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自律的父与子
◎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利于民,廉于利己。——《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
胡质(?—250年),字文德,淮南寿春人,少与蒋济、朱绩知名江、淮间。蒋济为别驾,推荐胡质与曹操,召为顿丘令,魏文帝时官至东莞太守。胡质在东莞9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后迁荆州任刺史,政绩依然卓著。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经营家产私业,家中没有多余财产。
胡质是三国时魏国的一位太守,他为人正直,执政清廉,虽先后任过县令和太守,但其家人一直过着很清贫的生活。
有一年,胡质升任荆州刺史,他的儿子胡威从京都来看望他。由于家境清贫,没有车马仆僮,胡威只得独自赶着毛驴前来探望父亲。父子在荆州相聚了十余天后,儿子胡威要返回京都了。临别时,胡质拿出一匹细绢,送给儿子以作为归途中的盘缠。
胡威见到这匹细绢,竟然大吃一惊,忙向父亲跪下,不解地问道:“父亲大人,您一向廉洁清白,不知是从哪儿得到这匹细绢?”
胡质深知儿子的心意,高兴而又坦然地笑着对儿子说:“孩子有所不知,这不是赃物贿品,而是我从薪俸中节省下来的,所以用来给你做路上的盘缠。”
胡威听父亲这么一说,才伸手接过细绢,告别了父亲。
胡威独自赶着毛驴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每到客栈,都是自己放驴、劈柴煮饭,从不雇用别人。三天后,一位自称去往京都的人提出与胡威同行。此人谈笑风生,为人慷慨大方,自和胡威同行之后,百般殷勤地照料着胡威。他不仅处处帮着胡威筹划出主意,有时还请胡威吃喝。这样一连几天,胡威心中暗暗纳闷。心想,此人看来心眼儿并不坏,但他与我素不相识,为什么对我一见如故,又如此百般殷勤呢?
原来,此人是胡威父亲胡质属下的一个都督,早就有意巴结讨好胡质,但听说胡质为人正派清廉,最不喜欢溜须拍马之人,所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时机。这次,他听说胡质的儿子要独自回京都,自认为是个大献殷勤的好机会,于是他探听得胡威起程的日子,就提前以请假回家为理由作好了准备,暗中带着衣食之物,在百里外的地方等着胡威,以便同他结伴而行。所以,他在与胡威同行后才有这一番表现。
胡威在多次与那人谈心中,终于得知了真情。于是,胡威立即从自己的行包中取出了父亲送给他的那匹细绢,递给这位都督,以此偿还他一路花销的费用和情意。都督自然是拒绝不收。胡威说:“我父亲的为人你应该是知道的。他执政廉洁,为人清白,从不接受别人馈赠,我做儿子的如果仗着他的权势占别人的便宜,就等于在这匹白绢上面泼上了污水,岂不大错特错了吗?”
那都督看到胡威态度如此坚决,心想: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只好十分尴尬地拿着那匹细绢和胡威道别了。
◎故事感悟
胡质父子为人正直清廉,及时检查检讨自己,补救了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所犯的过失,并以布的洁白而自勉,值得后人尊敬。
◎史海撷英
睚眦之恨
三国时曹操手下的大将张辽,曾与护军武周产生了隔阂。后张辽通过刺史温恢欲与胡质交好,胡质以身体有病为由拒之。一次,张辽见到胡质,问:“末将一心一意想同您交好,为何先生对我如此冷淡呢?”胡质说:“古时候的人交朋友,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所以才能长久相交。武周身为雅士,以前将军称赞武周不绝于口,现在因为一点睚眦之恨,反成嫌隙;何况我胡质才识浅薄,怎么能保证友情常在呢?因此不敢与你交往。”张辽听了胡质的话,很有感触,于是主动和武周复交。
◎文苑拾萃
铜雀台
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铜雀台都只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虚拟形象。真实的铜雀台,是在今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十七公里的古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西。这里原是三国时邺城的旧址,前临河洛,背倚漳水,虎视中原,凝聚着一派王霸之气。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取得北征、东进等胜利之后,在此大兴土木,建成铜雀、金凤、玉龙三台。其中铜雀台最为壮观,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建成之日,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慷慨陈述自己匡复天下的决心和意志,又命武将比武,文官作文,以助酒兴。一时间,曹氏父子与文武百官觥筹交错,对酒高歌,大殿上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但如今,历经了千年风雨洗蚀,昔日的铜雀台已只剩下一堆残垣颓壁。千余平方米的黄士青砖台基,孤独地静卧在蓑草斜阳中,任凭游人叩问,也终是无言。
史载,铜雀台原高十丈,殿宇百余间。台成,曹操命其子曹丕登台作赋。曹操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就,也写下了《登台赋》一篇,操大异之,传为美谈。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著名才女蔡文姬,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她,蔡文姬便在此演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当时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铜雀台与建安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曹操、曹丕、刘帧、陈琳、蔡文姬、邯郸淳等,经常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他们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们悯时悼乱,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他们在铜雀台上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杜暹埋金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
杜暹(?—740年),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曾任郑尉、大理平事、监察御史、给事中、黄门侍郎兼安西副大都护等职,在任安抚将士,不怕勤苦,清廉有节,颇得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杜暹拜相,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廉洁著称;后因与宰相李元绂不和而被免相,左迁荆州长史;后又任魏州刺史、太原尹、礼部尚书等职,封魏县侯;开元十八年卒,谥号贞孝。
杜暹是唐朝时的监察御史。不论是在地方做官,还是在朝中任职,他都始终廉洁正直,一身正气。
杜暹担任的监察御史,正是负责官员监察工作的。一次,新疆西北安西地区的汉族官员与少数民族官员之间发生矛盾,于是朝廷派他前去调查。
杜暹日夜兼程,到达安西。他首先到少数民族官员那里了解情况。
少数民族的官员们按他们的民族礼节,设宴隆重地款待杜暹。席间,他们拿出很多金子作为见面礼赠给杜暹说:“大人不辞辛苦,远道而来,为我们主持公道,特备薄礼敬上,以表我们的心意。”
杜暹连忙站起身来,推辞说:“不可!本官是受朝廷之命,前来看望各位,并希望你们和汉族官员能重修前好,和睦相处,共同效命于国家。”
少数民族的官员们一片诚心执意送金,杜暹推辞再三,双方出现僵局。见此情景,随从人员悄悄走到杜暹面前说:“大人您来到这样边远的地区,又担负着调解矛盾的责任,可不要冷落了他们。”杜暹不得已只好暂时收下了这些赠金。夜深了,当地的官员们都各自散去。这时,杜暹叫人悄悄地把这些金子埋在自己所住的帐幕下面。
公务完毕,杜暹离开当地。在返程途中,杜暹已写了一份公文,派人送往少数民族的官员,告之那些金子埋在了帐幕下,请他们取出收回。
杜暹“埋金不受”这件事,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奏请朝廷,请求能派杜暹到安西那里去任职。
◎故事感悟
杜暹尽管在特殊情况下收取了金银,但是秉性操守并没有改变,并于公务完毕之后将金银返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既需变通,又不要违背自己的原则。
◎史海撷英
长从宿卫
唐初年,兵制沿用隋朝的府兵制,兵农不分。至开元十一年(723年),府兵壮丁已逃亡殆尽。唐玄宗不得不下令停止府兵番上,并采纳了兵部尚书张说的意见,实行募兵制,用以解决京师的戍卫问题。十一月,唐玄宗命尚书左丞萧嵩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蒲(治河东,今永济西南蒲州镇)、同(治冯翊,今陕西大荔)、岐(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华(治郑县,今陕西华县)等州长官,在当地招募和挑选府兵与白丁12万,谓之“长从宿卫”,一年分两番轮流戍卫京师。这是唐朝第一次用募兵制招兵,不久“长从宿卫”便改称“扩骑”,成为保卫京城的主要力量。
顾恺之设计烧债券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围炉夜话》第一五九条
顾恺之(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顾恺之精于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具有“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特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是南北朝时宋国吴郡太守,他政治清简、风节严峻,素为人们所敬重。
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看望他,说:“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顾恺之笑了笑,说:“有话请讲,不必顾虑。”
那位朋友犹豫了一会儿,说:“是关于你家公子的坏话。”
顾恺之严肃地说:“那更应该讲。若隐瞒于我,那倒是害了我呀!”
那朋友见顾恺之并无反感,而且诚心诚意。就说:“你的儿子顾绰这些年来不择手段地敛了许多钱财,而且还在外放债,收取高利。如不加管束,怕是会越演越烈啊!”
顾恺之听了大吃一惊,连连向友人道谢说:“谢谢你告知我此事,不然,我仍被蒙在鼓里,岂不害人害己啊!”
送走了友人,顾恺之叫来了儿子顾绰。
顾绰可能也有所预感,见了顾恺之,哆嗦着问:“父亲唤我有何吩咐?”
顾恺之十分生气地问:“听说,你有许多钱?”
顾绰只得点点头,答:“是。”
“钱是怎么来的?”顾恺之接着问。
顾绰想了想,说:“做生意赚了些钱,又将钱放债出去……”
顾恺之一跺脚,骂道:“逆子!谁让你去谋财放债!你赶紧悬崖勒马,不然我饶不了你!”
顾绰连忙答应说:“是,是,我一定遵照父亲的话办。”
此后,顾绰虽表面上收敛了一些,但实际上仍在放债,只是做得更隐蔽了。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顾绰年复一年,变本加厉,债放得越来越多,致使远近乡里许多人都欠了他的债。
顾绰继续在外放债的事终于还是传到了顾恺之的耳朵里。顾恺之想了想,一天,他把身边的侍从叫来叮嘱一番,设下了一计。
顾恺之坐在堂上,命侍从说:“叫顾绰前来。”
顾绰听说父亲叫他,心想准没好事,不是教训,就是追查放债之事。硬着头皮,顾绰来到父亲跟前,施礼后问道:“父亲唤儿有何吩咐?”
顾恺之和颜悦色,指指旁边的椅子,说:“我儿坐下。”
顾绰见父亲这样待他,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坐下后,顾绰等着父亲再问。
顾恺之望了望儿子,脸上装出为难的样子,说:“听说我儿有些债券,眼下为父有急用钱财之处,不知我儿可否给我用一些?”
顾绰一听,心里立时高兴起来,忙对父亲说:“父亲如要用钱,当然可以。”
顾恺之停了停,问:“但不知我儿有多少债券?”
顾绰忙不迭地夸耀说:“可不少呢!”
“很多?”顾恺之故作惊讶地再问。
“可不是嘛!”顾绰趾高气扬地说。
“为父可以看一看吗?”
“父亲不相信?”
“拿来我看,就信了。”
“好,您等我去取来。”
不一会儿,顾绰搬来一只箱子,放在大堂中央。
顾恺之不慌不忙地说:“打开。”
“是。”
顾绰打开锁,掀开箱盖,箱子里果然装满了债券。
顾恺之走到箱子跟前,说:“好,好,待为父看来。”他仔细看了看,没有假,便直起腰来,突然大声呼唤道:“侍从过来!”
几个侍从跑了过来。
顾绰还没明白父亲什么意思,那几个侍从抬起箱子就走。
“你们干什么?”顾绰着急地问。
顾恺之制止儿子说:“不要急,你稍等,就会知道他们干什么了?”
侍从将一箱子债券抬到院子中,点起了一堆火,然后“忽——”地一下,将全部债券投入火中。
顾绰一看,哭着冲上去,大声喊道:“不能烧,不能烧!”但已来不及了,呼啦啦的火苗很快烧光了那些沾满了无数人家血泪的债券。
顾恺之哈哈大笑,说:“顾绰,不用哭。你已经陷得很深了,烧了这些债券,从此可以清清白白做人了。”转过身来,顾恺之又对侍从说:“传言乡里,有借顾绰债的,一笔勾销,不用还了!”远近乡里那些借债的、没借债的,听到这个消息无不赞扬顾恺之严于律己、严于教子、清廉公正的品格。
◎故事感悟
做人既要严于律己,也要对身边的人严格要求,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优秀道德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