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让:谦恭礼让
9426900000027

第27章 刘基让相

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1360年(至正二十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出一个战略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政策,被采纳。他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基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他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朱元璋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却一再推脱。

起初,明太祖因事谴责丞相李善长,刘基说:“善长是老功臣,能使将领们和谐。”太祖说:“这个人屡次加害于你,你怎么让他做丞相呢?我将任命你为丞相。”刘基叩头拜谢说:“任免丞相犹如换顶梁柱,必须用大木料。若捆小木料做柱子,大厦则会立刻倾覆。”李善长被罢免相位后,明太祖想让杨宪做丞相。杨宪平素与刘基交好,刘基却竭力说杨宪不能做丞相,他说:“杨宪有做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作为丞相,他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平,要以经义、名理作为衡量是非的准则,而自己不能参与其中。杨宪则不是这样。”明太祖问汪广洋怎么样,刘基说:“这个人的狭隘浅薄几乎超过杨宪。”太祖又问胡惟庸行不行,刘基说:“把他喻为驾车的马的话,怕他要把车弄翻。”明太祖说:“做我丞相的人,实在没有人能超过你。”刘基说:“我这人嫉恶如仇,又禁不起事务繁重,做了丞相将要辜负皇上的恩惠。天下之大怎能没有人才,唯有圣明的皇上尽心去寻求了,眼下这几个人实在看不出哪个是适合的。”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全都在相位上身败名裂,被朱元璋一一处死。

故事感悟

刘基是个十分有头脑的人,当朱元璋让他为丞相时,他深知自己的才能,坚决推辞了;朱元璋又与他商量谁能为相时,他深刻地分析了朱元璋提出的几个人都不适合为相的原因,而建议朱元璋去寻找更好的人才为相。他这种为了江山社稷高风亮节的品质值得学习。

史海撷英

刘基与朱元璋

刘基两颊生着蜷曲的胡须,体态既高又魁伟,胸襟开阔且有节操,谈到国家大事,情感表现于外。明太祖朱元璋知道他非常忠诚,把他引为亲信。每次召见刘基,常是让别人避开密谈多时,刘基也自以为遇到知己,凡自己知道的没有不说的。遇到紧急和困难的事,刘基的勇气就被激发出来,计谋立即确定,别人不能猜度。他得空就详细论述以仁义治理天下,明太祖总是恭敬地去听,常常称刘基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说:“刘基是我的张子房。”又说:“刘基屡次用孔子的话教导我。”但是都是私下讲的话,没有公开,不知详情,而世上所流传关于他的神秘莫测的事,多是迷信的说法,并不是真实的。

文苑拾萃

旅 兴

(明)刘基

倦鸟冀安巢,风林无静柯。

路长羽翼短,日暮当如何?

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

宁知天上雨,去去为沧波。

慷慨对长风,坐感玄发皤。

弱水不可航,层城岌嵯峨。

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