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威(?—918)中国后唐名将。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县)人。他勇而多谋,久在云中(今山西大同),谙知边事。唐乾宁中,随晋王李克用攻王行瑜,以功由铁林军使升检校左仆射、衙内指挥使。唐光化二年(899年),梁军围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闻周德威勇猛,曾明令生擒周阳五者为刺史,而挑战者却被周德威擒获。天佑三年(906年),与李嗣昭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迁检校太保、代州刺史、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救李嗣昭,随晋王李存勖击败梁军,解潞州之围,授振武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授蕃汉马步总管。四年,在柏乡之战中,向晋王献退军高邑(今属河北)、诱敌离营、以逸待劳之策,大败梁军。乾化三年(913年),领兵攻幽州(今北京),灭大燕,授检校侍中、卢龙节度使(见幽州之战)。贞明三年(917年),坚守幽州,契丹军围攻200日不能破。周德威用兵持重,能攻善守,常出奇制胜,为开创后唐屡建功勋。四年,胡柳陂(今河南濮城西)之战中,晋王不听其用兵之策,为梁军所乘,周德威战死。
五代时期,军阀混战。
潞州(今山西长治)是后梁进攻晋王李克用的战略基地。天佑三年(906年)周德威与李嗣源攻占了潞州,由李嗣源镇守此地。朱温对潞州失守大动肝火,立即命令大将李思安领兵10万去收复潞州。李思安到达潞州,便修筑城墙把潞州围了起来,这城墙内可攻潞州,外可防御后晋援兵,这一圈城墙就叫夾城。李思安也是抱着必得之心才这样做的,所以对潞州城进攻猛烈。
周德威奉李克用之命救援潞州,虽然也打了几次胜仗,但就是冲不过夾城,这样苦战了一年多,也未分胜负。
周德威和李嗣昭都是李克用手下威名远播的大将,但因对一些事看法不同,两人有矛盾,而且随着潞州之围长久不解,积怨日深。
李克用知人善任,对这两位部将都非常器重,一直希望他们能重归于好。他临终时,对儿子李存勖说:“进通(李嗣昭的小名)对我一直忠心耿耿,我非常喜爱他,现在还被朱全忠围困在潞州,难道德威不能忘掉旧怨吗?你转告德威,就说不解潞州之围,我死不瞑目。”
周德威本来就为攻不下夹寨而忧心忡忡,担心别人说他是因为与李嗣昭有嫌隙,故意不卖力气。听到李克用的这番话,他心里更不好受,因此,攻破夹寨的心情更加迫切。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在晋王李存勖的率领下,围困潞州一年多的梁军终于被彻底打败,周德威兴高采烈,跃马来到潞州城下,大声呼唤李嗣昭说:“先王已经去世,现在晋王亲自前来,夹寨已被攻破,梁贼已经逃走,你们可以打开城门啦!”
李嗣昭固守潞州城时,朱全忠曾多次派人去招降,每次都被李嗣昭断然拒绝。这次他以为朱全忠又在耍什么花招,所以他根本不相信周德威的话,对城下喊道:“你们一定是梁贼的俘虏,到这儿来欺骗我,别以为我会上当!”
他想起一年来自己困守潞州,周德威久攻夹寨不下,心里非常怨恨周德威,他拿起弓箭,对准周德威就要射,左右将士急忙上前劝阻。李嗣昭稳了稳激动的情绪,大声说道:“如果大王真的来了,我要亲眼看一看大王!”
城下众人向两旁一闪,李存勖催马向前,边走边呼唤着李嗣昭说:“真的是我来了,你放心打开城门吧!”
李嗣昭手扶城垛、揉揉眼睛向下望去,只见李存勖身穿白色的丧服,骑马站在城下。李嗣昭悲喜交加,鼻子一酸,放声大哭起来,城上的将士们全都落下了眼泪。
进城以后,李存勖一边安慰李嗣昭,一边把李克用临终说的那番话向他讲述了一遍,李嗣昭十分感动。见到周德威以后,两人紧紧地握住双手,心中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从此,两位大将和好如初。
◎故事感悟
周德威不计嫌隙,以大局为重,积极营救与自己关系不睦的同僚,最终达到了团结的目的。这种精神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史海撷英
周德威智胜刘寻
柏乡大捷几年后,在争夺魏州的战役中,梁将刘寻出兵奇袭晋阳,在魏州的李存勖急忙调兵紧追,又让李嗣恩领兵火速赶回晋阳加强防守。周德威当时在幽州,得到消息后,亲率1000骑兵救援晋阳,到达土门(今河北获鹿)时,刘寻知道晋阳有防备后已经转兵出太行山向东,准备抢占临清(今河北临西),想截断晋军的供应线,周德威看出了刘寻的企图,马上领兵绕过去抢占,中途抓获敌军几十人,用刀划伤他们的背部后放他们回去,这些人见到刘寻后,说周德威已经占领了临清,其实这都是周德威的计谋,刘寻不辨真伪,在迟疑的时候,周德威已经趁黑夜抢先占领了临清。周德威这次策应李存勖最终击败了刘寻和梁军。
周德威也并非常胜将军,在又一次契丹入侵时,由于敌众我寡,周德威领兵与契丹的30万军队决战于居庸关,损失了3万兵马退入幽州城,契丹兵攻城长达200天,也未攻下。周德威团结将士,抚慰鼓励士兵日夜守城,终于取得了幽州保卫战的胜利。
◎文苑拾萃
叶落
李存勖
一叶落,褰珠箔。
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解释:
一片秋日的黄叶缓缓飘降,
我掀开了珠帘向外面凝望,
满目的风景正透出无限的凄凉。
高高的画楼上撒满寒冷的月色,
西风吹动轻柔的窗帷悠悠飘扬。
窗帷飘扬,
如烟的往事又在我心头轻轻荡漾。
川军共御外辱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刘湘(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一级陆军上将。老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祖父刘公敬,系前清武举。父亲刘文刚,字鉴堂,自幼习弓马,屡试未第,经营贩谷生意。他是四川近代一世英雄,在战事中勇猛,敢于拼命,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在四川内战中逐渐发达,削平群雄统一四川。性格内向,深沉含蓄,持身谨严,为人剽悍。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不即不离,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
抗日战争是扭转中国命运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经历过的最惨烈的一次战争。数千万的伤亡数字,令山河变色,无数人为之泪下。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党派利益和政治斗争暂时被抛在一边,国共两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联合。关于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战斗,我们已经了解得很多。可是,你可曾知道,在国民党军队中曾有一支部队,它不是国民党嫡系部队,甚至还曾跟着蒋介石打过内战,围追堵截过长征中的红军。就连这支军队的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彼此之间屡起战端。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外人看来散兵游勇组成的、擅长“窝里斗”的军队,却在国难之际放下争斗,携手共御外敌,以极差的装备和从不言败的意志,击溃了日军的无数次进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世功勋。
这支300万人组成的大军,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川军!
此前,川军好打内战的声名远扬海内,然而面对欺负到家门口的日本侵略者,川军将领们却再也坐不住了。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1937年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见状慷慨陈词近两个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回成都后,他即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川军各路将士纷纷请缨参战,川军将领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代表了川军将士的心声:“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在四川省各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的集会上,川军将领唐士遵赋诗明志,以此诗表达自己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为了以决死抗战一洗川军“好打内战”的恶名,刘湘抱病亲率10万川军出川抗日。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却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将士果然不负他的希望,前后出川的300万将士,在抗战中赢得了硬战、血战之师的美名。然而,川军也是牺牲最大的,因为是杂牌军,军队的装备补给都是最差的。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现在,百万出川作战的川军,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赞誉。
出川后,川军第四十三军第二十六师和川军第二十军首先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据“老川军”何聘儒先生回忆:二十六师装备极差。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
尽管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们却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赴后继,毫无惧色。26师官兵英勇顽强鏖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但是,二十六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完后仅剩下600多人。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二十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战的前线立下赫赫战功。
1937年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只剩120余人!
在闻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中,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部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滕县一役,一二二师5000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伤日军4000余人。在滕县以北的界河、龙山一带布防的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
川军的巨大牺牲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将军在回忆录中感慨道:“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的数据令人震撼:抗战八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召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0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多。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冠!
从成军之时起,川军,事实上就只是各路军阀的私人卫队。
就个人而言,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国家”对他们做过什么。但他们却明白,“打内战”、“窝里斗”,乃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
他们也许曾横行乡里,也许曾鱼肉百姓,但在投身和融入维护国家独立和捍卫民族利益的战争中时,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荣誉!
◎故事感悟
为了身后四万万的同胞,他们团结奋战,纵然战至最后一人也决不后退。川军,以其独特而无愧于国家民族的功绩,彪炳千秋!
◎史海撷英
川军
清末宣统二年,清政府废绿营,在全国建陆军三十六镇(师),四川因地域广大兼控康藏地区,因而成立了十六、十七、十八三个镇。同时,成立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官军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讲武堂等,来培养中下级军官。这些学堂毕业的学生后来多数成为川军中的骨干,其中的优秀者还曾被派遣出国深造。
在辛亥革命中,各省纷纷独立,唯独四川先有革命党人在重庆成立大汉军政府,后又有人在成都成立蜀军政府,这种情形是各省中绝无仅有的。而在护国之役以前,川军编为五个师,尚可统一号令。
护国之役之后,川军分裂,以坐镇重庆的熊克武为主的一派,倾向孙中山先生;另有一派则依靠北洋政府势力与其争夺。历经多年作战,川军内部几经分裂组合,四川境内逐步形成了以刘湘、刘文辉、赖心辉、刘存厚、邓锡侯、杨森、田颂尧等为代表的几大势力。
北伐战争后,川军各部先后易帜换上了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刘湘为二十一军,刘存厚为二十三军,刘文辉为二十四军,邓锡侯为二十八军,田颂尧为二十九军,杨森为二十军。然而,改旗易帜并未结束川中的内战。
在各派当中,又以刘湘、刘文辉这二刘实力最强。此二人都是四川大邑人,而且刘文辉还是刘湘之叔。二刘合兵一处,击败了刘存厚、赖心辉,瓜分了两人的地盘,最后四川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四巨头分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