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感悟
有一位语言大师说过:“巧妙的语言在于绝对不要回答那些虚拟的话,而要把握住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戴大宾的应对巧妙而求实,在于他的语言能够迅速地同某一贴切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既让对方觉得言之有理,又达到了讽刺对方的目的。
◎史海撷英
戴大宾善对
戴大宾善对令不少才人都想当面一试。一日,戴大宾欲往阔口舅家做客。当他途经阔口桥时,忽见桥头有人拦住他的去路。心想:莫非又有人给我出难题了?果不其然,其中有一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打拱作揖道:“请问您就是戴大叔吗?”“在下便是,有何见教?”“久仰大名,小生只是想向您讨教一下,不知您肯赏脸否?”“好,但说无妨。”“那就恕我冒昧了,”小生指着阔口说出了上联:“地名阔口何无舌?”了不起,端得出的好对呀!赞叹之余,戴大宾不免生出些许忧虑,心想说什么也不能栽在这个后生手里。就在他犯难的当口,猛抬头看见眼前的壶公山,立即茅塞顿开,朗声答道:“山号壶公岂有须。”如此工整的对仗,堪称珠联璧合,无可替代。
◎文苑拾萃
咏九鲤
(明)戴大宾
云霞莽相逐,水天同一色。
何处有瑶花?湖空秋月白。
丁鹤亭碎鼻救人
◎如果你追踪机智,结果却会抓住愚蠢。——谚语
丁鹤亭(生卒年不详),幼年入宫,官至内府郎中。
丁鹤亭在幼年时被选入皇宫内廷,长大后任内府郎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很信任他,常让他在身旁侍候。
努尔哈赤的弟弟恭王病死,太祖闻讯后即赶去奔丧。到了王府,太祖责问恭王府的长史、总管,为何不先奏报。两人说:“恭王临终前说过,‘我受皇帝大恩未报,如果皇帝知我病重,必来探视,增添他的悲痛,我于心不忍。不如等我死后,再奏报皇帝也不为迟!’因此,我们不敢违抗恭王的命令。”太祖听了这番话,十分伤感。
恭王府长史和总管走后不久,太祖想起爱弟病逝之死,又悲伤起来,继而大怒,对丁鹤亭说:“你去问他们两人,他们既然不敢违背恭王的命令,如此忠诚,何不与他们的主子同死!你前去叫他们速死,不要玷污我的宝刀!”
丁鹤亭速速来到恭王府,对长史、总管宣读圣旨。然后,假装怒气冲天的样子,奋起双拳痛打二人,打得他们鼻孔出血,才回皇宫禀报。太祖问:“二人死了吗?”丁鹤亭答:“以臣看,是必定死了;即使不死,被臣打到要害处,也一定活不成了。”太祖派人前去察看,见鲜血流了满地,气也消了,就不再问此事。
后来,丁鹤亭对知心朋友说:“皇上手足情深,一时激动发怒,我如果顺着皇上当时的旨意杀了这两个人,过后皇上必然后悔,因为我深知皇上是很仁慈的,每次见受刑的人被打出血来,他都背过脸不忍再看。你仔细想一想,如果我真的照旨办事,不但恭王府的那两个人要死,而且过后我也没有好下场。”这位知己听后,对丁鹤亭说:“你了解皇上的脾性,才施出这条‘碎鼻计’,既救了那两个人,也保全了自己。”
◎故事感悟
丁鹤亭在违背太祖指令的前提下,挽救了恭王府的长史、总管,可谓是一箭双雕。丁鹤亭深信太祖的品性,因而机智地将该事冷处理掉了。倘若推而广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旦遇到类似的事该如何处理呢?丁鹤亭为人们作出了榜样。
◎史海撷英
八旗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整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文苑拾萃
恭王府
恭王府前身为“和第”,即和珅府第。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ffffffffe844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史料记载,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做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为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多为四合院落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游览的主要区域。
张嘉言软硬兼施减军粮
◎天空的彩虹,用手抓不住;聪明的人儿,用嘴难不住。——名言
张嘉言(生卒年不详),据史料推算当生活在明朝。
张嘉言驻守广州时,沿海一带设有总兵、参将、游击等官职。总兵、参将部下各有数千名士兵,每天的军粮都要平均分为两份。
参将的士兵每年汛期都要出海巡逻,而总兵所管辖的士兵都借口驻守海防,从来不远行。等到每过三五年要修船不出海时,参将部下的士兵只发给军粮的一半。如果没有船修而不出海,就要每天减去军粮的三分之一,以贮存起来待修船时再用。只有总兵的部下军粮一点也不减,当修船时另外再从民间筹集经费。这种做法已沿袭很久,彼此都视为理所当然。
不料,有一天,巡按将此事报告了军门,请求以后将总兵部下的军粮减少一些,留待以后准备修船时再用。恰巧,这位军门和总兵之间有矛盾,于是就仓促同意削减军粮。
总兵各部官兵听到消息后,立即哄然哗变,他们知道张嘉言在朝廷中很有威信,就径直围逼到张嘉言的大堂之下。
张嘉言神色安然自若,命令手下人传五六个知情者到场,说明事情真相。士兵们蜂拥而上,张嘉言当即将他们喝下堂去,说:“人多嘴杂,一片吵闹声,我怎么能听清你们说些什么。”
兵士们这才退下。当时正下大雨,兵士们的衣服都淋湿了,张嘉言也不顾惜,只是叫这几个人将情况详细说明。这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过去从来没有扣减总兵官兵军粮的先例。
张嘉言说:“这件事我也听说了。你们全都不出海巡逻,这也难怪上司削减你们的军粮了。你们要想不减也可以,不过那对你们并没有什么好处。上司从今以后会让你们和参将的士兵一样每年轮换出海巡逻,你们难道能不去吗?如果去了,那么你们也会同他们一样,军粮会被减掉一半。你们费尽心机争取到的东西还是拿不到的,肯定要发给那些来替换你们的士兵。如果是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听从上司将军粮稍微减少一点呢?而你们照样还可以做你们大将军的士兵,你们再认真考虑一下吧!”
这几个人低着头,一时无法对答,只是一个劲地说:“求老爷转告上司,多多宽大体恤。”
张嘉言问:“你们叫什么名字?”
他们都面面相觑不敢回答。
张嘉言顿时骂道:“你们不说姓名,如果上司问我,‘谁禀告你的?’让我怎么回答!”
这几个人只好报了自己的姓名,张嘉言一一记下,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回去转告各位士兵,这件事我自有处置,劝他们不要闹了。否则,你们几个人的姓名都在我这儿,上司一定会将你们全部斩首。”
这几个人顿时吓得面容失色,连连点头称是,退了出去。
后来,总兵部下的士兵每日被扣军粮银一事,士兵们竟然再也没有闹事的。张嘉言的这招恩威并施堪称经典。
◎故事感悟
灯不拨不亮,理不说不明。先把道理说透彻,讲个明白,如果还是达不到目的,那么,就要毫不留情地告诉他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张嘉言机敏地从心理上先压制住对方,从局势上控制住对方,使对方明白如果不按照你所设计的去做,最终就有百害而无一利,逼对方上“梁山”。该方略值得借鉴。
◎史海撷英
总 兵
一种官职名。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位阶皆无一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朝之后,军权归为各省巡抚提督之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则改为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于1.5万名至数百名之谱。一般而言,清朝于全中国设有总兵定员83名,其中,陆路总兵约占70名,水路则为13名,统辖中国18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就台湾而言,20世纪之前,台湾总兵受台湾道节制,统辖部队称台湾镇,官衔亦称台湾镇总兵,人数则在1万名至1.5万名左右。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清初,总兵无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轶。京师步兵营有左、右翼总兵,为步兵统令佐官。清末,北洋水师亦有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
◎文苑拾萃
使至广州
(唐)张九龄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郑板桥改诗
◎巍峨的山峰离不开云雾,聪明的人儿离不开读书。——名言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3岁丧母,是靠穷苦的奶妈费氏抚养成人的。郑板桥长大后,先是以卖画为生,后在穷朋友的帮助下开始读书。郑板桥43岁时,考中了进士,随后担任了山东范县(现属河南)知县。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是江苏兴化县人。兴化县城东门外有一座木板桥,他很喜爱这座木板桥,所以自号为“板桥”。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他自幼天资聪颖,善于独立思考。10岁的郑板桥还在县城读私塾时,就深得老师的喜爱。
一天,老师带着小板桥,兴致勃勃地到郊外去游春。他俩沿着一条小溪漫步,一路上春风拂面,花繁树青,风景十分优美。走了一会儿,他俩就在一座小桥边坐下休息。
忽然,郑板桥喊了起来:“老师,你看,水中有个死人!”
老师一看,桥下河边果然有一具女尸在水面上漂浮。那女子身穿红色外衣,仰面朝天,散乱的头发随波浮动,粉红的容颜还未变色,看来是刚淹死不久的。老师是位善心肠人,他怜悯这位年轻姑娘的夭折,含着眼泪随口吟了一首诗: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低头品味着老师作的诗,又仔细望着河边的女尸,沉思不语。
老师问郑板桥:“你觉得这四句诗怎么样?”
在老师目光的督促下,郑板桥抬头反问道:“老师,你认识这个少女吗?”
老师不解地摇了摇了头。
“那你怎么知道她是‘二八女多娇’,正好是16岁呢?”
“问得好,你接着讲!”老师点了点头。
郑板桥接着又说:“老师既不知女尸的来历,又怎么知道她是‘风吹落小桥’的呢?又怎么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浪转悠呢?”
老师被郑板桥问住了,觉得这个10岁的孩子确实聪明伶俐。他用期待的目光说:“那么,你看这首诗该怎么作呢?”
“老师一定要学生试试,我就试试。改得不对,请老师指教。”说罢,郑板桥吟道: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老师听了,连连点头说:“好,改得好!你用‘谁家’代替‘二八’,用‘何故’代替‘风吹’,真实而又含蓄,表现了初见女尸的人必然会产生的疑问。我说的‘三魂’、‘七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改怍‘青丝’、‘粉面’既具体又形象,并且抓住了女尸的特点,比我的原诗好多了。这真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故事感悟
10岁的郑板桥能改出如此贴切、生动的诗,的确是聪慧不凡。“聪慧”一词的含义比较广,而小郑板桥的聪慧恰恰体现出这两字更确切的含义,那就是快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郑板桥后来之所以成为卓越的文学家、艺术家,是与他的聪慧分不开的。
◎史海撷英
郑板桥扬州卖画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30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10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32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识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35岁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37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39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