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安向巡道请示,希望能再拨钱粮赈济灾民,以解决灾民的实际问题。恰好,巡道正有一肚子的火没处撒呢,张吉安成了他最好的发泄工具。因为张吉安没有按时向巡道报告灾区情况,弄得巡道很被动,被上司狠批了一顿。
这个时候,就算张吉安说再多的好话,也不会起作用,更何况还是伸手要钱的事情。巡道以“偏灾向不查办”为言,拒绝再拨钱粮。张吉安实在没有了办法,找到了巡抚大人阮元,向他陈述了灾民的生活状况。
张吉安的话入情入理,终于说动了巡抚阮元。张吉安的请求终于获得了批准,拨下的赈灾粮及房屋修补费很快分发到灾民手中,灾民们无不感激地落下泪来。
一晃两年过去了,水灾对生活的影响刚刚有所好转,又出现了大旱,灾情最为严重的要数丽水县。巡抚阮元知道张吉安体恤百姓,真正为百姓着想,所以把他调到丽水县,彻底解决百姓在大灾之年的实际问题。
张吉安不负重托,马不停蹄地赶往灾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工作中。丽水县境内山多、地形险要,张吉安看到许多山民到县衙打官司,既费时又耽误农活儿,于是住到山中的寺院里处理诉讼案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丽水县的问题解决了。
张吉安在浙江十多年,所到之处多为灾区,但他能心系百姓,把解决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使得百姓安然度过大灾之年。
张吉安去世之后,有许多百姓不惧路途遥远,前来吊唁,为的是能送送这位救百姓于危难的好官。永康县的百姓为他修建祠堂,以示纪念。随后,余姚、新城、丽水等地也建祠纪念他。
◎故事感悟
张吉安与那些在灾荒之年知情不报,或是侵吞赈济钱粮的贪官相比,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史海撷英
圈地令
清朝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的生计,开始强占北京附近的土地,于是下圈地令。顺治元年十二月,清廷规定,京城附近各州县汉人的无主荒地全部被圈占,分给由关外东来诸王兵丁等。
顺治四年(1647年)、八年(1651年),清政府又两次颁布圈地令。根据这些圈地令,满族旗人携绳骑马,大规模地圈占汉人土地,使很多农民正常使用的田地也被野蛮强占,搞得农民们流离失所。同时,又强迫汉族农民“投充”(即依附于满族贵族),补充其壮丁队伍。有些汉人地主为求得政治上的庇护,还带地投充。
圈占土地后,八旗贵族及官员、兵丁,按照地位高低及所属壮丁多少分得数量不等的土地,大部分土地落入贵族和官员手里。
圈地的范围主要在近京三五百里内的顺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间等府(今北京,河北北、中、东部及辽宁西南部地区)进行,圈占总数达16万多顷。驻防外地的八旗兵在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宁夏等地也进行过圈地,但规模较小。
圈地给汉族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所圈之地,原田主被逐出家门,背井离乡。
顺治年间,虽然大规模的圈地已停止,但零碎的圈地、换地、带地投充等仍不断发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清政府才作出永远不许再圈的决定,圈地活动至此最后停止。
清初大规模的圈地,导致京城附近的土地都成为八旗人圈占的土地,普通百姓没有自己的长久田地,都只能靠租种旗人的土地为生。
农民失去土地后,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惨,以致“流民南窜,有父母夫妻同缢死者;有先投儿女于河而后自投者;有得钱数百,卖其子者;有刮树皮掘草根而食者;至于僵仆路旁,为乌鸢豺狼食者,又不知其几何矣”。
◎文苑拾萃
更名田
更名田也被称为更名地,原是明朝册封给藩王的土地,散布于直隶(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总数约近20万顷。
清朝初年,原明朝藩王土地或因战乱荒芜,或因藩王逃离后田地为农民所占有,或有一些土地被当地豪强侵占。在京城附近地区,还有被八旗圈占为旗地的。清统治者从顺治元年(1644年)起,曾几次下诏,将这些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为了加速垦荒,下诏将“废藩田房悉行变价,照民地征粮,其废藩名永远革除”,第二年,又将土地无偿给予原种者让其耕种,照常征粮。
这些“改入民名”的田土,因承种者“止更姓名,无庸过割”,因此被称为“更名地”。虽然诏谕中宣布更名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户部核准:“山东荒废明藩地基,民人情愿纳价者,每亩纳银五钱,给以印帖,守为恒业。”湖南藩产也有“屡请变价”的情况。
乾隆《长沙府志》里记载:“原明废藩田圹,奉文召民纳价,更名民田,照民赋起科。”说明有些百姓得到的更名田,是向国家交钱买来的。
清朝政府通过“更名田”的办法,把一部分藩产交给原耕佃农承种,使这些人成为了拥有合法土地所有权、只缴纳国家赋税的自耕农民。
但是,由于实行更名田之前,许多地主豪强已侵占了不少藩产,后来又借“认垦荒田”的名义广为搜得,所以,更名田的好处实际上多被地主豪强所获。
张沐捐资赈灾民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韩非子·解老》
张沐(生卒年不详),字仲诚,河南上蔡人,清朝官吏。张沐是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元年(1662年)授直隶内黄知县。
清朝康熙年间,各派的反清势力大都被清政府镇压了,国内的形势也日趋稳定下来。康熙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调整国家政策,由平定战乱转移到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上来,并推行轻徭役、薄赋税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希望彻底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方官员之中涌现了一些人,他们真心地为百姓谋利益,使国家制定的政策落到实处。其中,直隶内黄县知县张沐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张沐,河南上蔡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决定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人。康熙元年(1662年),张沐被任命为直隶内黄县知县。
张沐所在的内黄县地处华北。与附近州县一样,内黄县没能逃过明末清初的战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民心不稳,生产进行不下去,日常的生产都停滞了下来,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到任以后的张沐,以安定地方为宗旨,保证百姓的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在稳定民心的同时,又提出了“以躬行为本,重农桑”等惠民政策,减免苛捐杂税,使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
清朝初年,沉重的负担压得百姓透不过气来,除了要缴纳正常的赋税外,还要应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了解这一情况后,张沐立刻下令,免去一切摊派在百姓身上的杂税,彻底改变了当地乱收费的局面。
赋役的摊派不均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内黄县的百姓最为痛恨的就在于此。有权有势的大户可以有田瞒报或者干脆就不报,这样导致了赋役直接转嫁在农民身上,出现了“输粮者或无田”的状况。直接后果是,百姓越来越贫困,日子越来越难过。
张沐体会到百姓的疾苦,他知道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定民心的话只能是一句空谈。为了实现当初的承诺,张沐决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张沐需要派人重新对全县土地挨户登记,进行丈量。而张沐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叫人发了一张布告,要求所有田主将自己的田土所在地、实际亩数以及土地的肥瘠状况真实地报上来,一旦查出有隐瞒不报的,一定严厉惩处。
很快,内黄县的田地“不丈而清”,很多田主都是因为惧怕自己的田亩报少、无形中损失了土地面积,又怕自己报多了、日后分摊的税费也多,就只好如实报上数据。随后,拿到第一手资料的张沐心里有了底,他一下子抓住了这些大户的心理,将长期以来的难题彻底解决了。
张沐到任的当年,内黄县便遭了旱灾,一连持续了很久。从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一直到第二年(1663年)的九月,内黄县滴雨未下,这下可愁坏了张沐。就是时至今日,干旱对于农民来讲都是件要命的事情。干旱意味着粮食很可能要歉收或是绝收,这种情况属于“偏灾”。
在当时的情况下,政府不会调拨赈济钱粮,要想赈灾只能靠当地官员自己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因为地方官不能抚恤安民,使饥民转徙他乡、讨饭求生。
张沐为了使内黄饥民平安度过灾荒之年,多方筹集赈灾钱粮。开始,筹集工作十分困难,有钱有粮之人都在观望。
于是,张沐带头拿出自己的俸禄及家蓄,“劝富民贷粟,官为书其数,俟秋获取偿”。他的这一做法不仅为各属员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打消了一些富户的顾虑。很多人都是因为他的这句承诺而决定出手相助的。
后来,经过“多方奖谕,人争应之”,很快解决了饥民的口粮问题。由于张沐靠本地区的力量自行解决了灾民的困难,使得百姓免受迁徙之苦。
张沐在内黄任职四年多,以他对百姓的关心、抚恤,赢得了百姓对他的爱戴。康熙五年(1666年),张沐因事免职,“民惜其去,如失父母”。
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于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象枢的推荐,张沐再次授官,出任四川资阳知县。当他途经内黄县时,“民遮道慰问,日仅行数里,有远送至境外者”。时隔13年之久,内黄百姓仍念念不忘张沐当年抚恤之情,实在令人感动,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能安民者必能得民心。
◎故事感悟
张沐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济危扶困,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不但赢得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英名。
◎史海撷英
吴三桂反清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为由,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6万人减至2.4万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
清政府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感觉到自己的势力遭到威胁,于是起兵叛清,自称周王,他自封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并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人,以“反清复明”为名,号召天下起兵反清。
不久,吴三桂便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此次战乱波及赣、陕、甘等几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逐渐扭转了战局。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吴三桂本人开始蓄发,并改穿明朝衣冠。
同年秋,吴三桂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固守。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兵攻打昆明,吴世璠自杀,其余众人投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铲除,没留一人。
◎文苑拾萃
汉军绿营
清前期的军队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两种。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每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旗都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
所谓绿营兵,主要指的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由于队伍使用的是绿色的军旗,故而称为“绿旗兵”或“绿营兵”。
绿营兵的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各省的绿营兵,则由地方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统辖。
清朝中期以后,又相继出现了汉族地主自募自练的团练乡勇。由于长期由政府供养,八旗兵整日游手好闲,不习武事,渐渐丧失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时经常打败仗。于是,南北各地的地主团练武装便迅速得到了发展。如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就是应运而生的产物。还有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都是如此。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来便被改编为练军与防军。
清光绪中叶后,由于甲午战争遭到惨败,防﹑练军又被改为次要的巡防队,由袁世凯编练新军,作为国家的主要国防力量。
舍粥善人解士雄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
解士雄(生卒年不详),字勷武,海州人。解士雄是孤儿,以种田起家。他为人俭朴节约,乐善好施。
清朝乾隆年间,江苏海州有一位以救济乡亲闻名的“解善人”,他叫解士雄,为人朴实诚恳、乐于助人,以救济贫困百姓为己任。亲族之中,有老人病故无钱殡葬的、孩子嫁娶无力承办的,往往都要靠他来帮忙。年底农事清闲时,他常到本村各家走走看看,发现有穿不上衣服吃不上饭的人,总要想办法送米送布尽力帮忙。
“解善人”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乾隆十四年(1749年),海州大旱,粮食不收,到处都是饥民。当时,海州知州林光照在州里设粥厂救济饥民,解士雄也参加了救济捐了钱。因为他的家乡白塔埠镇受灾最严重,他决定回家在本乡单独开设粥厂。
解士雄家办的粥厂分男女两个棚子,他和妻子每人负责一个。
每天半夜他们就起床,带领家人洗米烧柴,准备熬粥。早晨天还没亮,门外已经围了一大群准备领粥的人了。解士雄夫妇俩先尝一碗,然后亲自操勺给饥民散粥。
解士雄夫妇为什么要先自己尝粥呢?
事情是这样的:刚开始舍粥时,解士雄夫妇只是在一边监督,没有亲自动手。可是,一连几天,喝粥的人开始抱怨,说粥里沙子太多,简直难以下咽。
听到这样的反映,解士雄立即把管家找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管家对解士雄提出的问题支吾搪塞,解士雄愈发觉得不对头。
后来他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管家在米上做了手脚,把他家中舍粥用的好米全都换成了劣质米,从中渔利,进了自己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