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真:严肃认真
9424600000014

第14章 为人认真,为事业求真(4)

首先,范缜针对佛教宣传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谬论,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形体和人的灵魂(精神)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神离不开形,形也离不开神,所以人的形体存在;人的精神就存在,人的形体消亡,人的精神也就消亡了。他进一步指出:“形体,是精神的本体;精神,是形体的功用。”换句话说,就是形体是精神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第一性的;精神是形体产生的作用,是第二性的。范缜举例说,形体和精神,就像刀刃和锋利的关系一样,没有刀刃就没有锋利,形体死亡,精神作用也就不存在了,准确而又生动地解释了形神之间的依存和区别的对立统一关系。

其次,范缜认为:万物虽各有形质,但并不是任何物质形体都有精神活动,只有活人的形体才有精神作用。他说:“木头的本体是无知的,人的本体是有知的,死人的本体和木头的本体一样,也是无知的。”所以也就不会再有一个离开肉体的精神活动。

范缜还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分为“知”、“虑”两个部分,同时指出“知”、“虑”虽有不同,但因为同是人的精神活动,所以也可以说“知即是虑”。但是不管哪一种精神活动,都以一定的生理器官为基础,痛痒、视、听是以体、目、耳为基础,判断是非的思维活动是以心(那时还不知是脑)为基础。他说“心病则思乖”,即是说人的精神上出了毛病,就会想象出超乎寻常的荒诞情景,可见人的精神作用是建立在人体器官这种物质上。这样,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神不灭的唯心主义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范缜的《神灭论》一出,统治阶级大为震动。梁武帝发动王公大臣60多人,写了75篇文章来围攻范缜,而范缜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面对众多的围攻者,他唇枪舌剑,驳得那些人哑口无言,还有很多人从崇佛信佛的立场上站到了范缜一边。

◎故事感悟

世上本来就没有鬼神之说,但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要提出这个观点可不是容易的事。但范缜做到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用高官厚禄来换也不能动摇自己捍卫真理的决心。

◎文苑拾萃

《神灭论》

《神灭论》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范缜所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之一。

《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与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作者范缜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极为形象的比喻。他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范缜的《神灭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迁认真著《国榷》

◎体力坚强只能战胜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蒙古族格言

谈迁(1593—1657年),原名以训,字观若,祖籍汴梁(今开封),浙江海宁枣林人。其先祖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梅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

谈迁是明清之际一位著述谨严、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谈迁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就酷爱历史,而且这种独特的兴趣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更是有增无减,因此在弱冠之年,谈迁就阅读了大量的史书。

在读书过程中,谈迁也逐渐认识到历史的价值贵在经世致用,不读史就难晓古今沿革和兴替,不读史就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史贵真实,学用经世。因此他阅读史书时更是勤奋不苟。

幼时培养起来的兴趣在激励着谈迁,严酷的社会现实也在不时地激发着谈迁,谈迁处在明朝腐朽没落、后金崛起的动荡历史时期,明朝的官员们声色犬马、结党营私;谈及国事,争相推避,只会媚颜悦主,无视女真雄视中原、破国亡家近在旦夕的危机,忠臣见谤、奸佞横生。耳闻目睹这一切,他心痛如焚,他深感自己手中的笔越来越沉重了,便决心终生不做官,用真实的笔触写下时代的巨变,留给后人作为永世的借鉴。

谈迁勤读史书,并非为了炫耀,而是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心灵来重新审视历史,力求心得。在阅读史书的过程中,他发现,明朝的实录中有好几朝的实录在内容上都有失实、歪曲的地方,而且各家在编年史中又多有讹舛疏陋、肤浅冗沓的弊病。于是,谈迁决心亲自动手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的明朝史书。

谈迁的编写工作开始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他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完成初稿。但谈迁发现,初稿在内容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又陆续加以修订。到了清顺治二年(1645年),谈迁又续订了明末崇祯、弘光两朝的史事。为了求真求善,谈迁在修订增补初稿时,就花了长达26年的时间,然而光阴如流水,并未付东流!

谁曾想到,1649年,这部花了谈迁半生心血编撰的稿子全部被人偷走了。这意外的打击让谈迁这位57岁的老人痛心入骨、悲愤欲绝,忍饥挨饿的日子熬得过,访求史籍的辛苦也受得起,可这飞来之祸怎么也料想不到啊!

书稿是找不回来了,但谈迁转念一想,初稿不是人写的吗?只要人还在,就有书在。于是,他决心趁自己的脑子和手还够灵活,便起笔重写。又用了5年的时间,谈迁终于将《国榷》重新编写而成。

望着案前堆积如山的书稿,谈迁的脸上又绽开了笑容,这是终生宿愿的达成,也是经历身心交瘁艰难岁月后流露出的倔强和自信。这时,谈迁已经62岁了,他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脑子也有些迟钝了,手脚也不太灵便了。但谈迁没有气馁,为了定稿,他竭力想把那些因时间太久而印象模糊的事迹弄清楚。于是,他只身一人带着仅有的一点银两携书稿来到北京,去访问那些明朝遗老、豪族、宦官,并亲自到那些故址旧迹踏查。

长期的写作生涯使谈迁的头发全白了,眼睛也花了,清苦的生活使他只能穿粗布衣衫。在那些达官贵人眼中,谈迁只不过是个穷秀才,没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因此,谈迁也常常遭到冷遇。但是,他从不灰心,直到把模糊的问题弄清为止。

谈迁以偌大年纪,还走访了“十三陵”,登上了香山,对那些古迹反复进行考察,哪怕是一块残碑、一截断垣,他也不放过。他一边观察,一边在纸片上记录,不肯漏掉有补于书稿的丝毫信息。他为对书稿拾遗补缺而搜寻资料,几乎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人们都把他当成疯子、傻子,可他心中自有快乐,哪管世人的白眼和奚落。

就这样,谈迁在北京住了三年。离京后,他回家对书稿继续进行修订,直到自己满意,才正式定稿。成书后的第二年,这位一生矢志为自己的著述事业而不懈奋斗的老人与世长辞了。

谈迁编著的《国榷》,主要根据列朝实录和邸报,再广求遗闻,参以诸家编年,所采诸家著述达百余种。他对实录和诸家著述并不轻易相信,对史事的记述采取慎重态度,取材广,选择严,能择善而从。这就为其编著工作在技术处理上又增加了一层难度。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国榷》关于万历以后明朝以及后金史事的记载多为他书所不传,加之当时没有刊行,没有遭到清人篡改,所以史料价值较高,是后人研究明史比较可靠的资料。为了著成这部史书,谈迁从1621年动笔到1656年定稿,前后用了35年的时间。不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无论是在途经坎坷的旷野,还是在月映烛照的斗室,他都丝毫没有懈怠过。

◎故事感悟

谈迁的一生是在穷困的环境中度过的,直到晚年,他仍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在治学的道路上不折不挠、严肃认真,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所以备受后人的景仰和称道。

◎史海撷英

南明始末

南明是自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开始,到后来的清朝入主中原为止,为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抵抗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经18年。

◎文苑拾萃

《北游录》

《北游录》是一部记述谈迁从1653年到1656年在北京期间的经历见闻,以及他所撰写的一些诗文等,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北京的气候、地理、景观、百姓生活状况以及知名的历史人物活动情况等诸多方面。

《北游录》全书共分九卷,其中内纪程、纪邮、纪泳、纪闻各两卷,纪文一卷。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谈迁这位矢志不渝的历史学家为了完成他的《国榷》这部著作,在搜集史料、考订史实过程中所经历的辛劳与艰辛。

一幅“斗牛图”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王冕(1287—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元朝末年,浙江诸暨有一个牧童,看见两头大水牛相斗,样子非常有趣,决心要把这情景画下来。可是画来画去,连画了三天都不像,懊恼极了。这时,与他一同看过斗牛场面的王冕,走过来提起笔,三勾两勾,一幅惟妙惟肖的斗牛图便画成了。牧童不由得瞪大了惊奇的眼睛,问:“我三天都画不成,你怎么一会儿就画得这么像?”

王冕笑笑说:“看起来你花了三天,我只用了一会儿;可你哪里知道,我已经下过几十年的工夫了!”

王冕说的确实是实情。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喜爱读书,却没有钱上学。年仅七八岁时,就得给财主家里放牛。

村子里有一所学堂,学生都是些富人子弟。王冕每天牵着牛从学堂门口经过,一听见那琅琅的读书声,脚步便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了。他把牛拴在野外吃草,自己便轻轻地走近学堂,在教室旁边听学生们读书,边听边默默地记住。有一天,王冕听得入迷了,一直到傍晚才想起牛来,跑出去一看,糟糕,牛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父亲听说把他财主的牛丢了,又怕又气,拿起棍子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棍棒并没有打掉王冕的求知欲,他跑到一个寺庙里住下来。夜里,他悄悄地走进佛殿,坐在佛像膝盖上,借着佛前长明灯的光亮起劲地阅读借来的旧书。他一会儿高声朗诵,一会儿低声吟咏,常常不知困倦地读到天明。殿堂里的佛像一个个青面獠牙,连大人都望而生畏,而小小年纪的王冕却一点也不害怕。他一心都扑在书上,早把别的事物置之度外了。

王冕的兴趣很广泛,除了酷爱读书,还喜欢绘画。一个初夏的傍晚,王冕正在湖边放牛。雨过天晴,那美丽的湖光山色将他深深地吸引住了。明丽的日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照得湖面红波荡漾;湖边的山上青一片,绿一片,如同翡翠点缀其间;湖心里枝枝荷箭亭亭玉立,荷叶上的水珠像珍珠似的滚来滚去,真是美丽极了。

王冕心想:要是能把这景色画下来,该有多好啊!可惜自己不会。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天下难道有学不会的事情吗?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学画呢?

他立即去向人借来了几支毛笔,把树叶捣出汁液当做绿色的颜料,研红石粉末作红色的颜料,就坐在湖边画起画来。

王冕先试着画荷花,可是画来画去画不像。他并不灰心,一张不行,再画一张,边画边对着荷花仔细观察,反复琢磨。久而久之,他画的荷花有点像了。经过数年的苦练,终于妙手自成,别人看他的荷花作品,就像是刚从湖里采来放在纸上的一样。

这一下王冕名声大振,人们都争相购买他的画。王冕就拿出一部分卖画的钱买了一些纸笔、颜料等绘画用品,接着练画山水、动物,画技越来越高。

到后来,王冕成为元末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画尤以墨梅著称,其风格技巧,对后代许多画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事感悟

牧童画“斗牛图”,连画了三天,还是画得不像;而王冕提笔勾画,只一会儿就画得惟妙惟肖,其奥秘何在呢?原来这“一会儿”的背后,有着王冕“几十年”的工夫。王冕的高超画技是长期刻苦努力的结果。

◎史海撷英

王冕隐居

王冕隐居在山明水秀的浙江诸暨枫桥镇北九里山的水南村。这个村子共有三户人家,一年到头都是辛苦劳动,维持生活。在村子中间,一条溪水像带似的流过,挺秀的山峦耸立在屋后,山上竹木茂盛,一片葱茏。可以说,这里山光水色相映,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正如王冕的诗篇中所说:“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他在此地“种豆三亩,粟倍之,梅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芝园后集》卷十)。

王冕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中。朴实的生活与清幽的山水,孕育了王冕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性格,也赋予他的诗画创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