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律:严以律己
9431900000006

第6章 清廉自律,以身作则(2)

◎史海撷英

顾氏祖孙

顾氏祖孙心迹清全,一身正气。他们厌恶官场中拉帮结伙、争权夺利的恶习及以权谋私、贪得无厌的赃官,从不与之合流。宋泰始元年(465年),社会动荡,四方同反,诸王图谋篡权。时任会稽郡太守的寻阳王刘子房为扩张势力,许以加封号“思惠”来拉拢宁朔将军顾恺之。顾恺之则以年近80“残生无几”为托辞拒不受。齐永明六年(488年),西陵戍主杜元懿以“吴兴无秋,会稽丰登”为由,奏请齐武帝加倍增收会稽郡内几个要道卡口的税赋,并称每年可增收500万两。时兼行会稽郡事的顾宪之遵旨调查,向齐武帝“直陈管见”,认为杜元懿的主张是以增税之名行巧取豪夺、聚敛私财之实,因此,他极力主张不增税赋,“因循除弊,诚宜改张”。后齐武帝准奏,使杜元懿失去一次中饱私囊的机会,而顾宪之的一纸奏章,使他自己“以方直见委”之名声大振。

◎文苑拾萃

顾恺之绘画的特点

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称为高古游丝描。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他善于用睿智的眼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而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顾恺之是继东汉张衡、蔡邕等以来所有士大夫画家中成就最突出的画家。他总结了汉魏以来民间绘画和士大夫画的经验,把传统绘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他同时代的谢安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对于顾恺之的画艺,谢赫在《画品》中仅置之于第三品,评价不高,因而引起稍后的姚最以至唐代李嗣真等人的不平,认为这是“曲高和寡”,任意抑扬,应将顾恺之与陆探微“同居上品”。唐代张怀瓘有一段评论说:“像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以顾为最。”这段评论对后世颇有影响,差不多已成为定论。

为官自律的于谦

◎罪己则无尤。——《张子正蒙·有德篇第十二》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于谦自青年时代就抱定以天下为己任的宏愿。他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山西道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兼河南、山西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兼巡抚、兵部尚书等职。由于他特别注重做人与为官的节操,认定“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一生不改谦虚简朴的本色,人们赞扬他是:铮铮铁骨,一身正气;重节轻利,两袖清风。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勾结内外贪官污吏,擅作威福。那时,外地官员进京,必须馈送重金厚礼,不然,轻则办事困难,障碍重重;重则降职免官,甚至下狱遭殃。对此,于谦从不趋炎附势,从不随波逐流。他在外地做官时,每次进京从不带任何行贿之物,只带随身行装。

一次,一位好心的朋友劝他说:“你不带金银入京,带点手帕、蘑菇之类的土特产品送一送也不妨么。”

于谦举起袖子,笑着说:“谁说我没有带东西呀?你看,我这不是有两袖清风吗?”

为此,他还作了一首《入京》的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战,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为保卫北京,挽救明朝危亡,于谦功劳卓著,被誉为“救时宰相”。但于谦从来口不言功,行不倨傲。一些功不及于谦的人,得到的封赏却重于于谦,心中过意不去。于是,这些人就上书皇上,建议给于谦儿子加官升级,以示奖功赏绩。

一天,景帝召见于谦说:“众臣为你请功,你以为如何?”

于谦恳切地面辞说:“国家多事,做臣子的不应考虑自己的私利,请皇上不必多虑!”于谦一心为国,一生清廉,虽身居高位,却向来不置家产,连自家所住房屋也极为普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普通百姓之家。他59岁那年因遭诬陷后被害,朝廷派人抄家,才发现他家里没有一点私财。只有正室锁闭严实,打开一看,里面只放着景帝赐给他的蟒袍和剑器。

于谦的一生终如他年轻时所写的《石灰吟》七律诗一样:“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事感悟

一生为国,终生为民;严于律己,清白于世。于谦是中国人千秋万代永远的楷模。

◎史海撷英

两袖清风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文苑拾萃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

己不正焉能正人

◎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南朝·宋·范晔

严本(生卒年不详),字志道,江阴人,明朝大臣。严本少通群籍,习法律,以傅霖《刑统赋》辞约义博,注者非一,乃著《辑义》四卷。

明朝常州府江阴县的严本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人。他幼小丧母,八岁到嘉定县姑姑家从师学习,后回江阴,读书种田奉养父亲。他与本地德高望重的乡贤结为忘年之交,把自己住的房子题名“君子斋”。永乐年间,严本曾经受到江阴县令的举荐,仁宗时被授予大理寺左寺正。严本为官清廉,生活简朴,注重名教。严本小时候喜好玩琵琶,受了父亲的教育就不再玩了;后来又曾特别爱喝酒,喝起酒来不顾一切,受了乡贤黄友古老先生的教育也有所改正。之后在读了程子关于制外安内的一些言论后,更使他顿然清醒,从不喝酒开始,进一步推及到其他方面:淫荡的乐声不听,靡丽的图画不看,亲朋好友设宴席如果有歌妓劝酒,他就坚决回避。凡是他参加宴请招待时,也只是按礼节应酬一下,从不大吃大喝。他不忘孔子关于对鬼神要敬而远之的训教,凡是有关鬼神迷信的事绝口不谈;看见别人家的妇女到寺观庙宇中去,总要对人指斥她们的非礼。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做,会得罪人遭埋怨的。由于他注重修养,在永乐年间被授予大理寺左寺正的官职。严本曾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以名教为重的,还怕什么别人埋怨。”但对于一个执掌刑律的官员来说,自己不正,怎能正人呢?

◎故事感悟

严本的做法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他相信的是己不正,焉能正人。只有自己作风端正、行为规范,才能给身边的人起到带头作用,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也正是由于他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对自己这么严格的要求才使得他受到重用,成为了一个有名望的人。

◎史海撷英

忠义之邦

江阴被称为“忠义之邦”,源于明末抗清守城战,当年那可歌可泣、壮怀激烈的81天,江阴人以血染的风采光耀史册,忠烈之气与天地共存。战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满清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尤其是那位乾隆皇帝,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对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而第一位赞誉江阴为“忠义之邦”的,则是清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这位学政大人“督学时念邑殉乙酉之义,特书忠义之邦四大字”。当时,主持君山梅花书院的诸生何春煦,将这四个字摹勒后,悬挂于书院仰止堂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阴修城时,知县金咸请邑人张锡龄,将20多年前姚文田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临刻于石,每字两尺见方,嵌入南门城垣。进出南门的江阴人,看到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字,无不平添几分自豪感。

◎文苑拾萃

《刑统赋》

宋代律学博士傅霖撰。全书2卷,《宋史·艺文志》殿本说是4卷。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颁行《宋刑统》,傅霖以其不便阅读和记忆,于是将全部律文的要旨,用韵文体裁撰为律学读本,并自行作注,解说韵文含义。全赋共8韵,每韵少者数语,多者数十语,都用骈体文对仗写出。

本书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很多人为之作注。据统计,金元年间《刑统赋》的注本有90种之多。

现存世注本有三种,均收入沈家本辑刊的《枕碧楼丛书》中。

左宗棠律己将兵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他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左宗棠,清代时湖南湘阴人,曾任闽浙、陕甘总督和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他的一生中,大半生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晚年病逝于抗法前线的福州。

左宗棠出身农家,平日过惯了寒素生活。做官时,他常亲自灌园种菜,不喜玉食;治军时,常到军中走动,与士兵一起劳作。

一年,左宗棠督师到甘肃安定县。兰州道蒋凝学见他已是61岁高龄,因而劝他迁往省城兰州总督府居住。然而他却想到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广大官兵比他更为艰苦,硬是谢绝了其部属的一番好意,坚持与士兵同甘共苦,住进军中帐篷。

左宗棠不仅自己身先士卒、与将士同享甘苦,平时还不断要求他的部将要爱兵犹如爱子,告诫他们带兵时要有如带子弟那样去带他们。在他亲自制定的《禁军管制》中,还专门写了体恤兵勇的条文。每当在打仗时,因奋勇而阵亡、或伤重而身故的兵丁,凡家境贫寒者,左宗棠除了要求官府给予抚恤外,他自己还掏腰包补贴他们的遗属,以示慰问。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前往新疆督办军务。在挥师西征途中,一路上他只住营帐,从不住公馆。他常穿着一身布衣长袍,守着一张白木板桌办公。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帐外或沙土飞扬,或雨雪交加,他仍是伏在灰暗的灯烛下不辞辛劳地处理繁重的军务。实在劳累极了,他就踱出帐外和军士聊天,丝毫不摆长官架子。

左宗棠坐镇于酒泉,运筹于帷幄,繁重的军务终于把他累倒了。但是,为了早日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失地,实现他“与西事相始终”的誓言,他不顾自己“衰病日臻”的病体,继续率军西征。

军队在向哈密行进的途中,正遇上漫天风沙、冰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沿途地方官吏为照顾他的病体,多次力劝他住进公馆,左宗棠都执意不从,依旧是住在营帐之中,坚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为了向全军将士表示他誓与沙俄侵略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在行军中左宗棠还特意命令其部属抬着棺材随军前进,随时准备为国捐躯。

左宗棠的这种誓不生还、效命疆场的悲壮之举,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全军将士讨伐侵略者的士气和决心。因此,在出征和追剿阿古柏匪帮的战斗中,全军上下出现了万众一心、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故事感悟

左宗棠在历史上是个功过各半的人物,但他身为军中将帅,在带兵征战中事事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的事迹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史海撷英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之后曾国藩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胡林翼1836年(道光十六年)中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