀。

郑樵对官途并不热心,在父亲亡故后,他便和弟弟到城北郊的夹漈山,因陋就简,修筑三间草堂,一起切磋学问,过着怡然自得的山林生活,常常是“寒月一窗,残灯一席”。

郑樵白天整理简册,晚来观察星象,爱惜每一寸光阴,不敢虚度岁月。而且,他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书。随着知识的积累,郑樵发现,前人的著述中有许多错误和疏漏。尤其重要的是,他对唐代儒学大师的烦琐注经办法和宋儒的主观臆断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唐儒烦琐失义,宋儒只尚空谈,因此,郑樵要集天下之书为一书,写出一部有益于后世贯通古今的通史。由于家道败落,生活日益困窘,但无论是风晨雪夜,还是厨无烟火,郑樵都记诵不休,执笔不绝,从未间断过。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郑樵奋斗了30年左右,历尽艰辛,以顽强的毅力,有计划地坚持实践。在这期间,有人曾三次举荐他为“孝廉”,两次推举他为“遗逸”,但郑樵都毫不动心,把整个身心全部投入到著述中。就是凭着这种坚强的意志力,郑樵终于著成了长达200卷的《通志》。

《通志》是继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后又一部贯通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在体例上,《通志》除纪、传和以前纪传体史书相同外,“谱”即相当于各史的“表”,“略”相当于各史的“志”,“世家”仿《史记》,“载记”仿《晋书》,文字大多都沿袭使用的旧史。其中,“二十略”为全书的精华部分,向来为史家所看重。这二十略包括氏族、六族、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和昆虫草木,以此把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分门别类地加以记载,逐一阐述其源流演变,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可谓“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学识,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著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