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群:爱群利群
9432400000013

第13章 人心齐,泰山移(2)

◎史海撷英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是我国记录最早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消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的前秦军。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在北方的流亡移民当中选拔精壮者,加以严格训练培育出的一支军队,为东晋时期战力最强的主力军)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遣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形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文苑拾萃

东晋的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中国东汉后期至南朝末年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在东晋时达到了巅峰。

西晋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在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后失败被杀。

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王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阶层之分,两者之间一般也不通婚,低级士族担任的某些官职,高级士族不屑担任。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遭受沉重打击。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但是门阀势力仍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央政府的掣肘。

“左公柳”和“林公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首领、政治改革家。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人,进士出身,曾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后遭投降派诬陷,被革职,1841年6月充军伊犁。曾在新疆兴修水利,开荒屯田,对开发和戍守边疆起了很大作用。1846年被重新起用,先后署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镇压过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在云贵总督任上,曾奏请清廷准许招商集股开矿。1849年因病辞职还乡。1850年10月,被再次起用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人民反清活动。同年11月,于赴广西途中病故,谥号“文忠”。著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集》等。

西出敦煌,沿着丝绸古道一路西行,沿途看到许多枝干粗壮的杨柳。这些柳树虽历经百年风雨、沙尘、烈日的锤炼,已略显老态,却依旧虬枝苍劲,铁骨铮铮,宛如刚毅的西北汉子,以顽强的生命力卫护着一方水土——这就是著名的“左公柳”。

在新疆平乱期间,左宗棠为改善当地民生,率军民兴建了从哈密星星峡到巴里坤草原之间的天山大道,以及从托克逊到喀喇沙尔之间苏巴什山口的172里盘山路。同时,为改变边疆多荒漠的景象,他还亲率部队沿途遍栽杨、柳、沙枣树,名曰“道柳”。

不出几年工夫,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凡清军所到之处,除戈壁外所植道柳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从开始进疆时的“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到宣统三年,新疆各地已是“十里柴湖庙,村户比连,绿荫夹道,清流贯其中,水声潺潺,草木畅茂”的景象了。

据左宗棠自己记录,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

除此之外,为了发展新疆经济,他还令军士们从嘉峪关到乌鲁木齐沿途每隔10里挖一口井,“左帅之功利新疆”的美名从此名传千古。

人们为感激左公为民造福的不朽功绩,便将他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左公柳”也因此成为大西北特有的一道风景线,不仅传于百姓之口,还引来诸多文人雅士的称颂。

而有谁知道,左宗棠不辞劳苦大力开发新疆的举动,其实是受了林则徐的影响。

林则徐严禁鸦片,积极支持黄爵滋关于“重治吸食”的主张。在给道光皇帝的上奏中痛切指出:“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他到广州向中外宣布禁烟决心:“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并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迫使外国鸦片贩子交出鸦片两万多箱,共237万余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派人搜集和翻译外文书报,了解西方,主持编成《四洲志》和《华事夷言》,提出仿制外洋船炮“师敌长技以制敌”的主张。他在广东积极加强战备,整顿海防,相信民心可用,号召人民群众痛击外国侵略者。

1842年,林则徐因在广州实行“禁烟”,并在虎门销毁鸦片而引发了英法两国的报复,林则徐也成了清政府眼中的罪人,被遣戍新疆伊犁。

后来林则徐回到内地,初会左宗棠,便将自己对新疆地理的观察、俄国在边境的军事动态和自己的战守计划等材料,全部交托给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20余年后,左宗棠收复新疆。他奏请新疆建省,屯田垦荒,凿修水利,努力将林则徐生前心愿一一付诸实行。

两位民族英雄的胸襟和举措,造福的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而是整个中国西北边疆。

百年前林则徐在新疆修造的“林公井”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左宗棠留下的“左公柳”也荫庇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和左宗棠可谓是支撑清王朝的两大栋梁之臣。可悲的是,林则徐却因虎门销烟获罪,发配流放到新疆。然而他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荡情怀,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自己不变的爱国情怀。

1842年8月,林则徐在西安告别家人,踏上西行的路途。路途的遥远、艰辛,并没有使林则徐意志消沉。沿途壮丽的西北风光,反而使他心胸更加豁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更加关切。他在诗中写道:“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此时,个人的得失已被他看得很淡很淡了,而充溢胸怀的仍是忧国忧民的激情。

虎门可以销烟,在遥远的大西北同样可以为民造福。林则徐在个人命运的极端苦难中引领民众修造的一道道“林公井”,见证了一个官员对百姓的责任以及他人格中的高贵与伟大。

在新疆各地,可以见到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串联在新疆各地的1158条坎儿井,连接起来全长超过500万米,几乎与黄河等长。坎儿井因此与长城、京杭大运河一道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林则徐当时虽有罪臣之名,却因高尚的民族气节受到驻疆官员的尊重,并委派他勘查土地。在哈密体察民情时,他看到哈密各族人民生产落后,生活贫困……一向爱护百姓的林则徐心情更加沉重。

为了使哈密变得和内地一样的安定富足,林则徐勘察屯田后,认为哈密是重要的战略基地,应扩大粮食种植,但此地却是干旱缺水、常年高温。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植物生长,怎么办呢?

他发现,为了避免在强烈的日照下水分蒸发,新疆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用竖井相连的地下渠道——坎儿井工程非常实用、科学,便决心将之推广到全疆各地,这样干旱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于是,林则徐拖着病体开始在各地奔走竭力推广坎儿井。他教导人们“每隔丈余淘挖一口,连环导引水田,井水通流”。同时组织西域人民开垦荒地,发展农耕,兴修水利。

在林则徐兴办水利之前,坎儿井只限于吐鲁番,为数只有30余道。在他的推动下,1845—1877年间,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新挖坎儿井300多道。

虽然坎儿井不是林则徐发明的,但他首先倡导推广坎儿井的功绩却是影响极深的——因为这跟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地群众感激林则徐的恩德,于是把坎儿井称之为“林公井”。

《新疆图志》载:“林文忠公谪戍伊犁,在吐鲁番提倡坎儿井……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为沟,导井以灌田,遂变赤地为沃壤。”

《善乡土志》上也说:“用坎水溉田创之者林则徐,兰坡黄氏继之,迄今坎开鳞次利赖无穷焉。”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林则徐还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开垦荒地的要求。布彦泰采纳了这一意见。

从1843年秋天开始,林则徐不顾自己衰老的病躯,当起了“愚公”,负责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繁重的工程,要将不毛之地变成可以耕种的良田,必须开挖渠道,引水灌溉。

林则徐带领民工挑挖沙石,建坝筑堤,足足耗时一年零四个月,用工10万余,最终修成一条六里长的主干大水渠。水渠修成以后,为当地垦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屯田收到显著效果。这条渠道因此得名“林公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